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6817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 9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赵某,女,44 岁。发热 8天,胸部有少量皮疹,最可能是(分数:2.00)A.药物疹B.流脑C.伤寒D.上感E.猩红热2.患者,男,25 岁,3 个月前患急性菌痢,后因劳累及饮食不当反复发作性腹泻,大便为黏液便,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急性细菌性痢疾B.急性阿米巴痢疾C.霍乱D.慢性细菌性痢疾E.肠炎3.患者,男,46 岁,腹泻 1日,大便大量水样便,继之呕吐 10多次,口渴,尿少。体检:眼窝下陷,声音哑,BP:6030mmHg(8040kPa

    2、),脉弱,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分数:2.00)A.测血浆比重及红细胞容积B.大便及呕吐物培养C.大便悬滴动力学试验D.血清凝集试验E.结肠镜检查4.何某,女,24 岁。突然起病,畏寒、发热、全身疼痛、耳鸣 6天,伴腰痛、皮疹 1天入院。体检:体温 383,血压 1790kPa,心率 108min,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胸背部可见散在性暗红色斑丘疹,肝肋下未及,脾肋下 1cm。血象:wBC5010 9 L,中性粒细胞 086,尿常规正常ALT96UL,AST85UL,TBIL4mmolL。外斐反应 OX19凝集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伤寒B.地方性斑疹伤寒C.病毒性肝炎D.钩

    3、端螺旋体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5.王某,男,34 岁。发热 23天,伴腹胀、听力障碍。1 天前突然出现腹痛,冷汗,未排便,血压下降6040mmHg,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伤寒合并 DICB.细菌性痢疾C.伤寒合并肠穿孔D.钩端螺旋体病E.布氏杆菌病6.患者,男,10 岁,3 月份因突然高热,头痛,频繁呕吐入院,全身皮肤黏膜瘀斑不断增加,融合成片,血压 7550mmHg,血小板 5010 9 L。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分数:2.00)A.立即做 DIC全套检查,一旦证实后给予肝素B.立即应用肝素治疗C.立即输血D.立即输浓缩血小板E.立即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7.患者,男,38 岁,发热

    4、 2周入院,发热第 1周体温较低,第 2周开始体温逐渐升高,达 39,入院时体格检查发现,胸、腹部分批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脾肋下 1cm,质软,有触痛。该病人的传染病报告时间要求是(分数:2.00)A.城镇 6小时内,农村不超过 12小时B.城镇 1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 24小时C.发现后 12小时内D.发现后 24小时内E.仅监测点才报告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肠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细胞毒素 E神经毒素(分数:4.00)(1).霍乱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分数:2.00)A.B.C.D.E.(2).流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分数:2.00)A.B.C.D.E.A伤寒 B血吸

    5、虫病 C秋季腹泻 D流行性感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4.00)(1).青霉素治疗(分数:2.00)A.B.C.D.E.(2).诺氟沙星治疗(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分数:8.00)(1).伤寒第一次菌血症(分数:2.00)A.B.C.D.E.(2).伤寒第二次菌血症(分数:2.00)A.B.C.D.E.(3).伤寒后再燃(分数:2.00)A.B.C.D.E.(4).伤寒后复发(分数:2.00)A.B.C.D.E.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回肠下端 B结肠 C小肠 D

    6、直肠 E横结肠(分数:6.00)(1).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D.E.(2).霍乱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D.E.(3).伤寒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D.E.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B正常肠黏膜上有孤立小脓肿及渍疡 C肠黏膜急性弥漫性渗出性炎症 D肠黏膜弥漫水肿及肠壁增厚 E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松弛,表面有灰白糠皮状薄膜(分数:6.00)(1).急性菌痢病变特点(分数:2.00)A.B.C.D.E.(2).霍乱病变特点(分数:2.00)A.B.C.D.E.(3).伤寒病变特点(分数:2.00)A.B.C.D.E.五

    7、、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8.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防护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者D.要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E.脱去手套后可以9.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B.便于管理传染源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10.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D.高

