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5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5632       资源大小:6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55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学专业知识-5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创立“诊籍”的作者是_。(分数:1.00)A.扁鹊B.淳于意C.张仲景D.华佗2.首先出现感冒之名的医著是_。(分数:1.00)A.内经B.丹溪心法C.仁斋直指方D.诸病源候论3.心悸的病名首见于_。(分数:1.00)A.素问B.金匮要略C.景岳全书D.医学心悟4.治疗“皮里膜外之痰”,能温肺化痰的药物是_。(分数:1.00)A.白术B.白芥子C.禹白附D.薤白5.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_。(分数:1.00)A.恶风或恶寒B.有无发热C.有无汗出D.头痛或

    2、身痛6.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_。(分数:1.00)A.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7.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是_。(分数:1.00)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_。(分数:1.00)A.阴盛格阳B.阴盛阳衰C.阳盛阴衰D.真阴欲竭9.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_。(分数:1.00)A.舌苔淡黄B.舌苔深黄C.舌苔焦黄D.舌苔灰黄10.具有促进脾胃运化作用的是_。(分数:1.00)A.肝的功能B.心的功能C.胆的功能D.肺的功能11.中药的作用是指_。(分数:1.00)A.中药的治疗效用B.中药的药性理论C.中药的不良反应D.

    3、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12.下列何证不宜用补法?_(分数:1.00)A.气虚证B.阴虚证C.血瘀证D.阳虚证13.防风、秦艽共同的功效是_。(分数:1.00)A.祛风湿B.退黄疸C.退虚热D.止汗14.可用治肺胃出血的药是_。(分数:1.00)A.艾叶B.白茅根C.白芨D.地榆15.治疗热闭神昏,常用的药物是_。(分数:1.00)A.郁金B.石膏C.冰片D.黄连16.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_。(分数:1.00)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脱17.痫病休止期频频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证禹_。(分数:1

    4、.00)A.风痰闭阻B.痰火内盛C.心脾两虚D.心肾亏虚18.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的治法,最适合治疗_。(分数:1.00)A.湿热积滞之腹痛B.肠胃积热之便秘C.湿热中阻之胃痛D.湿热泄泻19.妇女带下黄臭,多因_。(分数:1.00)A.脾虚生湿B.冲任损伤C.带脉不固D.湿热下注20.肝阳上亢患者头痛的特点是_。(分数:1.00)A.隐痛B.重痛C.掣痛D.胀痛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药物属于芍药汤的组成的是_。(分数:2.00)A.黄芩、黄连B.大黄、肉桂C.当归、槟榔D.甘草、木香22.下列关于乳核病证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好发于 20

    5、25 岁的青年妇女B.乳中结核,边界清楚,表面光滑C.肿块一般无疼痛感D.妊娠期可迅速增大23.下列药物组合,属于龙胆泻肝汤方药组成的是_。(分数:2.00)A.木通、泽泻、生地B.黄芩、生地、栀子C.当归、生地、柴胡D.车前子、木通、泽泻24.下列药物中,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有_。(分数:2.00)A.地榆B.茜草C.白及D.仙鹤草25.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的药物是_。(分数:2.00)A.杜仲B.桑寄生C.菟丝子D.续断26.清营汤中加入金银花、连翘的意义是_。(分数:2.00)A.疏散风热B.清热解毒C.轻宣透泄D.透热转气27.二陈汤中除了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外,还配伍了哪

    6、些药物?_。(分数:2.00)A.大枣B.生姜C.乌梅D.枳实28.下列病证与督脉虚损有关的是_。(分数:2.00)A.闭经B.经断前后诸证C.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D.滑胎29.乌梅丸的方药组成是_。(分数:2.00)A.细辛、生姜、当归B.黄连、黄芩、黄柏C.附子、干姜、桂枝D.人参、蜀椒、细辛30.补中益气汤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_。(分数:2.00)A.益气B.固表C.升阳D.止汗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 1 的异同,而是着眼于 2 的区别。 (分数:1.00)32.头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1。 (分数:1.00)33.望神色包括得神、失神、 1、

    7、假神和 2。 (分数:1.00)34.阳明潮热,以 1 热甚;湿温潮热,以 2 热甚。 (分数:1.00)35.应用收涩药时,常配 1 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 (分数:1.00)36.正常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是 1,红黄相兼,隐隐于 2 之内。 (分数:1.00)37.阳脉之海是 1 脉,阴脉之海是 2 脉。 (分数:1.00)38.痰证患者常见舌苔 1,脉象 2。 (分数:1.00)39.病室内有血腥气,患者可能患有 1;若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 2。 (分数:1.00)40.新病声哑,多为 1,肺气失宣所致_;久病失声,多因 2,津不上承所致。 (分数:1.00)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

    8、10.00)41.淋证主要病变部位在膀胱及肾。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突感左胸前区刺痛,痛引左上臂内侧,唇舌色暗,脉弦涩,为血热证的表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胆、胃密切相关。其病机复杂,统而言之为正虚于内、邪毒凝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肢体浮肿,沉重酸痛,小便不利,称为溢饮。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所谓恶寒即无内风自冷,得温不解。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积证具有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元定处,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治疗较易等特点。 (分数:1.00)A.正确B.错

