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1答案模拟 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第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第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第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第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第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员工建立“以人为本
3、”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第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和本企业的资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第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认证审核旨在为受审核方提供符合性的客观证明和书面保证。第9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第1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的。第1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只f(F,C) 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
4、重性。第1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非人员伤亡事故。第1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20世纪30年代,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丁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呈现出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雏形。第1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
5、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第1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第16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
6、入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第1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第1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第1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事故的发
7、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第2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第2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前者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人手,采取相应对策。第2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安全技术对策着重
8、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第2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第2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第2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包括:(1)安全第一原则;(2)
9、监督原则。第2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第2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第2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是: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
10、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29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法律一行政法规一部门规章一规范性文件一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五个层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结构。其中,法律层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和商品检验法。第3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第31
1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安全验收评价结论指在对现场评价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基础上,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包括: (1)建设项目安全状况综合评述; (2)归纳、整合各部分评价结果,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总体评价结论。第3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第3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属可疑致癌物的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第34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包
12、括: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第3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改进措施的内容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第3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 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第3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定期监察是指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时期,定期组织的监察。年初,经过春节后,矿井恢复生产,年底,突击生产,都容易发生事故。第3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劳动
13、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指出,用人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责任为包括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第3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第4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危险分析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第4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红外线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职业病名单。第4
14、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煤矿安全监察是对涉及煤矿安全的煤矿生产建设过程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监察工作。在安全监察中,必须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多变性、工作地点的移动性、作业情况的不一致性及安全状况的各异性,选择不同的安全监察工作方式。第4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不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提出了基本相似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目的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第4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煤矿安全监察员是国家公务员,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受法律保护和约束。每名煤矿安
15、全监察员都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按法定程序并经考核考试录用。第4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依法对煤矿安全履行国家监察职责。第4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权威性首先源于法律的授权。法律是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第4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也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第4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
16、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第4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评价形成的现状综合评价报告的内容应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第5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第5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
17、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第5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第5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第5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企
18、业应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针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第5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第5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
19、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越高。第5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概率求和原则是指: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第5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不同类别物质往往具有不同的事故形态,但即使是同一类物质,甚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事故形态。第59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
20、部门制定。”第6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铅中毒者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便秘或腹泻,严重者出现抽搐、瘫痪、昏迷、循环衰竭、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贫血、中毒性脑病等;四乙基铅中毒可产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全身皮疹,可有呼吸道刺激症状。第6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正己烷毒性较低,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及中枢神经的麻醉作用,如头痛、头晕、恶心、无力及肌颤等。第6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20kg及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25kg的作业。第6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级别越
21、高,危害越大。对级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第6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24小时之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第6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届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四个基本机制组成。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第6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第6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
22、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第6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第6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第7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具有法规权威性,所以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作出明确的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
23、多项选择题 (共l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第71题: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第72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应根据企业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
24、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第73题:参考答案:ABE答案解析: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第74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耐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第75题: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1)实行垂直管理;(2)监察和管理分开;(3)分区监察;(4)国家监察。第76题: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
25、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第77题: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操作人员基本素质,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第78题:参考答案:ABDE答案解析: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病毒、辐射、振动。第79题:参考答案:CDE答案解析:属确认致癌物的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第80题: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第81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救援行动结束后,进Xl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
26、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第82题: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第83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
27、件等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第84题:参考答案:ABE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与所识别的风险有关并需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包括辅助性的维护工作),建立和保持计划安排或程序及其规定,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得以有效、持续地落实,从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遵守法律法规等要求。第85题: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工作难度最大的是技术分析组和管理调查组。技术分析组的工作涉及对事故的分析是否准确,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问题。在对一些复杂事故的分析中,特别是在争议比较大的情况下,可能还要通过试验或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管理调查组的工作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涉及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并往往影响事故结案的时间。更多试卷请见麦多课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