    8、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11.有关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消毒是针对有确定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B.对传染病死亡患者的尸体按规定进处理也属消毒C.对传染病住院患者污染过的物品可待其出院后集中消毒D.对有病原体携带者(没有发病)存在的场所可以不消毒E.饭前便后的洗手不属消毒的范畴12.有关医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B.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C.有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消毒隔离缺陷有关D.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E.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13.下列哪项不属医院感染(

    9、分数:2.00)A.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在人院 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右关C.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算起没有超过其平均潜伏期的感染D.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E.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出现带状疱疹14.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目的是(分数:2.00)A.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B.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和流行C.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D.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E.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

    10、 9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赵某,女,44 岁。发热 8天,胸部有少量皮疹,最可能是(分数:2.00)A.药物疹B.流脑C.伤寒 D.上感E.猩红热解析: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胸部有少量皮疹,而伤寒的皮疹为:部分患者于病程第 612 日皮肤出现暗红色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散在分布于前胸和上腹部。以此这一点选择答案为伤寒。2.患者,男,25 岁,3 个月前患急性菌痢,后因劳累及饮食不当反复发作性腹泻,大便为黏液便,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急性细菌性痢疾B.急性阿米巴痢疾C.霍乱D.慢性细菌性痢疾 E.肠炎解析:

    11、解析: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 2个月,反复发作腹泻及黏液便。3.患者,男,46 岁,腹泻 1日,大便大量水样便,继之呕吐 10多次,口渴,尿少。体检:眼窝下陷,声音哑,BP:6030mmHg(8040kPa),脉弱,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分数:2.00)A.测血浆比重及红细胞容积B.大便及呕吐物培养 C.大便悬滴动力学试验D.血清凝集试验E.结肠镜检查解析:解析:夏季发病,严重泻、吐及严重脱水,应高度怀疑为霍乱,确诊需做大便及呕吐物的细菌培养。4.何某,女,24 岁。突然起病,畏寒、发热、全身疼痛、耳鸣 6天,伴腰痛、皮疹 1天入院。体检:体温 383,血压 1790kPa,心率 108min,

    12、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胸背部可见散在性暗红色斑丘疹,肝肋下未及,脾肋下 1cm。血象:wBC5010 9 L,中性粒细胞 086,尿常规正常ALT96UL,AST85UL,TBIL4mmolL。外斐反应 OX19凝集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伤寒B.地方性斑疹伤寒 C.病毒性肝炎D.钩端螺旋体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解析:解析: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616 天,多为 12天。其特点:起病多急骤;发热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最高体温达 3840,伴有显著头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眼结膜充血等;皮疹较少;其他尚可伴有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轻度黄疸及脾脏肿大等。并发症以支气管炎多见,偶见支气

    13、管肺炎。实验室检查:血象: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为正常。明显增多或减少者罕见。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中 OX19呈阳性反应,效价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为低,阳性反应出现于 517 病日,平均于1115 天;以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鉴别;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DNA 探针杂交与 PCR基因扩增技术联合,检测患者血中立克次体 DNA同样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5.王某,男,34 岁。发热 23天,伴腹胀、听力障碍。1 天前突然出现腹痛,冷汗,未排便,血压下降6040mmHg,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伤寒合并 DI

    14、CB.细菌性痢疾C.伤寒合并肠穿孔 D.钩端螺旋体病E.布氏杆菌病解析:解析:伤寒合并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速、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经 12h 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缓解(平静期)。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6.患者,男,10 岁,3 月份因突然高热,头痛,频繁呕吐入院,全身皮肤黏膜瘀斑不断增加,融合成片,血压 7550mmHg,血小板 5010 9 L。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分数:2.00)A.立即做 DIC全套检查,一旦证实后

