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 CS 23. 020. 30 J 74 和国国家标准共中华人民GB 150.1.-2011 部分代替GB150 - 1998 求压力容器部分:通用画自销2-._., 7.; Pressure vesses一PaK : Genera :requirements 2012.-03】01实施2011-11-2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50.1-2011 目次百JIY. . . . . . 3 号I:f. . . . . 1 1 r包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3 术语与符号64 通用要求8附求A(规范性附录)标准的符合性声明及修订m附录13(
2、规范性附注)超压泄放装置17附录c(规范性附求)以验证性爆破试验确定容器设计压力27附录D(规范性附录)对比经验设计方法30附注E(规范性附录)局部结构应力分析和评定. . . . . . . . . . . . . . 32 附录F(规范性附录)风险评估报告. . . . . . 33 2 目。昌本标准的本部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GB150(压力容器分为以下四部分:-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一一第2部分:材料;一一-第3部分:设计;-一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 150.1-2011 本部分为GB150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本部分按照GB/Tl. 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
3、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部分内容(第l草第3章、附录B、附录C),与GB 150-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通过引用标准的方式,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规定了在满足本标准设计准则的前提下处理超标准范围的设计方法;规定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容器所依据的标准。b) 修改了容器建造参与方的资格和职页要求。规定了设计文件的保存时间;增加了用户或委托方在设计阶段提供书面设计条件的职贞;规定了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对验证性爆破试验见证和报告认可的职贞。c) 修订了确定许用应力的安全系数。对抗拉强度的安全系数由3.0调整为2.7;xJ碳钢和低合金
4、钢屈服强度的安全系数由1.6调整为1.5; 对奥氏体不锈钢可以采用R川u确定许用应力。d) 增加了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声明。e) 增加了采用标准规定之外的设计方法的实施细则。f) 增加了进行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要求和实施细则。g) 增加了附录A:标准的符合性声明及修订。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62)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同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炜、浙江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寿比由、陈钢、郑洋洋、陈学东、杨
5、国义、谢铁军、李世玉、徐锋、王晓苗、李车、邱清字、张延丰、吴全龙。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0-1989、GB150-19980 3 GJ3 150.1-2011 51 _._ E习牛二标准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贞制定和归门的压力容器大型通用技术标准之,用以规泡在中国境内建造或使用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相关技术要求。本标准的技术条款包括f压力容器建造过程(即指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工作)中应遵循的强制性要求、特殊禁用规定以及推括性条款,其中推在性条款不是必须执行的部分。由于本标准没有必要、也不nJ能去括适用范罔内压力容器建造中的
6、所有技术细节,闪此,在满足法规所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不应禁止本标准中没有特别提及的技术内容。本标准不能作为具体压力容器建造的技术子册,亦不能持代培训、仁和经验和工程评价。工程评价足指由知识渊博、娴于规范应用的技术人员所做出针对具体产品的技术评价。fA.T.程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不得违反本标准巾的强制性要求和禁JH规定。斗i标准不限制实际工程设计和建造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但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时山能做出口I靠的判断,确保其满足本标准规定,特别是关于强制性的设计规定(如强度或稳定性设计公式等)。牛二标准规寇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不涉及任何专利。ffl注意本标准的L程应用
7、nJ能会涉及特定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相识别这些专利的贞任。牛二标准既不要求也不禁止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压力容器的分析或设计,fl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或设计时,除应满足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确认:1 ) 所采用程序中技术假定的合理性;2) 所采用程序对设计内容的适应性;3) 所采用程序输入参数及输出结果用于工程设计的正确d性。对标准技术条款的询问山以书面形式r委员会秘书处提交,并有义务提供可能甫耍的资料。tj标准条款没有直接关系或不能被理解的询问将视为技术科询的范畴,委员会有权拒绝M答。对r未经委员会书面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对标准的立贯或解释所产生的理解歧义和由此产斗二的任何J果,本委
