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基础(十四)-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4777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基础(十四)-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基础(十四)-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1.00)A.伤阳B.凝滞C.善行D.粘滞E.收引2.实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壮热B.二便不通C.自汗D.五心烦热E.声高气粗3.阴偏衰多见于哪几个脏(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E.肾4.望发可以帮助了解哪些内脏和物质的盛衰(分数:1.00)A.肺B.脾C.肾D.气E.血5.用金来归结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的(分数:1.00)A.五脏中的肺B.六腑中的小肠C.五官中的鼻D.五体中的筋E.五志中的悲6.黑色的主病是(分

    2、数:1.00)A.寒证B.痛证C.肾虚D.水饮E.瘀血7.“精血同源”体现的是哪几个脏的关系(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E.肾8.涩脉的主病是(分数:1.00)A.气滞B.血少C.血瘀D.精伤E.气虚9.分布在四肢中线的经脉有(分数:1.00)A.太阴经B.厥阴经C.少阴经D.少阳经E.太阳经10.经络的功能活动有(分数:1.00)A.沟通联络作用B.运输气血作用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机能活动E.滋润营养作用11.易于耗气的邪气有(分数:1.00)A.风B.寒C.暑D.燥E.火12.分布在四肢前缘的经脉有(分数:1.00)A.太阴经B.厥阴经C.少阴经D.阳明经E.太阳经13.

    3、属于实的病证有(分数:1.00)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陷E.血热14.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分数:1.00)A.排出体内浊气B.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C.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和D.输精于皮毛,润泽肌肤E.保证呼吸道通畅15.气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有(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E.肾16.瘀血形成的原因有(分数:1.00)A.气虚B.气滞C.血寒D.血热E.外伤17.扶正祛邪的应用包括(分数:1.00)A.单用扶正B.单用祛邪C.扶正祛邪兼用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18.肺与肾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分数:1.00)A.水液

    4、代谢B.血液运行C.消化吸收D.呼吸运动E.精神活动19.气的生理功能有(分数:1.00)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0.经期错乱的病因有(分数:1.00)A.肝气郁滞B.脾肾虚损C.瘀血积滞D.热迫血行E.寒凝气滞21.肝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推动血行B.调畅气机C.主管生长D.调畅情志E.贮藏血液22.津与液虽同属于水液,但又有区别,两者相比较,津的特点是(分数:1.00)A.质地清稀B.分布较深C.滋润全身D.分布较浅E.濡养全身23.分布在四肢外侧的经脉有(分数:1.00)A.少阳经B.厥阴经C.少阴经D.阳明经E.太阳经24.舌苔白色可

    5、见于(分数:1.00)A.里证B.表证C.热证D.寒证E.湿证25.引起潮热的原因主要是(分数:1.00)A.阳明潮热B.气虚潮热C.湿温潮热D.血虚潮热E.阴虚潮热26.属于阳的有(分数:1.00)A.明亮B.晦暗C.上升D.浮脉E.滑脉27.六淫中既伤津又耗气的邪气是(分数:1.00)A.风邪B.暑邪C.湿邪D.燥邪E.火邪28.滑脉的主病是(分数:1.00)A.痰饮B.瘀血C.气滞D.食滞E.实热29.属于舌形变化的是(分数:1.00)A.淡红B.胖大C.齿痕D.紫舌E.歪斜30.机体抗御外邪的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分数:1.00)A.精B.神C.气D.血E.津液31.望神主要注意以下

    6、几种情况(分数:1.00)A.精神B.得神C.失神D.假神E.神气32.与浮脉相似的脉象是(分数:1.00)A.弦脉B.散脉C.伏脉D.芤脉E.牢脉33.易耗伤津液的病邪(分数:1.00)A.风邪B.暑邪C.湿邪D.燥邪E.火邪34.卫气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化生血液B.推动生长C.护卫全身D.温养全身E.主司呼吸35.肾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主管消化B.主管生长发育C.促进血行D.主管纳气E.主管生殖36.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是有一定顺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1.00)A.足厥阴经上接足少阳经B.足厥阴经下交手太阴经C.手太阴经下交手阳明经D.足阳明经下交足