    15、给予肝素B.立即应用肝素治疗 C.立即输血D.立即输浓缩血小板E.立即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解析:解析:根据发病季节,全身皮肤黏膜淤斑不断增加,融合成片,首先应该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此时不应等待证实 DIC后再治疗,输血应待高凝状态纠正后再进行。7.患者,男,38 岁,发热 2周入院,发热第 1周体温较低,第 2周开始体温逐渐升高,达 39,入院时体格检查发现,胸、腹部分批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脾肋下 1cm,质软,有触痛。该病人的传染病报告时间要求是(分数:2.00)A.城镇 6小时内,农村不超过 12小时B.城镇 1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 24小时C.发现后 12小时内 D.发现后 24小时

    16、内E.仅监测点才报告解析:解析:首先考虑该病例的诊断为伤寒,然后根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肠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细胞毒素 E神经毒素(分数:4.00)(1).霍乱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霍乱外毒素即霍乱肠毒素,是霍乱的主要致病物质。(2).流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流脑细菌裂解后可释放内毒素,具有强烈致病性,是重要的致病因子。A伤寒 B血吸虫病 C秋季腹泻 D流行性感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4.00)(1).青霉素治疗(分数:2.00)A.B.C

    17、.D.E. 解析: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首选青霉素 G,大剂量。(2).诺氟沙星治疗(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伤寒的治疗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分数:8.00)(1).伤寒第一次菌血症(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伤寒第一次菌血症是在潜伏期。(2).伤寒第二次菌血症(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伤寒第二次菌血症是在发病初期。(3).伤寒后再燃(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再燃是在缓解期,体温尚未恢复正常而再次

    18、发热。(4).伤寒后复发(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复发是在体温正常后再次发热。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回肠下端 B结肠 C小肠 D直肠 E横结肠(分数:6.00)(1).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菌痢病变主要在结肠,亦可波及直肠。(2).霍乱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霍乱主要病变在小肠。(3).伤寒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伤寒主要在回肠下端。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B正常肠黏膜上有孤立小脓肿及渍疡 C肠黏

    19、膜急性弥漫性渗出性炎症 D肠黏膜弥漫水肿及肠壁增厚 E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松弛,表面有灰白糠皮状薄膜(分数:6.00)(1).急性菌痢病变特点(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急性菌痢病变特点是急性弥漫性渗出性炎症。(2).霍乱病变特点(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霍乱病变特点是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松弛,表面有灰白糠皮状白膜。(3).伤寒病变特点(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是伤寒病变特点。五、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8.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

    20、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强调双向防护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者D.要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E.脱去手套后可以 解析:9.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B.便于管理传染源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解析:10.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解析:解析:病原体的种

    21、类: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如细菌芽孢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故一般将其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其他如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很强,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杀灭。肠道病毒对过氧乙酸的耐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近,但季胺盐类对之无效。肉毒杆菌素易为碱破坏,但对酸耐受力强。至于其他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常见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11.有关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消毒是针对有确定传染源

    22、存在的场所进行的B.对传染病死亡患者的尸体按规定进处理也属消毒 C.对传染病住院患者污染过的物品可待其出院后集中消毒D.对有病原体携带者(没有发病)存在的场所可以不消毒E.饭前便后的洗手不属消毒的范畴解析:解析: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12.有关医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B.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C.有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消毒隔离缺陷有关D

    23、.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E.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解析:解析:医院内感染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或于住院后发病者不能作为医院内感染;反之,住院期内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者,应作医院内感染计。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 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皆属院外感染。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内感染计,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和发

    24、生于住院后 4872h内者,应视为院内感染,除非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能说明此感染系在院外获得者。13.下列哪项不属医院感染(分数:2.00)A.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在人院 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右关C.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算起没有超过其平均潜伏期的感染 D.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E.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出现带状疱疹解析:解析:医院内感染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或于住院后发病者不能作为医院内感染;反之,住院期内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者,应作医院内感染计。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 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经胎盘传播

    25、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皆属院外感染。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内感染计,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和发生于住院后 4872h内者,应视为院内感染,除非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能说明此感染系在院外获得者。14.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目的是(分数:2.00)A.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B.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和流行C.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D.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清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E.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