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64.00) A.理气化滞,祛湿和中 B.开郁消食,温胃理气 C.消积导滞,活血止痛 D.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E.舒肝解郁,开胃消食(分数:6.00)(1).六君子丸的功能是(分数:2.00)A.B.C.D.E.(2).越鞠保和丸的功能是(分数:2.00)A.B.C.D.E.(3).六味安消散的功能是(分数:2.00)A.B.C.D.E. A.泻热导滞 B.健脾益气 C.滋阴补肾 D.宽中理气 E.凉血止血(分数:6.00)(1).便秘通除润肠通便外,又能(
2、分数:2.00)A.B.C.D.E.(2).通乐颗粒除润肠通便外,又能(分数:2.00)A.B.C.D.E.(3).六味能消胶囊除润肠通便外,又能(分数:2.00)A.B.C.D.E. A.安神补脑丸 B.健脾丸 C.左归丸 D.八珍颗粒 E.生脉饮(分数:8.00)(1).功专滋肾补阴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2).功专补气益血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3).既滋补精血,又安神镇惊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4).既益气复脉,又养阴生津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A.定坤丹 B.益母颗粒 C.四物合剂
3、 D.抗妇炎胶囊 E.复方益母草膏(分数:6.00)(1).既活血化瘀,又清热燥湿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2).既活血调经,又行气止痛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3).既滋补气血,又调经疏郁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A.明目蒺藜丸 B.杞菊地黄丸 C.黄连羊肝丸 D.石斛夜光丸 E.珍视明滴眼液(分数:8.00)(1).功专泻火明目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2).功专滋肾养肝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3).既清热散风,又明目退翳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4、(4).既清热解痉,又明目退翳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A.金花消痤丸 B.甘霖洗剂 C.当归苦参丸 D.防风通圣丸 E.皮肤康洗液(分数:6.00)(1).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2).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3).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A.天麻丸与川贝枇杷露 B.脑立清丸与六味地黄丸 C.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膏 D.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 E.牛黄解毒丸与柏子养心丸(分数:4.00)(1).含配伍禁忌成分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分数:
5、2.00)A.B.C.D.E.(2).能使有毒成分叠加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分数:2.00)A.B.C.D.E. A.乌梅丸与阿司匹林 B.麻仁丸与利福平 C.痧气散与庆大霉素 D.四逆汤与地高辛 E.蛤蚧定喘丸与异烟肼(分数:8.00)(1).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C.D.E.(2).影响药物分布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C.D.E.(3).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C.D.E.(4).影响药物排泄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C.D.E. A.协同增效 B.减轻毒副作用 C.产生拮抗作用 D.抑制药物活性 E.促
6、进药物排泄(分数:4.00)(1).通宣理肺丸与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同时服用,能(分数:2.00)A.B.C.D.E.(2).香连丸与甲氧苄啶联用,能(分数:2.00)A.B.C.D.E. A.山药丸 B.木瓜丸 C.六味地黄丸 D.苏合香丸 E.牛黄解毒丸(分数:8.00)(1).内含朱砂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2).内含雄黄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3).内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4).内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36.00)
7、1.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包括 A.主生殖 B.主生长发育 C.主水液 D.主纳气 E.温煦脏腑(分数:2.00)A.B.C.D.E.2.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温煦作用(分数:2.00)A.B.C.D.E.3.痰留于经络筋骨常导致的病证有 A.瘰疬痰核 B.肢体麻木 C.半身不遂 D.咳痰胸闷 E.阴疽流注(分数:2.00)A.B.C.D.E.4.引起气不足的原因有 A.先天不足 B.劳倦内伤 C.后天失养 D.久病不复 E.脾肺肾功能失调(分数:2.00)A.B.C.D.E.5.导致闭经的常见原因有 A.气虚血少 B.血热内炽 C.血寒凝
8、滞 D.血瘀不通 E.气不摄血(分数:2.00)A.B.C.D.E.6.需采用“急则治其标”治则的病变有 A.肺痨咳嗽 B.大量出血 C.二便不利 D.腹水大增 E.气虚外感(分数:2.00)A.B.C.D.E.7.脾胃虚寒之胃痛的主要症状有 A.大便溏薄 B.胃痛隐隐 C.泛吐清水 D.嘈杂吞酸 E.得食痛减(分数:2.00)A.B.C.D.E.8.肝火上扰之眩晕的主要症状有 A.头晕且痛 B.目赤口苦 C.烦躁易怒 D.五心烦热 E.寐少多梦(分数:2.00)A.B.C.D.E.9.蒙医理论中,三根包括 A.赫依 B.精华 C.希日 D.红白精 E.巴达干(分数:2.00)A.B.C.D.
