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答案真题 120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目不瑕接”应为“目不暇接”;B“精神焕散”应为“精神涣散”;D“风糜”应为“风靡”。)第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旁征博引”的“旁”,意思为“广泛的”;C“甚嚣尘上”的“嚣”,意思是“吵闹,喧哗”; D“尾大不掉”的“掉”,意思是“摆动”。)第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搭配不当,“人次”“攀升”不搭配;B成分残缺,“理解”没有宾语;D一面两面不照应。)第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所有”修饰的是“公司”还是“领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B谁是“毛头小子”可以有不同理解。D“相关评论”的对
2、象可以有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对“新任行长”这个人的“意见”,也可理解为人们“对于南方银行新任行长”这件事的“意见”。)第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理想是”这是暗喻的形式,三个比喻形成排比,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理想的作用。)第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扶清灭洋”是义和团提出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兴起的一次反帝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50年代初抗美援朝运动提出的口号;“超英赶美”是1958年大跃进提出的口号。)第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四首诗都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作,应该结合诗句内容判断季节,排定顺序。出自王安石的梅花
3、诗,从“凌寒”“不是雪”可知,应该是冬天;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登高”“插茱萸”可知是重阳节,当然是秋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从“夜热”“午热”,“竹深树密虫鸣”可知应该是夏天;出自宋王禹偁清明诗,从第一句“过清明”即可知是春天。)第8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项樱桃园是契诃夫所写的话剧,不是小说;C项“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记事本末。D项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是王维和孟浩然。谢灵运是东晋著名诗人,被认为是山水诗人之宗。)第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挺进大别山,是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1947年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重点
4、进攻,在6月30日晚,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打开了南下的通道,千里挺进大别山。从此,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守进入战略进攻。辽沈战役,开始于1948年的秋季;渡江作战,发生在1949年4月20日;解放大西南,则是开国大典之后的事了。即使不十分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从“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也应该能够判断这“插上一刀”应该发生在中原地区,BCD三项都不是在中原。)第1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应体现在宏观经济总量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只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才能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第1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人的本能是趋
5、利避害,人的从众行为是从众心理的反映,有利于个体降低风险。大家普遍存在的行为是大众行为,多数人改变自己做法追随少数人是众从行为,群体作出同样的动作行为叫同一行为。)第1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我国新商标法第八条的规定的内容,商标的法定构成要素是:可凭视觉分辨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商品的气味、音响等,不具备“可视性”,目前在我国尚不能被作为商标使用。)第1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谈话法是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主题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而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获得发
6、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陶冶法,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由这些概念可知三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师生互动。)第1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得仅有少量紫外线到达地面;如果平流层中的臭氧遭到破坏,则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也就是说,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增加,会使得地面温度升高,红外线辐射增强;而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红外线辐射,故此,气候不会趋向严寒,而是相反。)第1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学知识,正确答案是B。有些植物有忍耐和超富集有毒元素的能力。比如有的植物可以吸收
7、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甲醛和其他有毒元素。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这些特性来清理污染,但是它们的修复过程,也就是积累、代谢和固定污染物的过程不一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第16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暴发”“爆发”都有突然、迅猛的发生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往往侧重于爆炸性。在句中“山洪暴发”强调的应该是突发性,用前者,排除BD。“擅长”“善于”都有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意思,前者一般只限于某一技能,如绘画、游泳等;后者可以指某一技能,也可以指某种行动,如思考、运用、建设、破坏等。在这句话中比较难区分,我们可以考虑从第三组人手辨别。“偏袒”“偏心”,前者是动词,意为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后者是形
8、容词,指偏向一方面,不公正。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因此,这里应该用前者。排除C项。)第1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整段文字意在介绍“现代艺术的历史”。从语脉来看,先说“艺术”,再说“美术史”,进而说到“现代艺术的历史”,范围由大到小,最后落实到“现代艺术史”上。第一空前后两句是明显的递进关系,话没说完,应该用逗号,可排除AC。同样道理,第四空也应该用逗号,排除C项。)第1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选用“因此”,排除BC,“那么”在作连词的时候,也可以表示结果或判断,但往往要和“既然”或“如果”相呼应,句中没有这样的语境。第三空,“虽然”往往和“但是”相呼应,表
