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2-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综合分析选择题 lilist-style(总题数:7,分数:40.00)(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试题是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都有其独立的备选项。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黄连上清丸,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处方由黄连、桅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酒炒)、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分数
2、:4.00)(1).关于辅料酒的作用错误的是 A.活血通络 B.引药上行 C.软坚散结 D.矫味矫臭 E.祛风散寒(分数:2.00)A.B.C.D.E.(2).关于辅料姜汁的作用错误的是 A.发表散寒 B.温中止呕 C.缓和寒性 D.增效减毒 E.清热、润燥(分数:2.00)A.B.C.D.E.某药材属于叶类中药。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药材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具小叶,外侧小叶耳状或箭形;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毛或近无毛,网脉明显;叶片革质;气微,味微苦。(分数:6.00)(1).该药材来源于 A.蔷薇科 B.夹竹桃科 C.小檗科
3、 D.柏科 E.伞形科(分数:2.00)A.B.C.D.E.(2).该药材的原植物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分数:2.00)A.B.C.D.E.(3).该药材的名称为 A.枇杷叶 B.罗布麻叶 C.侧柏叶 D.艾叶 E.淫羊藿(分数:2.00)A.B.C.D.E.大黄为常用中药之一,系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抗菌、抗肿瘤、利胆保肝、利尿、止血等作用。(分数:8.00)(1).大黄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 E.黄酮(分数:2.00)A.B.C.D.E.(2).
4、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C.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E.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分数:2.00)A.B.C.D.E.(3).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番泻苷 B B.大黄酸葡萄糖苷 C.番泻苷 A D.大黄素葡萄糖苷 E.大黄素龙胆双糖苷(分数:2.00)A.B.C.D.E.(4).大黄的有效成分中,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葡萄糖苷 B.番泻苷 C.大黄素 D.芦荟苷 E.大黄素葡萄糖苷(分数:2.00)A.B.C.D.E.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曾针对何首乌及其成方
5、制剂肝损伤风险的因素,认为以下四点情况可能会增加肝损伤风险:(1)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2)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3)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4)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予以注意。(分数:6.00)(1).通报中所提出的“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的使用方法,可认为该不良反应是 A.变态反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副作用 E.后遗效应(分数:2.00)A.B.C.D.E.(2).通报中所提出的“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的注意点,可反映 A.炮制增效减毒的影响作用 B.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C.品种
6、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D.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E.采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数:2.00)A.B.C.D.E.(3).通报中所提出的“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的注意点,可反映哪种影响因素 A.生理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药物因素 E.心理因素(分数:2.00)A.B.C.D.E.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某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分数:6.00)(1).不属于怀药的是 A.地黄 B.牛膝 C.
7、山药 D.菊花 E.枳实(分数:2.00)A.B.C.D.E.(2).不属于广药的主产地的是 A.广东 B.台湾 C.广西 D.澳门 E.海南(分数:2.00)A.B.C.D.E.(3).以下药名中不属于道地药材的是 A.川贝母 B.秦艽 C.宁夏枸杞 D.关防风 E.绵茵陈(分数:2.00)A.B.C.D.E.皂苷是一类结构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其中以薯蓣科、百合科、毛莨科、五加科、伞形科和豆科等分布最为广泛。皂苷的结构可分为苷元和糖两个部分。如果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则称为三萜皂苷,苷元为螺甾烷类化合物,则称为甾体皂苷。(分数:6.00)(1).分离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选用的
