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专业知识-5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生气之源”的脏指的是_。(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2.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的关系密切?_(分数:1.00)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肝、肾、冲脉、带脉C.冲脉、带脉、任脉、心、脾D.心、肝、脾、肾、冲脉、任脉3.五味之中,具有燥湿、坚阴作用的是_。(分数:1.00)A.酸味B.苦味C.甘味D.咸味4.外感寒邪的患者常常出现_。(分数:1.00)A.发热重,恶寒轻B.恶寒重,发热轻C.发热轻而恶风D.恶寒、发热俱重5.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_。
2、(分数:1.00)A.脉经B.脉诀C.濒湖脉学D.黄帝内经6.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的医家是_。(分数:1.00)A.朱丹溪B.李中梓C.王清任D.王履7.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是_。(分数:1.00)A.孔最B.尺泽C.太渊D.鱼际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_。(分数:1.00)A.相生B.相克C.制化D.乘侮9.后溪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哪条经脉?_(分数:1.00)A.督脉B.任脉C.冲脉D.阳维脉10.望色十法中的“夭”是指_。(分数:1.00)A.面色壅滞B.面色枯槁C.面色晦暗D.面色深浓11.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的药物是_。(分数:1.00)A.防风B.
3、羌活C.生姜D.紫苏12.患者,男,65 岁,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因气候骤冷,骤遇风寒而发病并加重,形寒,痛甚时冷汗出,手足不温,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紧,证属_。(分数:1.00)A.心血瘀阻B.寒凝心脉C.痰浊痹阻D.气滞心胸13.寒湿腰痛的主方是_。(分数:1.00)A.加味二妙散B.身痛逐瘀汤C.甘姜苓术汤D.右归丸14.头痛起病较急,痛剧或拘紧,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_。(分数:1.00)A.风热头痛B.风寒头痛C.风湿头痛D.暑湿头痛15.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数有力。首选方是_。(分数:1.00
4、)A.消渴方B.六味地黄丸C.金匮肾气丸D.玉女煎16.世界上最早记载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著作是_。(分数:1.00)A.刘涓子鬼遗方B.肘后备急方C.世医得效方D.伤寒杂病论17.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作用的药物是_。(分数:1.00)A.青皮B.枳实C.木香D.陈皮18.少腹拘急,其人如狂,小便自利,治疗选用_。(分数:1.00)A.血府逐瘀汤B.大陷胸汤C.桃核承气汤D.少腹逐瘀汤19.臁疮是发生于_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分数:1.00)A.小腿胫骨B.下肢浅静脉C.四肢末端D.下肢深静脉20.胃热壅盛的吐血宜选用_治疗。(分数:1.00)A.泻心汤合十灰散B.地榆散C.玉女煎D.
5、龙胆泻肝汤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分布于胸腹部的经脉是_。(分数:2.00)A.肾经B.胆经C.胃经D.脾经22.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密切的脏是_。(分数:2.00)A心B肝C脾D肺23.强硬舌形成的原因有_。(分数:2.00)A.气机阻滞B.热入心包C.肝风夹痰D.高热伤津24.临床上可见到出血症状的证候有_。(分数:2.00)A.心火亢盛证B.肺阴虚证C.脾不统血证D.肝火上炎证25.淋证的病机主要是_。(分数:2.00)A.肺失通调B.三焦水道不利C.湿热蕴结下焦D.膀胱气化不利26.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_。(分数:2.00)A.品种混乱B.误服毒
6、药C.用量过大D.炮制失度27.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2.00)A.四诊并用B.整体察病C.谨守病机D.审症求因28.下列属于危候的是_。(分数:2.00)A.戴阳B.除中C.戴眼反折D.四肢不用29.痈的表现特点是_。(分数:2.00)A.范围较大B.漫肿无头C.红肿热痛D.根盘紧束30.中医汗证的治法有_。(分数:2.00)A.固涩敛汗法B.清化湿热法C.滋阴降火法D.活血化瘀法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情志伤脏,其中喜伤 1,惊伤 2。 (分数:1.00)32.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见舌有紫色瘀斑者多属于 1 所致。 (分数:1.00)33.心脾
7、两虚证实质是心 1 和脾 2。 (分数:1.00)34.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 1。 (分数:1.00)35.足阳明胃经接 1 经,交 2 经。 (分数:1.00)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1。 (分数:1.00)3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 1、 2。 (分数:1.00)38.急则治其 1,缓则治其 2。 (分数:1.00)39.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 1,脾之液为 2。 (分数:1.00)40.胃痛的脏腑关键在胃, 1 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 (分数:1.00)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41.脾统血和肝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