    7、太阴经E.足太阴经下交手厥阴经37.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分数:1.00)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脱E.气闭38.面部黑色可见(分数:1.00)A.肾虚B.惊风证C.痰血证D.瘀血证E.水饮3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分数:1.00)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属性相对40.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分数:1.00)A.胃B.脾C.肾D.肺E.三焦41.属于舌态变化的是(分数:1.00)A.强硬B.淡白C.齿痕D.颤动E.歪斜42.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的内脏有(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E.肾43.营气的功能包括(分数:1.00)A.营养全身B.运行气血

    8、C.保卫肌表D.调节汗孔开合E.化生血液44.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沟通作用B.联络作用C.运行气血作用D.感应传导作用E.调节机能平衡45.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盗汗B.气短C.腹痛拒按D.自汗E.狂躁46.脾不统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乏力B.出血C.血色紫暗D.崩漏E.面色萎黄47.八纲包括(分数:1.00)A.表B.寒C.热D.阴E.虚48.扶正的方法有(分数:1.00)A.发汗B.养血C.攻下D.滋阴E.补阳49.阴偏衰的病机特点表现为(分数:1.00)A.机体阴液不足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C.阳相对偏盛D.阴相对不足E.痰热内生50

    9、.气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少气懒言B.自汗C.盗汗D.乏力E.潮热中医基础(十四)-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1.00)A.伤阳 B.凝滞 C.善行D.粘滞E.收引 解析:2.实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壮热 B.二便不通 C.自汗D.五心烦热E.声高气粗 解析:3.阴偏衰多见于哪几个脏(分数:1.00)A.肝 B.心C.脾D.肺E.肾 解析:4.望发可以帮助了解哪些内脏和物质的盛衰(分数:1.00)A.肺B.脾C.肾 D.气 E.血 解析:5.用金来归结人体

    10、的各种组织和功能的(分数:1.00)A.五脏中的肺 B.六腑中的小肠C.五官中的鼻 D.五体中的筋E.五志中的悲 解析:6.黑色的主病是(分数:1.00)A.寒证B.痛证C.肾虚 D.水饮 E.瘀血 解析:7.“精血同源”体现的是哪几个脏的关系(分数:1.00)A.肝 B.心C.脾D.肺E.肾 解析:8.涩脉的主病是(分数:1.00)A.气滞 B.血少 C.血瘀 D.精伤 E.气虚解析:9.分布在四肢中线的经脉有(分数:1.00)A.太阴经B.厥阴经 C.少阴经D.少阳经 E.太阳经解析:10.经络的功能活动有(分数:1.00)A.沟通联络作用 B.运输气血作用 C.感应传导作用 D.调节机能

    11、活动 E.滋润营养作用解析:11.易于耗气的邪气有(分数:1.00)A.风B.寒C.暑 D.燥E.火 解析:12.分布在四肢前缘的经脉有(分数:1.00)A.太阴经 B.厥阴经C.少阴经D.阳明经 E.太阳经解析:13.属于实的病证有(分数:1.00)A.气虚B.气滞 C.气逆 D.气陷E.血热 解析:14.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分数:1.00)A.排出体内浊气 B.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 C.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和 D.输精于皮毛,润泽肌肤E.保证呼吸道通畅解析:15.气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有(分数:1.00)A.肝B.心C.脾 D.肺 E.肾 解析:1

    12、6.瘀血形成的原因有(分数:1.00)A.气虚 B.气滞 C.血寒 D.血热 E.外伤 解析:17.扶正祛邪的应用包括(分数:1.00)A.单用扶正 B.单用祛邪 C.扶正祛邪兼用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解析:18.肺与肾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分数:1.00)A.水液代谢 B.血液运行C.消化吸收D.呼吸运动 E.精神活动解析:19.气的生理功能有(分数:1.00)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解析:20.经期错乱的病因有(分数:1.00)A.肝气郁滞 B.脾肾虚损 C.瘀血积滞 D.热迫血行E.寒凝气滞解析:21.肝的生理功能包括(

