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3865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8及答案解析.doc

    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邪相同 D.病机相同 E.某一症状相同(分数:2.50)A.B.C.D.E.2.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是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对立 E.阴阳制约(分数:2.50)A.B.C.D.E.3.抑木扶土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乘 C.五行相侮 D.五行相克 E.五行母子相关(分数:2.50)A.B.C.D.E.4.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血液 B

    2、.肾精 C.营气 D.元气 E.津液(分数:2.50)A.B.C.D.E.5.肾主纳气的生理作用是 A.摄藏精气于肾 B.防止水液外泄 C.防止阳气外脱 D.封藏五脏精气 E.防止呼吸表浅(分数:2.50)A.B.C.D.E.6.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阴跷脉(分数:2.50)A.B.C.D.E.7.六淫邪气中,易伤肺的是 A.风邪 B.燥邪 C.湿邪 D.寒邪 E.火邪(分数:2.50)A.B.C.D.E.8.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的常见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灰 D.黧黑 E.苍白(分数:2.50)A.B.C.D.E.9.中风

    3、或中风先兆的舌态是 A.舌短 B.舌缩 C.舌痿 D.舌软 E.舌歪(分数:2.50)A.B.C.D.E.10.心悸,心前区闷痛,痛引肩背内臂,舌暗,脉涩,证属 A.心血虚 B.心阴虚 C.心气虚 D.心血瘀阻 E.心火亢盛(分数:2.50)A.B.C.D.E.11.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 A.以寒治热 B.以寒治寒 C.寒者热之 D.用热远热 E.用寒远寒(分数:2.50)A.B.C.D.E.12.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的治法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E.补阳益阴(分数:2.50)A.B.C.D.E.13.发热,微恶风,咳嗽气粗,痰黏、色黄,咽痛,口微渴,舌尖红

    4、,证属 A.风热犯肺 B.肺肾阴虚 C.肝火犯肺 D.燥邪伤肺 E.痰热阻肺(分数:2.50)A.B.C.D.E.14.津亏血燥便秘的主要症状是 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舌红 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苔腻 C.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心悸,舌淡 D.大便艰涩,面色淡白,腹冷,舌淡 E.大便干燥,纳食减少,嗳气,舌淡(分数:2.50)A.B.C.D.E.15.藏医药理论认为,土元和水元生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涩味 E.咸味(分数:2.50)A.B.C.D.E.16.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 A.00.01(01%) B.0.020.05(2%5%) C.0.060.

    5、08(6%8%) D.0.200.40(20%40%) E.0.500.70(50%70%)(分数:2.50)A.B.C.D.E.17.需要执业药师向患者作特别提示的是 A.当患者购买贵重药品时 B.当患者购买非处方药时 C.当患者购买近期调价的药品时 D.当患者购买需特殊贮存的药品时 E.当患者购买有效期内的药品时(分数:2.50)A.B.C.D.E.18.处方中书写炒三仙,应付 A.炒谷芽、炒白术、炒神曲 B.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 C.炒麦芽、炒白术、炒山楂 D.炒苍术、炒谷芽、炒栀子 E.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分数:2.50)A.B.C.D.E.19.天仙子的内服用量是 A.0.01

    6、0.03g B.0.060.6g C.0.81.2g D.1.52.0g E.2.03.0g(分数:2.50)A.B.C.D.E.20.常放在斗架中上层的是 A.黄芩、黄连、黄柏 B.地骨皮、千年健、五加皮 C.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 D.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 E.大黄炭、黄芩炭、黄柏炭(分数:2.50)A.B.C.D.E.21.一剂中药的总煎出量一般应为 A.100200ml B.200300ml C.300400ml D.500600ml E.8001000ml(分数:2.50)A.B.C.D.E.22.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A.7%13% B.14%20% C.21%25%

    7、D.26%31% E.32%40%(分数:2.50)A.B.C.D.E.23.烘烤含挥发油的饮片时,温度不宜超过 A.80 B.70 C.60 D.40 E.35(分数:2.50)A.B.C.D.E.24.患者平素体虚,昨日又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宜选用 A.午时茶颗粒 B.参苏丸 C.荆防颗粒 D.羚翘解毒丸 E.感冒清热颗粒(分数:2.50)A.B.C.D.E.25.因含罂粟壳而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A.川贝枇杷露 B.强力枇杷露 C.止咳枇杷糖浆 D.川贝枇杷糖浆 E.蛇胆川贝枇杷膏(分数:2.50)A.B.C.D.E.26.小建中颗粒除温

