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0-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40,分数:120.00)1.有一“红参”药材,疑似伪品,送检,经鉴定,其横切面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成数个同心环,味稍甜,久嚼麻舌,它可能是 A.西洋参的根 B.华山参的根 C.商陆的根 D.山莴苣的根 E.野豇豆的根(分数:3.00)A.B.C.D.E.2.肠溶空心胶囊囊壳常用的包衣材料是 A.聚乙二醇 PEG B.聚维酮 PVP C.聚乙烯醇 PVA D.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CAP E.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分数:3.00)A.
2、B.C.D.E.3.属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 A.和解少阳 B.涩精止遗 C.温中补中 D.补气生津 E.清气分热(分数:3.00)A.B.C.D.E.4.山楂炭长于 A.活血化瘀 B.消积化食 C.消食止泻 D.止血止泻 E.燥湿健脾(分数:3.00)A.B.C.D.E.5.为了分离药用部位而去心的药物是 A.牡丹皮 B.地骨皮 C.五加皮 D.巴戟天 E.莲子(分数:3.00)A.B.C.D.E.6.泽泻的主产地是 A.江苏 B.浙江 C.厦门 D.福建 E.安徽(分数:3.00)A.B.C.D.E.7.乳状液型注射剂可选用的乳化剂为 A.司盘-80 B.月桂醇硫酸钠 C.新洁尔灭 D.卵磷脂
3、 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数:3.00)A.B.C.D.E.8.黄连的炮制品中,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是 A.黄连 B.酒黄连 C.姜黄连 D.炒黄连 E.萸黄连(分数:3.00)A.B.C.D.E.9.下列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 B.药物的脂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C.药物的水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D.药物粒径愈小,愈易吸收 E.药物的溶解速率愈大,愈易吸收(分数:3.00)A.B.C.D.E.10.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分离 A.强心苷 B.有机酸 C.醌类 D.苯丙素 E.生物碱(分数:3.00)A.B.C.D.
4、E.11.紫花洋地黄苷苷元的结构为 A.强心甾烯 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 C.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D.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E.三萜(分数:3.00)A.B.C.D.E.12.皂苷溶血作用的有无取决于 A.糖的种类 B.皂苷元 C.糖的数目 D.糖链的数目 E.酸性的有无(分数:3.00)A.B.C.D.E.13.辛夷在炮制过程中应 A.去残根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分数:3.00)A.B.C.D.E.14.用明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明矾 B.炉甘石 C.血余炭 D.棕榈炭 E.磁石(分数:3.00)A.B.C.D.E.15.具有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
5、有带光火焰的中药材是 A.海金沙 B.青黛 C.儿茶 D.冰片 E.乳香(分数:3.00)A.B.C.D.E.16.溶剂法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原理是 A.二者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B.二者硝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C.二者旋光度的差别 D.二者晶型的差别 E.二者极性的差别(分数:3.00)A.B.C.D.E.17.马钱子中的生物碱番木鳖碱的主要毒性是 A.心脏毒性 B.肝肾毒性 C.黏膜刺激性 D.兴奋脊髓,抑制呼吸中枢 E.胃肠道反应(分数:3.00)A.B.C.D.E.18.加辅料炒不包括 A.土炒 B.米炒 C.酒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分数:3.00)A.B.C.D.E.19.炮制后
6、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的药物是 A.苍术 B.斑蝥 C.白术 D.马钱子 E.枳壳(分数:3.00)A.B.C.D.E.20.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 A.聚乙烯吡啶衍生物 B.玉米朊 C.聚乙烯胺类 D.聚乙烯醇 E.阿拉伯胶(分数:3.00)A.B.C.D.E.21.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 A.煎膏剂 B.酒剂 C.酊剂 D.流浸膏剂 E.浸膏剂(分数:3.00)A.B.C.D.E.22.下列胆汁酸的鉴别反应中可用于胆酸的含量测定的是 A.Gregord Pascoe 反应 B.Pettenkofer 反
7、应 C.Hammarsten 反应 D.Millon 反应 E.Dansvl 反应(分数:3.00)A.B.C.D.E.23.用于制备西瓜霜的药物除成熟的西瓜外还有 A.石膏 B.滑石 C.白矾 D.芒硝 E.硼砂(分数:3.00)A.B.C.D.E.24.泻下作用为刺激性泻下的药物是 A.芒硝 B.大黄 C.桃仁 D.火麻仁 E.生当归(分数:3.00)A.B.C.D.E.25.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丹参 B.莪术 C.龙胆 D.蟾酥 E.麝香(分数:3.00)A.B.C.D.E.26.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 pH
8、 为 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 50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分数:3.00)A.B.C.D.E.27.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的现象称为 A.分层 B.破裂 C.起昙 D.转相 E.絮凝(分数:3.00)A.B.C.D.E.28.甘遂炮制后毒性减低,重量增加的炮制方法是 A.醋炙法 B.豆腐制法 C.甘草制法 D.酒炙法 E.姜制法(分数:3.00)A.B.C.D.E.29.在胃中不溶,仅在肠中溶化崩解的称为 A.硬胶囊剂 B.肠溶胶囊剂 C
9、.微囊 D.微型包囊 E.胶丸剂(分数:3.00)A.B.C.D.E.30.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 A.鹤草芽 B.胖大海 C.天花粉 D.蔓荆子 E.马齿苋(分数:3.00)A.B.C.D.E.31.可用作气雾剂抗氧化剂的物质是 A.丙二醇 B.司盘-60 C.亚硫酸钠 D.四氟乙烷 E.二甲醚(分数:3.00)A.B.C.D.E.32.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药材是 A.大黄 B.太子参 C.附子 D.地榆 E.山药(分数:3.00)A.B.C.D.E.33.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可用以下哪种反应 A.乙酐-浓硫酸反应 B.三氯乙酸-氯胺 T 反应 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D.Kel