8、员会将不承担任何责任。GB 150.1-2011 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1 范围1. 1 本标准规起了金属制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的建逅斐求。本部分规定了金M制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通用要求。1. 2 本标准适用的设计压力1. 2. 1 钢制容器不大于35MPa。1.2.2 其他金间材料制容器按相应引用标准确定。1. 3 本标准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1. 3. 1 设计温度范围:一269oc 900 oc。1.3.2 钢制容器不得超过按GB150.2中列入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也用。1. 3. 3 其他金hi,材料制容器按本部分相应号|用标准中列入的材料允许使用温
9、度确定。1. 4 本标准适用的结构形式1.4. 1 本标准适用钢制容器的结构形式按本部分以及GB150. 2 150.4的相应规定。1.4.2 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特定结构容器以及铝、铁、铜、镇及锦合金、钳制容器,其结构形式和适用fU:JiJ还应满足下述标准的相应要求:a) GB 151R 2. 7 l. 5 1. 5 l. 5 l. 0 铝及铝合金Rm -p AZ-pAt 二3. 0 l. 5 1. 5 铜及铜合金Rm 止一e二 3. 0 1. 5 1. 5 注,;对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受压兀件,当设计瓶度低于隔变范围,且允i-j有微ltl:的永久变形时,可适当提高许用应力至O.9Ro.2 们不超
10、过Rcr1.5。此规定不适用于法、二戎民他有做.,t永久变形就产生泄漏或故障的场合;注2;如果引用标准规定了Rpl.O或R1.(),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注3;根据设H-使用作限选用1.0X105h、1.5 X 105 h、2.0XIOh等持久强度极恼。表2钢制螺栓树料许用应力的取值fl轧、正人ir用应jJ/MPo Jj, i列各值中的最小值材料螺中11lJllJl iJ飞I4I:J哩K:;.、碳呆:钢un 一一.L. .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巳乌l1 J.: (1 .).1 一一一一十二-1低合金钢、马氏体调质凡.(Ro. 2 ) R:, 商合金钢3.0 l. 5 二三M52旦4旦u
11、i-1 2. iY (1 主三M22奥氏体商合金钢川J在M24M4b 4.4.2 设计温度低于20oc时,取20oc时的许用应力。4.4.3 复合钢板的许用应力对于覆层与基层结合率达到NB/T47002标准中B2级板以上的复合钢板,在设计计算中,如需计入覆层材料的强度时,其设计强度下的许用应力按式(2)确定:J; + J2 t=-z.HH-.( 2 ) 1+2 4.4.4 当地震载荷或风载荷与4.3.2中其他载荷相组合时,允许元件的设计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的1.2倍,其组合要求按相应标准规定。4.4.5 圆筒许用轴向压缩应力:a) 根据圆筒外半径R。和有效厚度乱,按式(3)计算A值;12 GB
12、150.1-2011 A =0.094乱/Ru(.1 ) 切按国简材料选用相应的外压应力系数曲线图(GB150.3第4章).根据其温度线得到B值,在弹性范围内(罔中的直线段或其左侧),可用式(4)计算B值;B=2AE/3 ( 4 ) d 许用轴向压缩应力aT取B值,且不得大于crJI。4.5 焊接接头分类和焊接接头系数4.5. 1 焊接接头分类4.5.1.1 容器受ffi元件之间的焊接接头分为A、B、C、D四类,如阁1所尽。a) 罔筒部分(包括接管)和锥壳部分的纵jH呆呆多口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与问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备类凸形封头和平封头中的所千J1片,焊接头以及嵌入式的接管或
13、凸缘与先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均属A类焊接接头;b) 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拖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I)法、气ij壳体或接管连接的接头、平盖或管板与回忆i对接连接的接头以及接管间的对接环向接头均属R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关的肝接接头除外;c) 球冠形封头、平荒、管板与|明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去当tJ壳体旦旦接管j主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困简部J搭接出头以.&t i二包扎f手指儿j反以说HJ左手、.J斗!斗(壳士ilt抗战头,El巳规定为A、B类的焊?是接头除外;d) 1主管(包括人孔阴阳)、l门:录、补强罔等IJ壳休j主接的拉夫.JJ!;r.; J主焊接控头,111己规定为A、B、C类的焊接
14、接头除夕|、4.5. 1.2 Ir受)巨元件与结Jt、几件的连接拉夫JE类蚌itJ是头,如阳1Jiji心。图1焊接接头分类4.5.2 焊接接头系数4.5.2.1 焊接接头系数应根据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4.5.2.2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规定如下:a)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悍的全焊透对接接头1) 全部元损检测,取=1. 0; 2) 局部无损检测,取=0.85o13 GB 150.1-2011 b)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1) 全部无损检测,取c=O.9; 2) 局部无损检测,取c=0.8。4.5.2.3 其他金属材料的焊接接头系数
15、按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4.6 耐压试验4.6.1 通用要求4. 6. 1. 1 耐压试验包括:液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试验。4.6.1.2 容器制成后应经耐压试验,试验的种类、要求和试验压力值应在图样上注明。4.6.1.3 耐压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试验液体应符合GB150.4或相关标准的要求。4.6. 1. 4 对于不适宜进行液压试验的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进行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的容器应满足GB150.4或相关标准的要求。4.6.1.5 采用气液组合试验时,试验用液体和气体应分别满足4.6. 1. 3和4.6. 1. 4的要求,试验压力按气压试验的规定。4.6. 1.