    9、误47.脾虚患者尿少而浮肿,是因为脾阳亏虚,不运水湿所致。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小便失禁,余溺不尽或睡时遗尿是由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其中尤以阳虚体质最易罹患。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外邪,其次是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 (分数:1.00)A.正确B.错误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51.呃逆 (分数:3.00)_52.配伍 (分数:3.00)_53.胆胀 (分数:3.00)_54.镜面舌 (分数:3.00)_55.鼓胀

    10、(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56.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分数:5.00)_57.简述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 (分数:5.00)_58.为什么说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分数:5.00)_59.复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分数:5.00)_60.促、结、代三脉象有何异同? (分数:5.00)_中医学专业知识-5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创立“诊籍”的作者是_。(分数:1.00)A.扁鹊B.淳于意 C.张仲景D.华佗解析:2.首先出现感冒之名的医著是_。(分数:1.

    11、00)A.内经B.丹溪心法C.仁斋直指方 D.诸病源候论解析:解析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大法则。3.心悸的病名首见于_。(分数:1.00)A.素问B.金匮要略 C.景岳全书D.医学心悟解析:4.治疗“皮里膜外之痰”,能温肺化痰的药物是_。(分数:1.00)A.白术B.白芥子 C.禹白附D.薤白解析:解析 白芥子的功效是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白芥子温通经络,善除“皮里膜外”之痰。5.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_。(分数:1.00)A.恶风或恶寒B.有无发热C.有无汗出 D.头痛或身痛解析:解析 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为主的风寒之

    12、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由此可看出两证之间的主要鉴别点是有无汗出。6.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_。(分数:1.00)A.脾胃虚衰 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解析:7.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是_。(分数:1.00)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 解析: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_。(分数:1.00)A.阴盛格阳 B.阴盛阳衰C.阳盛阴衰D.真阴欲竭解析:解析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

    13、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9.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_。(分数:1.00)A.舌苔淡黄B.舌苔深黄C.舌苔焦黄 D.舌苔灰黄解析:解析 黄苔主热证、里证。热邪愈甚,苔色愈黄。10.具有促进脾胃运化作用的是_。(分数:1.00)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C.胆的功能D.肺的功能解析:解析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间气机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另一方面,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并且其分泌还要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11.中药的作用是指_。(分数:1.00)A.中药的治

    14、疗效用B.中药的药性理论C.中药的不良反应D.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 解析:解析 中药的作用不仅指中药的治疗作用,而且还包括中药的不良反应。因此,本题选 D。12.下列何证不宜用补法?_(分数:1.00)A.气虚证B.阴虚证C.血瘀证 D.阳虚证解析:解析 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新归于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选项中 A、B、D 均属于虚证。因此,选 C。13.防风、秦艽共同的功效是_。(分数:1.00)A.祛风湿 B.退黄疸C.退虚热D.止汗解析:解析 防风的功效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秦艽的功效是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由此可

    15、见,两药共同能祛风湿。14.可用治肺胃出血的药是_。(分数:1.00)A.艾叶B.白茅根 C.白芨D.地榆解析:解析 艾叶的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白茅根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可治肺胃出血。白芨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治疗体内外诸出血证。地榆的功效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尤宜治疗下焦血热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因此,本题选 B。15.治疗热闭神昏,常用的药物是_。(分数:1.00)A.郁金B.石膏C.冰片 D.黄连解析:解析 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的要药。黄连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中焦

    16、邪热。郁金的功效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可治疗气滞血瘀痛证,痰浊蒙闲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等。冰片,辛、苦、微寒,功效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治疗窍闭神昏、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因此,本题选 C。16.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_。(分数:1.00)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脱 解析:解析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而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气逆是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虚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17、17.痫病休止期频频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证禹_。(分数:1.00)A.风痰闭阻B.痰火内盛C.心脾两虚D.心肾亏虚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痫病的辨证分型。根据题中所述症状表现,可辨证为心肾亏虚。18.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的治法,最适合治疗_。(分数:1.00)A.湿热积滞之腹痛B.肠胃积热之便秘C.湿热中阻之胃痛 D.湿热泄泻解析:19.妇女带下黄臭,多因_。(分数:1.00)A.脾虚生湿B.冲任损伤C.带脉不固D.湿热下注 解析:解析 妇女带下色黄、量多、质黏稠、味臭秽者,称为黄带,多由湿郁化热

    18、、湿热下注所致。20.肝阳上亢患者头痛的特点是_。(分数:1.00)A.隐痛B.重痛C.掣痛D.胀痛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下列药物属于芍药汤的组成的是_。(分数:2.00)A.黄芩、黄连 B.大黄、肉桂 C.当归、槟榔 D.甘草、木香 解析:22.下列关于乳核病证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好发于 2025 岁的青年妇女 B.乳中结核,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C.肿块一般无疼痛感 D.妊娠期可迅速增大 解析:23.下列药物组合,属于龙胆泻肝汤方药组成的是_。(分数:2.00)A.木通、泽泻、生地 B.黄芩、生地、栀子 C.当归、生地、柴胡 D.车前

