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4329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劳逸过度可以伤及脏腑,其中劳神过度最易损伤的是(分数:2.00)A.心、肺B.心、脾C.肝、肾D.肝、脾E.心、肾2.中医学认为,决定疾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饮食因素的变化B.居住环境的优劣C.正邪斗争的胜负D.情志因素的剧变E.体质强弱的状态3.在中医发病学中,不属于与发病有关的外环境因素是(分数:2.00)A.地域因素B.气候因素C.精神状态D.生活环境E.工作环境4.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分数:2.00)A.正气不足

    2、B.邪气亢盛C.邪气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E.正衰邪盛5.临床上,感邪后缓慢发病的发病形式为(分数:2.00)A.复发B.继发C.卒发D.感邪即发E.徐发6.临床上,老年人患病多见虚证,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地域因素B.气候因素C.生活环境D.体质因素E.精神状态7.中医学认为,决定临床病证虚实变化的是(分数:2.00)A.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人的失常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D.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8.“大实有赢状”所反映的病证是(分数:2.00)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虚实错杂证9.阳盛格阴证,所属的是(分数

    3、:2.00)A.寒热错杂证B.真寒假热证C.真热假寒证D.上热下寒证E.上寒下热证10.中医学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分数:2.00)A.禀赋的强弱B.邪正的盛衰C.正气的强弱D.邪气的性质E.感邪的轻重11.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病变发展均可影响到另外一方,其病机为(分数:2.00)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E.阴阳亡失12.下列关于“内生五邪”的描述,丕垂煎的是(分数:2.00)A.热极生风B.寒邪直中C.湿浊中生D.津伤化燥E.火热内生13.下列关于气机失常病机的描述,不确切的是(分数:2.00)A.气虚B.气滞C.气闭D.气陷E.

    4、气逆14.下列各项,不属于疾病传变的是(分数:2.00)A.由寒转热B.里病出表C.由热化寒D.由虚转实E.寒热错杂15.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风”病机的是(分数:2.00)A.肝阳化风B.风邪袭表C.阴虚风动D.血燥生风E.血虚生风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病先防”的内容是(分数:2.00)A.调摄精神B.早期诊治C.人工预防D.起居有节E.调整脏腑17.临床因食积导致的泄泻,宜采用的治法是(分数:2.00)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缓则治其本D.补泻并用E.先祛邪,后扶正18.运用扶正祛邪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分数:2.00)A.单独使用B.先后使用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D.同时并用E

    5、.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9.临床治疗阳虚证宜选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以寒治寒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阳病治阳E.阴病治阳20.临床治疗素体阳盛患者,宜慎用温热药物,其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用热远热E.扶正祛邪21.“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的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急则治标E.标本同治22.下列各证,应选用“寒因寒用”治疗的是(分数:2.00)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23.临床治疗臌胀腹水患者,宜先利水,其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急则治标B.缓则治本

    6、C.标本兼治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24.下列各项,属“逆治”法的是(分数:2.00)A.寒因寒用B.寒者热之C.阴病治阳D.用寒远寒E.以通治通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 C易伤津耗气 D易生风动血 E易于引起流行(分数:4.00)(1).属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B.C.D.E.(2).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B.C.D.E.A气的流通不畅,局部郁滞不通 B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C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D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 E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分数:4.00)

    7、(1).气逆的病机主要是(分数:2.00)A.B.C.D.E.(2).气脱的病机主要是(分数:2.00)A.B.C.D.E.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E以热治热(分数:4.00)(1).临床治疗妇女因瘀血而致的崩漏,宜选用的治则治法是(分数:2.00)A.B.C.D.E.(2).临床治疗妇女因血虚导致的闭经,宜采用的治则治法是(分数:2.00)A.B.C.D.E.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1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劳逸过度可以伤及脏腑,其中劳神过度最易损伤的是(分数:2.00)A.心