16、6 外压容器以内压进行耐庄试验,试验压力按4.6.2.3的规定。4.6.1.7 对于由2个或2个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多腔容器,每个压力室的试验压力按其设计压力确定,各压力室分别进行耐压试验。a) 校核公用元件在试验压力下的稳定性;b) 如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则应先进行泄漏检查,合格后进行耐压试验。在进行耐压试验时,相邻压力室内应保持一定压力,以使整个试验过程(包括升压、保压和卸压)中的任一时刻,各压力室的压力差不超过允许压差,图样上应注明这一要求和允许压差值;c) 如甫提高某腔试验压力,应满足4.6.3的规定。4.6.2 耐压试验压力4.6.2.1 耐压试验压力的最低值按4.6.2.2和4.6.2
17、.3的规定,并考虑:a) 对于立式容器采用卧置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计入立置试验时的液柱静压力;b) 工作条件下内装介质的液柱静压力大于液压试验的液柱静压力时,应适当考虑相应增加试验压力。4.6.2.2 内压容器a) 液压试验:b) 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T = 1. 25一一Jt 冉=1. 1一一Jt 注1:容器铭牌上规定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时,公式中应以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代替设计压力扣. ( 5 ) . ( 6 ) 注2:容器各主要受压元件,如困筒、封头、接管、设备法兰(或人手孔法兰)及其紧固件等所用材料不同时,应取各元件材料的J/o比值中最小者;注3:J不应低于材料受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18、控制的许用应力最小值。4.6.2.3 外压容器a) 液压试验:b) 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14 PT = 1. 25 . ( 7 ) GB 150.1-2011 T=l.l . ( 8 ) 4.6.3 耐压试验应力校核如果采用大于4.6.2.2、4.6.2.3所规定的试验压力,在耐压试验前,应校核各受压元件在试验条件下的应力水平,例如对壳体元件应校核最大总体薄膜应力TOa) 液压试验时,T0.9ReL r; b) 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时,T0.8ReLr。式中:ReL一一壳体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屈服强度(或0.2%非比例延伸强度),MPa。4.6.4 耐压试验的免除不能按上述规定进行耐压试验
19、的容器,设计单位应提出在确保容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免除耐压试验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经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图样上注明。4. 7 泄漏试验4. 7. 1 泄漏试验包括气密性试验以及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挝检漏试验等。4.7.2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者不允许有微址泄漏的容器,应在耐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泄漏试验。注:介质毒性程度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确定。4. 7. 3 设计单位应当提出容器泄漏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要求。4.7.4 需进行世漏试验时,试验压力、试验介质和相应的检验要求应在图样上和设计文件中注明。4.7.5 气密性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压力。4.8 焊接接头结构设
20、计要求4.8.1 对于钢制容器,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参照GB150.3-2011附录D的要求。4.8.2 对于其他金属制容器,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参照引用标准的要求。4.9 超压泄放装置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容器,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超压时,应按附录B的要求设置超压泄放装置。15 GB 150.1-20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的符合性声明及修订A.1 本标准所有部分的制定遵循了国家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法规所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其设计准则、材料要求、制造检验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均符合同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应规定。本标准所有部分均为协调标准.即按本标准所有部分要求建造的压力容器可以满足固定
