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014 年真题-(3)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60.00) A.膜分离法 B.聚酰胺色谱法 C.硅胶柱色谱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 E.分馏法(分数:4.00)(1).主要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E.(2).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E.(3).主要根据沸点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E.(4).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E. A.二氧化硅 B
2、.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氯仿 E.乙醇(分数:6.00)(1).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分数:2.00)A.B.C.D.E.(2).常用的极性溶剂是(分数:2.00)A.B.C.D.E.(3).常用的脱色剂是(分数:2.00)A.B.C.D.E. A.碘化铋钾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异羟肟酸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乙酰化反应(分数:4.00)(1).可鉴定苦参碱的反应是(分数:2.00)A.B.C.D.E.(2).可鉴定小檗碱的反应是(分数:2.00)A.B.C.D.E. A.士的宁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莨菪碱 E.麻黄碱(分数:8.00)(1).马钱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3、(分数:2.00)A.B.C.D.E.(2).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C.D.E.(3).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C.D.E.(4).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C.D.E. A.Borntrager反应 B.羟基化反应 C.去甲基化反应 D.氢化反应 E.脱羧反应(分数:4.00)(1).与 -酚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呈阳性反应的是(分数:2.00)A.B.C.D.E.(2).与 -酚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呈阳性反应的是(分数:2.00)A.B.C.D.E. A.蒽醌类 B.皂苷类 C.生物碱类 D.黄酮类 E.木脂素类(分数:6.00)(
4、1).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B.C.D.E.(2).虎杖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B.C.D.E.(3).五味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B.C.D.E. A.5-羟基黄酮 B.6-羟基黄酮 C.7-羟基黄酮 D.4“-羟基黄酮 E.7,4“-二羟基黄酮(分数:4.00)(1).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B.C.D.E.(2).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分数:2.00)A.B.C.D.E. A.n-BuOH-HOAc-H2O(4:1:5上层,BAW) B.石油醚 C.2%三氯化铝甲醇溶液 D.不同浓度的乙醇-
5、水混合溶液 E.四氢硼钠(分数:8.00)(1).纸色谱分离鉴定黄酮苷混合物,常用的展开剂是(分数:2.00)A.B.C.D.E.(2).薄层色谱分离鉴定黄酮苷混合物,常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B.C.D.E.(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黄酮混合物,常用的洗脱剂是(分数:2.00)A.B.C.D.E.(4).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常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B.C.D.E. A.紫衫 B.葛根 C.陈皮 D.麻黄 E.满山红(分数:6.00)(1).含有大豆素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2).含有橙皮苷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3).含有
6、8-去甲基杜鹃素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 A.气相色谱-纸色谱 B.液相色谱 C.薄层色谱法 D.柱色谱法 E.纸色谱法(分数:4.00)(1).分离鉴定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分数:2.00)A.B.C.D.E.(2).分离鉴定薄荷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分数:2.00)A.B.C.D.E. A.强心苷 B.腺苷 C.吲哚苷 D.鸟苷 E.三萜皂苷(分数:6.00)(1).黄芪中的皂苷是(分数:2.00)A.B.C.D.E.(2).甘草中的皂苷是(分数:2.00)A.B.C.D.E.(3).洋地黄毒苷是(分数:2.00)A.B.C.D.E.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
7、:40.00)1.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原因主要有(分数:2.00)A.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B.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C.有的药材本草记载不详D.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不当E.有的药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2.植物药的采收原则有(分数:2.00)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出苗时采收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D.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E.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3.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规定的水分测定法有(分数:2.00)A.烘干法B.甲苯法C.减压干燥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气相色谱法
8、4.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一般有(分数:2.00)A.表面无节和节间B.表皮常有木栓层C.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D.断面中央有明显的髓部E.内皮层环明显5.组织结构中有树脂道的药材有(分数:2.00)A.桔梗B.人参C.当归D.三七E.西洋参6.板蓝根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分数:2.00)A.呈圆柱形,稍弯曲B.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C.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D.质坚硬,断面强纤维性E.气微,味微甜后苦涩7.含靛蓝、靛玉红成分的药材有(分数:2.00)A.侧柏叶B.大青叶C.蓼大青叶D.番泻叶E.枇杷叶8.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分数:2.00)A.