    8、、肺B.心、脾 C.肝、肾D.肝、脾E.心、肾解析:2.中医学认为,决定疾病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饮食因素的变化B.居住环境的优劣C.正邪斗争的胜负 D.情志因素的剧变E.体质强弱的状态解析:3.在中医发病学中,不属于与发病有关的外环境因素是(分数:2.00)A.地域因素B.气候因素C.精神状态 D.生活环境E.工作环境解析:解析: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因素是发病的外环境。4.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分数:2.00)A.正气不足B.邪气亢盛C.邪气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E.正衰邪盛解析:5.临床上,感邪后缓慢发病的发病形式为(分数:2.00)A.复发B

    9、.继发C.卒发D.感邪即发E.徐发 解析:6.临床上,老年人患病多见虚证,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地域因素B.气候因素C.生活环境D.体质因素 E.精神状态解析:7.中医学认为,决定临床病证虚实变化的是(分数:2.00)A.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人的失常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 D.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解析:8.“大实有赢状”所反映的病证是(分数:2.00)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真实假虚证 D.真虚假实证E.虚实错杂证解析:9.阳盛格阴证,所属的是(分数:2.00)A.寒热错杂证B.真寒假热证C.真热假寒证 D.上热下寒证E.上寒下热证解

    10、析:10.中医学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分数:2.00)A.禀赋的强弱B.邪正的盛衰 C.正气的强弱D.邪气的性质E.感邪的轻重解析:11.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病变发展均可影响到另外一方,其病机为(分数:2.00)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E.阴阳亡失解析:12.下列关于“内生五邪”的描述,丕垂煎的是(分数:2.00)A.热极生风B.寒邪直中 C.湿浊中生D.津伤化燥E.火热内生解析:解析:“内生五邪”是指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

    11、和火热内生五种。而“寒邪直中”属外感六淫之寒邪直接伤及脏腑的病证。13.下列关于气机失常病机的描述,不确切的是(分数:2.00)A.气虚 B.气滞C.气闭D.气陷E.气逆解析:解析:气机失调(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14.下列各项,不属于疾病传变的是(分数:2.00)A.由寒转热B.里病出表C.由热化寒D.由虚转实E.寒热错杂 解析:15.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风”病机的是(分数:2.00)A.肝阳化风B.风邪袭表 C.阴虚风动D.血燥生风E.血虚生风解析: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病先防”的内容是(分数:2.00)A.调摄精神B.早期诊治 C

    12、.人工预防D.起居有节E.调整脏腑解析:解析:未病先防的内容包括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早期诊治属于既病防变的内容。17.临床因食积导致的泄泻,宜采用的治法是(分数:2.00)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C.缓则治其本D.补泻并用E.先祛邪,后扶正解析:18.运用扶正祛邪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分数:2.00)A.单独使用B.先后使用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D.同时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解析:19.临床治疗阳虚证宜选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以寒治寒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阳病治阳E.阴病治阳 解析:20.临床治疗素体阳盛患者,宜慎用温热药物,其

    13、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 C.因地制宜D.用热远热E.扶正祛邪解析:21.“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的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 D.急则治标E.标本同治解析:解析:因时制宜即治疗疾病时,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选择处方用药。春夏季节,阳气偏盛,腠理开泄,故尽量少用辛温发散药物;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此时应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22.下列各证,应选用“寒因寒用”治疗的是(分数:2.00)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解析:23.临床治疗臌胀腹水患者,宜先利水,其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急则治

    14、标 B.缓则治本C.标本兼治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解析:解析:臌胀腹水患者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大小便不利,应先治疗标病的腹水。待腹水减轻、病情稳定后,再调理肝脾,治本病。24.下列各项,属“逆治”法的是(分数:2.00)A.寒因寒用B.寒者热之 C.阴病治阳D.用寒远寒E.以通治通解析: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 C易伤津耗气 D易生风动血 E易于引起流行(分数:4.00)(1).属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属于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 B.C.D.E.解析:A气的流通不畅,局部郁滞不通 B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C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D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 E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分数:4.00)(1).气逆的病机主要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气脱的病机主要是(分数:2.00)A.B.C.D. E.解析: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E以热治热(分数:4.00)(1).临床治疗妇女因瘀血而致的崩漏,宜选用的治则治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临床治疗妇女因血虚导致的闭经,宜采用的治则治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