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5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3553       资源大小:123.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58及答案解析.doc

    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58 及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18.00)1.酒蒸黄精,每 100kg 黄精用酒量为 A.25kg B.20kg C.30kg D.10kg E.15kg(分数:1.00)A.B.C.D.E.2.厚朴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 B.燥湿 C.发表 D.消积 E.平喘(分数:1.00)A.B.C.D.E.3.固体分散体中最常用的亲水性载体材料是 A.乙基纤维素 B.聚乙二醇类 C.号丙烯酸树脂 D.号丙烯酸树脂 E.醋酸纤维素酞酸酯(分数:1.00)A.B.C.D.E.4.热原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

    2、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其中致热活性特别强的是U /U A.脂肪酸 B.脂多糖 C.磷脂 D.蛋白质 E.胆固醇(分数:1.00)A.B.C.D.E.5.年老体弱、久病及妇女胎前产后便秘者应使用 A.温里药 B.补益药 C.峻下逐水药 D.润下药 E.攻下药(分数:1.00)A.B.C.D.E.6.既凉血止血,又清泻肝火的药是 A.槐花 B.大蓟 C.地榆 D.白茅根 E.侧柏叶(分数:1.00)A.B.C.D.E.7.法半夏的辅料宜选用U /U A.甘草、生姜 B.甘草、白矾 C.生姜、皂角 D.甘草、石灰 E.白矾、甘草(分数:1.00)A.B.C.D.E.8.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U /U

    3、。 A.完整表皮 B.毛囊 C.皮脂腺 D.汗腺 E.血管(分数:1.00)A.B.C.D.E.9.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为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二氧化钛 C.+十二烷基磺酸钠 D.明胶 E.尼泊金乙酯 (分数:1.00)A.B.C.D.E.10.既解毒消肿,又开窍辟秽的药是 A.硼砂 B.蟾酥 C.白芷 D.远志 E.白僵蚕(分数:1.00)A.B.C.D.E.11.某批药品的干颗粒重 40kg,加入 14%干淀粉、5%MCC、5%CMS-Na 和 1%硬脂酸镁,欲制成片剂 20 万片,则片重为 A.0.35g B.0.30g C.0.25g D.0.20g E.0.33g(分数:1.00

    4、)A.B.C.D.E.12.红花妁功效是 A.活血祛瘀,利尿消肿 B.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C.逐瘀通经,补肝肾 D.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分数:1.00)A.B.C.D.E.13.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U /U。 A.完整表皮 B.毛囊 C.皮脂腺 D.汗腺 E.血管(分数:1.00)A.B.C.D.E.14.成人内服朱砂的一日常用量是 A.0.10.5g B.0.61g C. 13g D. 36g E.69g (分数:1.00)A.B.C.D.E.15.眼膏剂常用基质为U /U。 A.凡士林 7 份,液状石蜡 1 份,羊毛脂 2 份 B.凡士林 6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5、 2 份 C.凡士林 8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1 份 D.凡士林 4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3 份 E.凡士林 6 份,液状石蜡 1 份、羊毛脂各 3 份(分数:1.00)A.B.C.D.E.16.生用能解表,醋制能增强疏肝作用的药是U /U A.青皮 B.延胡索 C.荔枝核 D.香附 E.柴胡(分数:1.00)A.B.C.D.E.17.厚朴的炮制宜选用 A.酒炙法 B.醋炙法 C.盐炙法 D.姜炙法 E.蜜炙法(分数:1.00)A.B.C.D.E.18.在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采用改良明胶法是为了除去 A.鞣质 B.热原 C.多糖类 D.黏液质 E.蛋白质(分数:1.00)A.B.C.D

    6、.E.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14.50) A.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B.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C.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D.养心安神,袪风通络 E.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分数:1.00)(1).磁石的功效是(分数:0.50)A.B.C.D.E.(2).朱砂的功效是(分数:0.50)A.B.C.D.E. A.既能解表,又能止痉 B.既能解表,又能化湿 C.既能解表,又能行气 D.既能解表,又能平喘 E.既能解表,又能止痛(分数:3.00)(1).麻黄的功效是U /U。(分数:1.00)A.B.C.D.E.(2).紫苏的功效是U /U。(分数:1.00)A.B.C.D.E.(3).香薷的

