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医师-25-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5720       资源大小:162.50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医师-25-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执业医师-25-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先安未受邪气之地为 A急则治标 B治病求本 C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因时制宜(分数:1.00)A.B.C.D.E.2.内经指出,对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治标 B治本 C先治本后治标 D标本兼治 E反治(分数:1.00)A.B.C.D.E.3.“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为 A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B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 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分数:1.00)A.B.C.D.E.4.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作用的

    2、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肺的功能 D脾的功能 E肾的功能(分数:1.00)A.B.C.D.E.5.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 A经筋 B经别 C别络 D皮部 E奇经(分数:1.00)A.B.C.D.E.6.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C.D.E.7.气滞血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C.D.E.8.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D.E.9.寒因寒用适用于 A表热里寒证 B真寒假热证 C真热假寒

    3、证 D寒热错杂证 E表寒里热证(分数:1.00)A.B.C.D.E.10.属于阳的味是 A辛、苦、咸 B酸、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分数:1.00)A.B.C.D.E.11.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为 A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C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分数:1.00)A.B.C.D.E.12.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窜痛 B胀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分数:1.00)A.B.C.D.E.13.应于长夏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

    4、00)A.B.C.D.E.14.内服能涌吐风痰,外用能收湿、去腐的是 A胆矾 B明矾 C枯矾 D皂矾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5.孤府指的是 A胃 B胆 C小肠 D三焦 E膀胱(分数:1.00)A.B.C.D.E.16.“罢极之本”指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C.D.E.17.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赤 B青 C黄 D白 E黑(分数:1.00)A.B.C.D.E.18.阴盛格阳引起的证候是 A假寒证 B假热证 C实热证 D实寒证 E寒热错杂证(分数:1.00)A.B.C.D.E.19.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5、是指女子年龄段的生理表现在 A“三七” B“二七” C“四七” D“五七” E“六七”(分数:1.00)A.B.C.D.E.20.火脏指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C.D.E.21.朱砂入药的恰当炮制方法是 A水飞 B炙 C煨 D煅 E淬(分数:1.00)A.B.C.D.E.22.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菟丝子 B金樱子 C覆盆子 D沙苑子 E女贞子(分数:1.00)A.B.C.D.E.23.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可致 A皮槁而毛拔 B脉凝泣而变色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皱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分数:1.00)A.B.C.D.E.24.既能补肝肾、强

    6、筋骨,又能续折伤的药是 A牛膝 B杜仲 C续断 D地鳖虫 E自然铜(分数:1.00)A.B.C.D.E.25.栀子的归经是 A心、肺、胃、三焦经 B心、肝、胃、肺经 C心、胃、肝、胆经 D心、肺、胆、膀胱经 E心、胃、肺、膀胱经(分数:1.00)A.B.C.D.E.26.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A真实假虚 B由实转虚 C真虚假实 D实中夹虚 E因虚致实(分数:1.00)A.B.C.D.E.27.反治法指 A逆着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C逆着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E反常的治疗方法(

    7、分数:1.00)A.B.C.D.E.28.瘀血引起崩漏,治疗应选用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清热凉血 D补气摄血 E热者寒之(分数:1.00)A.B.C.D.E.29.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生理意义的是 A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B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分数:1.00)A.B.C.D.E.30.“主液”的腑是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分数:1.00)A.B.C.D.E.31.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的药物是 A海蛤壳 B瓦楞子 C石决明 D牡蛎 E乌贼骨(分数:1.00)A.B.C.

    8、D.E.32.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 A气虚 B气滞 C气闭 D气逆 E气脱(分数:1.00)A.B.C.D.E.33.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肝 D心病及肺 E肝病及心(分数:1.00)A.B.C.D.E.34.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 A气少力衰,神疲消瘦 B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以上均非(分数:1.00)A.B.C.D.E.35.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凉肝熄风药 A菊花、钩藤 B牛黄、羚羊角 C蚤休、熊胆 D胆南星、全蝎 E玳瑁、珍珠(分数:1.00)A.B.C.D.E.36.功能补肺气,补肺阴,补脾气

