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40,分数:120.00)1.米炒斑蝥降低毒性,是利用了斑蝥素的 A.升华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 D.遇热分解 E.蛋白质凝固(分数:3.00)A.B.C.D.E.2.下列药材中,硬度最小的是 A.朱砂 B.赭石 C.炉甘石 D.滑石 E.自然铜(分数:3.00)A.B.C.D.E.3.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成一种微小囊状物的技术为 A.硬胶囊剂 B.肠溶胶囊剂 C.微囊剂 D.微型包囊 E.胶丸剂(分数:3.00)A.B.C.D.E.
2、4.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度一般不宜超过 A.60 B.100 C.70 D.50 E.80(分数:3.00)A.B.C.D.E.5.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聚山梨酯-80 B.司盘-80 C.卵磷脂 D.新洁尔灭 E.月桂醇硫酸钠(分数:3.00)A.B.C.D.E.6.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 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到靶向定位作用(分数:3.00)A.B.C.D.E.7.盐炙时需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是 A.荔枝核 B.车前子 C.小茴香 D.黄柏 E.
3、橘核(分数:3.00)A.B.C.D.E.8.炒山楂长于 A.活血化瘀 B.消积化食 C.消食止泻 D.止血止泻 E.燥湿健脾(分数:3.00)A.B.C.D.E.9.下列关于酒剂与酊剂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 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20g C.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以滤除 D.酒剂、酊剂无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E.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分数:3.00)A.B.C.D.E.10.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
4、本草拾遗(分数:3.00)A.B.C.D.E.11.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接近直肠上静脉 B.接近直肠下静脉 C.接近肛门括约肌 D.应距肛门口 2cm 处 E.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分数:3.00)A.B.C.D.E.12.属于三焦辨证的功效是 A.清气分热 B.温中补中 C.涩精止遗 D.和解少阳 E.补气生津(分数:3.00)A.B.C.D.E.13.能发生 Borntrager 反应而与其他化合物相区别的化合物是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 E.香豆素(分数:3.00)A.B.C.D.E.14.吸水性较好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性的基质是 A.
5、石蜡 B.植物油 C.蜂蜡 D.凡士林 E.羊毛脂(分数:3.00)A.B.C.D.E.15.不属于温热性药所示效用的是 A.温里散寒 B.补火助阳 C.温经通脉 D.回阳救逆 E.凉血解热毒(分数:3.00)A.B.C.D.E.16.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A.强心甾烯 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 C.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D.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E.三萜(分数:3.00)A.B.C.D.E.17.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乙酸乙酯 E.正丁醇(分数:3.00)A.B.C.D.E.18.炮制姜半夏的辅料用量是 A.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5k
6、g,白矾 12.5kg B.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12.5kg,白矾 25kg C.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15kg,白矾 2.5kg D.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0kg,白矾 10.5kg E.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0kg,白矾 12.5kg(分数:3.00)A.B.C.D.E.19.川牛膝的药用部位是 A.根 B.根茎 C.块根 D.鳞茎 E.根及根茎(分数:3.00)A.B.C.D.E.20.甾体皂苷的螺原子是 A.C-22 B.C-27 C.C-25 D.C-3 E.C-17(分数:3.00)A.B.C.D.E.21.延胡索的主产地是 A.山西 B.浙江 C.河
7、南 D.福建 E.湖北(分数:3.00)A.B.C.D.E.22.百部在炮制过程中应 A.去残根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分数:3.00)A.B.C.D.E.23.下列可选作口含片稀释剂和矫味剂的物质为 A.淀粉 B.氧化镁 C.甘露醇 D.硬脂酸镁 E.微晶纤维素(分数:3.00)A.B.C.D.E.24.水解 1g 挥发油中的酯类成分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A.酸值 B.碱值 C.皂化值 D.酯值 E.极性(分数:3.00)A.B.C.D.E.25.同药材板蓝根、青黛具有相同原植物的药是 A.侧柏叶 B.番泻叶 C.大青叶 D.蓼大青叶 E.紫苏叶(分数:3.00
8、)A.B.C.D.E.26.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 1ml 相当于原药材 1g 标准的液体制剂是 A.煎膏剂 B.酒剂 C.酊剂 D.流浸膏剂 E.浸膏剂(分数:3.00)A.B.C.D.E.27.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是 A.注射剂 B.舌下片 C.滴丸(水溶性基质) D.涂膜剂 E.气雾剂(分数:3.00)A.B.C.D.E.28.下列吡喃糖苷中最容易被水解的是 A.七碳糖苷 B.五碳糖苷 C.甲基五碳糖苷 D.六碳糖苷 E.糖上连接羧基的糖苷(分数:3.00)A.B.C.D.E.29.起矫味、矫臭作用,且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的胶剂辅料是 A.冰糖 B.蜂蜜 C
9、.花生油 D.黄酒 E.明矾(分数:3.00)A.B.C.D.E.30.缩合鞣质经酸处理后生成 A.没食子酸 B.逆没食子酸 C.儿茶素 D.鞣红 E.表儿茶素(分数:3.00)A.B.C.D.E.31.具有“砂眼”和“珍珠盘”的中药材是 A.藁本 B.银柴胡 C.白蔹 D.三棱 E.射干(分数:3.00)A.B.C.D.E.32.可用作气雾剂抛射剂的物质是 A.丙二醇 B.司盘-60 C.亚硫酸钠 D.四氟乙烷 E.尼泊金酯(分数:3.00)A.B.C.D.E.33.蒲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A.炒黄法 B.炒焦法 C.麸炒法 D.炒炭法 E.砂炒法(分数:3.00)A.B.C.D.E.34.药