    7、功效是U /U。(分数:1.00)A.B.C.D.E. A.当归 B.半夏 C.生地黄 D.金银花 E.阿胶(分数:2.50)(1).性味甘、平的药是U /U(分数:0.50)A.B.C.D.E.(2).性味甘、辛、温的药是U /U(分数:0.50)A.B.C.D.E.(3).性味辛、温的药是U /U(分数:0.50)A.B.C.D.E.(4).性味甘、苦、寒的药是U /U(分数:0.50)A.B.C.D.E.(5).性味甘、寒的药足U /U(分数:0.50)A.B.C.D.E.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分数:2.00)(1).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多为U /U。(分

    8、数:1.00)A.B.C.D.E.(2).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多为U /U。(分数:1.00)A.B.C.D.E. A.砂炒法 B.炒黄法 C.炒焦法 D.麸炒法 E.米炒法(分数:4.00)(1).芥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E.(2).红娘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E.(3).苍术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E.(4).枳壳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E. A.平肝潜阳,制酸止痛 B.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C.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D.理气和胃,祛寒止痛 E

    9、.疏肝下气,散寒止痛(分数:2.00)(1).香附的功效有(分数:0.50)A.B.C.D.E.(2).昊莱萸的功效有(分数:0.50)A.B.C.D.E.(3).白芍的功效有(分数:0.50)A.B.C.D.E.(4).牡蛎的功效有(分数:0.50)A.B.C.D.E.三、B多选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9.陈皮的功效有 A.理气 B.和中 C.健脾 D.燥湿 E.化痰(分数:1.00)A.B.C.D.E.20.成品需测定乙醇量的有 A.浸青剂 B.酊剂 C.中药合剂 D.流浸膏剂 E.药酒 (分数:1.00)A.B.C.D.E.21.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U /U

    10、A.珍珠 B.钩藤 C.天麻 D.全蝎 E.羚羊角(分数:1.00)A.B.C.D.E.22.过筛的目的是 A.将粉碎后的粉末分成不同的等级 B.将不同的药物粉末混匀 C.提供各种剂型所需要的药粉 D.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溶解 E.得到较均匀的粉末(分数:1.00)A.B.C.D.E.23.鸡内金的功效有 A.化痰止咳 B.运脾消食 C.固精止遗 D.化坚消石 E.破气散结(分数:1.00)A.B.C.D.E.24.有关气雾剂中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 B.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愈小愈好 C.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

    11、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 0.51m 为宜 D.起局部治疗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 310m 为宜 E.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分数:1.00)A.B.C.D.E.25.雷公藤的功效有 A.祛风除湿 B.活血通络 C.利湿退黄 D.消肿止痛 E.杀虫解毒(分数:1.00)A.B.C.D.E.26.清炒法的目的在于 A.便于调剂和制剂 B.增强疗效 C.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D.缓和或改变药性 E.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分数:1.00)A.B.C.D.E.27.不宜用水作溶剂的浸提方法有 A.煎煮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法(分数:1.

    12、00)A.B.C.D.E.28.药物消除半衰期是指U /U A.药物吸收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B.血药浓度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C.体内药量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D.药效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E.表观分布容积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分数:1.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58 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18.00)1.酒蒸黄精,每 100kg 黄精用酒量为 A.25kg B.20kg C.30kg D.10kg E.15kg(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黄精酒炙的辅料用量。

    13、每 100kg 黄精用黄酒 20kg。2.厚朴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 B.燥湿 C.发表 D.消积 E.平喘(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厚朴的功效。 厚朴:燥湿散满,消食散痞,降气平喘,霍乱及腹痛。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3.固体分散体中最常用的亲水性载体材料是 A.乙基纤维素 B.聚乙二醇类 C.号丙烯酸树脂 D.号丙烯酸树脂 E.醋酸纤维素酞酸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材料。 固体分散体按药剂学释药性能分为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缓(控)型固体分散体和靶向释药型固体分散体。最