    9、,补肾固涩的药物是 A西洋参 B太子参 C黄精 D山药 E五味子(分数:1.00)A.B.C.D.E.37.粉甘草系指 A加工时加入泻粉者 B加工时去皮者 C加工时粉碎成块者 D加工时磨成细粉者 E未进行任何加工者(分数:1.00)A.B.C.D.E.38.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A二便闭结 B神疲体倦 C面容憔悴 D烦热 E自汗盗汗(分数:1.00)A.B.C.D.E.39.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宜首选的药物是 A山药 B西洋参 C太子参 D沙参 E玄参(分数:1.00)A.B.C.D.E.40.易发生风温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长夏 E冬(分数:1.00)A.B.C.D.E.41.白豆

    10、蔻、草豆蔻、肉豆蔻都具有 A涩肠止泻 B芳香化湿 C温中行气 D醒脾开胃 E调气畅中(分数:1.00)A.B.C.D.E.42.具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D.E.43.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脾与肝 D肺与脾 E肺与肝(分数:1.00)A.B.C.D.E.44.邪正盛衰决定着 A病位的表里 B病证的寒热 C气血的盛衰 D病证的虚实 E疾病的类别(分数:1.00)A.B.C.D.E.45.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D.E.46.石菖蒲在治疗痢疾方面,

    11、尤长于用治的是 A湿热痢 B寒湿痢 C休息痢 D疫毒痢 E噤口痢(分数:1.00)A.B.C.D.E.47.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 A夏季 B春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分数:1.00)A.B.C.D.E.48.阴阳不相维系,引起 A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B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E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分数:1.00)A.B.C.D.E.49.胃的生理功能是 A传化糟粕 B受盛化物 C主持诸气 D受纳腐熟 E泌别清浊(分数:1.00)A.B.C.D.E.50.五行胜复调节,若胜气为金,则其复气是 A木 B火 C金 D土 E水(分数:

    12、1.00)A.B.C.D.E.中医执业医师-25-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先安未受邪气之地为 A急则治标 B治病求本 C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因时制宜(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先安未受邪气之地属于既病防变的措施之一。疾病的传变有一定规律可循,掌握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及时而适当地采取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阻止病邪的传变,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利于疾病的痊愈。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既病防变思想的具体体现。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必须掌握。2.内经指出,

    13、对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治标 B治本 C先治本后治标 D标本兼治 E反治(分数:1.00)A. B.C.D.E.解析: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3.“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为 A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B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 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寒从中生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寒从中生与脾肾阳虚不足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

    14、阳虚衰为关键。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必须掌握。4.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作用的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肺的功能 D脾的功能 E肾的功能(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肝藏血,是指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故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作用的是肝的功能。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重点掌握。5.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联系作用的是 A经筋 B经别 C别络 D皮部 E奇经(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命题规律 考查“经

    15、络”。重点掌握。6.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为七情发生之处,所以情志刺激首先伤及心神,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重点掌握。7.气滞血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功能在气机的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一般掌握。8.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16、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重点掌握。9.寒因寒用适用于 A表热里寒证 B真寒假热证 C真热假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表寒里热证(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寒因寒用又称以寒治寒,是指用寒凉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疾病。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阳盛格阴)。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10.属于阳的味是 A辛、苦、咸 B酸、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17、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五味分阴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昧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命题规律 考查“阴阳学说”。重点掌握。知识拓展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为 A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C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湿性黏滞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

    18、等。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重点掌握。12.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窜痛 B胀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必须掌握。13.应于长夏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五脏与自然四时阴阳相通应,应于长夏的脏是脾。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必须掌握。14.内服能涌吐风痰,外用能收湿、去腐的是 A胆矾 B明矾 C枯矾 D皂矾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胆矾内服能涌吐风痰

    19、、毒物,外用能解毒收湿、蚀疮去腐。命题规律 考查“胆矾的功效”。必须掌握。15.孤府指的是 A胃 B胆 C小肠 D三焦 E膀胱(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府,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有“孤府”之称。命题规律 考查“六腑”。重点掌握。16.“罢极之本”指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六节脏象论称肝为“罢极之本”。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必须掌握。17.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赤 B青 C黄 D白 E黑(分数:1.00)

    2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五色按木火土金水顺序的五行归属为青、赤、黄、白、黑。即青色属木,赤色属火,黄色属土,白色属金,黑色属永。命题规律 考查“五行学说”。重点掌握。知识拓展 (1)五行的定义和基本内容*(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属性归类表*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他脏腑亦是如此。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联系,如春属木,肝气旺于春,春天多