    8、中补虚外,又能 A.缓急止痛 B.理气止痛 C.疏肝止痛 D.消积止痛 E.制酸止痛(分数:2.50)A.B.C.D.E.27.新清宁胶囊主治 A.阳虚便秘 B.血虚便秘 C.阴虚便秘 D.气虚便秘 E.实热便秘(分数:2.50)A.B.C.D.E.28.脑立清丸主治 A.痰湿内蕴之头晕目眩 B.风热上攻之头晕目眩 C.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D.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E.精血亏虚之头晕目眩(分数:2.50)A.B.C.D.E.29.复方益母草膏不具有的功能是 A.调经 B.疏肝 C.养血 D.化瘀 E.生新(分数:2.50)A.B.C.D.E.30.启脾丸的功能是 A.健脾清热 B.健脾疏肝 C.

    9、健脾养心 D.健脾和胃 E.健脾益肾(分数:2.50)A.B.C.D.E.31.既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又清利咽喉的中成药是 A.清咽丸 B.铁笛丸 C.青果丸 D.复方草珊瑚含片 E.复方南板蓝根片(分数:2.50)A.B.C.D.E.32.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颗粒同用后,能明显提高 A.止痛效果 B.止带效果 C.止泻效果 D.止血效果 E.止汗效果(分数:2.50)A.B.C.D.E.33.中西药联用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是 A.龙骨与洋地黄类药 B.刺五加与化疗药 C.洋金花与强心苷类药 D.复方枇杷糖浆与降压药 E.五味子糖浆与磺胺类药(分数:2.50)A.B.C.D.E.34.既含对乙酰

    10、氨基酚,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 A.抗感灵片 B.金羚感冒片 C.速感康胶囊 D.菊兰抗流感片 E.新复方大青叶片(分数:2.50)A.B.C.D.E.35.含有格列本脲的中成药是 A.消渴丸 B.脉君安片 C.益康胶囊 D.脉络通颗粒 E.维血康糖浆(分数:2.50)A.B.C.D.E.36.婴幼儿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不包括 A.宜用轻清之品 B.宜用滋补之品 C.宜用消食导滞之品 D.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E.宜佐凉肝定惊之品(分数:2.50)A.B.C.D.E.37.与用药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继发反应 D.过敏反应 E.首剂效应(分数:2.50)A.B

    11、.C.D.E.38.苏合香丸中所含的有毒药是 A.蟾酥 B.朱砂 C.雄黄 D.附子 E.马钱子(分数:2.50)A.B.C.D.E.39.专卷收载民族药的药物专著是 A.普济方 B.本草纲目 C.太平圣惠方 D.中华本草 E.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分数:2.50)A.B.C.D.E.40.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是 A.有效性和适用性 B.经济性和适用性 C.安全性和可靠性 D.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E.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数:2.5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

    12、)1.“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邪相同 D.病机相同 E.某一症状相同(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中医临床辨证认为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所谓的“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

    13、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由此可见,中医学治病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更重视“证”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2.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是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对立 E.阴阳制约(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3.抑木扶土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乘 C.五行相侮 D.五行相克 E.五行母子相关(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是以疏肝、健脾、和胃来

    14、治疗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具体应用时,对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之证,则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抑强扶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多用于因为相克关系紊乱而导致的乘侮病证。4.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血液 B.肾精 C.营气 D.元气 E.津液(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病理上两者互相影响。如血盛、血热等,常可引起神志的改变,出现心神不

    15、安,也可引起血行不畅,出现瘀血等。5.肾主纳气的生理作用是 A.摄藏精气于肾 B.防止水液外泄 C.防止阳气外脱 D.封藏五脏精气 E.防止呼吸表浅(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因此,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的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保证呼吸均匀调和。6.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阴跷脉(分数:2.50)A.B.C. D.

    16、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带脉是人体内唯一横行的经脉,其环腰一周,能约束全身纵行各条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7.六淫邪气中,易伤肺的是 A.风邪 B.燥邪 C.湿邪 D.寒邪 E.火邪(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若湿盛则生痰停饮,燥盛则津伤;肺又主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8.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的常见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灰 D.黧黑 E.苍白(分

    17、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望诊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青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的气色。寒主收引,寒盛而留于经脉,则经脉拘急不舒,阻碍气血的运行,或气滞而凝,或血阻而瘀,都可使面色发青,甚至出现青紫色。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可见苍白而带青的面色;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又有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9.中风或中风先兆的舌态是 A.舌短 B.舌缩 C.舌痿 D.舌软 E.舌歪(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望诊 舌体偏斜于一侧,称

