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妇科学-2-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4967       资源大小:149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妇科学-2-1-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妇科学-2-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气血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百病皆生于气 B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C血病必及于气 D气病必及于血 E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分数:1.00)A.B.C.D.E.2.首先提出子女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的是 A素问腹中论 B经效产宝 C素问上古天真论 D灵枢经水 E金匮要略(分数:1.00)A.B.C.D.E.3.若妊娠晚期,孕妇脉弦滑劲急,当警惕发生 A子晕、子痫 B胎死不下 C难产 D子悬 E子烦(分数:1.00)A.B.C.D

    2、.E.4.能引申出“妇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学术观点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张子和 D李东垣 E张仲景(分数:1.00)A.B.C.D.E.5.不应诊为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延后 A10 天 B1 个月 C3 个月 D5 个月 E6 个月(分数:1.00)A.B.C.D.E.6.阴道之名,最早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妇人大全良方 C经效产宝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分数:1.00)A.B.C.D.E.7.“妇人以血为基本”语出 A内经 B脉经 C金匮要略 D景岳全书 E妇人大全良方(分数:1.00)A.B.C.D.E.8.首先提出“月经”之名的古籍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脉经 D诸

    3、病源候论 E神农本草经(分数:1.00)A.B.C.D.E.9.“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语出 A傅青主女科 B女科正宗 C证治准绳女科 D广嗣纪要 E妇科玉尺(分数:1.00)A.B.C.D.E.10.清经散的药物组成是 A丹皮、白芍、熟地、青蒿、茯苓、黄柏、地骨皮 B丹皮、白芍、熟地、丹参、黄柏、黄芩、地骨皮 C丹皮、白芍、生地、麦冬、青蒿、茯苓、地骨皮 D丹皮、生地、白芍、玄参、黄柏、茯苓、地骨皮 E生地、白芍、熟地、川芎、肉桂、茯苓、地骨皮(分数:1.00)A.B.C.D.E.11.治疗性外阴、阴道冲洗,药液常用量为 A100ml 左右 B200ml 左右 C300ml 左右 D

    4、400ml 左右 E500ml 左右(分数:1.00)A.B.C.D.E.12.把妇人列于卷首的医学著作是 A圣济总录 B千金要方 C坤元是宝 D外台秘要 E景岳全书(分数:1.00)A.B.C.D.E.13.设立“太医局”的朝代是 A汉代 B隋唐五代 C宋代 D秦汉时代 E明清时代(分数:1.00)A.B.C.D.E.14.中药保留灌肠,药液一般应注意保留 A10 分钟以上 B15 分钟以上 C20 分钟以上 D25 分钟以上 E30 分钟以上(分数:1.00)A.B.C.D.E.15.月经将至,或正值月经期,脉象多 A细数 B细弦 C滑数有力 D显滑象 E沉细(分数:1.00)A.B.C.

    5、D.E.16.血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 A大补元煎 B右归丸 C当归地黄汤 D肾气丸 E归脾汤(分数:1.00)A.B.C.D.E.17.下列妇科病证,与寒邪无关的是 A月经先期 B痛经 C月经后期 D胎萎不长 E不孕症(分数:1.00)A.B.C.D.E.18.月经先后无定期常见的转归是 A经期延长 B月经过少 C月经过多 D痛经 E崩漏(分数:1.00)A.B.C.D.E.19.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肝、肺 B脾、肺、肾 C肾、肝、脾 D肾、肺、脾 E肝、脾、心(分数:1.00)A.B.C.D.E.20.月经量多,色紫黯,有血块,经行小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

    6、紫黯有瘀点,脉涩,其治法应为 A清热理气活血 B活血化瘀止血 C理气活血止痛 D养阴活血止血 E活血散寒止血(分数:1.00)A.B.C.D.E.21.固阴煎用于 A脾气虚证月经先期 B血热证月经过多 C气虚证月经先期 D肾气虚证月经先期 E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分数:1.00)A.B.C.D.E.22.中医妇科学形成的奠基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E隋唐明清时期(分数:1.00)A.B.C.D.E.23.望神形若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泛恶,出汗肢冷,神志淡漠,甚至昏不知人,多为妇科 A痛证 B寒证 C血证 D虚证 E痫证(分数:1.00)A.B.C