9、毫菊B.滁菊C.贡菊D.杭菊E.野菊9.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规定,应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药材有(分数:2.00)A.山楂B.苦杏仁C.乌梅D.枸杞子E.山萸肉10.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收藏的石斛品种有(分数:2.00)A.鼓槌石斛B.细叶石仙桃C.流苏金石斛D.流苏石斛E.金钗石斛11.金钱白花蛇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分数:2.00)A.呈圆盘状,盘径 36cm,蛇体直径 0B.背部有黑白相间的环纹,白色环纹 4558 个C.脊棱明显突起,脊鳞扩大呈六角形D.背鳞细密,通身 15行,尾下鳞单行E.气芳香,味微苦而甘12.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入药的药材有(分数:2.00)A.阿
10、胶B.鹿角霜C.血余炭D.僵蚕E.龟甲胶13.关于生物碱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大多具有碱性B.大多具有酸性C.大多具有生物活性D.结构中含有氮原子E.结构中含有金属原子14.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结构中均含有糖基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C.大多具有挥发性D.可发生酸水解反应E.大多具有升华性15.关于大黄化学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主含醌类化合物B.大黄酸是其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C.主含生物碱类化合物D.大多具有碱性E.大多具有酸性16.秦皮中主要化学成分有(分数:2.00)A.七叶内酯B.五味子脂甲C.七叶苷D.麝香酮E.厚朴酚17.主要
11、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有(分数:2.00)A.槐米B.川乌C.五味子D.黄芩E.熊胆18.人参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分数:2.00)A.人参二醇型B.人参三醇型C.莨菪烷型D.黄烷型E.齐墩果酸型19.能够发生甾体母核显色反应的结构类型有(分数:2.00)A.生物碱类B.甲型强心苷类C.乙型强心苷类D.香豆素类E.木脂素类20.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分数:2.00)A.甘草B.薄荷C.马兜铃D.细辛E.人参叶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014 年真题-(3)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60.00) A.膜分离法 B.聚酰胺
12、色谱法 C.硅胶柱色谱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 E.分馏法(分数:4.00)(1).主要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吸附基本原理为氢键吸附。适用化合物类型为酚类、醌类、黄酮类。(2).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离子交换法原理: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3).主要根据沸点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分馏法: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4).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分数:1.00)A.B
13、.C. D.E.解析:解析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 A.二氧化硅 B.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氯仿 E.乙醇(分数:6.00)(1).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常用的提取物质:CO 2 、NH 3 、C 2 H 6 、C 7 H 16 、CCl 2 F 2 、N 2 O、SF 6 等,最常用的为 CO 2 。(2).常用的极性溶剂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化合物极性大体可依据介电常数()的大小判断, 越大,极性越强。(3).常用的脱色剂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活性炭因为是
14、非极性吸附剂,故与硅胶、氧化铝相反,常用作脱色剂。 A.碘化铋钾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异羟肟酸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乙酰化反应(分数:4.00)(1).可鉴定苦参碱的反应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可鉴定小檗碱的反应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士的宁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莨菪碱 E.麻黄碱(分数:8.00)(1).马钱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马钱子中主要生物碱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2).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洋金花中
15、主要化学成分为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和 N-去甲莨菪碱。(3).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黄连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和木兰碱等。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4).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苦参中主要生物碱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A.Borntrager反应 B.羟基化反应 C.去甲基化反应 D.氢化反应 E.脱羧反应(分数:4.00)(1).与 -酚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呈阳性反应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与 -酚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呈阳性
16、反应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蒽醌类 B.皂苷类 C.生物碱类 D.黄酮类 E.木脂素类(分数:6.00)(1).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三萜皂苷。柴胡皂苷元为齐墩果烷衍生物。(2).虎杖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虎杖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二苯乙烯类、黄酮类、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分。(3).五味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五味子含木脂素约 5%。 A.5-羟基黄酮