8、方法是 A.丙酮沉淀法 B.吉拉尔 P 或吉拉尔 T 试剂法 C.乙醚沉淀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E.碱水萃取法(分数:2.00)A.B.C.D.E.(2).与醋酐-浓硫酸试剂反应最后产生蓝绿色的苷为 A.薯蓣皂苷 B.柴胡皂苷 C.甘草皂苷 D.人参皂苷 E.芦丁(分数:2.00)A.B.C.D.E.(3).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反应是 A.三氯化锑反应 B.keller-kiliani 反应 C.10%H2SO4反应 D.碱性苦味酸反应 E.三氯乙酸反应(分数:2.00)A.B.C.D.E.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
9、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分数:4.00)(1).处方中山楂应选用 A.生山楂 B.炒山楂 C.山楂炭 D.焦山楂 E.姜山楂(分数:2.00)A.B.C.D.E.(2).下列关于莱菔子说法错误的是 A.保和丸中莱菔子应选用炒制品 B.保和丸中莱菔子应选用生品 C.莱菔子炮制后可使药性变升为降 D.莱菔子炒制时应该用文火 E.炒莱菔子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分数:2.00)A.B.C.D.E.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正(总题数:20,分数:80.00)1.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结构中均含有糖基 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 C.大多具有挥发性 D.可发生酸水解反
10、应 E.大多具有升华性(分数:4.00)A.B.C.D.E.2.强心苷中 ,-不饱和内酯环反应有 A.亚硝酰氯化钠反应,红色 B.间二硝基苯反应,红色 C.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红色 D.碱性苦味酸反应,橙或橙红色 E.三氯化锑反应(分数:4.00)A.B.C.D.E.3.米炒斑蝥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便于粉碎 C.增强疗效 D.矫正气味 E.改变药性(分数:4.00)A.B.C.D.E.4.中国药典规定的水分测定法有 A.烘干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分数:4.00)A.B.C.D.E.5.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为 A.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
11、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B.具有适宜的稠度、黏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C.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D.应与药物结合牢固 E.不与药物产生配伍禁忌(分数:4.00)A.B.C.D.E.6.关于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A.治疗剂量下发生 B.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 C.符合治疗目的 D.不符合治疗目的 E.高剂量下发生(分数:4.00)A.B.C.D.E.7.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 A.需制成液体药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 B.为了发挥长效作用而需制成液体药剂供临床应用的药物 C.需要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D.毒性药物 E.剂量小的药物(分数:4.00)A.B.C.D.E
12、.8.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有 A.清洁养护法 B.防湿养护法 C.密封贮藏法 D.对抗同贮法 E.气调养护法(分数:4.00)A.B.C.D.E.9.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有 A.旋光性 B.易水解 C.味苦 D.对酸稳定 E.易溶于乙醚(分数:4.00)A.B.C.D.E.10.对因功效中,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 A.化瘀 B.化痰 C.排脓 D.利水 E.排石(分数:4.00)A.B.C.D.E.11.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 A.苦味及辛辣味 B.吸湿性 C.易溶于乙醚 D.能产生泡沫 E.溶血性(分数:4.00)A.B.C.D.E.12.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适用的药材类型是 A.树脂
13、类药材 B.根茎类药材 C.矿石类药材 D.动物粪便类药材 E.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分数:4.00)A.B.C.D.E.13.可用塑制法制备的丸剂有 A.蜜丸 B.浓缩丸 C.水丸 D.糊丸 E.蜡丸(分数:4.00)A.B.C.D.E.14.聚酰胺薄层色谱法特别适合于分离哪类化合物 A.酚类 B.黄酮类 C.皂苷类 D.醌类 E.萜类(分数:4.00)A.B.C.D.E.15.含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或反应有 A.荧光性质 B.异羟肟酸铁反应 C.Gibb 反应 D.Kedde 反应 E.Emerson 反应(分数:4.00)A.B.C.D.E.16.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
14、的局部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有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大肠埃希菌 D.霉菌 E.酵母菌(分数:4.00)A.B.C.D.E.17.下列片剂制备时需加入崩解剂的有 A.泡腾片 B.口含片 C.舌下片 D.外用溶液片 E.长效片(分数:4.00)A.B.C.D.E.18.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 A.根羌 B.蚕羌 C.大头羌 D.条羌 E.竹节羌(分数:4.00)A.B.C.D.E.19.以油胶树脂类入药的中药材有 A.乳香 B.血竭 C.没药 D.苏合香 E.阿魏(分数:4.00)A.B.C.D.E.20.蛤蚧的主要性状特征是 A.头略呈扁三角状,无异型大齿,吻鳞不切鼻孔 B.