    7、.D.E.24.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固阴煎 B右归丸 C定经汤 D知柏地黄汤 E补肾地黄汤(分数:1.00)A.B.C.D.E.25.问产后史应询问 A产后大便通否 B恶露情况 C小腹痛否 D分娩情况 E乳汁多少(分数:1.00)A.B.C.D.E.26.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特征病症是 A经量紊乱 B经期紊乱 C越境周期紊乱 D月经的质地紊乱 E经期伴随症状紊乱(分数:1.00)A.B.C.D.E.27.妇科历史上的第一首方是 A温经汤 B四物汤 C胶艾汤 D四乌贼骨一藘蔗茹丸 E当归芍药汤(分数:1.00)A.B.C.D.E.28.子宫颈痛引起的“血崩”,急救止血的最佳方法是 A生

    8、脉注射液 B三七注射液 C局部压迫 D辨证处方用药 E麦角新碱类宫缩剂(分数:1.00)A.B.C.D.E.29.“寿胎丸”是防治自然流产的基础方,出自 A傅青主女科 B妇人大全良方 C医贯 D医学衷中参西录 E经效产宝(分数:1.00)A.B.C.D.E.30.妇产科独立分科始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隋代 E明代(分数:1.00)A.B.C.D.E.31.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是妇科历史上第一首方,治疗血枯经闭,出自 A素问腹中论 B金匮要略 C素问上古天真论 D千金要方 E妇人大全良方(分数:1.00)A.B.C.D.E.32.“妇三岁不孕”出自 A周易 B史记 C山海经 D难经 E内经

    9、(分数:1.00)A.B.C.D.E.33.大补元煎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芍药、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B人参、山药、熟地、杜仲、茯苓、吴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C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D人参、山药、生地、杜仲、当归、菟丝子、枸杞子、炙甘草 E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龟板、狗脊、炙甘草(分数:1.00)A.B.C.D.E.34.“胎教”最早记载在 A内经 B经效产宝 C逐月养胎方 D傅青主女科 E列女传(分数:1.00)A.B.C.D.E.35.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学著作是 A金匮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证治准绳 D千金要方 E黄

    10、帝内经(分数:1.00)A.B.C.D.E.36.一般认为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超过 A50ml B70ml C150ml D100ml E200ml(分数:1.00)A.B.C.D.E.37.清代的妇科著作影响较大的是 A妇科玉尺 B血证论 C达生篇 D妇人大全良方 E傅青主女科(分数:1.00)A.B.C.D.E.38.因寒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 A当归、川芎 B艾叶、吴茱萸 C丹皮、赤芍 D香附、郁金 E川楝子、青皮(分数:1.00)A.B.C.D.E.39.患者行经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其诊断辨证为 A血瘀型经期延长 B气虚

    11、型经期延长 C血热型经期延长 D虚热型经期延长 E肾虚型经期延长(分数:1.00)A.B.C.D.E.40.“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出自 A妇人大全良方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内经 E难经(分数:1.00)A.B.C.D.E.41.问月经史首先要注意月经的 A期、量、色、质 B量、色、质、气味 C初潮年龄 D就诊时年龄 E绝经年龄(分数:1.00)A.B.C.D.E.42.”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语出 A格致余论 B景岳全书 C兰室秘藏 D医学衷中参西录 E妇人大全良方(分数:1.00)A.B.C.D.E.43.六淫与“内生五邪”中与妇科关系最

    12、大的是 A风、寒、暑邪 B寒、湿、热邪 C寒、热、火邪 D风、寒、湿邪 E风、湿、燥邪(分数:1.00)A.B.C.D.E.44.望形体若见年逾 14 岁月经未来潮,第二性征尚未发育,身材矮小,多为 A天癸未至 B肾阳虚 C肝肾不足 D先天肾气未充 E脾肾两虚(分数:1.00)A.B.C.D.E.45.金元时代,记载了牵引助产下死胎的成功病案的医书是 A儒门事亲 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 C景岳全书 D丹溪心法 E格致余论(分数:1.00)A.B.C.D.E.46.毛际主要指前阴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开始长出阴毛。出自 A素问厥论 B灵枢经水 C素问上古天真论 D素问腹中论 E灵枢经脉(分