10、ler-Kiliani 反应 E.三氯化锑反应(分数:3.00)A.B.C.D.E.34.药用部位为种仁的药材是 A.绿豆衣 B.肉豆蔻 C.莲子心 D.龙眼肉 E.淡豆豉(分数:3.00)A.B.C.D.E.35.既属于中医辨证学分类,又属于中医治疗学分类的内容是 A.对症功效 B.对六经功效 C.对三焦功效 D.对因功效 E.对现代病证功效(分数:3.00)A.B.C.D.E.36.栓剂在肛门 2cm 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途径为 A.药物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B.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C.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大部分药物进入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D.药物门静脉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下
11、腔大静脉大循环 E.药物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大循环(分数:3.00)A.B.C.D.E.37.下列不需要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 A.水丸 B.浓缩丸 C.滴丸 D.小蜜丸 E.大蜜丸(分数:3.00)A.B.C.D.E.38.影响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化合物中羟基的数目 B.化合物中羟基的位置 C.溶剂与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D.溶剂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E.分子本身的大小(分数:3.00)A.B.C.D.E.39.绵茵陈和花茵陈的区分依据是 A.产地不同 B.来源不同 C.加工不同 D.采收期不同 E.以上都不是(分数:3.00)A.B.C.D.
12、E.40.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 A.蒽醌 B.鞣质 C.环烯醚萜 D.生物碱 E.强心苷(分数:3.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0-1-1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40,分数:120.00)1.有一“红参”药材,疑似伪品,送检,经鉴定,其横切面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成数个同心环,味稍甜,久嚼麻舌,它可能是 A.西洋参的根 B.华山参的根 C.商陆的根 D.山莴苣的根 E.野豇豆的根(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商陆的根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外皮
13、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片为不规则圆形,弯曲不平,边缘皱缩;切片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异常构造),俗称“罗盘纹”。纵切片弯曲或卷曲,木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质硬,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2.肠溶空心胶囊囊壳常用的包衣材料是 A.聚乙二醇 PEG B.聚维酮 PVP C.聚乙烯醇 PVA D.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CAP E.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肠溶胶囊的制备一般是将空胶囊包上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如丙烯酸树脂、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等,填充药物后再用肠溶性胶液封口制成。3.属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 A.和解少阳 B.涩
14、精止遗 C.温中补中 D.补气生津 E.清气分热(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和解少阳是指药物针对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证而发挥的治疗功效,其依据六经辨证认知。4.山楂炭长于 A.活血化瘀 B.消积化食 C.消食止泻 D.止血止泻 E.燥湿健脾(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山楂炭其性收涩,长于止血、止泻。5.为了分离药用部位而去心的药物是 A.牡丹皮 B.地骨皮 C.五加皮 D.巴戟天 E.莲子(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莲子的心(胚芽)清心热,而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故须分离药用部位,分别入药。6.泽泻的主产地是 A.江苏 B.浙江
15、C.厦门 D.福建 E.安徽(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泽泻主产于福建。7.乳状液型注射剂可选用的乳化剂为 A.司盘-80 B.月桂醇硫酸钠 C.新洁尔灭 D.卵磷脂 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口服乳剂所用乳化剂必须无毒、无刺激性。外用乳剂所用乳化剂应无刺激性。乳状液型注射剂应选用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8.黄连的炮制品中,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是 A.黄连 B.酒黄连 C.姜黄连 D.炒黄连 E.萸黄连(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酒黄连善清头
16、目之火;姜黄连长于止呕;一般无炒黄连炮制品。萸黄连抑制黄连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之郁火。9.下列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 B.药物的脂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C.药物的水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D.药物粒径愈小,愈易吸收 E.药物的溶解速率愈大,愈易吸收(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影响药物吸收的药物因素:如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大的药物和未解离的分子型药物吸收较好,药物的溶出速度与溶解度、药物粒径、药物晶型等。10.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分离 A.强心苷 B.有机酸 C.醌类 D.苯丙素 E.生物碱(分