    21、风等。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于化风。(3)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和相克*根据类经图翼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说明相生和相克是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用来说明生理联系和指导治疗。相乘和相侮*总之,用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就明确说明了引起相乘和相侮的原因,以及不同原因引起的变化(4)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在生理方面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及五脏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首先,五脏分属五行,因而可以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其次,可用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说明

    22、五脏在生理上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以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各自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阐释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五行归属,将内在的五脏系统与外界环境联系在一起。在病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来说明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根据相生关系,五脏间疾病的传变分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传变从母脏到子脏。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传变从子脏到母脏,又称“子盗母气”。根据相克关系的传变分为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在

    23、诊断方面,由于五脏、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属性、归属和生克乘侮关系来诊断疾病,并推断病情的变化和预后的顺逆。在治疗上,可根据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先安未受邪之地,控制疾病的传变。例如难经、金匮要略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还可指导针灸疗法,如五输穴的配伍等。在治疗情志疾病时,可根据五行的相克关系,以情胜情,以情志的制约关系来进行治疗。18.阴盛格阳引起的证候是 A假寒证 B假热证 C实热证 D实寒证 E寒热错杂证(分数:1.00)A.B. C.D.E.解析: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重点掌握。

    24、19.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年龄段的生理表现在 A“三七” B“二七” C“四七” D“五七” E“六七”(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一般掌握。20.火脏指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分数:1.00)A.B. C

    25、.D.E.解析:解题思路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以阳气为用,温通全身血脉,为火脏。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必须掌握。21.朱砂入药的恰当炮制方法是 A水飞 B炙 C煨 D煅 E淬(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朱砂主含硫化汞(HgS),忌火煅,遇火则析出水银,有大毒,应用水飞法炮制。命题规律 考查“朱砂的炮制方法”。一般掌握。22.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菟丝子 B金樱子 C覆盆子 D沙苑子 E女贞子(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菟丝子能补肝明目,沙苑子能养肝明目,覆盆子和女贞子皆能补肝肾明日,而金樱子无明目作用。命题规律 考查“金樱子的

    26、功效”。重点掌握。23.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可致 A皮槁而毛拔 B脉凝泣而变色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皱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必须掌握。错误陷阱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24.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续折伤的药是 A牛膝 B杜仲 C续断 D地鳖虫 E自然铜(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续斯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行血脉,有补而不滞的优点,还能续折伤,有消

    27、肿、生肌、止痛的作用;杜仲、牛膝只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地鳖虫、自然铜只有续折伤作用。命题规律 考查“续断的功效”。必须掌握。25.栀子的归经是 A心、肺、胃、三焦经 B心、肝、胃、肺经 C心、胃、肝、胆经 D心、肺、胆、膀胱经 E心、胃、肺、膀胱经(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命题规律 考查“栀子的归经”。必须掌握。26.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A真实假虚 B由实转虚 C真虚假实 D实中夹虚 E因虚致实(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是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

    28、经络,使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重点掌握。27.反治法指 A逆着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C逆着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E反常的治疗方法(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反治法指的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28.瘀血引起崩漏,治疗应选用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清热凉血 D补气摄血 E热者寒之(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瘀血引起崩漏,治疗应选用通因通用的治法。通因通用又称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药治疗

    29、邪气亢盛引起的通泻的疾病,适用于真实假虚,因实引起的通泻。如用消食导滞药治疗食积腹泻,用苦寒攻下药治疗热结旁流,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瘀血崩漏等。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29.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生理意义的是 A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B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命题规律 考查“五脏”。必须掌握。错误陷阱 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储存、封藏精气的生理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藏于肾,能够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流失,依赖着肾的封藏作用。30.“主液”的腑是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小肠主液,是指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水液,由脾气转输以滋养全身。命题规律 考查“六腑”。重点掌握。31.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的药物是 A海蛤壳 B瓦楞子 C石决明 D牡蛎 E乌贼骨(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石决明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作用,但无制酸止痛功效,余药皆有此作用。命题规律 考查“石决明的功效”。必须掌握。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执业医师-25-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