9、E.10.临床称为“大三阳”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结果有 A.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阳性 B.乙型肝炎病毒 e 抗体阳性 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D.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 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分数:2.00)A.B.C.D.E.11.药师与患者之间良好沟通的意义有 A.减少药疗事故的发生 B.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C.提高用药的有效性 D.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中的问题 E.获取患者的信息(分数:2.00)A.B.C.D.E.12.与甘草相反的药有 A.海藻 B.芫花 C.甘遂 D.赤芍 E.京大戟(分数:2.00)A.B.C.D.E.13.宜空腹服的有 A.驱虫药 B.健胃药 C.
10、泻下药 D.滋补药 E.抗疟药(分数:2.00)A.B.C.D.E.14.在贮存中药饮片时,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 A.变色 B.腐烂 C.泛油 D.粘连 E.风化(分数:2.00)A.B.C.D.E.15.舒肝止痛丸的主治有 A.肝胃不和 B.肝旺脾虚 C.肝气郁结 D.肝经风热 E.肝火头痛(分数:2.00)A.B.C.D.E.16.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有 A.安全 B.简便 C.有效 D.经济 E.实用(分数:2.00)A.B.C.D.E.17.小儿感冒的特点有 A.多热证 B.多实证 C.常夹食 D.常夹惊 E.常夹痰(分数:1.00)A.B.C.D.E.18.超量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有
11、 A.雷公藤 B.蓖麻子 C.北豆根 D.马兜铃 E.天仙藤(分数:1.00)A.B.C.D.E.19.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有 A.药用辅料 B.药材及饮片 C.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D.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E.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分数:1.00)A.B.C.D.E.20.禁用拔罐疗法的病证有 A.急性外伤性骨折 B.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 C.风寒感冒头痛 D.传染性皮肤病 E.精神分裂症(分数:1.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64.00) A.理
12、气化滞,祛湿和中 B.开郁消食,温胃理气 C.消积导滞,活血止痛 D.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E.舒肝解郁,开胃消食(分数:6.00)(1).六君子丸的功能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越鞠保和丸的功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六味安消散的功能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六君子丸可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越鞠保和丸可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六味安消散可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
13、止痛;用于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的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A.泻热导滞 B.健脾益气 C.滋阴补肾 D.宽中理气 E.凉血止血(分数:6.00)(1).便秘通除润肠通便外,又能(分数:2.00)A.B. C.D.E.解析:(2).通乐颗粒除润肠通便外,又能(分数:2.00)A.B.C. D.E.解析:(3).六味能消胶囊除润肠通便外,又能(分数:2.00)A.B.C.D. 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便秘通可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症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腹胀,神疲气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通乐颗粒可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
14、症见大便秘结、口干、咽燥、烦热,以及习惯性、功能性便秘见于上述症状者。六味能消胶囊可宽中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胃脘胀痛、厌食及大便秘结。 A.安神补脑丸 B.健脾丸 C.左归丸 D.八珍颗粒 E.生脉饮(分数:8.00)(1).功专滋肾补阴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功专补气益血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既滋补精血,又安神镇惊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既益气复脉,又养阴生津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左归丸可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
15、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八珍颗粒可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厌食(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安神补脑丸可滋补精血,安神镇惊;用于健忘,记忆减退,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心悸不宁。生脉饮可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A.定坤丹 B.益母颗粒 C.四物合剂 D.抗妇炎胶囊 E.复方益母草膏(分数:6.00)(1).既活血化瘀,又清热燥湿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既活血调经,又行气止痛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既滋补气血,又调经疏郁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考点
16、非处方药妇科用药 抗妇炎胶囊可活血化瘀,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白带量多,阴痒,痛经。益母颗粒可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定坤丹可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A.明目蒺藜丸 B.杞菊地黄丸 C.黄连羊肝丸 D.石斛夜光丸 E.珍视明滴眼液(分数:8.00)(1).功专泻火明目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功专滋肾养肝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既清热散风,又明目退翳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既清热解痉,
17、又明目退翳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五官科用药 黄连羊肝丸可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杞菊地黄丸可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明目蒺藜丸可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珍视明滴眼液可清热解痉,退翳明目;用于肝阴不足、肝气偏盛所致的不能久视、青少年远视力下降、青少年假性近视、视疲劳。 A.金花消痤丸 B.甘霖洗剂 C.当归苦参丸 D.防风通圣丸 E.皮肤康洗液(分数:6.00)(1).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是(分数:
18、2.00)A.B.C.D. E.解析:(2).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外科用药 防风通圣丸可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金花消痤丸可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甘霖洗剂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风湿热蕴肌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下焦湿热导致的外阴瘙痒。 A.天麻丸与川贝枇杷露 B.脑立清丸与六味地黄丸 C.妇血康颗粒
19、与益母草膏 D.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 E.牛黄解毒丸与柏子养心丸(分数:4.00)(1).含配伍禁忌成分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能使有毒成分叠加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对于饮片处方,如果药味中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药物,那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对于中成药,只有熟悉中成药制剂的处方内容,才有可能发现此类配伍禁忌。例如,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等均含有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等分别含有川贝、半夏,依据配伍禁忌原则
20、,若将上述两组合用,附子、乌头与川贝、半夏当属相反禁忌同用之列。联用数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在各自制剂的组成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相同的药味,因此,联用将会增加某一味或几味药的剂量。如大活络丹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均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加大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故在使用时应考虑药物“增量”的因素。 A.乌梅丸与阿司匹林 B.麻仁丸与利福平 C.痧气散与庆大霉素 D.四逆汤与地高辛 E.蛤蚧定喘丸与异烟肼(分数:8.00)(1).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影响药物分布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