15、腹背部呈椭圆形 C.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 D.四足均具 5 趾,足趾底有吸盘 E.尾长为体长的 2 倍(分数:4.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2-2-2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综合分析选择题 lilist-style(总题数:7,分数:40.00)(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试题是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都有其独立的备选项。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黄连上清丸,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
16、黄赤。处方由黄连、桅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酒炒)、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分数:4.00)(1).关于辅料酒的作用错误的是 A.活血通络 B.引药上行 C.软坚散结 D.矫味矫臭 E.祛风散寒(分数:2.00)A.B.C. D.E.解析:(2).关于辅料姜汁的作用错误的是 A.发表散寒 B.温中止呕 C.缓和寒性 D.增效减毒 E.清热、润燥(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辅料酒的作用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辅料姜汁的作用为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经姜制后能抑制寒性,增
17、效减毒。某药材属于叶类中药。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药材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具小叶,外侧小叶耳状或箭形;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毛或近无毛,网脉明显;叶片革质;气微,味微苦。(分数:6.00)(1).该药材来源于 A.蔷薇科 B.夹竹桃科 C.小檗科 D.柏科 E.伞形科(分数:2.00)A.B.C. D.E.解析:(2).该药材的原植物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分数:2.00)A.B.C.D. E.解析:(3).该药材的名称为 A.枇杷叶 B.罗布麻叶 C.侧柏叶 D.艾叶 E.淫羊藿(分数:2.00)
18、A.B.C.D.E. 解析:解析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为四基原药材。大黄为常用中药之一,系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抗菌、抗肿瘤、利胆保肝、利尿、止血等作用。(分数:8.00)(1).大黄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 E.黄酮(分数:2.00)A.B.C.D. E.解析:(2).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C.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E.
19、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分数:2.00)A. B.C.D.E.解析:(3).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番泻苷 B B.大黄酸葡萄糖苷 C.番泻苷 A D.大黄素葡萄糖苷 E.大黄素龙胆双糖苷(分数:2.00)A.B.C. D.E.解析:(4).大黄的有效成分中,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酸葡萄糖苷 B.番泻苷 C.大黄素 D.芦荟苷 E.大黄素葡萄糖苷(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考查中药实例大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曾针对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肝损伤风险的因素,认为以下四点情况可能会增加肝损伤风险:(1)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2)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
20、更易导致肝损伤。(3)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4)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予以注意。(分数:6.00)(1).通报中所提出的“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的使用方法,可认为该不良反应是 A.变态反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副作用 E.后遗效应(分数:2.00)A.B. C.D.E.解析:(2).通报中所提出的“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的注意点,可反映 A.炮制增效减毒的影响作用 B.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C.品种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D.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E.采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数:2.00)A. B.C.D.E
21、.解析:(3).通报中所提出的“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的注意点,可反映哪种影响因素 A.生理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药物因素 E.心理因素(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是毒性反应发生的条件。生品比制品的毒性更强,提示炮制的减毒作用。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害病史的患者慎用,提示患者的病理状态是其影响因素。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某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
