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64.00) A.紫草素 B.丹参醌A C.番泻苷 A D.蒽二酚 E.大黄素(分数:6.00)(1).属于萘醌的是_。(分数:2.00)A.B.C.D.E.(2).属于二蒽酮苷的是_。(分数:2.00)A.B.C.D.E.(3).属于菲醌的是_。(分数:2.00)A.B.C.D.E. A.简单香豆素 B.线型呋喃香豆素 C.角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角型吡喃香豆素(分数:10.00)(1).补骨脂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
2、.(2).邪蒿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3).伞形花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4).花椒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5).白芷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 A.水、甲醇、乙醇 B.三氯甲烷、乙醚 C.铁氰化钾氨溶液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乙酸铅、乙酸铜、氯化亚锡(分数:8.00)(1).鞣质可溶于_。(分数:2.00)A.B.C.D.E.(2).鞣质与之显色的试剂是_。(分数:2.00)A.B.C.D.E.(3).鞣质与之发生沉淀的试剂是_。(分数:2.00)A.B.C.D.E.(4).鞣质不溶
3、于_。(分数:2.00)A.B.C.D.E. A.单萜 B.二萜 C.倍半萜 D.三萜 E.四萜(分数:8.00)(1).6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D.E.(2).2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D.E.(3).4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D.E.(4).3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D.E. A.二氢黄酮 B.黄酮苷 C.3-OH 和 5-OH 黄酮 D.查耳酮 E.邻二酚羟基黄酮(分数:4.00)(1).氯化锶可用_检识。(分数
4、:2.00)A.B.C.D.E.(2).醋酸镁(显蓝色荧光)可用_检识。(分数:2.00)A.B.C.D.E. A.紫草素 B.丹参醌 C.大黄素 D.番泻苷 A E.大黄素蒽酮(分数:4.00)(1).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瘤等作用的是_。(分数:2.00)A.B.C.D.E.(2).具有致泻作用的是_。(分数:2.00)A.B.C.D.E. A.酚羟基 B.内酯环结构 C.1745-1715cm-1 D.甲氧基 E.36003200cm -1(分数:4.00)(1).香豆素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呈蓝绿色,是因为其具有_。(分数:2.00)A.B.C.D.E.(2).香豆素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
5、应,是因为其具有_。(分数:2.00)A.B.C.D.E. A.酸值 B.酯值 C.pH 值 D.皂化值 E.折光率(分数:6.00)(1).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B.C.D.E.(2).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B.C.D.E.(3).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B.C.D.E. A.冷冻析晶法 B.分馏法 C.硝酸银络合色谱法 D.Girard 试剂法 E.酸液萃取法(分数:6.00)(1).分离双键数目及位置不同的挥发油的方法_。(分数:2.00)A.B.C.D.E
6、.(2).分离薄荷脑常用的方法_。(分数:2.00)A.B.C.D.E.(3).分离沸点不同的挥发油的方法_。(分数:2.00)A.B.C.D.E. A.聚酰胺 B.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 D.大孔吸附树脂 E.膜(分数:8.00)(1).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E.(2).对酸、碱均稳定的极性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E.(3).具有氢键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E.(4).同时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性能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E.二、BX 型题/B(总题数:8,分数:36.0