21、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基本安全要求。A.2 标准的修订采用提案审查制度。任何单作和个人均有权利对本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修订建议应采用表A.1标准提案/问询表的方式提交全同锅炉压力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对收到的标准修订提案进行啡企.丰Lif11中jUJ果.将采纳的搜术内容纳入下一版标准。表A.1标准提案/问询表口标fl提案口标准|时询标准名称单位一一联系地址电话/传真-标准条款提案川i,J内容叫,):;jJ Ji ) H斗二依旧fj栩关资料(!j ; J jf 1)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附加说明:单位图章或提案(问询)人答字:i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
22、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西苑2号楼D座三层邮政编码:100013电子邮箱:GB150cscbpv. org 16 总第邮iLl:政jijWlfm-ji L! 一一II_i_ 一一年月平主J 日B.1 范围附录B(规范性附录)超压泄放装置GB 150.1-2011 B. 1. 1 容器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超压时,应按本附录的要求配备超压泄放装置(以下简称泄放装置勺。B. 1.2 本附录适用于容器上的1tft放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安全阀与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组合装置。安装在容器连接管线上的附放装置口J参照本附舌。B. 1.3 本附录不适用于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压力剧增,反应
23、速反达到爆在状态的容器。注:爆轰(detonativ川系指物质的燃烧速度极快,达到1OOOm/s以上时,产生IJ通常的煤燃根本不同的现象。B.2 定义B. 2. 1 动作压力本附R中111安全阔的整屯frJ)DX.爆破片的民计悍破压力,B. 2. 2 整定压力安全|词在运行条件干Jlt Jf门的设定门、)J ,是在I叫门近口处ITIIJ1: li ,U力。在法Jf扫下,在规定的运行条件F由介质压力产型的l:阀门开启的)同使Il保持在MxJ, (1:) J J咱fi平i悟。B. 2. 3 设计爆破压力根据容器的工作条fltll Hl归(l支2盐水规泣cti立的.U飞ij-lt破且J主下扉俄片的爆
24、破压力值。B.2.4 标定爆破压力标注在爆破片铭牌上的.在规定的设计(或许可试验)爆破温度下,同一批次爆破片抽样爆破试验时,实测爆破压力的算术平均值。B.2.5 制造范围一个批次爆破片标定爆破压力相对于设计爆破压力差值的允许分布范围。当爆破片取苓制造范围时,标定爆破压力为设计爆破压力。B.2.6 最低标定爆破压力设计爆破压力与制造范围下偏差的代数和。B.3 一般规定B. 3.1 容器装有泄放装置时,一般以容器的设计压力作为超压限度的起始压力。设计图样及铭牌上标注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时,可用容器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代替设计压力,以下同。17 GB 150.1-2011 B. 3. 2 当容器上装有泄放
25、装置时,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与容器的超压限度应满足如下规定。B. 3. 2.1 当容器上仅安装一个泄放装置时,r世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应不大于设计压力,容器的超压限度应不大于设计压力的10%或20kPa中的较大值。B.3.2.2 当容器上安装多个泄放装置时,其中一个地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应不大于设计压力,其他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可提高至设计压力的1.05倍;容器的超压限度应不大于设计压力的16%或30kPa中的较大值。B.3.2.3 当考虑容器在遇到火灾或接近不能预料的外来热源而可能酿成危险时,容器的超压限度应不大于设计压力的21%;如B.3. 2. 1或B.3. 2. 2中泄放装置不能满足这一超压限度要
26、求时,应安装辅助的泄放装置,辅助泄放装置动作压力不大于设计压力的1.1倍。B. 3. 3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看成是一个容器,只需在危险的空间(容器或管道上)设置一个泄放装置,但在计算泄放装置的泄放量时,应把容器间的连接管道包括在内:a) 与压力源相连接、本身不产生压力的容器.且该容器的设计压力达到压力源的压力;b) 多个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相同或稍有差异,容器之间采用口径足够大的管道连接,且中间无阀门隔断或虽采用截断阅但有足够措施确保在容器正常工作期间截断阅处于全开的位置并铅封。B. 3. 4 容器内的压力若有可能小于大气压力,而该容器不能承受此负压条件时,应装设防负压的地放装置。B. 3.
