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通过加热炮制,毒性降低的药材是(分数:1.00)A.五味子B.雄黄C.商陆D.柴胡E.党参2.下列哪一组药材通过炮制后主要起“杀酶保苷”作用(分数:1.00)A.大黄、白芍、甘草、苦杏仁B.秦皮、槐米、大黄、黄芩C.桔梗、白芍、黄芩、白芥子D.苦杏仁、白芥子、黄芩、槐米E.人参、甘草、大黄、柴胡3.有关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炮制可增强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解性B.通过炮制可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C.通过炮制可改变含无机
2、化合物药物的物理性状,便于制剂D.通过炮制可降低鞣质含量E.炮制可降低药材有机酸类成分含量,降低刺激性4.不适合用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或用具是(分数:1.00)A.炮制辅料常用酒B.水制时宜少泡多润C.铁器D.少用醋炮制E.可采用烘、晒、炒等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5.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麻黄根发汗,茎止汗,故麻黄根茎不能混用B.牛蒡子炒制后,具有杀酶保苷的作用C.矿物药、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便于煎煮和粉碎D.川乌、草乌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E.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必须除去6.关于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槟榔碱、麻黄碱
3、等不溶于水,炮制后溶解度增大B.石榴皮中的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故以生用为宜C.草乌中剧毒成分为乌头碱,经炮制后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D.醋制延胡索,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成盐,具增效作用E.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炮制后转变为异士的宁7.药物炮制的最终目的是(分数:1.00)A.缓和或改变药性B.降低毒性C.提高药物净度D.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E.有利于制剂8.下列药物炮制属于保存药效的是(分数:1.00)A.苦杏仁B.马钱子C.木鳖子D.赭石E.牡蛎9.下列不属于炮制对中药性味的影响的是(分数:1.00)A.炮制纠正中药性味偏胜偏衰B.炮制增强中药的温热及寒凉之性,辛酸咸之味C
4、.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D.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苦寒或温热之性味E.炮制增强中药的辛酸咸之味10.下列不属于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趋向的是(分数:1.00)A.生者引之以成寒,则沉而直达下焦B.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C.酒制升提D.姜制发散E.杀酶保苷11.通过改变生物碱结构以达减毒目的的是(分数:1.00)A.麻黄B.朱砂C.黄连D.马钱子E.苦参12.宜采用蒸法破坏酶的活性以保存药效的是(分数:1.00)A.薄荷B.黄芩C.何首乌D.麻黄E.附子二、配伍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44.00) A.食盐水 B.生姜汁 C.甘草水 D.麻油 E.米泔水(分数:10.00)(1).抑制药物
5、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C.D.E.(2).除去药物的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3).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C.D.E.(4).使药物酥脆,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C.D.E.(5).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 A.挥发油类 B.生物碱类 C.苷类 D.有机酸类 E.油脂类(分数:8.00)(1).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疗效的是(分数:2.00)A.B.C.D.E.(2).应及时加工处理,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
6、洗”的是(分数:2.00)A.B.C.D.E.(3).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即提出“勿令犯火”的是指(分数:2.00)A.B.C.D.E.(4).常采用炒、蒸、烘等方法破坏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损失的是(分数:2.00)A.B.C.D.E. A.莱菔子 B.地黄 C.决明子 D.阿胶 E.甘遂(分数:8.00)(1).经炮制能降低毒性或不良反应的是(分数:2.00)A.B.C.D.E.(2).经炮制能改变或缓和药性的是(分数:2.00)A.B.C.D.E.(3).经炮制能增强疗效的是(分数:2.00)A.B.C.D.E.(4).经炮制能改变作用趋向的是(分数:2.00)A.B.C.D.E. A.磁石
7、、炉甘石 B.山药、莲子 C.杏仁、天冬 D.芒硝、硼砂 E.薄荷、荆芥(分数:8.00)(1).贮藏中易发生虫蛀的药材有(分数:2.00)A.B.C.D.E.(2).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分数:2.00)A.B.C.D.E.(3).贮藏中易风化的药材有(分数:2.00)A.B.C.D.E.(4).贮藏中易气味散失的药材有(分数:2.00)A.B.C.D.E. A.醋制延胡索 B.血余煅炭 C.酒制大黄 D.姜炙半夏 E.盐炙杜仲(分数:10.00)(1).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免伤脾胃的是(分数:2.00)A.B.C.D.E.(2).可增强补肾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3)