7、0)1.含有菲醌邻醌结构类型的是_。 A.丹参醌 B.丹参醌B C.丹参新醌甲 D.丹参醌A E.丹参新醌丙(分数:4.00)A.B.C.D.E.2.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_。 A.水蒸气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压榨法 D.超临界提取法 E.升华法(分数:4.00)A.B.C.D.E.3.使酶失去活性常用的方法是_。 A.加热煮沸 B.加入电解质 C.加入重金属盐 D.加水冷却 E.药材粉碎破壁(分数:4.00)A.B.C.D.E.4.高等动物胆汁酸的结构特点为_。 A.是甾类化合物,具甾体母核 B.17 位连有 -戊酸侧链 C.为三萜类化合物 D.17 位有不饱和内酯环 E.多与甘氨酸或牛磺
8、酸以酰胺键结合,并以钠盐形式存在(分数:4.00)A.B.C.D.E.5.下列有颜色的黄酮是_。 A.黄酮醇 B.异黄酮 C.二氢黄酮 D.二氢黄酮醇 E.查耳酮(分数:4.00)A.B.C.D.E.6.将样品点在纸片上,喷以醋酸镁甲醇液,置紫外灯下观察,呈天蓝色荧光的是_。 A.黄酮 B.二氢黄酮 C.5-羟基黄酮 D.5-羟基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分数:4.00)A.B.C.D.E.7.提取绿原酸可采用_。 A.石油醚提取法 B.水煮法 C.水煮酒沉法 D.70%的乙醇回流法 E.氯仿提取法(分数:6.00)A.B.C.D.E.8.金银花中主要抗菌成分为_。 A.阿魏酸 B.咖啡酸 C
9、.绿原酸 D.异绿原酸 E.桂皮酸(分数:6.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2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64.00) A.紫草素 B.丹参醌A C.番泻苷 A D.蒽二酚 E.大黄素(分数:6.00)(1).属于萘醌的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醌类结构与分类”。(1)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符,可认为这些萘醌化合物为
10、紫草的有效成分。(2)二蒽酮类是二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即 C11-C10)和 位连接(即 C1-C1或 C4-C4)等形式。二蒽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蒽酮,用 FeCl3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如中药大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 A、B、C、D 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3)天然菲醌类衍生物包括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提取得到多种菲醌衍生物,其中丹参醌、丹参醌A、丹参醌B、隐丹参醌、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醌A 等为邻醌类衍生物,而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则为对醌类化合物。(2).
11、属于二蒽酮苷的是_。(分数:2.00)A.B.C. D.E.解析:(3).属于菲醌的是_。(分数:2.00)A.B. C.D.E.解析: A.简单香豆素 B.线型呋喃香豆素 C.角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角型吡喃香豆素(分数:10.00)(1).补骨脂内酯属于_。(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香豆素的结构与分类”。 (1)6,7-呋喃骈香豆素型(线型)以补骨脂内酯为代表,又称补骨脂内酯型。 (2)7,8-吡喃骈香豆素(角型)以邪蒿内酯为代表,如沙米丁和维斯纳丁。(3)简单香豆素类是指仅在苯环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绝大部分香豆素在 C-7 位都
12、有含氧基团存在,仅少数例外。伞形花内酯,即 7羟基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其他 C-5、C-6、C-8 位都有存在含氧取代的可能,常见的基团有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和异戊烯氧基等。异戊烯基除接在氧上外,也有接在碳上的,而且以 C-6 和 C-8 上出现较多。如茵芋苷。 (4)6,7吡喃骈香豆素(线型)以花椒内酯为代表,如美花椒内酯。 (5)7,8呋喃骈香豆素型(角型)以白芷内酯为代表。白芷内酯又名异补骨脂内酯,故又称异补骨脂内酯型。(2).邪蒿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E. 解析:(3).伞形花内酯属于_。(分数:2.00)A. B.C.D.E.解析:(4).