17、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化合物解离度大(酸性、碱性强)易交换在树脂上,相对来说难洗脱。阳离子交换树脂法主要用于可解离产生阳离子的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如蛋白质、生物碱等。11.紫花洋地黄苷苷元的结构为 A.强心甾烯 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 C.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D.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E.三萜(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紫花洋地黄苷的苷元为洋地黄毒苷元,所以其结构为 3,14-二羟基强心甾烯。12.皂苷溶血作用的有无取决于 A.糖的种类 B.皂苷元 C.糖的数目 D.糖链的
18、数目 E.酸性的有无(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皂苷溶血作用的有无取决于苷元,溶血作用的强弱与糖的部分有关。13.辛夷在炮制过程中应 A.去残根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辛夷去除枝梗,使用量更准确。14.用明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明矾 B.炉甘石 C.血余炭 D.棕榈炭 E.磁石(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炉甘石、磁石质地坚硬,需煅淬;血余炭、棕榈炭是经闷煅得到的止血药。15.具有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火焰的中药材是 A.海金沙 B.青黛 C.儿茶 D.冰片 E.乳香(
19、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海金沙置火中易燃烧,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青黛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冰片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乳香烧之微有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16.溶剂法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原理是 A.二者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B.二者硝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C.二者旋光度的差别 D.二者晶型的差别 E.二者极性的差别(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17.马钱子中的生物碱番木鳖碱的主要毒性是 A.心脏毒性 B.肝肾毒性 C.黏膜刺激性 D.兴奋脊髓,抑制呼吸中枢 E.胃肠道反应(分数
20、:3.00)A.B.C.D. E.解析:解析 马钱子主要含有番木鳖碱,即马钱子碱,主要毒性为兴奋脊髓。18.加辅料炒不包括 A.土炒 B.米炒 C.酒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酒炒属炙法,其他四项都属于加辅料炒。19.炮制后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的药物是 A.苍术 B.斑蝥 C.白术 D.马钱子 E.枳壳(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生斑蝥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顽癣瘙痒等症;米炒后降低其毒性,矫正其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肝癌、胃癌等病证。20.下列膜剂的成膜材
21、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 A.聚乙烯吡啶衍生物 B.玉米朊 C.聚乙烯胺类 D.聚乙烯醇 E.阿拉伯胶(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淀粉、明胶、白及胶等,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将不同型号的聚乙烯醇混合使用,就能得到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等性能优良的膜剂。21.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 A.煎膏剂 B.酒剂 C.酊剂 D.流浸膏剂 E.浸膏剂(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
22、半流体制剂。22.下列胆汁酸的鉴别反应中可用于胆酸的含量测定的是 A.Gregord Pascoe 反应 B.Pettenkofer 反应 C.Hammarsten 反应 D.Millon 反应 E.Dansvl 反应(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Legal 反应为鉴别 C17位连接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强心甾烯蟾毒类含有甲型强心苷的结构,故反应呈阳性;Gregord Pascoe 反应用于胆酸的定量反应;Gibb 反应鉴别酚羟基的对位有无活泼氢;无色亚甲基蓝反应鉴别苯醌和萘醌。23.用于制备西瓜霜的药物除成熟的西瓜外还有 A.石膏 B.滑石 C.白矾 D.芒硝 E.
23、硼砂(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西瓜霜的制备:取新鲜西瓜切碎,放入不带釉的瓦罐内,一层西瓜一层芒硝,铺放数层,将口封严,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数日后即自瓦罐外面析出白色结品,随析随扫下收集,至无结品析出为止。西瓜每 100kg,用芒硝 15kg。24.泻下作用为刺激性泻下的药物是 A.芒硝 B.大黄 C.桃仁 D.火麻仁 E.生当归(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泻下药发挥泻下作用的方式:(1)刺激性泻下,如大黄、番泻叶等,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2)容积性泻下,如芒硝,主要含无机盐成分硫酸钠;(3)润滑性泻下,如火麻仁、桃仁等,主要含脂肪油。25.主要含
24、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丹参 B.莪术 C.龙胆 D.蟾酥 E.麝香(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中药丹参中可以提取得到多种菲醌衍生物,其中丹参醌、丹参醌 A、丹参醌 B、隐丹参醌、丹参酸甲酯等为邻醌类衍生物,而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为对醌类化合物。26.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 pH 为 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 50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分数:3.00)A.B.C.D.E.