21、.00)A.B.C. D.E.解析:(3).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影响药物排泄的中西药联用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鞣质、药用炭(炒炭药)、生物碱、果胶及金属离子等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蒲黄炭、荷叶炭、煅瓦楞子等不宜与生物碱、酶制剂同服,因为药物炭吸附生物碱及酶制剂,抑制其生物活
22、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含有果胶类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山茱萸等不宜与林可霉素同服,同服后可使林可霉素的透膜吸收减少 90%。某些中西药相互作用后,血药浓度有所变化,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碱性中药如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等,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的排泄减少,吸收增加,耳毒性增加。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液及肝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中西药合用时发生酶抑制反应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使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加。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异烟肼、丙卡巴肼、司来吉兰等的同时若口服含有麻黄碱成分
23、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等,所含麻黄碱可随血液循环至全身组织,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临床上应避免联用。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酸化体液而使药物排泄减少,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与磺胺类药、大环内酯类药物、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合用时,可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引起结晶尿或血尿;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肝毒性,甚至可引起听觉障碍;可使利福平和阿司匹林的排泄减少,加重肾的毒副作用。 A.协同增效 B.减轻毒副作用 C.产生拮抗作用 D.抑制药物活性 E.促进药物排泄(分数:4.0
24、0)(1).通宣理肺丸与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同时服用,能(分数:2.00)A.B.C. D.E.解析:(2).香连丸与甲氧苄啶联用,能(分数:2.00)A. B.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含麻黄的中成药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胶囊、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滋心阴液等联用。中西药合理的配伍,可导致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减轻毒副作用。研究表明,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联用后,其抗菌活性增强 16 倍。 A.山药丸 B.木瓜丸 C.六味地黄丸 D.苏合香丸 E.牛黄解毒丸
25、(分数:8.00)(1).内含朱砂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内含雄黄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内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内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考点 中药的不良反应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有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活络丸、追风透骨丸、蟾酥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磁朱丸、紫金锭等。含雄黄的
26、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追风丸、蟾酥丸、醒消丸、紫金锭等。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有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追风丸、追风透骨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36.00)1.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包括 A.主生殖 B.主生长发育 C.主水液 D.主纳气 E.温煦脏腑(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
27、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液,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的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保证呼吸均匀调和。肾中除藏有精气外,还有肾阴、肾阳。肾阴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2.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温煦作用(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气是活
28、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气的运行,血液在脉管内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能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稳定。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3.痰留于经络筋骨常导致的病证有 A.瘰疬痰核 B.肢体麻木 C.半身不遂 D.咳痰胸闷 E.阴疽流注(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29、如痰滞在肺,则可见喘咳、咳痰;痰阻于心,心主血脉不利,则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留于经络筋骨,则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则可见眩晕等;若痰与气凝结于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4.引起气不足的原因有 A.先天不足 B.劳倦内伤 C.后天失养 D.久病不复 E.脾肺肾功能失调(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与病机 气不足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
30、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导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导致。5.导致闭经的常见原因有 A.气虚血少 B.血热内炽 C.血寒凝滞 D.血瘀不通 E.气不摄血(分数:2.00)A. B.C. D. E.解析:考点 中医诊断基础问诊 若停经超过三个月,而又未妊娠者,称为闭经,多因生化不足,气虚血少,或血瘀不通,或血寒凝滞等。但也有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停经的,若无明显病状则不属病态。6.需采用“急则治其标”治则的病变有 A.肺痨咳嗽 B.大量出血 C.二便不利 D.腹水大增 E.气虚外感(分数:2.00)A.B. C. D. E.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则与治法
31、 急则治其标:在一般的情况下,病证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本而不是标,治本是一个根本的原则。但是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位置的变化,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分。如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标病甚急,不及时解决将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到本病的治疗时,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其本病。例如水臌患者,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的时候,应先治疗标病腹水。再如大出血的患者,不论其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病情有所缓和后再治其本病。又如某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复感外邪而患新病,当新病较急的时候,亦应先治外感以治
32、其标,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求其本。治标的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治本。然而,治标的方法可暂用而不宜常用,否则对正气将有所损害。7.脾胃虚寒之胃痛的主要症状有 A.大便溏薄 B.胃痛隐隐 C.泛吐清水 D.嘈杂吞酸 E.得食痛减(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脾胃虚寒之胃痛的主要症状有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8.肝火上扰之眩晕的主要症状有 A.头晕且痛 B.目赤口苦 C.烦躁易怒 D.五心烦热 E.寐少多梦(分数:2.00)A. B. C. D.E.