13、花椒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D. E.解析:(5).白芷内酯属于_。(分数:2.00)A.B.C. D.E.解析: A.水、甲醇、乙醇 B.三氯甲烷、乙醚 C.铁氰化钾氨溶液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乙酸铅、乙酸铜、氯化亚锡(分数:8.00)(1).鞣质可溶于_。(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鞣质的理化性质”。 (1)鞣质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也可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 (2)鞣质的水溶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深红色,并很快变成棕色。 (3)鞣质的水溶液能与乙酸铅、乙酸铜、氯化
14、亚锡等重金属盐产生沉淀。(2).鞣质与之显色的试剂是_。(分数:2.00)A.B.C. D.E.解析:(3).鞣质与之发生沉淀的试剂是_。(分数:2.00)A.B.C.D.E. 解析:(4).鞣质不溶于_。(分数:2.00)A.B. C.D.E.解析: A.单萜 B.二萜 C.倍半萜 D.三萜 E.四萜(分数:8.00)(1).6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萜类的结构”。萜类的分类及存在形式参见下表: B萜类的分类及存在形式/B类别 碳原子数 异戊二烯单位数 存在形式单萜 10 2 挥发油倍半萜 15 3 挥发油二
15、萜 20 4 树脂、苦味素、植物醇、叶绿素二倍半萜 25 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 30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四萜 40 8 植物胡萝卜素多萜 7.5103至3105 8 橡胶、硬橡胶(2).2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 B.C.D.E.解析:(3).4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 C.D.E.解析:(4).3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的萜类名称_。(分数:2.00)A.B.C. D.E.解析: A.二氢黄酮 B.黄酮苷 C.3-OH 和 5-OH 黄酮 D.查耳酮 E.邻二酚羟基黄酮(分数:4.00)(1).氯
16、化锶可用_检识。(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在氨性甲醇溶液中,氯化锶可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2)常用乙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本反应可在纸上进行。试验时在滤纸上滴加一滴供试液,喷以乙酸镁的甲醇溶液,加热干燥,在紫外光灯下观察。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若具有 C5OH,色泽更为明显。而黄酮、黄酮醇及异黄酮类等则显黄至橙黄乃至褐色。(2).醋酸镁(显蓝色荧光)可用_检识。(分数:2.00)A. B.C.D.E.解析: A.紫草素 B.丹参醌 C.大黄素 D.番泻
17、苷 A E.大黄素蒽酮(分数:4.00)(1).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瘤等作用的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醌类结构与分类”。(1)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符,可认为这些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2)二蒽酮类是二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又可分为中位连接(即 C10-C10)和 位连接(即 C1-C1或 C4-C4)等形式。二蒽酮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
18、二分子蒽酮,用 FeCl3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如中药大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 A、B、C、D 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2).具有致泻作用的是_。(分数:2.00)A.B.C.D. E.解析: A.酚羟基 B.内酯环结构 C.1745-1715cm-1 D.甲氧基 E.36003200cm -1(分数:4.00)(1).香豆素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呈蓝绿色,是因为其具有_。(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香豆素的显色反应”。 (1)三氯化铁反应:具有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可与三氯化铁试剂产生颜色反应,通常是蓝绿色。 (2)异羟肟酸铁反应:由于香豆素类具有
19、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可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然后再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2).香豆素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是因为其具有_。(分数:2.00)A.B. C.D.E.解析: A.酸值 B.酯值 C.pH 值 D.皂化值 E.折光率(分数:6.00)(1).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1)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中和 1g 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2)酯值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水解 1g
20、挥发油中所含酯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3)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以皂化 1g 挥发油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皂化值是酸值和酯值之和。(2).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3).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是_。(分数:2.00)A.B.C.D. E.解析: A.冷冻析晶法 B.分馏法 C.硝酸银络合色谱法 D.Girard 试剂法 E.酸液萃取法(分数:6.00)(1).分离双键数目及位置不同的挥发油的方法_。(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
21、组题考查要点是“挥发油的分离”。 (1)硝酸银络合色谱:对采用上述色谱条件难以分离的挥发油,可用硝酸银硅胶或硝酸银氧化铝柱色谱及薄层色谱分离。一般硝酸银的加入量为2%25%。其原理是根据挥发油成分中双键的数目和位置不同,与硝酸银形成络合物难易程度和稳定性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冷冻析晶法:将挥发油于 0以下放置使析出结晶,若无结晶析出可将温度降至-20,继续放置至结晶析出,再经重结晶可得单体结晶。如薄荷油冷至-10,经 12 小时析出第一批粗脑,油再在-20冷冻 24 小时可析出第二批粗脑,粗脑加热熔融,在 0冷冻即可得较纯薄荷脑。此法操作简单,但对某些挥发性单体分离不够完全,而且大部
22、分挥发油冷冻后仍不能析出结晶。 (3)分馏法:根据挥发油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由于类别不同,分子量的大小、双键的数目、位置及含氧官能团等都可能有一定差异,因而沸点也有一定的差距。(2).分离薄荷脑常用的方法_。(分数:2.00)A. B.C.D.E.解析:(3).分离沸点不同的挥发油的方法_。(分数:2.00)A.B. C.D.E.解析: A.聚酰胺 B.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 D.大孔吸附树脂 E.膜(分数:8.00)(1).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聚酰胺吸附色谱法”。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
23、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分离方法。它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可溶于浓盐酸、冰乙酸及甲酸。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子筛的性能。(2).对酸、碱均稳定的极性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 E.解析:(3).具有氢键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 B.C.D.E.解析:(4).同时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性能的吸附剂是_。(分数:2.00)A.B.C.D. E.解析:二、BX 型题/B(总题数:8,分数:36.00)1.含有菲醌邻醌结构类型的是_。 A.丹参醌 B.丹参醌B C.丹参新醌甲 D.丹参醌A E.丹参新醌丙(分数:4.00)A. B. C.D.