22、临床所公认。(分数:6.00)(1).不属于怀药的是 A.地黄 B.牛膝 C.山药 D.菊花 E.枳实(分数:2.00)A.B.C.D.E. 解析:(2).不属于广药的主产地的是 A.广东 B.台湾 C.广西 D.澳门 E.海南(分数:2.00)A.B.C.D. E.解析:(3).以下药名中不属于道地药材的是 A.川贝母 B.秦艽 C.宁夏枸杞 D.关防风 E.绵茵陈(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1)怀药是焦作地方特产,主要指古怀庆府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2)广药,系指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出产的道地药材。(3)绵茵陈不属于道地药材。皂苷是一
23、类结构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其中以薯蓣科、百合科、毛莨科、五加科、伞形科和豆科等分布最为广泛。皂苷的结构可分为苷元和糖两个部分。如果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则称为三萜皂苷,苷元为螺甾烷类化合物,则称为甾体皂苷。(分数:6.00)(1).分离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选用的方法是 A.丙酮沉淀法 B.吉拉尔 P 或吉拉尔 T 试剂法 C.乙醚沉淀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E.碱水萃取法(分数:2.00)A.B.C.D.E. 解析:(2).与醋酐-浓硫酸试剂反应最后产生蓝绿色的苷为 A.薯蓣皂苷 B.柴胡皂苷 C.甘草皂苷 D.人参皂苷 E.芦丁(分数:2.00)A. B.C.D.E.解析:(
24、3).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反应是 A.三氯化锑反应 B.keller-kiliani 反应 C.10%H2SO4反应 D.碱性苦味酸反应 E.三氯乙酸反应(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考查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区别。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分数:4.00)(1).处方中山楂应选用 A.生山楂 B.炒山楂 C.山楂炭 D.焦山楂 E.姜山楂(分数:2.00)A.B.C.D. E.解析:(2).下列关于莱菔子说法错误的是 A.保和丸中莱菔子应选用炒制品 B.保和丸中
25、莱菔子应选用生品 C.莱菔子炮制后可使药性变升为降 D.莱菔子炒制时应该用文火 E.炒莱菔子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山楂炒焦后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痢疾。莱菔子通过文火炒制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正(总题数:20,分数:80.00)1.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结构中均含有糖基 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 C.大多具有挥发性 D.可发生酸水解反应 E.大多具有升华性(分数:4.00)
26、A. B. C.D. E.解析:解析 (1)苷类化合物的性状:多为具有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少数结晶;一般无味,少数有甜或苦味。(2)苷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大多数的苷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其亲水性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碳苷无论在水中还是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均较小。(3)苷类化合物的旋光性:天然苷类多呈左旋,苷水解后生成的糖多为右旋,由于旋光性的变化,因而常使混合物右旋;比较水解前后旋光性的变化,可用以检识苷类的存在。2.强心苷中 ,-不饱和内酯环反应有 A.亚硝酰氯化钠反应,红色 B.间二硝基苯反应,红色 C.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红色 D.碱性苦味酸反应,橙或橙红色 E.三氯化锑反应(分数:4.00
27、)A. B. C. D. E.解析:解析 考查 ,-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3.米炒斑蝥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便于粉碎 C.增强疗效 D.矫正气味 E.改变药性(分数:4.00)A. B.C.D. E.解析:解析 斑蝥米炒后,其毒性降低,气味矫正,可内服。4.中国药典规定的水分测定法有 A.烘干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分数:4.00)A. B. C. D.E.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规定的水分测定法有五种:第一法(费休氏法)包括容量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第二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和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
28、品。第四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第五法(气相色谱法)。5.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为 A.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B.具有适宜的稠度、黏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C.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D.应与药物结合牢固 E.不与药物产生配伍禁忌(分数:4.00)A. B. C. D.E. 解析:解析 软膏剂的基质应具有的条件:(1)适宜的黏稠度,润滑,无刺激。(2)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3)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4)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5)易洗除,不污染衣物。6.关于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A.治疗剂量