27、5 换热器等压力容器,若高温介质有可能泄漏到低温介质而产生蒸气时,应在低温空间设置世放装置。B. 3. 6 当容器需要安装泄放装置且没有特殊要求时,应优先选用安全阅。B. 3. 7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采用爆破片安全装置:a) 压力快速增长(如增加分子量的化学反应、化学爆炸、爆燃等); b) 对密封有较高要求;c) 容器内物料会导致安全问失效;d) 安全阀不能适用的其他情况。B. 3. 8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贵重介质、有毒介质或其他危害性介质通过安全阀向外泄漏,或为了防止来自泄放管线的腐蚀性气体进入安全阀内部,可以把安全间与爆破片安全装置串联使用。B. 3. 9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可设置
28、一个或多个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间并联使用:a) 防止在异常工况下压力快速增长的;b) 作为辅助世放装置,考虑在有可能遇到火灾或接近不能预料的外来热源需要增加泄放面积的。B.3.10 对盛装易爆介质或者毒也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应在泄放装置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泄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B.4 安全阀B. 4.1 安全阔适用于清洁、不含固体颗粒、勤度低的介质。B.4.2 安全阀不能单独用于压力快速增长的场合。B. 4. 3 安全阀不宜单独用于阀座与间瓣密封面可能被介质粘连或介质可能生成结晶体的场合,但可以将爆破片安全装置串联在安全阀入口侧组合使用。
29、B. 4. 4 安全阀的型式通常采用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间,阀型有全启式和微启式。全启式安全阀适用于泄放气体、蒸气及液化气介质,微启式安全阅一般适用于泄放液体介质。也可采用自激式非直接载荷安全间,即先导式安全阅。B.4.5 用于液体的安全阀公称通径至少为15mm。B. 4. 6 安全阀整定压力偏差不应超过:1:3%整定压力或士0.015MPa的较大值。B. 4. 7 装有安全问时,容器的设计压力按以下步骤确定:GB 150.1-20门a) 根据容器的工作压力丸,确定安全阔的整定压力儿,一般取丸=(1.051.1)户w;当,0. 300. 40 0.045 0.025 0.025 0.015 0.
30、010 0.010 。0. 400. 70 0.065 0.035 0.030 0.020 0.020 0.010 。正0. 70 1. 00 0.085 0.045 0.040 0.020 0.020 0.010 。拱1.001.40 0.110 0.065 0.060 0.040 0.040 0.020 。形1.402.50 O. 160 0.085 O. 080 0.040 O. 040 O. 020 。2. 503. 50 0.210 O. 105 O. 100 0.050 0.040 0.025 。3.50 6 ,% 3 ,% 3 ,% 1. 5 ,% 1. 5 ,% 0.8 ,%
31、。反拱形二三0.1。10 ,% 。5 ,% 。注:对于正拱形爆破片,吁设计爆破压力小于0.3MPa时,可由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或设计单位)协商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较大的制造范围。19 GB 150.1-2011 B. 5. 6 爆破片安全装置的材料B. 5. 6.1 爆破片材料不受GB150.2中关于材料牌号的限制,爆破片材料应与介质相容,应根据使用条件与供应商或用户协商确定。爆破片常用材料及其最高适用温度见表B.3o表B.3爆破片的最高适用温度爆破片材料最高适用温度rc纯铝100 纯银120 纯镣400 奥氏体不锈钢400 镰铜合金(蒙乃尔)430 银钱含金(肉展银)4 i,()注:、,1
32、-1:爆破If表面覆盖密封膜民保护帧f:,1-.11;. t仨嵌在J益材料豆、rhl :0 i IIJ温皮的彭刚uB.5.6.2 用Jjr二腐蚀性介质或斤腐i注tt出!归虫书P:t川、lf忡r表面进行电镀、喷除或衬膜等防腐f惯挣虫、精施。B.5.6.3 夹拧器常用材料有眼刷、j出LI:体不钝圳、锦铜合企ft.镰铁铝合-:i:f F乏压容器j目材。材料性能应与介质相容B. 5. 7 爆破片安全装置的选用段相关技术也求1苟符合(B:(i 7 (l现在B.6 安全阀与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组合装置B. 6.1 爆破片安全装置串联在安全问人口侧时,爆破片爆破时不允许有碎片。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阀之间的腔体应