8、.具有止血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4).能增强人肝止痛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5).能增强化痰止呕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44.00)13.药物在储藏中,易发生泛油现象的成分是(分数:2.00)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挥发油E.树脂14.使炮制品变异的自然因素有(分数:2.00)A.温度B.湿度C.真菌D.日光E.虫害15.炮制的目的包括(分数:2.00)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B.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C.增强药物疗效D.便于调剂和制剂E.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16
9、.药材中含挥发油性有效成分,应阴干的是(分数:2.00)A.益母草B.薄荷C.甘草D.藿香E.荆芥17.药物经过炮制后,去毒的方法有(分数:3.00)A.加热B.水飞、水泡漂C.加辅料处理D.去油制霜E.净制18.药物炮制后能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分数:3.00)A.性味B.升降浮沉C.归经D.作用趋向E.理化性质19.下列炮制方法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有影响的是(分数:3.00)A.醋制B.热制C.煨制D.酒制E.姜汁制20.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分数:3.00)A.增强药物生物碱类、苷类化学成分的溶出率B.只能使药物化学成分发生一定的量变C.降低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成分含量D.改变药材中鞣质类
10、成分的含量E.破坏或抑制药材中酶的活性,保护有效成分21.饮片净度要求中,非药用部位包括(分数:3.00)A.果实及种子类的皮壳及核B.根茎类的芦头C.皮类的栓皮D.动物类的头、足、翅E.矿物类的夹杂物22.饮片的质量控制中检查项应包括(分数:3.00)A.水分B.灰分C.重金属D.微生物E.农药残留量23.以下药物中,常用蜂蜜炮制的是(分数:3.00)A.甘草B.麻黄C.百部D.枇杷叶E.天麻24.药物的净度标准为(分数:3.00)A.纯净B.无杂质C.无霉败品D.无泥沙E.无虫蛀品25.下列哪组固体辅料能作为炮制用辅料(分数:3.00)A.稻米、麦麸B.土、河砂C.滑石粉、淀粉D.白矾、豆
11、腐E.蛤粉、食盐26.关于常用固体辅料稻米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味甘、性平B.补中益气C.健脾和胃D.除烦止渴E.止泻痢27.固体辅料河砂的作用有(分数:3.00)A.作传热介质B.使药物质地酥脆C.降低毒性D.去除非药用部分E.辅料协同作用28.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有(分数:3.00)A.色泽(含光泽)B.气味、水分C.净度、片型及粉碎粒度D.有效成分含量E.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通过加热炮制,毒性降低的药材是(分数:1.00)A.五味子B.雄
12、黄C.商陆 D.柴胡E.党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炮制的目的。通过中药炮制可达到改变药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利于调剂制剂等多种目的。其中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可有多种途径,如苍耳子、蓖麻子、相思子等一类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其中所含毒性蛋白质因受热变性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2.下列哪一组药材通过炮制后主要起“杀酶保苷”作用(分数:1.00)A.大黄、白芍、甘草、苦杏仁B.秦皮、槐米、大黄、黄芩C.桔梗、白芍、黄芩、白芥子D.苦杏仁、白芥子、黄芩、槐米 E.人参、甘草、大黄、柴胡解析:解析 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植物细胞中往往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
13、条件下苷可被相应的酶分解,从而使含量减少而降低或失去疗效。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如槐花、苦杏仁、黄芩等药物,采收后若长期放置,相应的酶便可分解芦丁、苦杏仁苷、黄芩苷等。选项 D 中的药材炮制达到“杀酶保苷”目的。3.有关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炮制可增强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解性B.通过炮制可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C.通过炮制可改变含无机化合物药物的物理性状,便于制剂D.通过炮制可降低鞣质含量 E.炮制可降低药材有机酸类成分含量,降低刺激性解析:解析 炮制可除去或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4.不适合用于含苷类
14、中药的炮制方法或用具是(分数:1.00)A.炮制辅料常用酒B.水制时宜少泡多润C.铁器 D.少用醋炮制E.可采用烘、晒、炒等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解析:解析 炮制对苷类的作用:酒可提高含苷类药物的溶解度,增强疗效;炮制时用水处理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损失,如大黄。炮制时忌用铁器。5.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麻黄根发汗,茎止汗,故麻黄根茎不能混用 B.牛蒡子炒制后,具有杀酶保苷的作用C.矿物药、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便于煎煮和粉碎D.川乌、草乌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E.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必须除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炮制的作用。麻黄:其茎能发
