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患儿,6 岁。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分数:2.00)A.易通过血脑屏障B.青霉素副作用少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D.青霉素是大分子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2.某患者因心律失常,长期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其停药时要缓慢停药的原因是(分数:2.00)A.快速停药可发生停跳反应B.快速停药可发生过敏反应C.快速停药可发生毒性反应D.药物的副作用E.药物的不良反应3.关于循环功能衰竭按血流动力学的病因分类,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
2、A.低血容量性B.心源性C.过敏性D.分布性E.梗阻性4.关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心肌收缩力B.心率C.回心血量D.后负荷E.心房心室腔大小5.以下 不属于 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分数:2.00)A.EFB.dVdtC.dPdtD.dDdtE.PRvr6.下列 不是 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的是(分数:2.00)A.双下肢水肿B.食欲减退C.肝大D.呼吸困难E.无尿7.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吸入氧浓度降低B.肺泡通气量下降C.弥散功能障碍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左向右分流8.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的
3、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肌活动障碍B.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顺应性降低D.气道阻力增加E.弥散障碍9.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分数:2.00)A.肺活量呼吸频率B.潮气量呼吸频率C.残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10.关于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5mmHgB.动脉血氧分压50mmHgC.主要是通气不足D.有效肺泡通气量增加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造影剂造成急性肾功能障碍,主要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肾小球B.肾小管C.肾间质D.肾血管E.肾上腺12.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以下实验室
4、检查最常用的是(分数:2.00)A.菊粉清除率B.肌酐清除率C.尿比重D.尿浓缩稀释试验E.尿渗透压13.引起肾 I生贫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肾素分泌增多B.1,25 一(OH) 2 一 D 3 生成障碍C.甲状旁腺激素排出障碍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E.前列腺素合成不足14.对 CPR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GCS评分最好在脑损伤 24小时内进行B.体温在脑损伤 48小时内评估C.瞳孔对光反射在 12小时内评估D.血清 NSE和 S100蛋白在 2472 小时内评估E.脑电图在 72小时内评估15.进行各项脑功能评估的最佳时机是脑损伤(分数:
5、2.00)A.1天内B.3天内C.5天内D.7天内E.14天内16.下列 不属于 脑保护策略的措施是(分数:2.00)A.降低细胞缺氧的兴奋毒性B.抑制炎症反应C.建立侧支循环D.抑制细胞凋亡E.避免过度通气,需允许高碳酸血症17.基础能量消耗是指(分数:2.00)A.晨起后未进食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B.安静状态下,无任何骨骼肌活动、无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消耗C.平卧状态下,无任何活动时的能量消耗D.晨起进食后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E.以上均不对18.有关代谢支持的原则,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营养治疗应随着病情与代谢状况的稳定逐步调整B.应激早期应以适应性低热量为原
6、则,并提高热氮比C.肠内营养是首先考虑选择的营养支持途径D.可考虑应用特殊的药理营养素和代谢、免疫调理剂调控炎症反应E.存在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代谢性酸中毒,是行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19.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最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丙氨酸转氨酶(ALT)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C.乳酸脱氢酶(LDH)D.腺苷脱氨酶(ADA)E.胆碱酯酶(ChE)20.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提示肝脏储备功能的较敏感的常用指标,在重度肝损伤时 PT活动度(分数:2.00)A.50B.40C.30D.20E.1021.以下是较 PT能更精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储备能力
7、的指标,但除外(分数:2.00)A.抗凝血酶(AT 一)B.白蛋白(Alb)C.前白蛋白(PA)D.转铁蛋白(TF)E.纤维结合蛋白(FN)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女性,35 岁。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饮酒后突起头晕、心慌、呕血 2次、黑便 1次。来院查体:面色苍白,出冷汗,P120 次分,BP8050mmHg,HCT25。(分数:6.00)(1).估计患者失血量约为(分数:2.00)A.200mlB.300mlC.500mlD.700mlE.1000ml以上(2).入院后经内科止血、抗休克等处理后,患者 P130次分,BP7550mmHg,此时最合适的