    13、数:1.00)A.B.C.D.E.47.肾主生殖的理论研究得以深化是在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E宋代(分数:1.00)A.B.C.D.E.48.下列妇科病证,与热邪无关的是 A月经先期 B子肿 C崩漏 D带下过多 E月经过多(分数:1.00)A.B.C.D.E.49.治疗痰湿型月经过少的首选方是 A开郁二陈汤 B礞石滚痰丸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八珍汤 E苍附导痰丸(分数:1.00)A.B.C.D.E.50.历史上最早使用针和药下死胎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淳于意 E杨子建(分数:1.00)A.B.C.D.E.中医妇科学-2-1-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

    14、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气血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百病皆生于气 B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C血病必及于气 D气病必及于血 E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分数:1.00)A.B.C.D.E. 解析:2.首先提出子女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的是 A素问腹中论 B经效产宝 C素问上古天真论 D灵枢经水 E金匮要略(分数:1.00)A.B.C. D.E.解析:3.若妊娠晚期,孕妇脉弦滑劲急,当警惕发生 A子晕、子痫 B胎死不下 C难产 D子悬 E子烦(分数:1.00)A. B.C.D.E.解析:4.能引申出“妇人少年治肾,中年治

    15、肝,老年治脾”的学术观点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张子和 D李东垣 E张仲景(分数:1.00)A. B.C.D.E.解析:5.不应诊为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延后 A10 天 B1 个月 C3 个月 D5 个月 E6 个月(分数:1.00)A.B.C.D.E. 解析:6.阴道之名,最早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妇人大全良方 C经效产宝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分数:1.00)A. B.C.D.E.解析:7.“妇人以血为基本”语出 A内经 B脉经 C金匮要略 D景岳全书 E妇人大全良方(分数:1.00)A.B.C.D.E. 解析:8.首先提出“月经”之名的古籍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脉经 D诸病源候论

    16、 E神农本草经(分数:1.00)A.B.C. D.E.解析:9.“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语出 A傅青主女科 B女科正宗 C证治准绳女科 D广嗣纪要 E妇科玉尺(分数:1.00)A.B. C.D.E.解析:10.清经散的药物组成是 A丹皮、白芍、熟地、青蒿、茯苓、黄柏、地骨皮 B丹皮、白芍、熟地、丹参、黄柏、黄芩、地骨皮 C丹皮、白芍、生地、麦冬、青蒿、茯苓、地骨皮 D丹皮、生地、白芍、玄参、黄柏、茯苓、地骨皮 E生地、白芍、熟地、川芎、肉桂、茯苓、地骨皮(分数:1.00)A. B.C.D.E.解析:11.治疗性外阴、阴道冲洗,药液常用量为 A100ml 左右 B200ml 左右 C30

    17、0ml 左右 D400ml 左右 E500ml 左右(分数:1.00)A.B.C.D.E. 解析:12.把妇人列于卷首的医学著作是 A圣济总录 B千金要方 C坤元是宝 D外台秘要 E景岳全书(分数:1.00)A.B. C.D.E.解析:13.设立“太医局”的朝代是 A汉代 B隋唐五代 C宋代 D秦汉时代 E明清时代(分数:1.00)A.B.C. D.E.解析:14.中药保留灌肠,药液一般应注意保留 A10 分钟以上 B15 分钟以上 C20 分钟以上 D25 分钟以上 E30 分钟以上(分数:1.00)A.B.C.D.E. 解析:15.月经将至,或正值月经期,脉象多 A细数 B细弦 C滑数有力