15、汗,其根能止汗,故须分开。6.关于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槟榔碱、麻黄碱等不溶于水,炮制后溶解度增大 B.石榴皮中的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故以生用为宜C.草乌中剧毒成分为乌头碱,经炮制后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D.醋制延胡索,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成盐,具增效作用E.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炮制后转变为异士的宁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对生物碱类的作用。含生物碱的药材可通过炮制改变其结构,增强其溶解性,达到增效的目的,如延胡索乙素;有的小分子生物碱易水解或溶于水而损失,炮制时应尽量避免与水接触,如小檗碱、槟榔碱。7.药物炮制的最终目的是(分数:1.00)A.缓和或改变
16、药性B.降低毒性C.提高药物净度D.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 E.有利于制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减毒增效。无论是缓和改变药性还是改变药物作用趋势,其最终目的都归结于减毒增效。8.下列药物炮制属于保存药效的是(分数:1.00)A.苦杏仁 B.马钱子C.木鳖子D.赭石E.牡蛎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苦杏仁的炮制。苦杏仁炮制过程中可“杀酶保苷”。9.下列不属于炮制对中药性味的影响的是(分数:1.00)A.炮制纠正中药性味偏胜偏衰B.炮制增强中药的温热及寒凉之性,辛酸咸之味C.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 D.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苦寒或温热之性味E.炮制增强中药的辛酸咸之味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17、炮制对中药性味的影响。中药以“四气”和“五味”表示其性能。性味偏盛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往往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辛耗气,过甘生湿,过酸损齿,过苦伤胃,过咸生痰。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改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味,达到改变药物作用的目的。中药的作用趋向是以升、降、浮、沉来表示的。中药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升、降、浮、沉的特性。10.下列不属于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趋向的是(分数:1.00)A.生者引之以成寒,则沉而直达下焦B.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C.酒制升提D.姜制发散E.杀酶保苷 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所对中药作用趋向的影响。中药的作用趋向是以升、降、浮、沉来表示的。中药
18、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升、降、浮、沉的特性。酒能升能散,宜行药势,是炮制中最常用的液体辅料之一,古人对其作用概括为“酒制升提”。大黄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经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先升后降。元代李杲认为,大黄治下焦疾病,“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品,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肿,膈上热痰”。黄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生品多用于下焦湿热。酒制可略减其苦寒之性,并借助酒的引导作用,以清上焦之热,如上清丸中的黄柏用酒制,转降为升。11.通过改变生物碱结构以达减毒目的的是(分数:1.00)A.麻黄B.朱砂C.黄连D.马钱子 E.苦参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对生物
19、碱类的作用。含生物碱的药材可通过炮制改变其结构,增强其溶解性,达到增效的目的,如延胡索乙素;有的小分子生物碱易水解或溶于水而损失,炮制时应尽量避免与水接触,如小檗碱、槟榔碱。12.宜采用蒸法破坏酶的活性以保存药效的是(分数:1.00)A.薄荷B.黄芩 C.何首乌D.麻黄E.附子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蒸法炮制的作用。苦杏仁、黄芩等药物,采收后若长期放置,相应的酶便可分解芦丁、苦杏仁苷、黄芩苷等,从而使这些药物疗效降低。花类药物所含的花色苷也可因酶的作用而变色脱瓣,所以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酶解,保证质量和药效。二、配伍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44.0
20、0) A.食盐水 B.生姜汁 C.甘草水 D.麻油 E.米泔水(分数:10.00)(1).抑制药物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除去药物的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使药物酥脆,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作用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所用辅料的作用。食盐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
21、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引药下行,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并能矫味、防腐等。生姜味辛,性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药物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麻油味甘,性微寒。具润燥通便,解毒生肌的作用。 A.挥发油类 B.生物碱类 C.苷类 D.有机酸类 E.油脂类(分数:8.00)(1).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疗效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应及时加工处理,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即提出“勿令犯火”的是指(