8、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输血浆增量剂B.输红细胞C.输晶体液D.输全血、紧急手术E.升压药物应用(3).患者术前、术中共输注全血 2800ml,手术 1周后,患者发现全身皮肤多处紫癜,查血小板 3010 9 L。下列处理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加强监护,避免外伤B.停止输全血C.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D.输注单纯浓缩血小板E.血浆置换患者,男性,34 岁。1 个月前因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后 30天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40。查体: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 4级舒张期杂音,脾大。(分数:6.00)(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人工瓣膜感染性
9、心内膜炎B.肺部感染C.原有风湿活动D.术后吸收热E.败血症(2).患者两次血培养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上宜首选(分数:2.00)A.红霉素B.第三代头孢菌素C.林可霉素D.庆大霉素E.万古霉素(3).患者入院时 BP7550mmHg,HR125 次分,R35 次分,血气分析 pH730,PaO 2 60Hg,BE 一95mmolL。关于患者目前出现的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感染性休克B.全身性感染C.二重感染D.败血症E.显性感染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0、1.患儿,6 岁。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分数:2.00)A.易通过血脑屏障 B.青霉素副作用少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D.青霉素是大分子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解析:解析:在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对青霉素的通透性增高,使青霉素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青霉素对健康人即使注射大剂量也难以进入脑脊液。2.某患者因心律失常,长期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其停药时要缓慢停药的原因是(分数:2.00)A.快速停药可发生停跳反应 B.快速停药可发生过敏反应C.快速停药可发生毒性反应D.药物的副作用E.药物的不良反应解析:解析:长期使用 受体阻滞剂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病情加重,其机制与受体
11、上调有关。3.关于循环功能衰竭按血流动力学的病因分类,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低血容量性B.心源性C.过敏性 D.分布性E.梗阻性解析:4.关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心肌收缩力B.心率C.回心血量D.后负荷E.心房心室腔大小 解析:解析:心脏收缩功能一般主要由以下 4个因素决定: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5.以下 不属于 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分数:2.00)A.EFB.dVdtC.dPdtD.dDdtE.PRvr 解析:解析:射血分数(EF)、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变化速率(dVdt)、射血期心室容积变化速率(dPdt)、心室直
12、径变化速率(dDdt)是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6.下列 不是 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的是(分数:2.00)A.双下肢水肿B.食欲减退C.肝大D.呼吸困难 E.无尿解析:解析:A、B、C、E 均为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呼吸困难出现在肺循环淤血的时候,伴随左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出现。7.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吸入氧浓度降低B.肺泡通气量下降C.弥散功能障碍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左向右分流 解析:8.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肌活动障碍B.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顺应性降低D.气道阻力增加 E.弥散障碍解析:9.每分通气量
13、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分数:2.00)A.肺活量呼吸频率B.潮气量呼吸频率C.残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E.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解析:解析:每分通气量为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每分肺泡通气量为潮气量减去解剖无效腔后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故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10.关于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5mmHgB.动脉血氧分压50mmHgC.主要是通气不足D.有效肺泡通气量增加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解析:解析: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无效腔通气增加导致每分通气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所致。11.造
14、影剂造成急性肾功能障碍,主要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肾小球B.肾小管 C.肾间质D.肾血管E.肾上腺解析:12.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以下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是(分数:2.00)A.菊粉清除率B.肌酐清除率 C.尿比重D.尿浓缩稀释试验E.尿渗透压解析:解析:A、B 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但 A测定程序繁杂不适用于临床,B 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方法。C、D、E 是判断肾小管功能。13.引起肾 I生贫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肾素分泌增多B.1,25 一(OH) 2 一 D 3 生成障碍C.甲状旁腺激素排出障碍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前列腺素合成不足解析:14.对 CPR后