29、下发生 B.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 C.符合治疗目的 D.不符合治疗目的 E.高剂量下发生(分数:4.00)A. B. C.D. E.解析:解析 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所表现出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7.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 A.需制成液体药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 B.为了发挥长效作用而需制成液体药剂供临床应用的药物 C.需要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D.毒性药物 E.剂量小的药物(分数:4.00)A. B. C. D.E.解析:解析 适宜于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1)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2)为了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的稳定
30、性的药物。但是毒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8.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有 A.清洁养护法 B.防湿养护法 C.密封贮藏法 D.对抗同贮法 E.气调养护法(分数:4.00)A. B. C. D. E.解析:解析 传统的贮藏保管法:清洁养护法、防湿养护法、密封贮藏法、对抗同贮法。气调养护法属现代贮藏保管方法。9.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有 A.旋光性 B.易水解 C.味苦 D.对酸稳定 E.易溶于乙醚(分数:4.00)A. B. C. D.E.解析:解析 环烯醚萜苷具有旋光性,有苦味,对酸敏感,不溶于乙醚,易水解,生成的苷元遇酸能变色,不易得到结晶性苷元。10.对因功效中,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
31、A.化瘀 B.化痰 C.排脓 D.利水 E.排石(分数:4.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按照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因功效中,含有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痰、瘀、脓、结石、食积、水饮等均属于病理产物,化瘀、化痰、排脓、利水、排石均属于消除病理产物功效。11.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 A.苦味及辛辣味 B.吸湿性 C.易溶于乙醚 D.能产生泡沫 E.溶血性(分数:4.00)A. B. C.D. E. 解析:解析 皂苷多具有苦而辛辣味,具吸湿性,多数三萜皂苷都呈酸性,大多数皂苷极性大,易溶于水等极性大的溶剂,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具有发泡性,溶血性。12.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适
32、用的药材类型是 A.树脂类药材 B.根茎类药材 C.矿石类药材 D.动物粪便类药材 E.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分数:4.00)A. B.C.D. E. 解析:解析 先炒药后加醋多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五灵脂;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等,应先炒后加盐水。13.可用塑制法制备的丸剂有 A.蜜丸 B.浓缩丸 C.水丸 D.糊丸 E.蜡丸(分数:4.00)A. B. C.D. E. 解析:解析 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均采用塑制法制备,水丸采用泛制法制备。14.聚酰胺薄层色谱法特别适合于分离哪类化合物 A.酚类 B.黄酮类 C.皂苷类
33、 D.醌类 E.萜类(分数:4.00)A. B. C.D. E.解析:解析 聚酰胺主要是利用氢键缔和原理分离物质。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酚羟基。15.含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或反应有 A.荧光性质 B.异羟肟酸铁反应 C.Gibb 反应 D.Kedde 反应 E.Emerson 反应(分数:4.00)A. B. C. D.E. 解析:解析 考查含酚羟基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Kedde 反应是五元 ,-不饱和内酯环活性亚甲基的反应。16.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有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大肠埃希菌 D.霉菌 E.酵
34、母菌(分数:4.00)A. B. C.D.E.解析:解析 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每 1g、1ml 或 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7.下列片剂制备时需加入崩解剂的有 A.泡腾片 B.口含片 C.舌下片 D.外用溶液片 E.长效片(分数:4.00)A. B.C.D. E.解析:解析 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有利于药物的溶出。除需要药物缓慢释放的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等外,一般片剂均需加崩解剂。中药半浸膏片剂含有药材细粉,遇水后能缓缓崩解,一般不需另加崩解剂。18.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 A.根羌 B.蚕羌 C.大头羌 D.条
35、羌 E.竹节羌(分数:4.00)A.B. C. D. E. 解析:解析 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宽叶羌活分为“大头羌”和“条羌”。19.以油胶树脂类入药的中药材有 A.乳香 B.血竭 C.没药 D.苏合香 E.阿魏(分数:4.00)A. B.C. D.E. 解析:解析 药用树脂通常根据其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而分为酸树脂、酯树脂和混合树脂 3 类。混合树脂根据其成分的差异又分为胶树脂、油胶树脂、油树脂和香树脂 4 类。松香属酸树脂;血竭属酯树脂;藤黄属胶树脂;乳香、没药、阿魏属油胶树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属油树脂;苏合香属香树脂。20.蛤蚧的主要性状特征是 A.头略呈扁三角状,无异型大齿,吻鳞不切鼻孔 B.腹背部呈椭圆形 C.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 D.四足均具 5 趾,足趾底有吸盘 E.尾长为体长的 2 倍(分数:4.00)A. B. C. D. E.解析:解析 蛤蚧呈扁片状,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鳞不切鼻孔,腹背部呈椭圆形。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四足均具 5 趾,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几乎与体长相等,有 67 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