22、分数:2.00)A. B.C.D.E.解析:(4).常采用炒、蒸、烘等方法破坏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损失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注意事项和炮制作用。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同时,酸具酸性,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应及时加工处理,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的是挥发油类。雷公炮炙论中即提出“勿令犯火”的是挥发油类。常采用炒、蒸、烘等方法破坏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损失的是苷类。 A.莱菔子 B.地黄 C.决明子 D.阿胶 E.甘遂
23、(分数:8.00)(1).经炮制能降低毒性或不良反应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经炮制能改变或缓和药性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经炮制能增强疗效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经炮制能改变作用趋向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的作用。古人认为,决明子、莱菔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药方得味出。这是因为多数种子类药材外有坚硬的种皮,疏水性强,在煎煮过程中影响溶剂的浸润和渗透,造成药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经加热炮制后种皮爆裂,质地变疏松,增加了与溶剂
24、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成分的解吸与溶解,从而便于成分煎出。这是后人“逢子必炒”的依据和用意。生地黄,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衄、斑疹、热病口渴等症。经蒸制成熟地黄后其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A.磁石、炉甘石 B.山药、莲子 C.杏仁、天冬 D.芒硝、硼砂 E.薄荷、荆芥(分数:8.00)(1).贮藏中易发生虫蛀的药材有(分数:2.00)A.B. C.D.E.解析:(2).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分数:2.00)A.B.C. D.E.解析:(3).贮藏中易风化的药材有(分数:2.
25、00)A.B.C.D. E.解析:(4).贮藏中易气味散失的药材有(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材贮藏中易发生的变化。山药药食同源,含有大量淀粉和多糖,易被虫蛀;杏仁含有大量脂肪油,久置易泛油;芒硝、硼砂含有结晶水,易风化;游离状态的挥发油在自然状态下易挥发损失,所以对含游离挥发油的薄荷、荆芥等宜在采收后或喷润后迅速加工切制,不宜带水堆积久放,以免挥发油损失,影响质量。 A.醋制延胡索 B.血余煅炭 C.酒制大黄 D.姜炙半夏 E.盐炙杜仲(分数:10.00)(1).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免伤脾胃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可增强补肾
26、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具有止血作用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能增强人肝止痛作用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5).能增强化痰止呕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炮制的作用。食盐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引药下行,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并能矫味、防腐等。生姜味辛,性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药物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
27、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44.00)13.药物在储藏中,易发生泛油现象的成分是(分数:2.00)A.蛋白质B.油脂 C.糖类 D.挥发油 E.树脂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储藏。14.使炮制品变异的自然因素有(分数:2.00)A.温度 B.湿度 C.真菌 D.日光 E.虫害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使炮制品变异的自然因素。15.炮制的目的包括(分数:2.00)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B.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C.增强药物疗效 D.便于调剂和制剂 E.改变或
28、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的目的。炮制的目的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16.药材中含挥发油性有效成分,应阴干的是(分数:2.00)A.益母草B.薄荷 C.甘草D.藿香 E.荆芥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含挥发油中药的炮制。挥发油在中药中分布非常广泛,其组成成分复杂,多数以游离态存在,有的则以结合状态存在。游离状态的挥发油在自然状态下易挥发损失,所以对含游离挥发油的薄荷、荆芥等宜在采收后或喷润后迅速加工切制,不宜带水堆积久放,以免挥发油损失,影响质量。17.药物经过炮制后,去毒的方法有(分数:3.00)A.加热 B.