    18、为歪斜。多是中风或中风之先兆。10.心悸,心前区闷痛,痛引肩背内臂,舌暗,脉涩,证属 A.心血虚 B.心阴虚 C.心气虚 D.心血瘀阻 E.心火亢盛(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辨证 心血瘀阻的临床表现多见于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引臂内侧疼痛,尤以左臂痛厥为多见,一般痛势较剧,时作时止,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一般以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辨证要点。11.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 A.以寒治热 B.以寒治寒 C.寒者热之 D.用热远热 E.用寒远寒(分数:2.50)A.B. C.D.E.解析:

    19、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则与治法 反治法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是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12.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的治法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E.补阳益阴(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则与治法 补其不

    20、足的含义和临床应用: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液或阳气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在使用上述治法的同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13.发热,微恶风,咳嗽气粗,痰黏、色黄,咽痛,口微渴,舌尖红,证属 A.风热犯肺 B.肺肾阴虚 C.肝火犯肺 D.燥邪伤肺 E.

    21、痰热阻肺(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风热犯肺的症状:咳嗽气粗,痰黏、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14.津亏血燥便秘的主要症状是 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舌红 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苔腻 C.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心悸,舌淡 D.大便艰涩,面色淡白,腹冷,舌淡 E.大便干燥,纳食减少,嗳气,舌淡(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津亏血燥的症状: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舌淡,脉细涩。15.藏医药理论认为,土

    22、元和水元生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涩味 E.咸味(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藏医药基础知识 药物气味由药物中的五元所决定。土和水元生甘味;火和土元生酸味;火和水元生咸味;水和风元生苦味;火和风元生辛味;土和风元生涩味。16.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 A.00.01(01%) B.0.020.05(2%5%) C.0.060.08(6%8%) D.0.200.40(20%40%) E.0.500.70(50%70%)(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正常血液中白细胞

    23、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嗜好性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功能、性质各异。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 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 00.01(01%);淋巴细胞 0.200.40(20%40%);单核细胞 0.030.08(3%8%)。17.需要执业药师向患者作特别提示的是 A.当患者购买贵重药品时 B.当患者购买非处方药时 C.当患者购买近期调价的药品时 D.当患者购买需特殊贮存的药品时 E.当患者购买有效期内的药品时(分数:2.50)A.B.C.D.

    24、E.解析:考点 药学服务与咨询用药咨询服务18.处方中书写炒三仙,应付 A.炒谷芽、炒白术、炒神曲 B.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 C.炒麦芽、炒白术、炒山楂 D.炒苍术、炒谷芽、炒栀子 E.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将 23 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构成并开药品。焦三仙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19.天仙子的内服用量是 A.0.010.03g B.0.060.6g C.0.81.2g D.1.52.0g E.2.03.0g(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中药调

    25、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的用法用量 天仙子内服用量为 0.060.6g,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用。20.常放在斗架中上层的是 A.黄芩、黄连、黄柏 B.地骨皮、千年健、五加皮 C.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 D.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 E.大黄炭、黄芩炭、黄柏炭(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的调剂21.一剂中药的总煎出量一般应为 A.100200ml B.200300ml C.300400ml D.500600ml E.8001000ml(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汤剂的煎

    26、煮 每剂药的总煎出量为 500600ml,分23 次服用。22.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A.7%13% B.14%20% C.21%25% D.26%31% E.32%40%(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量的多少,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它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极重要因素,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等,而且能导致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 70%以下,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75%、温度 3

    27、0时,很多饮片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含水量增加,导致霉变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更容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山药等;一些粉末状药物也易吸潮粘连成块。相对湿度高于 75%时,多数无机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如芒硝、胆矾;盐炙的饮片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继而发霉,如盐炙知母等;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霉变。但当相对湿度达不到 60%时,饮片的含水量又易逐渐降低,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23.烘烤含挥发油的饮片时,温度不宜超过 A.80 B.70 C.60 D.40 E.35(分数:2.50

    28、)A.B.C. D.E.解析:考点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传统养护技术 高温养护法中,害虫对高温的抵抗力均很差,因此采用高温(如暴晒或烘烤)贮存中药饮片,可有效地防止虫害的侵袭。一般情况下温度高于 40,害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温度高于 50时,害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但必须注意的是,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 60,以免影响饮片的质量。24.患者平素体虚,昨日又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宜选用 A.午时茶颗粒 B.参苏丸 C.荆防颗粒 D.羚翘解毒丸 E.感冒清热颗粒(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参苏丸益气解表,