17、B.6-羟基黄酮 C.7-羟基黄酮 D.4“-羟基黄酮 E.7,4“-二羟基黄酮(分数:4.00)(1).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如下:7,4“-二羟基7-或 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2).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n-BuOH-HOAc-H2O(4:1:5上层,BAW) B.石油醚 C.2%三氯化铝甲醇溶液 D.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混合溶液 E.四氢硼钠(分数:8.00)(1).纸色谱分
18、离鉴定黄酮苷混合物,常用的展开剂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纸色谱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常用的展开剂为 n-BuOH-HOAc-H 2 O(4:1:5上层,BAW)等。(2).薄层色谱分离鉴定黄酮苷混合物,常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硅胶薄层色谱用于分离与鉴定弱极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较好。常用显色剂为 2%三氯化铝甲醇溶液。(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黄酮混合物,常用的洗脱剂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聚酰胺薄层色谱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合于分离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类。由于聚酰胺对黄酮
19、类化合物吸附能力较强,因而需要用可以破坏其氢键缔合的溶剂作为展开剂。常用的展开剂有乙醇-水(3:2)混合溶液等。(4).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常用的显色剂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四氢硼钠(钾)反应,即在试管中加入 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液,再加等量 2%NaBH 4 的甲醇液,1 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生成紫至紫红色。阳性者为二氢黄酮类,阴性者为其他黄酮类。 A.紫衫 B.葛根 C.陈皮 D.麻黄 E.满山红(分数:6.00)(1).含有大豆素的药材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葛根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
20、-7,4“-二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2).含有橙皮苷的药材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陈皮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橙皮苷等。(3).含有 8-去甲基杜鹃素的药材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满山红主要成分为杜鹃素、8-去甲基杜鹃素、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以及莨菪亭、伞形酮、木毒素、 A.气相色谱-纸色谱 B.液相色谱 C.薄层色谱法 D.柱色谱法 E.纸色谱法(分数:4.00)(1).分离鉴定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分离鉴定薄荷挥发油的有效方法是(
21、分数:2.00)A. B.C.D.E.解析: A.强心苷 B.腺苷 C.吲哚苷 D.鸟苷 E.三萜皂苷(分数:6.00)(1).黄芪中的皂苷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黄芪中皂苷类结构主要为四环三萜及五环三萜苷类。(2).甘草中的皂苷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以甘草皂苷含量最高。(3).洋地黄毒苷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毛花洋地黄是玄参科植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其叶富含强心苷类化合物,达 30余种,多为次生苷。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
22、原因主要有(分数:2.00)A.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B.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C.有的药材本草记载不详 D.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不当E.有的药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解析:解析 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2.植物药的采收原则有(分数:2.00)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出苗时采收 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 D.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
23、开放时采收 E.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解析:解析 植物药类的一般采收原则:(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和产量均比较高。(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通常有效物质积累较多。(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叶片繁茂、颜色青绿、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此时往往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均高。(5)花类多在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
24、;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6)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8)藻、菌、地衣类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一。3.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规定的水分测定法有(分数:2.00)A.烘干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E.气相色谱法 解析:解析 水分测定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共四种方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4.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一般有(分数:2
25、.00)A.表面无节和节间B.表皮常有木栓层 C.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 D.断面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E.内皮层环明显解析:解析 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的性状特征一般有:(1)外有栓皮;(2)横断面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3)维管束环状排列;(4)髓部明显。5.组织结构中有树脂道的药材有(分数:2.00)A.桔梗B.人参 C.当归D.三七 E.西洋参 解析:解析 组织构造中有树脂道的药材有人参、三七、西洋参等。6.板蓝根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分数:2.00)A.呈圆柱形,稍弯曲 B.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 C.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 D.质坚硬,断面强纤维性E.气微,
