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5251       资源大小:13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0,分数:30.00)1.医疗机构的医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本单位追究的行政责任是 A.警告,罚款 B.吊销执业医师证书 C.吊销执业计可证 D.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 E.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分数:1.00)A.B.C.D.E.2.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衰(分数:1.00)A.B.C.D.E.3.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要点 A.呕血前有慢性规律性上腹隐痛 B.咯血患者有疾病或

    2、心脏病史 C.呕血为红或棕褐色 D.咯血为鲜红色 E.呕血常伴有黑便(分数:1.00)A.B.C.D.E.4.“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污也”句中“污”的含义是指 A.污蔑 B.轻视 C.减少 D.等同 E.随意(分数:1.00)A.B.C.D.E.5.粪便呈黑色,但隐血试验阴性者,见于 A.消化性溃疡出血 B.下消化道出血 C.咽喉部出血咽下后 D.服铋剂或铁剂 E.胃癌出血(分数:1.00)A.B.C.D.E.6.中医药教育机构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的制定部门是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

    3、同教育部门(分数:1.00)A.B.C.D.E.7.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分数:1.00)A.B.C.D.E.8.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 A.战汗 B.绝汗 C.自汗 D.大汗 E.盗汗(分数:1.00)A.B.C.D.E.9.“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句中“下”的含义是指 A.下肢 B.下身 C.大小便 D.下一步 E.次要的病证(分数:1.00)A.B.C.D.E.10.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属于 A.里热证 B.表热证 C.里寒证 D.表寒证

    4、E.半表半里证(分数:1.00)A.B.C.D.E.11.临床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是面谈,它是一个复杂的人际沟通过程,其中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咨询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A.尊重和温情 B.真诚坦率 C.积极关注 D.倾听 E.共情(分数:1.00)A.B.C.D.E.12.神经症是心理障碍的类型之一,患者临床的共同特征表现不涉及的是 A.焦虑情绪 B.慢性疼痛 C.防御性行为 D.人际关系冲突 E.躯体不适感(分数:1.00)A.B.C.D.E.13.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哪个年龄段的生理表现 A.“二七” B.“三七” C.“

    5、四七” D.“五七” E.“六七”(分数:1.00)A.B.C.D.E.14.忠者,女,77 岁。因尿少、全身浮肿 3 月,并进行性加重来诊。体检:心界无明显扩大,颈静脉怒张,肝一颈静脉反流征(+),腹部检查肝脏明显肿大,移动性浊音(+),下肢及头面部均有凹陷性水肿。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肝硬化门脉高压 B.缩窄性心包炎 C.肥厚性心肌病 D.肾病综合征 E.上腔静脉阻塞(分数:1.00)A.B.C.D.E.15.病人口淡乏味,常提示 A.肝脾不调 B.脾胃湿热 C.脾胃气虚 D.肝胃不和 E.食滞胃脘(分数:1.00)A.B.C.D.E.16.素问咳论认为,导致“六腑咳”的病因是 A.五脏

    6、咳病衰,传出于六腑 B.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C.六腑各以其治时受邪 D.皮毛受邪,传入于六腑 E.寒饮食入胃,乃传于六腑(分数:1.00)A.B.C.D.E.17.“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句中“如”的含义是指 A.如果去 B.好象要去 C.前往 D.如同是 E.想去(分数:1.00)A.B.C.D.E.18.食滞胃肠的大便特点是 A.泻下黄糜 B.完谷不化 C.泻下臭秽 D.肛门灼热 E.里急后重(分数:1.00)A.B.C.D.E.19.热结肠腑兼气液两虚者,治宜 A.牛黄承气汤 B.宣白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导赤承气汤 E.新加黄龙汤(分数:1.00)A.B.C.D.E.20.