    13、分数:1.00)A.推动血行B.调畅气机 C.主管生长D.调畅情志 E.贮藏血液 解析:22.津与液虽同属于水液,但又有区别,两者相比较,津的特点是(分数:1.00)A.质地清稀 B.分布较深C.滋润全身 D.分布较浅 E.濡养全身解析:23.分布在四肢外侧的经脉有(分数:1.00)A.少阳经 B.厥阴经C.少阴经D.阳明经 E.太阳经 解析:24.舌苔白色可见于(分数:1.00)A.里证B.表证 C.热证D.寒证 E.湿证解析:25.引起潮热的原因主要是(分数:1.00)A.阳明潮热 B.气虚潮热C.湿温潮热 D.血虚潮热E.阴虚潮热 解析:26.属于阳的有(分数:1.00)A.明亮 B.晦

    14、暗C.上升 D.浮脉 E.滑脉 解析:27.六淫中既伤津又耗气的邪气是(分数:1.00)A.风邪B.暑邪 C.湿邪D.燥邪E.火邪 解析:28.滑脉的主病是(分数:1.00)A.痰饮 B.瘀血C.气滞D.食滞 E.实热 解析:29.属于舌形变化的是(分数:1.00)A.淡红B.胖大 C.齿痕 D.紫舌E.歪斜解析:30.机体抗御外邪的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分数:1.00)A.精 B.神C.气 D.血 E.津液 解析:31.望神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分数:1.00)A.精神B.得神 C.失神 D.假神 E.神气解析:32.与浮脉相似的脉象是(分数:1.00)A.弦脉B.散脉 C.伏脉D.芤脉

    15、E.牢脉解析:33.易耗伤津液的病邪(分数:1.00)A.风邪B.暑邪 C.湿邪D.燥邪 E.火邪 解析:34.卫气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化生血液B.推动生长C.护卫全身 D.温养全身 E.主司呼吸解析:35.肾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主管消化B.主管生长发育 C.促进血行D.主管纳气 E.主管生殖 解析:36.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是有一定顺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1.00)A.足厥阴经上接足少阳经 B.足厥阴经下交手太阴经 C.手太阴经下交手阳明经 D.足阳明经下交足太阴经 E.足太阴经下交手厥阴经解析:37.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分数:1.00)A.气滞 B

    16、.气逆 C.气陷 D.气脱E.气闭 解析:38.面部黑色可见(分数:1.00)A.肾虚 B.惊风证C.痰血证 D.瘀血证E.水饮 解析:3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分数:1.00)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属性相对解析:40.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分数:1.00)A.胃B.脾 C.肾 D.肺 E.三焦 解析:41.属于舌态变化的是(分数:1.00)A.强硬 B.淡白C.齿痕D.颤动 E.歪斜 解析:42.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的内脏有(分数:1.00)A.肝B.心C.脾 D.肺 E.肾 解析:43.营气的功能包括(分数:1.00)A.营养全身 B.运行气血C.保

    17、卫肌表D.调节汗孔开合E.化生血液 解析:44.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1.00)A.沟通作用 B.联络作用 C.运行气血作用 D.感应传导作用 E.调节机能平衡 解析:45.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盗汗 B.气短 C.腹痛拒按D.自汗 E.狂躁解析:46.脾不统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乏力 B.出血 C.血色紫暗D.崩漏 E.面色萎黄 解析:47.八纲包括(分数:1.00)A.表 B.寒 C.热 D.阴 E.虚 解析:48.扶正的方法有(分数:1.00)A.发汗B.养血 C.攻下D.滋阴 E.补阳 解析:49.阴偏衰的病机特点表现为(分数:1.00)A.机体阴液不足 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C.阳相对偏盛 D.阴相对不足E.痰热内生解析:50.气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少气懒言 B.自汗 C.盗汗D.乏力 E.潮热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基础(十四)-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