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分数:2.00)A.轮状病毒B.新型冠状病毒C.衣原体D.支原体E.都不正确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分数:2.00)A.隐性感染者B.患者C.潜伊期感染者D.慢性感染者E.都不正确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早期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高热B.全身性中毒症状C.大量咳痰D.肺部湿啰音E.都不正确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早期白细胞计数(分数:2.00)A.升高B.不升高或降低C.不变D.不用检查E.都不正确5
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肺部 X 线检查没有(分数:2.00)A.呈片状或絮状阴影,逐渐融合B.呈毛玻璃状、片状阴影C.阴影在发病两周内发展迅速D.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清晰E.都不正确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临床确诊必须的依据是(分数:2.00)A.明确的流行病史B.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C.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D.明确的流行病史,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枝酸阳性或抗体阳转E.都不正确7.发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疑似病人,其处理措施为(分数:2.00)A.留院观察,单人单病房B.转送定点医院,单人病房C.留院观察,多人病房D.转送定点医院,多人病房E.都不正确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分数:
3、2.00)A.抗菌治疗B.抗病毒治疗C.激素治疗D.对症、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E.都不正确9.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性接触传播B.注射途径传播C.母婴传播D.器官移植E.人工授精10.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种概念是错误的(分数:2.00)A.CD 4 + T 淋巴细胞在 HIV 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破坏B.感染 HIV 的单核一巨噬细胞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C.B 淋巴细胞在 HIV 感染早期表现为多克隆活化D.艾滋病患者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功能缺陷E.HIV 复制不受控制的原因是肿瘤坏死因子对 HIV 可起激活作用11.高危人群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
4、,下列哪项描述有误(分数:2.00)A.体重下降 10以上者B.慢性咳嗽或腹泻 1 个月以上C.间歇或持续发热 1 个月以上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撒性单纯疱疹12.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分数:2.00)A.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C.流行性乙型脑炎D.疟疾E.狂犬病13.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白色念珠菌B.结核杆菌C.疱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肺孢子虫14.男,40 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济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腺苷脱氨酶缺乏症C.X 一性连锁低丙球血症D
5、.艾滋病E.选择性 IgA 缺乏症15.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DIC 所致大出血B.肺水肿C.自发性肾破裂D.颅内出血E.脑水肿,脑疝16.典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为(分数:2.00)A.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加重B.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缓解C.症状与发热无关D.发热期全身情况最重E.病程中可出现越期表现17.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C.心肌损害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E.肠道大出血或继发感染18.流行性出血热病程第 6 天。每天屎量仅 80ml,血压 17611
6、0mmHg,脉洪大,面水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有散在湿啰音。对此病人治疗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分数:2.00)A.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B.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C.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D.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E.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19.下列关于狂犬病病毒的描述不正确是(分数:2.00)A.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B.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D.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Bodies)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230 分钟即可杀灭20.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分数:2.00)A.狼B.猫C.犬D
7、.患者E.都不正确21.狂犬病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B.流涎C.咽肌痉挛D.以上全是E.都不正确22.下列哪项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数:2.00)A.咬伤部位B.伤口的深浅C.伤口清洗与否D.以上全是E.都不正确23.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分数:2.00)A.被狗惊吓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C.病犬抓伤D.被狗舔舐E.都不正确24.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分数:2.00)A.猪B.乙脑病毒携带者C.乙脑患者D.蚊虫E.野鼠25.关于乙脑抽擅的治疗,下列何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脑水肿以甘露醇脱水治疗为主B.高
8、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脑实质病变引起的,首选巴比妥钠镇静剂D.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者,以吸痰、给氧为主E.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26.关于乙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常有家庭聚集性B.我国多见于 510 月份C.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D.病毒分离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E.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27.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意识障碍时间越长,病情则越重B.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检查有脑膜刺激征表现C.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D.病程早期皮肤可见瘀点E.重者可有脑疝表现28.下列哪一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符合乙型脑炎(分数:2.00)A.压力增高B.
9、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C.白细胞计数 5050010 6 LD.氯化物正常E.糖明显降低29.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急性颅高压,脑疝症状时,最好首选使用(分数:2.00)A.20甘露醇静推B.50葡萄糖静推C.呋喃苯胺酸肌注D.50甘油盐水口服E.地塞米松静注30.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是因为(分数:2.00)A.脑膜炎症反应轻B.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C.机体反应差D.囟门未闭所起的缓冲作用E.颈部肌肉不发达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分数:2.