9、示转折关系,“既然”则要和“也”相呼应,表示让步,“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一句的“也”决定了只能用“既然”,可以排除A项。)第1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横线前后陈述对象都是“加拿大的大学”,据此可以排除AB;从内容看,“传统上,加拿大的大学一直把法律知识看成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的说法与前后内容不一致,可以排除D项。)第2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注意题于“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这一表述。曹丕的典论论文篇开了综合地评论作家作品的风气,对后世一些文学批评家有较大影响,但它只是典论中的一篇,还不能说是“专著”,也谈不上“系统”。文选又名昭明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一部
10、诗文总集,而不是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所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第2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这是林逋山园小梅的前四句,全诗是:“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第2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注意前后语境。)第2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作品。)第2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实际是对顶针修辞格的确认。)第2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
11、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的需要,或者叫做成就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吃饭、穿衣的需求之后,才可以有其他方面的更高的需求,从物质到精神。)第2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67条的规定,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第2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
12、析:(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由此看出,姓名权的内容包括:(1)姓名决定权;(2)姓名变更权;(3)姓名使用权。法律对姓名权的行使有这样的限制,公民不得随意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具有专用性,它与权利人的人身密不可分。在一般情况下,公民可以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从事某些民事活动,但应有必要的限制,即以不引起他人的误会和损害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为限。因此不包括转让。)第2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地下水充斥在岩石含水层中的缝隙当中,起到支撑作用;如果过度抽取,在本来充斥水的地方将会被空气充斥,极大减弱了支
13、撑作用,在地面压力作用下,会沉降。)第3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单细胞的藻类和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些细菌。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低等原生动物,如土壤线虫、鞭毛虫等。土壤动物属于分解者。)阅读理解第31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从文章的思路来看,第一段是在说明“寂寞”是“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以及“寂寞”出现的环境;第二段强调特别强调“礼堂中”的寂寞之感,第三段重在说明“寂寞”的不易得;第四段区别了几种不同的“寂寞”,以及自己对“寂寞”的定义。由此可知A、C、 D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第32题:参考答案:C答案
14、解析:(出自杜甫的诗歌石壕吏。)第3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D项与题干所用的修辞都是通感,题干是把视觉上的感觉,转移到听觉上来,而D项是听觉上的感受转移到触觉上。)第3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B、C、D中的“是”都是代词,“这个”,或“这样”。)第3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从第一段中的“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中可以推知。)第3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文中并没有显示吴一枪离开了“刑警”生涯。)第3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铿锵”除了有响亮的意思(这一点又与“洪亮”重复)外,还有“有节奏”
15、的意思,一个“三”字,无法形成节奏。“斩钉截铁”是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且与“大喝一声”不搭配。“英姿飒爽”是英俊威武豪迈而矫健的风姿,不能形容声音。而“威武”有力量强大的意思,“雄壮”则有(气魄、声势)强大的意思。)第3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都“没有了呼吸”,当然也更不会“胆战心惊”了。)第3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那次“血的教训”就是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才发生的,因此不可能是为了弥补那次的“血的教训”。)第4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子弹打飞了”是紧张的关系,不是死亡的原因。真正原因在最后一段中有明确的说明。)第4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荼:音t,古书
16、上的一种苦菜,荼毒,比喻毒害。)第4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由第二段中所讲的与雷峰塔有关的白蛇与许仙的故事看,作者并没有对雷峰塔的事情都忘记了。)第4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从文章最后的“活该”和行文中的语言风格可见,作者对“蟹和尚”的态度是嘲讽和戏谑的。)第4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全文主要是围绕与雷峰塔有关的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展开,重点是讨论法海和尚“多管闲事”地阻挠白蛇与许仙的爱情,这实际上就是对“人道”的束缚。)第4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从本文的内容看,作者由雷峰塔的倒掉,联想到传说中与此有关的白蛇与许仙的故事,进而展开对破坏二人爱情的多管闲事的法海的嘲讽。说“
17、愤怒批判”程度重了,而作者对法海的态度可见,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怡然自得”却又看不出“自得”的内容。)第4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从后文的“因此人体仍会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不会被压死”可知,只有人体中的水也“可以对外产生压力”,才能“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而“不会被压死”。)第4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此项内容可以从第一段中推知,而文中并未出现BCD所述的相关内容。)第48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文中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水面气泵失灵,造成潜水衣灾难性地失压的时候,倒霉的潜水员真的会被吸进面具和管子”,而水泵的作用就是向水下的潜水员输送氧气,而水泵一旦失灵,当然也就无法对潜水员输送氧气了。)第4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文中有“要是压力变化太大比如潜水员上升太快体内的气泡就会泛起泡沫,犹如刚刚打开的香槟酒瓶那样,堵塞了细小的血管,造成细胞失氧,使病人痛得直不起腰。”可见“减压病”是由于潜水员上升太快,使得体内的氮气泡泛起泡沫,从而堵塞血管,造成细胞失氧形成的。)第5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减压病”与压力变化有关,潜水员在水中压力大而陆地的压力小,潜水员必然要离开海水,这种变化也必然带来不可避免的“减压病”。)更多试卷请见麦多课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