    14、常用的亲水性载体材料是:聚乙二醇类。4.热原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其中致热活性特别强的是U /U A.脂肪酸 B.脂多糖 C.磷脂 D.蛋白质 E.胆固醇(分数:1.00)A.B. C.D.E.解析:5.年老体弱、久病及妇女胎前产后便秘者应使用 A.温里药 B.补益药 C.峻下逐水药 D.润下药 E.攻下药(分数:1.00)A.B.C.D. E.解析:6.既凉血止血,又清泻肝火的药是 A.槐花 B.大蓟 C.地榆 D.白茅根 E.侧柏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止血药的功效的异同。 大蓟:凉血,止血。用于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症。地榆

    15、: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侧柏叶;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7.法半夏的辅料宜选用U /U A.甘草、生姜 B.甘草、白矾 C.生姜、皂角 D.甘草、石灰 E.白矾、甘草(分数:1.00)A.B.C.D. E.解析:8.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U /U。 A.完整表皮 B.毛囊 C.皮脂腺 D.汗腺 E.血管(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

    16、考查要点是“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完整表皮;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具有类脂质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吸收途径为: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9.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为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二氧化钛 C.+十二烷基磺酸钠 D.明胶 E.尼泊金乙酯 (分数:1.00)A.B.C.D. E.解析:10.既解毒消肿,又开窍辟秽的药是 A.硼砂 B.蟾酥 C.白芷 D.远志 E.白僵蚕(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蟾酥与各章功

    17、效相似药物的功效的异同。 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蟾酥开窍醒神,止痛,解毒;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白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11.某批药品的干颗粒重 40kg,加入 14%干淀粉、5%MCC、5%CMS-Na 和 1%硬脂酸镁,欲制成片剂 20 万片,则片重为 A.0.35g B.0.30g C.0.25g D.0.20g E.0.33g(分数:1.00)A.B.C. D.E.解析:12.红花妁功效是 A.活血祛瘀,利尿消肿 B.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C.逐瘀通经,补肝肾 D.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分

    18、数:1.00)A.B.C.D. E.解析:13.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U /U。 A.完整表皮 B.毛囊 C.皮脂腺 D.汗腺 E.血管(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完整表皮;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具有类脂质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吸收途径为: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4.成人内服朱砂的一日常用量是 A.0.10.5g B.0.61g C. 13g D. 36g E.69g (分数:1.0

    19、0)A. B.C.D.E.解析:15.眼膏剂常用基质为U /U。 A.凡士林 7 份,液状石蜡 1 份,羊毛脂 2 份 B.凡士林 6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2 份 C.凡士林 8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1 份 D.凡士林 4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3 份 E.凡士林 6 份,液状石蜡 1 份、羊毛脂各 3 份(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眼膏剂常用基质”。眼膏所用基质除符合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外,必须灭菌且纯净细腻,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常用基质为凡士林 8 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 1 份混合制成,可根据室温适当增减液状石蜡用量。其中羊毛脂有吸水

    20、性、黏附性和表面活性作用,该眼膏基质易与泪液及水溶性药液混合,且易附着于眼结膜上并促进药物的渗透,又适用于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基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6.生用能解表,醋制能增强疏肝作用的药是U /U A.青皮 B.延胡索 C.荔枝核 D.香附 E.柴胡(分数:1.00)A.B.C.D.E. 解析:17.厚朴的炮制宜选用 A.酒炙法 B.醋炙法 C.盐炙法 D.姜炙法 E.蜜炙法(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厚朴的炮制方法。 厚朴宽中和胃,采用姜炙法。18.在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中,采用改良明胶法是为了除去 A.鞣质 B.热原 C.多糖类 D.黏液质 E.蛋白

    21、质(分数:1.00)A. B.C.D.E.解析: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6,分数:14.50) A.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B.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C.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D.养心安神,袪风通络 E.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分数:1.00)(1).磁石的功效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朱砂的功效是(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磁石、朱砂均为重镇安神药。 A.既能解表,又能止痉 B.既能解表,又能化湿 C.既能解表,又能行气 D.既能解表,又能平喘 E.既能解表,又能止痛(分数:3.00)(1).麻黄的功效是U /U。(分数:1.00)A.B.C.