    29、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者。25.因含罂粟壳而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A.川贝枇杷露 B.强力枇杷露 C.止咳枇杷糖浆 D.川贝枇杷糖浆 E.蛇胆川贝枇杷膏(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咳喘宁口服液、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因为含有罂粟壳而不宜久服。26.小建中颗粒除温中补虚外,又能 A.缓急止痛 B.理气止痛 C.疏肝止痛 D.消积止痛 E.制酸止痛(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

    30、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27.新清宁胶囊主治 A.阳虚便秘 B.血虚便秘 C.阴虚便秘 D.气虚便秘 E.实热便秘(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内结实热所致的喉肿、牙痛、目赤、便秘、发热。28.脑立清丸主治 A.痰湿内蕴之头晕目眩 B.风热上攻之头晕目眩 C.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D.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E.精血亏虚之头晕目眩(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脑立清丸的功能是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29.复方益母草膏不具有的功能是 A.调经

    31、B.疏肝 C.养血 D.化瘀 E.生新(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妇科用药 复方益母草膏的功能是调经养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量少色暗。30.启脾丸的功能是 A.健脾清热 B.健脾疏肝 C.健脾养心 D.健脾和胃 E.健脾益肾(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启脾丸的功能是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31.既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又清利咽喉的中成药是 A.清咽丸 B.铁笛丸 C.青果丸 D.复方草珊瑚含片 E.复方南板蓝根片(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五

    32、官科用药 复方草珊瑚含片的功能是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32.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颗粒同用后,能明显提高 A.止痛效果 B.止带效果 C.止泻效果 D.止血效果 E.止汗效果(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颗粒同用后,能明显提高止血效果,可作为药物流产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应用。33.中西药联用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是 A.龙骨与洋地黄类药 B.刺五加与化疗药 C.洋金花与强心苷类药 D.复方枇杷糖浆与降压药 E.五味子糖浆与磺胺类药(分数:2.50)A.

    33、B. 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黄芪、人参、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山茱萸、灵芝、云芝、鸡血藤等,与西药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导致的白细胞水平降低等不良反应。34.既含对乙酰氨基酚,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 A.抗感灵片 B.金羚感冒片 C.速感康胶囊 D.菊兰抗流感片 E.新复方大青叶片(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速感康胶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 C。功能为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痰黄、咽喉齿龈肿痛。35.含

    34、有格列本脲的中成药是 A.消渴丸 B.脉君安片 C.益康胶囊 D.脉络通颗粒 E.维血康糖浆(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消渴丸的功能是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水平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本品含格列本脲,严格按处方药使用,并注意监测血糖。36.婴幼儿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不包括 A.宜用轻清之品 B.宜用滋补之品 C.宜用消食导滞之品 D.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E.宜佐凉肝定惊之品(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婴幼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

    35、的过程之中,在肌肤、脏腑、筋骨、津液等方面均柔弱不足。在这个时期,许多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都比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由于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小,对许多小儿常见病、疑难病,中医中药疗效独特,因此现代临床对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常见病、疑难病应用颇多。用药原则:用药及时,用量宜轻。宜用轻清之品。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宜佐凉肝定惊之品。不宜用滋补之品。重视剂型选择。37.与用药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继发反应 D.过敏反应 E.首剂效应(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药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变态反应亦称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

    36、类病理性免疫反应,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过敏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停药后可恢复,重者甚可致死亡。从接触抗原至出现症状,时间差异很大,反应持续时间也不相同。38.苏合香丸中所含的有毒药是 A.蟾酥 B.朱砂 C.雄黄 D.附子 E.马钱子(分数:2.50)A.B. C.D.E.解析:考点 中药不良反应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有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活络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蟾蜍丸、追风透骨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磁朱丸、紫金锭等。3

    37、9.专卷收载民族药的药物专著是 A.普济方 B.本草纲目 C.太平圣惠方 D.中华本草 E.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常用中医药信息 中华本草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 60 多家单位 500 余名专家历时 10 年共同编纂而成的。全书共 34 卷。前 30 卷为中药,已于 1999 年 9 月出版,包括总论 1 卷,药物 26 卷,附编 1 卷,索引 2 卷。共收载药物 8980 味,备考药物 571 种,插图 8534 幅。引用古今文献 1 万余种,计约 2800 万字。后 4 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 1 卷。藏药卷已于 2002 年出版。40.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是 A.有效性和适用性 B.经济性和适用性 C.安全性和可靠性 D.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E.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解释,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不同产品的质量特性,其侧重点也不相同。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它的基本质量特性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