29、水飞、水泡漂 C.加辅料处理 D.去油制霜 E.净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去毒的炮制方法。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汉代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指出:麻黄“生则令人烦,汗出不可止”。说明麻黄生用有“烦”和“出汗不止”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便可除去其副作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干漆要炒熟,不尔损人伤胃”,以示干漆要通过炒或煅等制法减少副作用。鹅不食草生用对胃有刺激性,若炒制或蜜制,则可减小其副作用。又如临床上遇到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的患者,需用柏子仁宁心安神,但生柏子仁有润肠通便的副作用,服后患者可发生腹泻,若将柏子仁压去油脂制成柏子仁霜应用,即可免除腹泻的发生。18.药
30、物炮制后能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分数:3.00)A.性味 B.升降浮沉 C.归经 D.作用趋向 E.理化性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对药材性能的影响。炮制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中药以“四气”和“五味”表示其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中药的作用部位常以归经来表示;中药的作用趋向是以升、降、浮、沉来表示的。药材在炮制条件下的热处理后,其细胞组织及所合成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可使某些难溶于水的成分水溶性增加。19.下列炮制方法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有影响的是(分数:3.00)A.醋制 B.热制 C.煨制D.酒制 E.姜汁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对生物碱的影响。高温情况下有些生物碱不稳
31、定,可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醋是弱酸,所含醋酸能与游离的生物碱结合成盐。生物碱的醋酸盐易被水溶出,从而增加水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疗效。酒含有乙醇,是具有稀醇性质的液体辅料。游离生物碱或其盐类可溶于酒。20.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分数:3.00)A.增强药物生物碱类、苷类化学成分的溶出率 B.只能使药物化学成分发生一定的量变C.降低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D.改变药材中鞣质类成分的含量 E.破坏或抑制药材中酶的活性,保护有效成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B 选项错误,不仅仅是发生量变。21.饮片净度要求中,非药用部位包括(分数:3.00)A.果实及种子类的皮壳及
32、核 B.根茎类的芦头 C.皮类的栓皮 D.动物类的头、足、翅 E.矿物类的夹杂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品的非药用部位。某些根类药材的芦头(根上部之根茎部分),皮类药材的粗皮(栓皮),昆虫类药材的头、足、翅等均为非药用部位,常应除净。22.饮片的质量控制中检查项应包括(分数:3.00)A.水分 B.灰分 C.重金属 D.微生物 E.农药残留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饮片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为杂质,含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铅、镉、砷、汞、铜等重金属,酸败度,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及微生物等。23.以下药物中,常用蜂蜜炮制的是(分数:3.00)A.甘草 B.麻黄 C.百部 D.枇杷叶
33、 E.天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用蜂蜜炮制的药物。这类药物有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等。24.药物的净度标准为(分数:3.00)A.纯净 B.无杂质 C.无霉败品 D.无泥沙 E.无虫蛀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净度。净度是指中药炮制品的纯净程度,可以用炮制品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来表示。中药炮制品即中药饮片的净度要求是不应该含有泥沙、灰屑、霉烂品、虫蛀品、杂物及非药用部位等。25.下列哪组固体辅料能作为炮制用辅料(分数:3.00)A.稻米、麦麸 B.土、河砂 C.滑石粉、淀粉D.白矾、豆腐 E.蛤粉、食盐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常用辅料。常用固体辅料包
34、括:麦麸、河砂、稻米、土、滑石粉、蛤粉。26.关于常用固体辅料稻米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味甘、性平 B.补中益气 C.健脾和胃 D.除烦止渴 E.止泻痢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辅料稻米。稻米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可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刺激性和毒性。中药炮制多选用大米或糯米。27.固体辅料河砂的作用有(分数:3.00)A.作传热介质 B.使药物质地酥脆 C.降低毒性 D.去除非药用部分 E.辅料协同作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辅料河砂。应用河砂作为中药炮制的辅料,主要是作中间传热体,利用其温度高、传热快的特点,使质地坚韧的药物质地酥脆,或使药物膨大鼓起,便于粉碎和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还可利用河砂温度高,破坏部分毒性成分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去除非药用部位及矫味矫臭等。常用砂烫炒的药物有穿山甲、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马钱子、鸡内金等。28.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有(分数:3.00)A.色泽(含光泽) B.气味、水分 C.净度、片型及粉碎粒度 D.有效成分含量 E.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饮片的质量控制。饮片的质量控制: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含量,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铅、镉、砷、汞、铜等重金属,酸败度,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及微生物等方面的限度要求;有效成分含量;毒性成分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