15、昏迷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描述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GCS评分最好在脑损伤 24小时内进行B.体温在脑损伤 48小时内评估C.瞳孔对光反射在 12小时内评估 D.血清 NSE和 S100蛋白在 2472 小时内评估E.脑电图在 72小时内评估解析:15.进行各项脑功能评估的最佳时机是脑损伤(分数:2.00)A.1天内B.3天内C.5天内D.7天内 E.14天内解析:解析:目前临床上已开展的脑功能评估项目有 20多个,不同项目要求评估时间不同,但大多项目在 7天内是最佳时机,若在 7天内进行动态评估则可靠性更高。16.下列 不属于 脑保护策略的措施是(分数:2.00)A.降低细胞缺氧的
16、兴奋毒性B.抑制炎症反应C.建立侧支循环D.抑制细胞凋亡E.避免过度通气,需允许高碳酸血症 解析:解析:针对脑组织保护来讲,过度通气目前认为是无益的,高碳酸血症同样是有害的,因其加重脑水肿。17.基础能量消耗是指(分数:2.00)A.晨起后未进食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B.安静状态下,无任何骨骼肌活动、无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消耗 C.平卧状态下,无任何活动时的能量消耗D.晨起进食后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能量消耗测定是代谢评估的指标之一,其中基础能量消耗是指安静状态下,无任何骨骼肌活动、无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消耗。18.有关代谢支持的原则,描述 不正确
17、 的是(分数:2.00)A.营养治疗应随着病情与代谢状况的稳定逐步调整B.应激早期应以适应性低热量为原则,并提高热氮比C.肠内营养是首先考虑选择的营养支持途径D.可考虑应用特殊的药理营养素和代谢、免疫调理剂调控炎症反应E.存在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代谢性酸中毒,是行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 解析:19.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最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丙氨酸转氨酶(ALT) 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C.乳酸脱氢酶(LDH)D.腺苷脱氨酶(ADA)E.胆碱酯酶(ChE)解析:解析:备选答案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查常用的指标,其中以 ALT最敏感,而反映其损伤程度
18、时则以 AST较敏感。20.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提示肝脏储备功能的较敏感的常用指标,在重度肝损伤时 PT活动度(分数:2.00)A.50B.40 C.30D.20E.10解析: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代表一些半衰期短的凝血因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常用指标,在轻度肝损伤时 PT活动度70,中度 40一 70。重度40。21.以下是较 PT能更精确反映肝脏功能的储备能力的指标,但除外(分数:2.00)A.抗凝血酶(AT 一)B.白蛋白(Alb) C.前白蛋白(PA)D.转铁蛋白(TF)E.纤维结合蛋白(FN)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女
19、性,35 岁。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饮酒后突起头晕、心慌、呕血 2次、黑便 1次。来院查体:面色苍白,出冷汗,P120 次分,BP8050mmHg,HCT25。(分数:6.00)(1).估计患者失血量约为(分数:2.00)A.200mlB.300mlC.500mlD.700mlE.1000ml以上 解析:解析: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P120 次分,BP8050mmHg,为失血性休克,结合 HCT25,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20。(2).入院后经内科止血、抗休克等处理后,患者 P130次分,BP7550mmHg,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输血浆增量剂B.输红细胞C.
20、输晶体液D.输全血、紧急手术 E.升压药物应用解析:解析: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休克症状仍无明显改善,考虑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30,宜紧急手术处理,手术前可输全血。(3).患者术前、术中共输注全血 2800ml,手术 1周后,患者发现全身皮肤多处紫癜,查血小板 3010 9 L。下列处理 不正确 的是(分数:2.00)A.加强监护,避免外伤B.停止输全血C.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D.输注单纯浓缩血小板 E.血浆置换解析:解析:输血后紫癜通常是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的,绝大多数为女性。在输血后的 610 天,血小板数量减少,严重者有内脏和颅内大出血。治疗方法:血浆置换,同时
21、输注“配合”的浓缩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会回升。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患者,男性,34 岁。1 个月前因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后 30天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40。查体: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 4级舒张期杂音,脾大。(分数:6.00)(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B.肺部感染C.原有风湿活动D.术后吸收热E.败血症解析:(2).患者两次血培养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上宜首选(分数:2.00)A.红霉素B.第三代头孢菌素C.林可霉素D.庆大霉素E.万古霉素 解析:(3).患者入院时 BP7550mmHg,HR125 次分,R35 次分,血气分析 pH730,PaO 2 60Hg,BE 一95mmolL。关于患者目前出现的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感染性休克B.全身性感染C.二重感染 D.败血症E.显性感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