24、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醌类结构与分类”。天然菲醌类衍生物包括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提取得到多种菲醌衍生物,其中丹参醌、丹参醌A、丹参醌B、隐丹参醌、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醌A 等为邻醌类衍生物,而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则为对醌类化合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D。2.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_。 A.水蒸气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压榨法 D.超临界提取法 E.升华法(分数:4.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挥发油的提取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C
25、D。3.使酶失去活性常用的方法是_。 A.加热煮沸 B.加入电解质 C.加入重金属盐 D.加水冷却 E.药材粉碎破壁(分数:4.0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蛋白质和酶”。在大多数情况下,需防止酶水解中药中欲提取的成分,为此,须使酶失去活性,如加热、加入电解质或重金属盐等均能使酶失去活性;有时则要利用酶水解的专属性,有选择地水解某种苷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C。4.高等动物胆汁酸的结构特点为_。 A.是甾类化合物,具甾体母核 B.17 位连有 -戊酸侧链 C.为三萜类化合物 D.17 位有不饱和内酯环 E.多与甘氨酸或牛磺酸以酰胺键结合,并以钠盐形式存在(
26、分数:4.00)A. B. 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胆汁酸的结构特点”。天然胆汁酸是胆烷酸的衍生物,在动物的胆汁中它们通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氨基以酰胺键结合成甘氨胆汁酸或牛磺胆汁酸,并以钠盐形式存在。胆烷酸的结构中有甾体母核,其中 B/C 环稠合皆为反式,C/D 环稠合也多为反式,而 A/B 环稠合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形式。母核上 C-10 和 C-13 位的角甲基皆为 -取向,C-17 位上连接的戊酸侧链也是 -取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E。5.下列有颜色的黄酮是_。 A.黄酮醇 B.异黄酮 C.二氢黄酮 D.二氢黄酮醇 E.查耳酮(分数:4.00)A. B. C.D.
27、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黄酮的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游离的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均无光学活性。黄酮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有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 等)的种类、数目、取代位置有关。以黄酮为例来说,其色原酮部分原本是无色的,但在 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了交叉共轭体系,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至黄色,查耳酮为黄至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较
28、短,故不显色(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或显浅黄色(异黄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E。6.将样品点在纸片上,喷以醋酸镁甲醇液,置紫外灯下观察,呈天蓝色荧光的是_。 A.黄酮 B.二氢黄酮 C.5-羟基黄酮 D.5-羟基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分数:4.00)A.B. C.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常用乙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本反应可在纸上进行。试验时在滤纸上滴加一滴供试液,喷以乙酸镁的甲醇溶液,加热干燥,在紫外光灯下观察。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若具有 C5OH,色泽更为明显。而黄酮、黄酮醇及异黄酮类等则显黄至橙黄乃至褐色。因此,本题
29、的正确答案为 BDE。7.提取绿原酸可采用_。 A.石油醚提取法 B.水煮法 C.水煮酒沉法 D.70%的乙醇回流法 E.氯仿提取法(分数:6.00)A.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氯原酸的提取”。氯原酸的提取:利用绿原酸极性较大的性质,通常采用水煎煮提取法、水提醇沉提取法、70%乙醇回流提取法从中药中提取绿原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8.金银花中主要抗菌成分为_。 A.阿魏酸 B.咖啡酸 C.绿原酸 D.异绿原酸 E.桂皮酸(分数:6.00)A.B.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金银花的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现又证明,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 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混合物亦为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