    7、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A.气血两虚 B.寒湿郁滞 C.湿热交蒸 D.脾胃虚寒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1.H.selye 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分数:1.00)A.B.C.D.E.22.叩击心脏或肝脏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所产生的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 E.过清音(分数:1.00)A.B.C.D.E.23.伏暑,暑湿郁蒸气分,积滞阻于肠道,其大便性状是 A.纯利恶臭

    8、稀水,肛门灼热 B.溏而不爽,色黄如酱 C.溏臭不爽,赤白相兼 D.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E.色黑而易,或便结而黑(分数:1.00)A.B.C.D.E.2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划分的等级是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八级 E.十二级(分数:1.00)A.B.C.D.E.25.在五色主病中,青色主 A.寒证 B.热证 C.虚证 D.湿证 E.水饮(分数:1.00)A.B.C.D.E.26.引起咯血最常见的支气管疾病是 A.支气管结石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内异物 D.支气管良性肿瘤 E.支气管哮喘(分数:1.00)A.B.C.D.E.27.下列关于浅部触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9、主要用于腹腔内脏器的检查 B.触诊时手由浅入深逐渐加压 C.冲击触诊为浅部触诊法之一 D.多用于检查体表部位的病变 E.不适于检查关节、肿大脏器(分数:1.00)A.B.C.D.E.2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 A.1:1 B.1:1.5 C.1:2 D.1:2.5 E.1:3(分数:1.00)A.B.C.D.E.29.个体心理发展逐步趋于稳定,以承受人生中最重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是 A.婴幼儿期 B.儿童期 C.青少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分数:1.00)A.B.C.D.E.30.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均具有的作用是 A.祛风利水 B.清热祛湿 C.

    10、发汗解表 D.祛湿止痛 E.祛风胜湿(分数:1.00)A.B.C.D.E.二、B/B(总题数:10,分数:20.00) A.窦性心律 B.窦性心律,心房频率100 次/分 C.窦性心律,PP 间期变化0.12 秒 D.房性心律,心房频率 160 次/分 E.室性心律,心室频率 180 次/分(分数:2.00)(1).窦性心律不齐(分数:1.00)A.B.C.D.E.(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定位(下列是 Q 波出现的导联)(分数:1.00)A.B.C.D.E. A.吴茱萸 B.枳实 C.细辛 D.黄芪 E.大黄(分数:2.00)(1).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分数:1.00)A.B.C

    11、.D.E.(2).温经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分数:1.00)A.B.C.D.E. A.介词 B.连词 C.助词 D.代词 E.副词(分数:2.00)(1).在“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中,“于”的词性是(分数:1.00)A.B.C.D.E.(2).在“余以不便明言,特赠二金”中,“以”的词性是(分数:1.00)A.B.C.D.E. A.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B.造成患者重度残疾 C.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D.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E.造成患者死亡(分数:2.00)(1).属于二级医疗事故的是(分数:1.00)A.B.C.D.E.(2).属于四级医疗事故的是(分数:

    12、1.00)A.B.C.D.E. A.应对 B.认识评价 C.社会支持 D.人格特征 E.心理防御机制(分数:2.00)(1).人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遭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危害性所做的估计是(分数:1.00)A.B.C.D.E.(2).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的一种适应性倾向是(分数:1.00)A.B.C.D.E. A.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 B.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刺痛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C.头晕目眩,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 D.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崩漏,舌淡,脉细弱 E.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大汗淋漓,舌淡,脉浮大而散

    13、(分数:2.00)(1).气虚血瘀证的表现是(分数:1.00)A.B.C.D.E.(2).气不摄血证的表现是(分数:1.00)A.B.C.D.E.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 D.寒热往来无定时 E.寒热往来有定时(分数:2.00)(1).少阳病的发热特点是(分数:1.00)A.B.C.D.E.(2).疟疾的发热特点是(分数:1.00)A.B.C.D.E. A.、aVF 导联 B.、aVL 导联 C.V1、V 2、V 3导联 D.V3、V 4、V 5导联 E.V5、V 6导联(分数:2.00)(1).高侧壁(分数:1.00)A.B.C.D.E.前壁A.B.C.D.E.

    14、 A.益气健脾,燥湿和胃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补中健脾,化湿止带 D.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E.补中健脾,燥湿止带(分数:2.00)(1).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分数:1.00)A.B.C.D.E.(2).完带汤的功用是(分数:1.00)A.B.C.D.E. A.横目斜视 B.目睛微定 C.昏睡露睛 D.双睑下垂 E.瞳仁扩大(分数:2.00)(1).脾肾两亏可见(分数:1.00)A.B.C.D.E.(2).肝胆风火上扰可见(分数:1.00)A.B.C.D.E.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0,分数:30.00)1.医疗