8、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矿石类药物都应先煎,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胁痛的胁是指侧腹部,为第十二肋骨部以下部位的统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通幽汤是噎膈痰气交阻证的代表方药。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血虚生风证的动风特点是肢体麻木,手足蠕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阳明潮热的特点是热势较高,日晡热甚,腹胀便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望色十法中“清”、“浊”是反映病变之虚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所谓半表半里证即病变一半在表,一半在里的证候。 (分数
9、:1.00)A.正确B.错误49.与肝风内动有关的舌态有强硬舌、痿软舌、歪斜舌和短缩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汉防己利水消肿为长,木防己祛风止痛效佳。 (分数:1.00)A.正确B.错误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51.道地药材 (分数:3.00)_52.痿病 (分数:3.00)_53.相兼脉 (分数:3.00)_54.中精之府 (分数:3.00)_55.反治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56.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分数:5.00)_57.如何理解“肝气肝阳常有余”? (分数:5.00)_58.临
10、床中“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分数:5.00)_七、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59.张某,女,27 岁,公司职员。平时身体较瘦,常自服补药。半年来午后及夜间发热,(T 37.337.9),心烦少寐,两颧潮红,不欲近衣,经常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尿短赤,大便干结,曾到医院多次检查,除外结核病,舌质红,苔少干,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药物与用量。 (分数:10.00)_中医学专业知识-5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生气之源”的脏指的是_。(分数:1.00)A
11、肝B心C脾 D肺解析:解析 “生气之源”中的“气”是指脾主运化,饮食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2.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的关系密切?_(分数:1.00)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肝、肾、冲脉、带脉C.冲脉、带脉、任脉、心、脾D.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解析:解析 女子胞,又名子宫、子脏、胞宫等,属于奇恒之腑。其功能主要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与肾和冲脉、任脉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肾主生殖功能,与女子胞有络脉相联系;冲脉、任脉均起于胞中,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之说。当女子身体发育到一定的年
12、龄,肾精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足,月经来潮,具备孕育胎儿的条件。若肾气衰弱,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则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甚至不能受孕等病证。因此,女子胞与肾、冲脉、任脉关系密切。此外,女子胞还与心、肝、脾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统血。而月经的产生及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当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时均可影响女子胞的正常功能而出现月经不调或胎孕疾病等。由此可知,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的关系密切。因此,本题选 D。3.五味之中,具有燥湿、坚阴作用的是_。(分数:1.00)A.酸味B.苦味 C.甘味D.咸味解析:解析 五味有酸、苦、甘、辛、成。其中,苦味能坚,能
13、燥,即苦味具有坚阴,清热燥湿等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B。4.外感寒邪的患者常常出现_。(分数:1.00)A.发热重,恶寒轻B.恶寒重,发热轻 C.发热轻而恶风D.恶寒、发热俱重解析:解析 外感寒邪犯表,卫阳受损,则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热等症状。由于寒为阴邪,而且寒邪袭表,毛孔闭塞,则恶寒的症状明显。因此,外感寒邪的患者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5.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_。(分数:1.00)A.脉经 B.脉诀C.濒湖脉学D.黄帝内经解析:解析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由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撰而成,这是对三世纪以前的脉学的系统总结。6.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的
14、医家是_。(分数:1.00)A.朱丹溪B.李中梓C.王清任D.王履 解析:解析 元代王履提出了“真中”“类中”。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分为闭、脱二证。王清任则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应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7.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是_。(分数:1.00)A.孔最B.尺泽 C.太渊D.鱼际解析: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_。(分数:1.00)A.相生B.相克C.制化 D.乘侮解析:解析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9.后溪是八脉