33、设置压力表、排气口及报曾指示器等。B.6.2 爆破片安全装置串联在安全阀出门侧时,安全阀应采用特1冻结构塑式(如平衡式安全阔)以保证安全阀与爆破片安全装置之间出现累积背压时安全阀仍能在整定压力下开启。同时,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阀之间的腔体应设置排气口或排放门可B. 6. 3 安全阀与爆破片安全装置串联组合时,单个地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及容器超压限度应符合B. 3. 2.1的要求。B.6.4 安全间与爆破片安全装置并联组合时,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及容器的超压限度应满足B.3.2.2要求,其中安全阀的动作压力应不大于设计压力,爆破片的动作压力应不大于1.05倍设计压力。当考虑在有可能遇到火灾或接近不能预
34、料的外来热源产生超压时,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及容器的超压限度应满足B.3. 2. 3要求。B.7 容器安全泄放量的计算B.7.1 符号A,一一容器受热面积,m气20 GB 150.1-20门半球形封头的卧式容器人=3.140L; 椭圆形封头的卧式容器A=3.1100(L十O.300); 立式容器A,=3.14Dhl; 球形容器人二l.57 O或从地面起到7.5m高度以下所包括的外表面积,取两者中较大值;D。容器外直径,lli;d一容器进料管内直径,mm;F 系数,容器置于地面以下用砂土覆盖时,F=0.3;容器置于地面t时,F=l.O;容器置于大于10L/( 1)1 min)喷淋装置下时,F=0.
35、6;H一输入热量,kJ/h:hl一一容器最高液位(击广时, 1 ,-2 W , jZTr A= 1. 79x10-2 , /乞乒川的rJ二(扩-(扫干飞M、JPO B ft、B.8.3.2 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中蒸汽含量应不小于98%,过热度不大于11.C。a)当f10MPa时A=0.19 , Kf C B.7 ) b)当10MPa!尺m -IT)一(C.2 ) II飞mh式中:p -试验温度f(1的!内U址肉白乌均允;川il门rf作乍月盹力单F仲i-1,为):J也巳帕(Ml扎】飞川i川1): b 曝破试耳聆f叶zJ川;J心)l&立以lj,阶lf仔于J飞1川11-川,1,入,飞、!1i 一二士衅衅
36、早早牛接接头豆磊豆蚁FRm 一一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 Rmave一一空温下试样的平均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按C.L 4确定;Rmh 材料标准抗投强度上限值,单位为兆帕(MPa)。b) 考虑腐蚀裕量后试验温度F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1安式(C.3)确定:, (t - C?) =户一丁.(C.3 ) 式中:i 一考虑腐蚀裕茧后试验温度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t一一强度最薄弱处的材料厚度,单位为毫米(mm);C2一一腐蚀裕量,单位为毫米(mm); n一一结构形状系数。对于圆筒、球壳、半顶角60。的锥壳等,以及弯曲应力不大于2/3总应力的受压元件时
37、,n=1;对于平面或近似平面,如平盖板、法兰或半顶角60。的锥体等,以及弯曲应力大于2/3总应力的受压元件时,n=2oC. 4. 2 设计温度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设计温度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户mn按式(C.4)计算:28 , Jt max户 . ( C.4 ) -GB 150.1-2011 式中:户mux一设计温度下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a-材料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一一材料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C. 4. 3 采用C.4. lC. 4. 2得到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作为确定容器设计压力户的依据。C. 4. 4 试样的平均抗拉强度
38、Rmavc确定C. 4. 4.1 试样应从与试验容器相同的材料上用机械方法截取。C. 4. 4. 2 取3个试样抗拉强度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抗拉强度。2CJ GB 150.1-2011 D.1 总则附录D(规范性附录)对比经验设计方法D. 1. 1 本附录规定了采用对比经验设计的基本要求。D. 1. 2 本附录适用于容器的对比经验设计,对比经验设计容器与参照容器应具有相同或相近结构和设计条件。D. 1.3 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容器可采用本附录规定的对比经验设计方法:a) 不能按GB150.3进行设计的压力容器;b) 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 c) 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及以下的容