    22、D. E.解析:(2).紫苏的功效是U /U。(分数:1.00)A.B.C. D.E.解析:(3).香薷的功效是U /U。(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解表药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紫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香薷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 A.当归 B.半夏 C.生地黄 D.金银花 E.阿胶(分数:2.50)(1).性味甘、平的药是U /U(分数:0.50)A.B.C.D.E. 解析:(2).性味甘、辛、温的药是U /U(分数:0.50)A. B.C.D.E.解析:(3).性味辛、温的药是U /U(

    23、分数:0.50)A.B. C.D.E.解析:(4).性味甘、苦、寒的药是U /U(分数:0.50)A.B.C. D.E.解析:(5).性味甘、寒的药足U /U(分数:0.50)A.B.C.D. E.解析: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分数:2.00)(1).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多为U /U。(分数:1.00)A.B.C. D.E.解析:(2).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多为U /U。(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五味的效用”。 A.砂炒法 B.炒黄法 C.炒焦法 D.麸炒法 E.米炒法(分数:4.00)(1).芥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24、/U。(分数:1.00)A.B. C.D.E.解析:(2).红娘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E. 解析:(3).苍术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 E.解析:(4).枳壳常用的炮制方法是U /U。(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红娘子与枳壳的炮制”。芥子:炒芥子是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爆裂声,当散出香辣气时,取出晾凉。红娘子经米炒后,能够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苍术药性燥烈,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麸炒枳壳是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

    25、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麸炒后,能够缓和燥性或刺激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 A.平肝潜阳,制酸止痛 B.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C.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D.理气和胃,祛寒止痛 E.疏肝下气,散寒止痛(分数:2.00)(1).香附的功效有(分数:0.50)A.B.C. D.E.解析:(2).昊莱萸的功效有(分数:0.50)A.B.C.D.E. 解析:(3).白芍的功效有(分数:0.50)A.B. C.D.E.解析:(4).牡蛎的功效有(分数:0.50)A. B.C.D.E.解析:三、B多选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9.陈皮的功

    26、效有 A.理气 B.和中 C.健脾 D.燥湿 E.化痰(分数:1.00)A. B.C. D. E. 解析:解析 陈皮属理气药,功效为理气调中、燥湿化痰。20.成品需测定乙醇量的有 A.浸青剂 B.酊剂 C.中药合剂 D.流浸膏剂 E.药酒 (分数:1.00)A.B. C.D. E. 解析:21.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U /U A.珍珠 B.钩藤 C.天麻 D.全蝎 E.羚羊角(分数:1.00)A.B. C. D.E. 解析:22.过筛的目的是 A.将粉碎后的粉末分成不同的等级 B.将不同的药物粉末混匀 C.提供各种剂型所需要的药粉 D.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溶解 E.得到较均匀的

    27、粉末(分数:1.00)A. B. C. 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筛析和过筛混合的目的。23.鸡内金的功效有 A.化痰止咳 B.运脾消食 C.固精止遗 D.化坚消石 E.破气散结(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鸡内金的功效。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24.有关气雾剂中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 B.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愈小愈好 C.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 0.51m 为宜 D.起局部治疗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 310m 为宜 E.吸入给药时,药物的

    28、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分数:1.00)A.B.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雾剂药物吸收的因素。本题在 2004 年考查过应重点掌握。 主要因素有:药物的脂溶性及分子大小,吸入给药时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大小;气雾剂雾滴的大小,影响其在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沉积,一般起局部作用,粒子以 310m 大小为宜;而发挥全身作用,粒径应在 0.51m 之间。雾滴过粗物易沉着在口腔,咽部及呼吸器官的各部位腔道中,粒子过小,雾滴在肺泡部位的沉积减少,反而影响吸收。 本题考查吸入药物要通过细胞膜,药物的脂溶性越大,越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

    29、 A 不对,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刑,雾滴的粒径有一定大小比例,太粗或太细都不好。所以 B 不对。25.雷公藤的功效有 A.祛风除湿 B.活血通络 C.利湿退黄 D.消肿止痛 E.杀虫解毒(分数:1.00)A. B. C.D. E. 解析:26.清炒法的目的在于 A.便于调剂和制剂 B.增强疗效 C.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D.缓和或改变药性 E.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分数:1.00)A.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清炒法的目的。 清炒法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缓和或改变药性,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27.不宜用水作溶剂的浸提方法有 A.煎煮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法(分数:1.00)A.B. C. D. E.解析:28.药物消除半衰期是指U /U A.药物吸收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B.血药浓度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C.体内药量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D.药效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E.表观分布容积下降一般所需要的时间(分数:1.00)A.B. C. D.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5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