    19、子、木通、泽泻 解析:24.下列药物中,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有_。(分数:2.00)A.地榆 B.茜草C.白及 D.仙鹤草 解析:解析 地榆长于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白及为收敛止血的要药。仙鹤草味涩收敛,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而茜草味苦性寒,凉血止血,活血行血。故选 A、C、D。25.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的药物是_。(分数:2.00)A.杜仲 B.桑寄生 C.菟丝子 D.续断 解析:26.清营汤中加入金银花、连翘的意义是_。(分数:2.00)A.疏散风热B.清热解毒 C.轻宣透泄 D.透热转气 解析:解析 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方中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

    20、解,即“入营尤可透热转气”。27.二陈汤中除了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外,还配伍了哪些药物?_。(分数:2.00)A.大枣B.生姜 C.乌梅 D.枳实解析:解析 此题考核的是二陈汤的方药组成。方中除了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外,还加入了生姜和乌梅。故选 B、C。28.下列病证与督脉虚损有关的是_。(分数:2.00)A.闭经 B.经断前后诸证 C.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D.滑胎解析:解析 外感六淫邪毒,内伤脏腑气血,损伤督脉,致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致闭经、崩漏、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而滑胎与带脉失约有关。29.乌梅丸的方药组成是_。(分数:2.00)A.细辛、生姜、当归B.黄

    21、连、黄芩、黄柏C.附子、干姜、桂枝 D.人参、蜀椒、细辛 解析:解析 乌梅丸的方药组成是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当归、人参、蜀椒、干姜、附子。30.补中益气汤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_。(分数:2.00)A.益气 B.固表 C.升阳 D.止汗解析:解析 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举陷。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 1 的异同,而是着眼于 2 的区别。 (分数:1.00)解析:病 病机32.头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1。 (分数:1.00)解析:调神利窍,缓急止痛33.望神色包括得神、失神、

    22、 1、假神和 2。 (分数:1.00)解析:少神 神乱34.阳明潮热,以 1 热甚;湿温潮热,以 2 热甚。 (分数:1.00)解析:日晡 午后35.应用收涩药时,常配 1 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 (分数:1.00)解析:补益36.正常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是 1,红黄相兼,隐隐于 2 之内。 (分数:1.00)解析:淡红略紫 风关37.阳脉之海是 1 脉,阴脉之海是 2 脉。 (分数:1.00)解析:督 任38.痰证患者常见舌苔 1,脉象 2。 (分数:1.00)解析:腻 滑39.病室内有血腥气,患者可能患有 1;若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 2。 (分数:1.00)解析:出血重证 消渴重证40.新病声

    23、哑,多为 1,肺气失宣所致_;久病失声,多因 2,津不上承所致。 (分数:1.00)解析:外邪乘袭 肺肾阴虚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41.淋证主要病变部位在膀胱及肾。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突感左胸前区刺痛,痛引左上臂内侧,唇舌色暗,脉弦涩,为血热证的表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突感左胸前区刺痛,痛引左上臂内侧,唇舌色暗,脉弦涩,为血瘀证的表现。43.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胆、胃密切相关。其病机复杂,统而言之为正虚于内、邪毒凝结。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肢体浮肿,沉重酸痛,小便不利,称为溢饮。 (

    24、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所谓恶寒即无内风自冷,得温不解。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积证具有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元定处,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治疗较易等特点。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积证属有形,有结块,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积久则出现出血、黄疸、腹满肢肿等症。47.脾虚患者尿少而浮肿,是因为脾阳亏虚,不运水湿所致。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8.小便失禁,余溺不尽或睡时遗尿是由肾气不固,

    25、膀胱失约所致。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其中尤以阳虚体质最易罹患。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胜,因此说阴虚体质更易罹患。50.外感病证的治疗要点,首先是及时有效地祛除外邪,其次是调理失常的脏腑功能。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51.呃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52.配伍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

    26、中药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53.胆胀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54.镜面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镜面舌是指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所致。55.鼓胀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鼓胀系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六、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56.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

    27、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碍,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湿性黏滞。其黏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

    28、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57.简述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有: (1)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的程度不同,一般分为慎用和禁用两类。禁用药物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癍蝥、雄黄、砒霜等;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2)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酌情使用。58.为什么说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分数:5.

    29、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当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如果正气虚弱或邪气较盛、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则卫外不固,抗邪无力,邪气方能侵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则发生疾病。人体正气的强弱,还与疾病的病位、病变的轻重有关。59.复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复发的基本特点是:其基本证候可类似初病,但又不仅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有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复发的次数越多,静止期的恢复就越不完全,预后越差,并常留下后遗症。60.促、结、代三脉象有何异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促脉、结脉、代脉三脉皆为节律不整之脉,皆动有歇止。促脉是脉数而有歇止,歇止无规律,歇止较短;结脉是脉迟而有歇止,歇止亦无规律,歇止时间较短;代脉较慢,歇止有规律,且歇止时间较长。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学专业知识-5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