    15、机构的医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本单位追究的行政责任是 A.警告,罚款 B.吊销执业医师证书 C.吊销执业计可证 D.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 E.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分数:1.00)A. B.C.D.E.解析:2.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衰(分数:1.00)A.B. C.D.E.解析:3.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要点 A.呕血前有慢性规律性上腹隐痛 B.咯血患者有疾病或心脏病史 C.呕血为红或棕褐色 D.咯血为鲜红色 E.呕血常伴有黑便(分数:1.00)A.B.C.D.E. 解析:4

    16、.“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污也”句中“污”的含义是指 A.污蔑 B.轻视 C.减少 D.等同 E.随意(分数:1.00)A.B. C.D.E.解析:5.粪便呈黑色,但隐血试验阴性者,见于 A.消化性溃疡出血 B.下消化道出血 C.咽喉部出血咽下后 D.服铋剂或铁剂 E.胃癌出血(分数:1.00)A.B.C.D. E.解析:6.中医药教育机构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的制定部门是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分数:1.00)A.B. C.D.E.解析:7.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7、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分数:1.00)A.B.C.D.E. 解析:8.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 A.战汗 B.绝汗 C.自汗 D.大汗 E.盗汗(分数:1.00)A.B.C.D. E.解析:9.“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句中“下”的含义是指 A.下肢 B.下身 C.大小便 D.下一步 E.次要的病证(分数:1.00)A.B.C. D.E.解析:10.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属于 A.里热证 B.表热证 C.里寒证 D.表寒证 E.半表半里证(分数:1.00)A.B.C.D.E. 解析:

    18、11.临床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是面谈,它是一个复杂的人际沟通过程,其中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咨询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A.尊重和温情 B.真诚坦率 C.积极关注 D.倾听 E.共情(分数:1.00)A.B. C.D.E.解析:12.神经症是心理障碍的类型之一,患者临床的共同特征表现不涉及的是 A.焦虑情绪 B.慢性疼痛 C.防御性行为 D.人际关系冲突 E.躯体不适感(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13.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女子哪个

    19、年龄段的生理表现 A.“二七” B.“三七” C.“四七” D.“五七” E.“六七”(分数:1.00)A.B.C. D.E.解析:14.忠者,女,77 岁。因尿少、全身浮肿 3 月,并进行性加重来诊。体检:心界无明显扩大,颈静脉怒张,肝一颈静脉反流征(+),腹部检查肝脏明显肿大,移动性浊音(+),下肢及头面部均有凹陷性水肿。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肝硬化门脉高压 B.缩窄性心包炎 C.肥厚性心肌病 D.肾病综合征 E.上腔静脉阻塞(分数:1.00)A. B.C.D.E.解析:15.病人口淡乏味,常提示 A.肝脾不调 B.脾胃湿热 C.脾胃气虚 D.肝胃不和 E.食滞胃脘(分数:1.00)A.

    20、B.C. D.E.解析:解析 脾气健运,口味正常,食欲旺盛;脾失健运,口淡乏味,食欲不振。16.素问咳论认为,导致“六腑咳”的病因是 A.五脏咳病衰,传出于六腑 B.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C.六腑各以其治时受邪 D.皮毛受邪,传入于六腑 E.寒饮食入胃,乃传于六腑(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素问咳论:“帝日: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日: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17.“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句中“如”的含义是指 A.如果去 B.好象要去 C.前往 D.如同是 E.想去(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出自医师章:晋侯将要吃到新收获的麦子了,突然

    21、感到肚胀,就到厕所去,中气下陷而亡。18.食滞胃肠的大便特点是 A.泻下黄糜 B.完谷不化 C.泻下臭秽 D.肛门灼热 E.里急后重(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胃气以降为顺,食积气滞,湿邪内生,湿食下移,肠腹气滞,可致泻下物酸腐臭秽。19.热结肠腑兼气液两虚者,治宜 A.牛黄承气汤 B.宣白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导赤承气汤 E.新加黄龙汤(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新加黄龙汤有滋阴益气,泻热通便的作用。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20.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A.气血两虚 B.寒湿郁滞 C.湿热交蒸 D.脾胃虚寒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