26、味微甜后苦涩 解析:解析 板蓝根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7.含靛蓝、靛玉红成分的药材有(分数:2.00)A.侧柏叶B.大青叶 C.蓼大青叶 D.番泻叶E.枇杷叶解析:解析 大青叶化学成分:主含靛蓝、靛玉红。蓼大青叶化学成分:主含靛蓝、靛玉红。8.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分数:2.00)A.毫菊 B.滁菊 C.贡菊 D.杭菊 E.野菊解析:解析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9.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规定,
27、应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药材有(分数:2.00)A.山楂 B.苦杏仁C.乌梅D.枸杞子 E.山萸肉解析:10.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收藏的石斛品种有(分数:2.00)A.鼓槌石斛 B.细叶石仙桃C.流苏金石斛D.流苏石斛 E.金钗石斛 解析:解析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11.金钱白花蛇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分数:2.00)A.呈圆盘状,盘径 36cm,蛇体直径 0 B.背部有黑白相间的环纹,白色环纹 4558 个 C.脊棱明显突起,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D.背鳞细密,通身 15行,尾下鳞单行 E.气芳香,味微苦而甘解析:解析 金钱白
28、花蛇呈圆盘状,盘径 36cm,蛇体直径 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中,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 1对。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 4558 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 12 行鳞片,黑环纹宽 35 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12.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入药的药材有(分数:2.00)A.阿胶 B.鹿角霜 C.血余炭 D.僵蚕E.龟甲胶 解析:解析 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入药的药材,如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等。13.关于生物碱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大多具有碱
29、性 B.大多具有酸性C.大多具有生物活性 D.结构中含有氮原子 E.结构中含有金属原子解析:解析 生物碱指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多呈碱性,可与酸成盐;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一般来说,除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以及含氮维生素等动、植物体必需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外,其他含氮有机化合物均可视为生物碱。14.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结构中均含有糖基 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 C.大多具有挥发性D.可发生酸水解反应 E.大多具有升华性解析:解析 苷类化合物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类化合物,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
30、成的化合物。多为具有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少数结晶。一般无味,少数有甜或苦味。大多数的苷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亲水性),其亲水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碳苷无论在水中,还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均较小。天然苷类多呈左旋。苷水解后生成的糖多为右旋,因而常使混合物呈右旋。15.关于大黄化学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主含醌类化合物 B.大黄酸是其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 C.主含生物碱类化合物D.大多具有碱性E.大多具有酸性 解析:解析 现已从大黄中分离得到蒽醌、二蒽酮、芪、苯丁酮、单宁、萘色酮等不同种类的 80多种化合物,大体上可分为蒽醌类、多糖类与鞣质类。其中蒽醌类及其衍生物含量为 3%5%。大黄中蒽
31、醌类及其衍生物分为游离型与结合型。游离型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异大黄素、大黄酚、虫漆酸 D等。结合型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酮苷。大多数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是以苷的形式存在。中国药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总量不得少于干燥药材 1.5%。16.秦皮中主要化学成分有(分数:2.00)A.七叶内酯 B.五味子脂甲C.七叶苷 D.麝香酮E.厚朴酚解析:解析 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17.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有(分数:2.00)A.槐米 B.川乌C.五味子D
32、.黄芩 E.熊胆解析:解析 黄芩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芩苷(含 4.0%5.2%)、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槐花主要成分: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中国药典要求槐花总黄酮(以芦丁计)大于等于 8.0%,槐米总黄酮大于等于 20.0%。18.人参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分数:2.00)A.人参二醇型 B.人参三醇型 C.莨菪烷型D.黄烷型E.齐墩果酸型 解析:解析 人参含有皂苷、多糖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人参皂苷为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人参皂苷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人参皂苷二醇型(A 型)、人参皂苷三醇型(B 型)和齐墩果酸型(C 型)。19.能够发生甾体母核显色反应的结构类型有(分数:2.00)A.生物碱类B.甲型强心苷类 C.乙型强心苷类 D.香豆素类E.木脂素类解析:解析 强心苷的颜色反应可由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和 -去氧糖产生。20.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分数:2.00)A.甘草B.薄荷C.马兜铃 D.细辛 E.人参叶解析:解析 马兜铃酸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导致肾功能衰竭。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细辛、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