15、交会穴,通于哪条经脉?_(分数:1.00)A.督脉 B.任脉C.冲脉D.阳维脉解析:10.望色十法中的“夭”是指_。(分数:1.00)A.面色壅滞B.面色枯槁 C.面色晦暗D.面色深浓解析:解析 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面色壅滞是抟;面色晦暗是浊;面色深浓是甚。11.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的药物是_。(分数:1.00)A.防风B.羌活C.生姜D.紫苏 解析:12.患者,男,65 岁,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因气候骤冷,骤遇风寒而发病并加重,形寒,痛甚时冷汗出,手足不温,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紧,证属_。(分数:1.00)A.心血瘀阻B.寒凝心脉 C.痰浊痹阻D.气
16、滞心胸解析:解析 根据题中患者的表现,可知为胸痹病。患者猝然心痛如绞,因气候骤冷,骤遇风寒而发病并加重,形寒,痛甚时冷汗出,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紧,可辨证为寒证,再结合主症表现,可知该患者应辨证为寒凝心脉。13.寒湿腰痛的主方是_。(分数:1.00)A.加味二妙散B.身痛逐瘀汤C.甘姜苓术汤 D.右归丸解析:解析 寒湿腰痛的治法为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代表方是甘姜苓术汤加减。而身痛逐瘀汤可治瘀血腰痛,右归丸可治肾阳虚腰痛,加味二妙散可治湿热腰痛。14.头痛起病较急,痛剧或拘紧,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_。(分数:1.00)A.风热头痛B.风寒头痛 C.风湿
17、头痛D.暑湿头痛解析:解析 患者头痛,遇风尤剧,恶风畏寒,脉浮紧,可辨证为风寒证。因此本题选 B。15.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数有力。首选方是_。(分数:1.00)A.消渴方B.六味地黄丸C.金匮肾气丸D.玉女煎 解析:解析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辨证为消渴病的胃热炽盛证,其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为玉女煎加减。16.世界上最早记载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著作是_。(分数:1.00)A.刘涓子鬼遗方B.肘后备急方 C.世医得效方D.伤寒杂病论解析:解析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17.具有破气消积,化痰
18、除痞作用的药物是_。(分数:1.00)A.青皮B.枳实 C.木香D.陈皮解析:解析 青皮的功效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木香的功效是行气调中,健脾消食;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18.少腹拘急,其人如狂,小便自利,治疗选用_。(分数:1.00)A.血府逐瘀汤B.大陷胸汤C.桃核承气汤 D.少腹逐瘀汤解析:解析 此题考核的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症见胸痛的病证。大陷胸汤主治水热互结胸腹,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证。少腹逐瘀汤主治少腹瘀血证。桃核承气汤主治下焦蓄血之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的病证。故选 C。19.臁疮是发生于_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分数:1.00)
19、A.小腿胫骨 B.下肢浅静脉C.四肢末端D.下肢深静脉解析:解析 臁疮是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臁骨即胫骨。20.胃热壅盛的吐血宜选用_治疗。(分数:1.00)A.泻心汤合十灰散 B.地榆散C.玉女煎D.龙胆泻肝汤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分布于胸腹部的经脉是_。(分数:2.00)A.肾经 B.胆经C.胃经D.脾经 解析:解析 十二经脉中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部,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躯干。22.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密切的脏是_。(分数:2.00)A心 B肝 C脾D肺解析:解析 心主神明,心藏神,即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官窍的生理活动
20、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肝主疏泄,其中包括肝有调畅情志活动的方面。而脾、肺则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不大。因此,选 A、B。23.强硬舌形成的原因有_。(分数:2.00)A.气机阻滞B.热入心包 C.肝风夹痰 D.高热伤津 解析:解析 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24.临床上可见到出血症状的证候有_。(分数:2.00)A.心火亢盛证 B.肺阴虚证 C.脾不统血证 D.肝火上炎证 解析:解析 心火亢盛证是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其出血症状表现为吐血、衄血;肺阴虚证可见
21、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等;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出各种慢性出血;肝火上炎证可表现出吐血、衄血等。因此,本题全选。25.淋证的病机主要是_。(分数:2.00)A.肺失通调B.三焦水道不利C.湿热蕴结下焦 D.膀胱气化不利 解析:解析 淋证的病位在膀胱与肾,与肝脾有关。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26.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_。(分数:2.00)A.品种混乱 B.误服毒药 C.用量过大 D.炮制失度 解析:解析 药物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
22、及患者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27.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2.00)A.四诊并用 B.整体察病 C.谨守病机D.审症求因解析:解析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28.下列属于危候的是_。(分数:2.00)A.戴阳 B.除中 C.戴眼反折 D.四肢不用解析:29.痈的表现特点是_。(分数:2.00)A.范围较大 B.漫肿无头C.红肿热痛 D.根盘紧束 解析:解析 痈的特点是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红肿热痛。而疽则漫肿无头。因此,本题选 ACD。30.中医汗证的治法有_。(分数:2.00)A.固涩敛汗法 B.清化湿热法 C.滋阴降火法 D.