    22、A.B.C.D. E.解析:21.H.selye 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分数:1.00)A.B.C.D. E.解析:22.叩击心脏或肝脏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所产生的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 E.过清音(分数:1.00)A.B. C.D.E.解析:23.伏暑,暑湿郁蒸气分,积滞阻于肠道,其大便性状是 A.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 B.溏而不爽,色黄如酱 C.溏臭不爽,赤白相兼 D.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23、 E.色黑而易,或便结而黑(分数:1.00)A.B. C.D.E.解析:2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划分的等级是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八级 E.十二级(分数:1.00)A.B. C.D.E.解析:25.在五色主病中,青色主 A.寒证 B.热证 C.虚证 D.湿证 E.水饮(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青为经脉瘀阻,气血不通之色。主寒证,瘀血,痛证,惊风。26.引起咯血最常见的支气管疾病是 A.支气管结石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内异物 D.支气管良性肿瘤 E.支气管哮喘(分数:1.00)A.B. C.D.E.解析:27.下列关于浅部触诊的叙述,正确的是

    24、 A.主要用于腹腔内脏器的检查 B.触诊时手由浅入深逐渐加压 C.冲击触诊为浅部触诊法之一 D.多用于检查体表部位的病变 E.不适于检查关节、肿大脏器(分数:1.00)A.B.C.D. E.解析:2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 A.1:1 B.1:1.5 C.1:2 D.1:2.5 E.1:3(分数:1.00)A.B.C.D.E. 解析:29.个体心理发展逐步趋于稳定,以承受人生中最重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是 A.婴幼儿期 B.儿童期 C.青少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分数:1.00)A.B.C.D. E.解析:30.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均具有的作用是 A

    25、.祛风利水 B.清热祛湿 C.发汗解表 D.祛湿止痛 E.祛风胜湿(分数:1.00)A.B.C.D.E. 解析:二、B/B(总题数:10,分数:20.00) A.窦性心律 B.窦性心律,心房频率100 次/分 C.窦性心律,PP 间期变化0.12 秒 D.房性心律,心房频率 160 次/分 E.室性心律,心室频率 180 次/分(分数:2.00)(1).窦性心律不齐(分数:1.00)A.B.C. D.E.解析:(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定位(下列是 Q 波出现的导联)(分数:1.00)A.B.C.D. E.解析: A.吴茱萸 B.枳实 C.细辛 D.黄芪 E.大黄(分数:2.00)(1

    26、).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温脾汤的组成: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2).温经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温经汤的组成: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A.介词 B.连词 C.助词 D.代词 E.副词(分数:2.00)(1).在“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中,“于”的词性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在“余以不便明言,特赠二金”中,“以”的词性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

    27、致严重功能障碍 B.造成患者重度残疾 C.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D.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E.造成患者死亡(分数:2.00)(1).属于二级医疗事故的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二级: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分为二级甲等、乙等、丙等、丁等)。(2).属于四级医疗事故的是(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四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未分等)。 A.应对 B.认识评价 C.社会支持 D.人格特征 E.心理防御机制(分数:2.00)(1).人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遭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危害性所做的估计是(分数:

    28、1.00)A.B. C.D.E.解析:(2).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的一种适应性倾向是(分数:1.00)A.B.C.D.E. 解析: A.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 B.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刺痛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C.头晕目眩,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 D.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崩漏,舌淡,脉细弱 E.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大汗淋漓,舌淡,脉浮大而散(分数:2.00)(1).气虚血瘀证的表现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气不摄血证的表现是(分数:1.00)A.B.C.D. E.解析: A.恶寒重发热轻 B

    29、.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 D.寒热往来无定时 E.寒热往来有定时(分数:2.00)(1).少阳病的发热特点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疟疾的发热特点是(分数:1.00)A.B.C.D.E. 解析: A.、aVF 导联 B.、aVL 导联 C.V1、V 2、V 3导联 D.V3、V 4、V 5导联 E.V5、V 6导联(分数:2.00)(1).高侧壁(分数:1.00)A.B. C.D.E.解析:前壁A.B.C.D. E.解析: A.益气健脾,燥湿和胃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补中健脾,化湿止带 D.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E.补中健脾,燥湿止带(分数:2.00)(1).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完带汤的功用是(分数:1.00)A.B.C.D. E.解析: A.横目斜视 B.目睛微定 C.昏睡露睛 D.双睑下垂 E.瞳仁扩大(分数:2.00)(1).脾肾两亏可见(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双睑下垂,多为先天性睑废,属先天不足,脾肾两虚。(2).肝胆风火上扰可见(分数:1.00)A. B.C.D.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