10、00)A.轮状病毒B.新型冠状病毒 C.衣原体D.支原体E.都不正确解析: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分数:2.00)A.隐性感染者B.患者 C.潜伊期感染者D.慢性感染者E.都不正确解析: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早期症状不包括(分数:2.00)A.高热B.全身性中毒症状C.大量咳痰 D.肺部湿啰音E.都不正确解析: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早期白细胞计数(分数:2.00)A.升高B.不升高或降低 C.不变D.不用检查E.都不正确解析: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肺部 X 线检查没有(分数:2.00)A.呈片状或絮状阴影,逐渐融合B.呈毛玻璃状、片状阴影C.阴影在发病两周内发展迅速D.大片均
11、匀致密影,边缘清晰 E.都不正确解析: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临床确诊必须的依据是(分数:2.00)A.明确的流行病史B.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C.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D.明确的流行病史,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枝酸阳性或抗体阳转 E.都不正确解析:7.发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疑似病人,其处理措施为(分数:2.00)A.留院观察,单人单病房 B.转送定点医院,单人病房C.留院观察,多人病房D.转送定点医院,多人病房E.都不正确解析: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分数:2.00)A.抗菌治疗B.抗病毒治疗C.激素治疗D.对症、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 E.都不正确解析:9.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
12、:2.00)A.性接触传播 B.注射途径传播C.母婴传播D.器官移植E.人工授精解析:10.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种概念是错误的(分数:2.00)A.CD 4 + T 淋巴细胞在 HIV 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破坏B.感染 HIV 的单核一巨噬细胞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C.B 淋巴细胞在 HIV 感染早期表现为多克隆活化D.艾滋病患者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功能缺陷 E.HIV 复制不受控制的原因是肿瘤坏死因子对 HIV 可起激活作用解析:11.高危人群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下列哪项描述有误(分数:2.00)A.体重下降 10以上者B.慢性咳嗽或腹泻 1 个月以上C.间歇或持
13、续发热 1 个月以上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撒性单纯疱疹解析:12.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分数:2.00)A.甲型病毒性肝炎B.艾滋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D.疟疾E.狂犬病解析:13.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白色念珠菌B.结核杆菌C.疱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肺孢子虫 解析:14.男,40 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济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腺苷脱氨酶缺乏症C.X 一性连锁低丙球血症D.艾滋病 E.选择性 IgA 缺乏症解析:15.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
14、数:2.00)A.DIC 所致大出血B.肺水肿 C.自发性肾破裂D.颅内出血E.脑水肿,脑疝解析:16.典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为(分数:2.00)A.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加重 B.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缓解C.症状与发热无关D.发热期全身情况最重E.病程中可出现越期表现解析:17.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C.心肌损害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E.肠道大出血或继发感染解析:18.流行性出血热病程第 6 天。每天屎量仅 80ml,血压 176110mmHg,脉洪大,面水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
15、有散在湿啰音。对此病人治疗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分数:2.00)A.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 B.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C.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D.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E.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解析:19.下列关于狂犬病病毒的描述不正确是(分数:2.00)A.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B.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D.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Bodies)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230 分钟即可杀灭解析:20.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分数:2.00)A.狼B.猫C.犬 D.患者E.都不正确解析:21.
16、狂犬病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有怕水、怕光、怕声的“三怕”症状B.流涎C.咽肌痉挛D.以上全是 E.都不正确解析:22.下列哪项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数:2.00)A.咬伤部位B.伤口的深浅C.伤口清洗与否D.以上全是 E.都不正确解析:23.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分数:2.00)A.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C.病犬抓伤D.被狗舔舐E.都不正确解析:24.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分数:2.00)A.猪B.乙脑病毒携带者C.乙脑患者D.蚊虫 E.野鼠解析:解析: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故选 D。25.关于乙脑抽擅的治疗,下列何项是错误的(分数
17、:2.00)A.脑水肿以甘露醇脱水治疗为主B.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脑实质病变引起的,首选巴比妥钠镇静剂 D.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者,以吸痰、给氧为主E.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解析:26.关于乙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常有家庭聚集性B.我国多见于 510 月份C.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 D.病毒分离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E.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解析:解析:乙脑因以隐性感染者为多见,具有高度散发,故少有家庭聚集性;我国多属亚热带区,乙脑多见于 79 月份;病毒分离阳性率低,不能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应是血清学特异性乙脑抗体检测。目前仍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
18、故乙脑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故选 C。27.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意识障碍时间越长,病情则越重B.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检查有脑膜刺激征表现C.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D.病程早期皮肤可见瘀点 E.重者可有脑疝表现解析:解析:典型的乙型脑炎患者,不会出现皮肤的瘀点。临床上可依据皮肤的瘀点,帮助医师对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行鉴别诊断。故选 D。28.下列哪一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符合乙型脑炎(分数:2.00)A.压力增高B.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C.白细胞计数 5050010 6 LD.氯化物正常E.糖明显降低 解析:解析: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特点与其他病毒
19、性脑炎一样,呈现浆液性脑脊液改变,具体可表现为:压力正常或稍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多在 5050010 6 L 之间,个别也可高达100010 4 L,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偏高。脑脊液中糖含量是否降低,常有助于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鉴别。故选 E。29.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急性颅高压,脑疝症状时,最好首选使用(分数:2.00)A.20甘露醇静推 B.50葡萄糖静推C.呋喃苯胺酸肌注D.50甘油盐水口服E.地塞米松静注解析:30.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是因为(分数:2.00)A.脑膜炎症反应轻B.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C.机体反应差D.囟门未闭所起的缓冲作用 E.颈部肌肉不发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