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酸 B苦 C甘 D辛 E咸(分数:4.00)(1).属于“水”的味是(分数:2.00)A.B.C.D.E.(2).属于“木”的味是(分数:2.00)A.B.C.D.E.A感受阳邪 B正气的强弱 C体质的强弱 D邪气的种类与性质 E感受阴邪(分数:4.00)(1).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分数:2.00)A.B.C.D.E.(2).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
2、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分数:2.00)A.素问B.伤寒C.黄帝内经D.小儿药证直诀E.难经2.精气神学说中的“神”说的是(分数:2.00)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E.以上均是3.“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这句话说明了阴阳的(分数:2.00)A.交互感应B.消长平衡C.互根互用D.对立制约E.相互转化4.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下列哪一个(分数:2.00)A.主色胜客色B.客色胜主色C.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E.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同5.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
3、错误的(分数:2.00)A.怒胜思B.思胜恐C.恐胜喜D.惊胜怒E.喜胜悲6.五行中,“火”的“所不胜”之行是(分数:2.00)A.土B.水C.木D.金E.以上均非7.心在志为(分数:2.00)A.喜B.恐C.悲D.思E.怒8.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肾主骨的功能B.肝主筋的功能C.脾主运化功能D.肺主气的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9.与爪甲的色泽和坚脆有关的主要脏腑是(分数:2.00)A.肺B.胃C.肝D.心E.脾10.下面哪一个脏具有“主疏泄”功能(分数:2.00)A.肾B.肺C.肝D.脾E.心11.下面哪个是胃的生理功能(分数:2.00)A.受盛化物B.主持诸气C.受纳腐
4、熟D.传化糟粕E.以上都不是12.下列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分数:2.00)A.小肠B.大肠C.胆D.膀胱E.胃13.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分数:2.00)A.动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元气14.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分数:2.00)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15.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分数:2.00)A.别络B.奇经C.正经D.经筋E.经别16.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分数:2.00)A.手少阴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手太阴肺经17.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
5、分数:2.00)A.督脉B.任脉C.冲脉D.阴维脉E.带脉18.下列不属于体质评价指标的是(分数:2.00)A.适应能力B.心里发育水平C.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D.身体的功能水平E.生长速度19.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分数:2.00)A.寒邪B.火邪C.湿邪D.暑邪E.风邪20.与全身气虚关系最密切的是(分数:2.00)A.肺脾肝气虚B.脾肾气虚C.肺肾气虚D.心肺气虚E.脾肺肾气虚21.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的是(分数:2.00)A.正胜邪退B.邪正相持C.正虚邪恋D.邪盛正衰E.邪去正虚22.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分数:2.00)A.正气B.劳复C.食复D.复感新邪
6、E.药复23.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春季养肺B.夏季养脾C.秋季养肝D.冬季养肾E.长夏养心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 20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酸 B苦 C甘 D辛 E咸(分数:4.00)(1).属于“水”的味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五味对应五行分别为: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2).属于“木”的味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五味对应五行分别为: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A感受阳邪 B正气的强弱 C体质的强弱 D邪
7、气的种类与性质 E感受阴邪(分数:4.00)(1).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病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外,常与感邪的轻重以及邪气的种类、性质有关。(2).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邪气影响病情,亦影响病位。病位,与邪气的种类、性质也相关。二、A1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分数:2.00)A.素问B.伤寒 C.黄帝内经D.小儿药证直诀E.难经解析:2.精气神学说中的“神”说的是(分数:2.00)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
8、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E.以上均是解析:解析:中医理论认为“神”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了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3.“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这句话说明了阴阳的(分数:2.00)A.交互感应B.消长平衡C.互根互用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解析:解析:出自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中“镇之以静”,即以静镇之。动静分阴阳,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故能以静制动。“胜之以阳”,即以阳胜之。阴胜者,可以用阳来制约。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