23、活血化瘀法 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1.情志伤脏,其中喜伤 1,惊伤 2。 (分数:1.00)解析:心 肾32.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见舌有紫色瘀斑者多属于 1 所致。 (分数:1.00)解析:瘀血内阻33.心脾两虚证实质是心 1 和脾 2。 (分数:1.00)解析:血虚 气虚34.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 1。 (分数:1.00)解析:如何防止清窍闭塞35.足阳明胃经接 1 经,交 2 经。 (分数:1.00)解析:手阳明大肠 足太阴脾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1。 (分数:1.00)解析:营气3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 1、
24、2。 (分数:1.00)解析: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38.急则治其 1,缓则治其 2。 (分数:1.00)解析:标 本39.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 1,脾之液为 2。 (分数:1.00)解析:汗 涎40.胃痛的脏腑关键在胃, 1 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 (分数:1.00)解析:肝脾四、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41.脾统血和肝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矿石类药物都应先煎,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胁痛的胁是指侧腹部,为第十二肋骨部以下部位的统称。 (分数:1.00)A.正确B.
25、错误 解析:解析 胁痛的胁是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44.通幽汤是噎膈痰气交阻证的代表方药。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启膈散是治疗噎膈痰气交阻证的代表方药。45.血虚生风证的动风特点是肢体麻木,手足蠕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血虚生风证的动风特点是肢体麻木,手足震颤。46.阳明潮热的特点是热势较高,日晡热甚,腹胀便秘。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7.望色十法中“清”、“浊”是反映病变之虚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望色十法中“清”“浊”是反映病变之阴阳。48.所谓半表半里证即病变一半
26、在表,一半在里的证候。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所谓半表半里证即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49.与肝风内动有关的舌态有强硬舌、痿软舌、歪斜舌和短缩舌。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与肝风内动有关的舌态有强硬舌、震颤舌、歪斜舌和短缩舌。50.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汉防己利水消肿为长,木防己祛风止痛效佳。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五、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51.道地药材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
27、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52.痿病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53.相兼脉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相兼脉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54.中精之府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精之府即胆。胆内贮藏胆汁,是由肝的精气分泌而来,又称为精汁,故有中精之府之称。55.反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假象一致,此法适用于疾
28、病的征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证。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56.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中药炮制的目的有:清洁药材,保证质量;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利于贮藏,防止霉变,保存药效;矫味矫臭,利于服用;制备新药,扩大用药范围。57.如何理解“肝气肝阳常有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肝气有主升发的特性,决定了肝的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前人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58.临床中“问诊”的主要内容有
29、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临床中“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问一般情况、生活史、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起病、现病史等。七、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59.张某,女,27 岁,公司职员。平时身体较瘦,常自服补药。半年来午后及夜间发热,(T 37.337.9),心烦少寐,两颧潮红,不欲近衣,经常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尿短赤,大便干结,曾到医院多次检查,除外结核病,舌质红,苔少干,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药物与用量。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诊断:内伤发热(阴虚发热) 证候诊断与分析:素体阴虚,过用温补之品导致阴精亏损,阴虚则阳盛,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不欲近衣,口干咽燥,尿短赤,大便于结;因病在阴分,故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虚火扰动心神,故心烦少寐;虚火上炎则两颧潮红;入睡后阳入阴分则虚火更甚,扰动阴津,故盗汗;舌质红,苔少干,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银柴胡 10g 知母 12g 胡黄连 5g 地骨皮 12g 煅牡蛎 20g 秦艽 10g 鳖甲 15g 生地 15g 柏子仁 9g 甘草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