39、器。D. 1.4 设计单位应取得用户提供的参照容器安全使用的证明文件和设计文件。D. 1.5 采用本方法设计应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条通过技术评审。D.2 使用经验要求D. 2.1 参照容器应为己投入实际生产运行的容器,其安全运行期限不得少于5年。D. 2. 2 参照容器的实际运行条件不得低于其设计条件的80%。D.3 设计条件D. 3.1 与参照容器结构相同、介质相同。D. 3. 2 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参照容器的设计温度;对于设计温度低于o.C的容器,容器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参照容器的设计温度。D. 3. 3 设计压力不得高于参照容器的设计压力。D.4 结构D. 4.1 对比经验
40、设计容器应与参照容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主要结构尺寸的结构相似比应在o. 85 1. 15之间。D.4.2 在保证对比经验设计容器使用功能前提下,应考虑结构优化,减小总体结构不连续和局部结构不连续所引起的二次应力和峰值应力的影响。D.5 材料D. 5.1 对比经验设计容器的材料设计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参照容器材料的相应要求。D.5.2 对比经验设计容器的材料耐腐蚀性能不得低于参照容器材料的相应要求。30 圃-D.6 设计D. 6.1 容器的对比经验设计应满足以上要求,其结构尺寸可按结构相似原则确定。D. 6. 2 设计单位应提供设计说明书。GB 150.1-2011 D. 6. 3 对于
41、按B4732-1995的3.10.2和3.10.3要求需进行疲劳分析的容器,根据本附录的要求进行对比经验设计时,设计说明书中还应补充容器的疲劳分析内容。31 GB 150.1-2011 附录E(规范性附录)局部结构应力分析和评定E.1 总则E. 1. 1 本附录规定了容器局部结构采用应力分析方法(容器总体按GB150设计)作为设计依据的基本要求。E. 1.2 本附录仅适用于按GB150.3无法进行设计计算的容器局部结构。E.2 设计管理E. 2.1 按本附录进行容器局部结构应力分析的设计rpff和设计者一般不要求具备分析设计资格。E. 2. 2 设计单位应对局部结构分析的正确性负责,分析报告应
42、作为对应局油结构的强度计算书aE.3 强度评定要求E. 3.1 应力分类及应力分析结果的评定方法应符合JB4732的规定。E. 3. 2 材料的设叶应力强度按GB150.2对应材料的许用应力确定。E. 4 局部结构的制边、检碗和验收要求li.满足JB1732的十n日规定l32 F.1 总则附录F(规范性附录)凤险评估报告F. 1. 1 本附录规定了风险评估报告的基本要求。GB 150.1-2011 F. 1.2 容器设计者应根据相关法规式设n委托方要求编削针对容器预期使用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F. 1.3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容需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失放攒式,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检验要求
43、等方面提出安全措施,防止时能发生的失效。F. 1. 4 设计者应向容器用户提供制定容器事故应急预案所需要的估息。F.2 制定原则和程序F. 2.1 设计阶段风险评估且H,1 iL!:);: i l )IJ f川IAI;:sN;!lljF.2.2 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括以f-fi J进1r:a) 布:据用户设计条件和l其他设r输入filj忌,确应容器的各种归tJT ); b) 机据各使用工况的介质、操作条件、J+境因素进行危害识)JIJ.的在l才能发生呻危fjf及其后果;c) 针对所有危害和相矶的失效模式.iLrUl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依据;d) X对l于町能发生的朱坟陌J式飞.给出制;屯L二【J
44、,故应扫!、j阳丑案所需写娶娶(的i白甘f,Be) 7形E成完宦的风险评1,伯,1山占飞片i报民竹l门F.3 凤险评估报告内容风险评估报厅应至少包括:a) 压力容器的基本世计参数:压力、温度、材料、介质性质和外载荷革;b) 操作工况条ff:的描边tc) 所有操作、设计条件下可能2l雯的危害,如:爆炸、泄漏、破损、变彤等;d) 对于标准已经有规定的失敬模式,说明采用标准的条款:e) 对于标准没有规定的失效模式,说明设U巾轼高、安全系数和相应计算方法的选取依据;f) 对介质少量世漏、大量涌出和爆炸状况下如何处置的措施;g) 根据周围人员的可能伤及情况,规定合适的人员防护设备和措施;h) 风险评估报告应具有与设计图纸一致的签署。33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