9、的关系。4.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下列哪一个(分数:2.00)A.主色胜客色B.客色胜主色C.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E.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同解析:解析: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见其色反得其相胜之脉;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的色脉关系是:见其色而得其相生之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5.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怒胜思B.思胜恐C.恐胜喜D.惊胜怒 E.喜胜悲解析:解析:肾主惊、恐,肝主怒,而水生木,故 D 项“惊胜怒”与五行生克规律不符。6.五行中,“火”的“
10、所不胜”之行是(分数:2.00)A.土B.水 C.木D.金E.以上均非解析:解析: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7.心在志为(分数:2.00)A.喜 B.恐C.悲D.思E.怒解析:解析: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8.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肾主骨的功能B.肝主筋的功能C.脾主运化功能 D.肺主气的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解析:解析: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四肢同样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脾气健运,则肌肉、四肢能
11、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肌肉壮实,四肢轻劲有力。9.与爪甲的色泽和坚脆有关的主要脏腑是(分数:2.00)A.肺B.胃C.肝 D.心E.脾解析:解析:肝主筋,其华在爪。10.下面哪一个脏具有“主疏泄”功能(分数:2.00)A.肾B.肺C.肝 D.脾E.心解析:解析: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说的是肝主疏泄,它也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疏泄”一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 “土疏泄,苍气达”,与土得木而达同义:元朱丹溪首次明确地提出“司疏泄者,肝也”。11.下面哪个是胃的生理功能(分
12、数:2.00)A.受盛化物B.主持诸气C.受纳腐熟 D.传化糟粕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12.下列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分数:2.00)A.小肠 B.大肠C.胆D.膀胱E.胃解析:解析: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进行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所以有“化物”功能的是小肠。13.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分数:2.00)A.动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元气 解析:解析: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是元气,它具有推动和调节人体发育和生理功能。14.在治疗大出
13、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分数:2.00)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摄血,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统领固摄血液之气,主要是指脾气,故称“脾统血”。如果气虚而同摄作用减弱,可以导致多种出血病证,则称为“气不摄血”。15.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分数:2.00)A.别络B.奇经C.正经 D.经筋E.经别解析:解析: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所以灵枢海论说它“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16.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分数:2.00)
14、A.手少阴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阴肾经 D.足太阴脾经E.手太阴肺经解析:解析:足太阴配脾经,足少阴配肾经。17.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分数:2.00)A.督脉B.任脉 C.冲脉D.阴维脉E.带脉解析:解析: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经、胎、产的关系密切,故“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说。18.下列不属于体质评价指标的是(分数:2.00)A.适应能力B.心里发育水平C.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D.身体的功能水平E.生长速度 解析:解析:体质的评价指标包括: 适应能力; 心里发育水平; 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 不包括生长速度,所以选 E。19.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
15、以速愈的邪气是(分数:2.00)A.寒邪B.火邪C.湿邪 D.暑邪E.风邪解析:解析:在六淫中,湿邪是一种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20.与全身气虚关系最密切的是(分数:2.00)A.肺脾肝气虚B.脾肾气虚C.肺肾气虚D.心肺气虚E.脾肺肾气虚 解析:解析:气虚病涉五脏。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21.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的是(分数:2.00)A.正胜邪退B.邪正相持 C.正虚邪恋D.邪盛正衰E.邪去正虚解析:解析:邪正相持,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也不十分毒烈,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致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22.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分数:2.00)A.正气 B.劳复C.食复D.复感新邪E.药复解析:解析:复发的诱因包括: 重感致复; 食复; 劳复; 药复; 情志致复。23.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春季养肺B.夏季养脾C.秋季养肝D.冬季养肾 E.长夏养心解析:解析: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伞相通的,具体是春(风)气通于肝、夏(火)气通于心、长夏(湿)气通于脾、秋(燥)气通于肺、冬(寒)气通于肾。所以四季养生的规律包括: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