33、 解析:考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肝火上扰之眩晕的主要症状有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9.蒙医理论中,三根包括 A.赫依 B.精华 C.希日 D.红白精 E.巴达干(分数:2.00)A. B.C. D.E. 解析:考点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蒙医药基础知识 “赫依”、“希日”、“巴达干”为三根,是人体的本基。蒙医用三根的动态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其中“赫依”属五元之气,中性,是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动力的支配者;“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五元之土和水,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它们单一偏盛、偏衰或紊乱即导
34、致疾病,偏盛时表现为功能亢进,偏衰时表现为功能衰弱,偏盛达极点或有他根的干扰时变为紊乱,则表现为功能错乱。10.临床称为“大三阳”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结果有 A.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阳性 B.乙型肝炎病毒 e 抗体阳性 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D.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 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分数:2.00)A. B.C. D.E. 解析:考点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如在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 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 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大
35、三阳”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则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应尽快隔离。“小三阳”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不需要隔离。11.药师与患者之间良好沟通的意义有 A.减少药疗事故的发生 B.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C.提高用药的有效性 D.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中的问题 E.获取患者的信息(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考点 药学服务与咨询药学服务概述 药师与患者之间良好沟通的意义:使患者获得有关用药的指导,有利于疾病的
36、治疗,提高用药的有效性、依从性和安全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沟通是了解患者心灵的窗口,执业药师从中可获取患者的信息、问题及用药规律。通过执业药师的科学、专业、严谨、耐心的回答,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伴随沟通的深入、交往频率的增加,使执业药师和患者的情感和联系加强,贴近患者,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满意度。可确立执业药师的价值感,树立执业药师的形象,提高公众的认知度。12.与甘草相反的药有 A.海藻 B.芫花 C.甘遂 D.赤芍 E.京大戟(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的用药禁忌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
37、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13.宜空腹服的有 A.驱虫药 B.健胃药 C.泻下药 D.滋补药 E.抗疟药(分数:2.00)A. B.C. D.E.解析:考点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的用法用量 药品治疗疾病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病情和药效,服药时间有饭前、饭后和早晚的区别。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 12h 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38、宜饭后服。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药,均应略有间隔,以免影响疗效。重病者不拘时间,迅速服用,有的也可煎汤代茶饮。昏迷的患者吞咽困难可用鼻饲法。总之,应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确定不同的服药时间,以便取得好的治疗效果。14.在贮存中药饮片时,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 A.变色 B.腐烂 C.泛油 D.粘连 E.风化(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考点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处理后的制成品,可以直接供应调剂配方、煎制汤剂或作为制剂原料。常见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15.舒肝止痛丸的主治有
39、 A.肝胃不和 B.肝旺脾虚 C.肝气郁结 D.肝经风热 E.肝火头痛(分数:2.00)A. B.C. D.E.解析:考点 非处方药内科用药 舒肝止痛丸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16.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有 A.安全 B.简便 C.有效 D.经济 E.实用(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考点 中药的合理应用合理用药概述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四者缺一不可。既要权衡患者应用药物所获得的收益,又要考虑用药后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与治疗疾病的需要,又要顾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保护卫生资源与生
40、态环境。并以此为宗旨,制订出最好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地防治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发病率,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度增长,使社会和患者都获得最佳效益。17.小儿感冒的特点有 A.多热证 B.多实证 C.常夹食 D.常夹惊 E.常夹痰(分数:1.00)A.B.C. D. E. 解析:考点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18.超量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有 A.雷公藤 B.蓖麻子 C.北豆根 D.马兜铃 E.天仙藤(分数:1.00)A. B. C.
41、D. E. 解析:考点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均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竭。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19.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有 A.药用辅料 B.药材及饮片 C.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D.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E.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分数:1.00)A.B. C. D. E.解析:考点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现代中医药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分三部。药典
42、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20.禁用拔罐疗法的病证有 A.急性外伤性骨折 B.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 C.风寒感冒头痛 D.传染性皮肤病 E.精神分裂症(分数:1.00)A. B. C.D. E. 解析:考点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家庭常用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 禁用拔罐法的情况: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瘰疬、疝气及活动性肺结核;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前后阴部;婴幼儿;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过饱、烦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