25、解析:解析 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从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27.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的现象称为 A.分层 B.破裂 C.起昙 D.转相 E.絮凝(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分层是指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的现象。28.甘遂炮制后毒性减低,重量增加的炮制方法是 A.醋炙法 B.豆腐制法 C.甘草制法 D.酒炙法 E.姜制法(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甘遂有煨、醋、土炒、甘草制、豆腐制等炮制方法。各种炮制方法均能使毒性明显降低,其解毒效能相仿。甘遂经炮制后重
26、量有所改变,醋炙法重量增加,豆腐制重量损失一半多,甘草制重量损失近 40%。29.在胃中不溶,仅在肠中溶化崩解的称为 A.硬胶囊剂 B.肠溶胶囊剂 C.微囊 D.微型包囊 E.胶丸剂(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溶胶囊剂。肠溶胶囊的囊壳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溶化、释放胶囊中的药物。30.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 A.鹤草芽 B.胖大海 C.天花粉 D.蔓荆子 E.马齿苋(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功效;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二者主要呈现沉降的作用趋向。
2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升浮为主。鹤草芽驱绦虫而有沉降趋向。胖大海清宣肺气,化痰利咽而有升浮之性;清泄火热,润肠通便而有沉降之性,故呈现二向性。31.可用作气雾剂抗氧化剂的物质是 A.丙二醇 B.司盘-60 C.亚硫酸钠 D.四氟乙烷 E.二甲醚(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常用附加剂有:(1)潜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2)乳化剂: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3)助悬剂:如司盘类、月桂醇类等。(4)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亚硫酸钠等。(5)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等。32.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药材是 A.大黄 B.太子参 C.附子 D.地榆 E.山药(分数:3.00)A
28、. B.C.D.E.解析:解析 大黄可用微量升华法,可见黄色针菱状结晶、枝状或羽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可以用微量升华法进行鉴别的药材包括大黄、何首乌、沉香、牡丹皮、大青叶、薄荷、斑蝥等。33.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可用以下哪种反应 A.乙酐-浓硫酸反应 B.三氯乙酸-氯胺 T 反应 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D.Keller-Kiliani 反应 E.三氯化锑反应(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由于甲型强心苷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双键移位产生 C22活性亚甲基,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能与之发生反应。34.药用部位为种仁的药材是 A.绿豆衣 B.肉豆蔻 C.莲子心 D.龙眼肉 E.淡豆
29、豉(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又包括胚乳和胚。也有不少是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有的用假种皮,如肉豆蔻衣、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肉豆蔻;有的用胚,如莲子心;有的则用发了芽的种子,如大豆黄卷。极少数为发酵加工品,如淡豆豉。35.既属于中医辨证学分类,又属于中医治疗学分类的内容是 A.对症功效 B.对六经功效 C.对三焦功效 D.对因功效 E.对现代病证功效(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中药功效分类有依据中医辨证学进行分类的,也有按中医治疗学进行分类的,其具有相
30、对性。依据中医辨证学分类,有针对六淫、七情等病因进行辨证分类的功效,如清热、清暑、除湿等;中医治疗学中也有对因功效分类。36.栓剂在肛门 2cm 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途径为 A.药物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B.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C.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大部分药物进入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D.药物门静脉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E.药物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大循环(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栓剂中药物的吸收有三条途径:(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由肝胆进入大循环。(2)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进入大循
31、环。(3)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当栓剂位于距肛门 6cm 处时,主要是第一条途径,距肛门 2cm 处时,主要是第二条途径。37.下列不需要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 A.水丸 B.浓缩丸 C.滴丸 D.小蜜丸 E.大蜜丸(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丸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应在 2 小时内全部溶散;滴丸应在 30 分钟内全部溶散;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38.影响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化合物中羟基的数目 B.化合物中羟基的位置 C.溶剂与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D.溶剂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E
32、.分子本身的大小(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与位置、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39.绵茵陈和花茵陈的区分依据是 A.产地不同 B.来源不同 C.加工不同 D.采收期不同 E.以上都不是(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春季幼苗高 610cm 时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的称“花茵陈”。40.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 A.蒽醌 B.鞣质 C.环烯醚萜 D.生物碱 E.强心苷(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环烯醚萜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