    18、 D显滑象 E沉细(分数:1.00)A.B.C.D. E.解析:16.血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 A大补元煎 B右归丸 C当归地黄汤 D肾气丸 E归脾汤(分数:1.00)A. B.C.D.E.解析:17.下列妇科病证,与寒邪无关的是 A月经先期 B痛经 C月经后期 D胎萎不长 E不孕症(分数:1.00)A. B.C.D.E.解析:18.月经先后无定期常见的转归是 A经期延长 B月经过少 C月经过多 D痛经 E崩漏(分数:1.00)A.B.C.D.E. 解析:19.脏腑功能失常导致妇科疾病,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肝、肺 B脾、肺、肾 C肾、肝、脾 D肾、肺、脾 E肝、脾、心(分数:1.00)A

    19、.B.C. D.E.解析:20.月经量多,色紫黯,有血块,经行小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有瘀点,脉涩,其治法应为 A清热理气活血 B活血化瘀止血 C理气活血止痛 D养阴活血止血 E活血散寒止血(分数:1.00)A.B. C.D.E.解析:21.固阴煎用于 A脾气虚证月经先期 B血热证月经过多 C气虚证月经先期 D肾气虚证月经先期 E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分数:1.00)A.B.C.D. E.解析:22.中医妇科学形成的奠基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E隋唐明清时期(分数:1.00)A.B.C.D. E.解析:23.望神形若见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泛恶

    20、,出汗肢冷,神志淡漠,甚至昏不知人,多为妇科 A痛证 B寒证 C血证 D虚证 E痫证(分数:1.00)A.B.C. D.E.解析:24.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固阴煎 B右归丸 C定经汤 D知柏地黄汤 E补肾地黄汤(分数:1.00)A. B.C.D.E.解析:25.问产后史应询问 A产后大便通否 B恶露情况 C小腹痛否 D分娩情况 E乳汁多少(分数:1.00)A.B.C.D. E.解析:26.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特征病症是 A经量紊乱 B经期紊乱 C越境周期紊乱 D月经的质地紊乱 E经期伴随症状紊乱(分数:1.00)A.B.C. D.E.解析:27.妇科历史上的第一首方是 A温经汤 B四

    21、物汤 C胶艾汤 D四乌贼骨一藘蔗茹丸 E当归芍药汤(分数:1.00)A.B.C.D. E.解析:28.子宫颈痛引起的“血崩”,急救止血的最佳方法是 A生脉注射液 B三七注射液 C局部压迫 D辨证处方用药 E麦角新碱类宫缩剂(分数:1.00)A.B.C. D.E.解析:29.“寿胎丸”是防治自然流产的基础方,出自 A傅青主女科 B妇人大全良方 C医贯 D医学衷中参西录 E经效产宝(分数:1.00)A.B.C.D. E.解析:30.妇产科独立分科始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隋代 E明代(分数:1.00)A.B.C. D.E.解析:31.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是妇科历史上第一首方,治疗血枯经闭,出自

    22、 A素问腹中论 B金匮要略 C素问上古天真论 D千金要方 E妇人大全良方(分数:1.00)A. B.C.D.E.解析:32.“妇三岁不孕”出自 A周易 B史记 C山海经 D难经 E内经(分数:1.00)A. B.C.D.E.解析:33.大补元煎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芍药、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B人参、山药、熟地、杜仲、茯苓、吴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C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D人参、山药、生地、杜仲、当归、菟丝子、枸杞子、炙甘草 E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龟板、狗脊、炙甘草(分数:1.00)A.B.C. D.E.解析:34.“胎教”最早记载在 A内经 B经效产宝 C逐月养胎方 D傅青主女科 E列女传(分数:1.00)A.B.C.D.E. 解析:35.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学著作是 A金匮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证治准绳 D千金要方 E黄帝内经(分数:1.00)A. B.C.D.E.解析:36.一般认为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超过 A50ml B70ml C150ml D100ml E200ml(分数:1.00)A.B.C.D. E.解析:37.清代的妇科著作影响较大的是 A妇科玉尺 B血证论 C达生篇 D妇人大全良方 E傅青主女科(分数:1.00)A.B.C.D.E.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妇科学-2-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