10、用部位为假种皮的药材是 A.绿豆衣 B.肉豆蔻 C.莲子心 D.龙眼肉 E.淡豆豉(分数:3.00)A.B.C.D.E.35.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8.0% B.9.0% C.10.0% D.11.0% E.12.0%(分数:3.00)A.B.C.D.E.36.长期给药可使中枢 NA 和 DA 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A.黄连、黄柏 B.石膏、知母 C.附子、干姜 D.茯苓、白术 E.以上均非(分数:3.00)A.B.C.D.E.37.可用 pH 梯度萃取法分离的化合物类型是 A.萜类 B.多聚糖类 C.单糖类 D.低聚糖类 E.蒽醌类(分数:3.00)A.B.C.D.E.38.叶
11、呈三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极多,小花球形,香气特异的中药材是 A.薄荷 B.广藿香 C.青蒿 D.细辛 E.蒲公英(分数:3.00)A.B.C.D.E.39.紫花洋地黄苷 A 用温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洋地黄毒苷元、2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洋地黄双糖 B.洋地黄毒苷元、2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C.洋地黄毒苷元、3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D.洋地黄毒苷元、5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E.洋地黄毒苷元、1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2 分子洋地黄双糖(分数:3.00)A.B.C.D.E.40.用于鉴定挥发油组成成分
12、的有效方法是 A.纸色谱 B.气相色谱 C.紫外光谱 D.分馏 E.重结晶(分数:3.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3-2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最佳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40,分数:120.00)1.米炒斑蝥降低毒性,是利用了斑蝥素的 A.升华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 D.遇热分解 E.蛋白质凝固(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斑蝥素在 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 110,米炒时锅温为 128,适合斑蝥素的升华。2.下列药材中,硬度最小的是 A.朱砂 B.赭石 C.炉甘石 D.滑石
13、 E.自然铜(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滑石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朱砂体重,质脆;赭石体重,质硬;炉甘石质松易碎;自然铜体重,质坚硬或稍脆。3.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成一种微小囊状物的技术为 A.硬胶囊剂 B.肠溶胶囊剂 C.微囊剂 D.微型包囊 E.胶丸剂(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溶胶囊剂。微型包囊技术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通称囊心)包埋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其制品称为微囊剂。4.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度一般不宜超过 A.60 B.100 C.70 D.50 E.80(分数:
14、3.00)A.B.C.D. E.解析:解析 一般药物干燥温度以不超过 80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 50为宜。5.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聚山梨酯-80 B.司盘-80 C.卵磷脂 D.新洁尔灭 E.月桂醇硫酸钠(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月桂醇硫酸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 和司盘-80 均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 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E.控制微
15、囊大小可起到靶向定位作用(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药物微囊化后可延长疗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减少复方配伍禁忌,制成微囊使药物达到控释或靶向作用,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可压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7.盐炙时需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是 A.荔枝核 B.车前子 C.小茴香 D.黄柏 E.橘核(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先炒药后加盐水用于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知母等。8.炒山楂长于 A.活血化瘀 B.消积化食 C.消食止泻 D.止血止泻 E.燥湿健脾(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炒山楂
16、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9.下列关于酒剂与酊剂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 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20g C.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以滤除 D.酒剂、酊剂无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E.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酒剂与酊剂都要求乙醇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酊剂有浓度的要求;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普通药材的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20g;酊剂在贮存期间如产生沉淀,可先进行乙醇浓
17、度的调整,若仍有沉淀,可将沉淀滤除,再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10.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但首创该种分类法的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撰著的本草经集注。11.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接近直肠上静脉 B.接近直肠下静脉 C.接近肛门括约肌 D.应距肛门口 2cm 处 E.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塞入直肠的深度以距
18、肛门口约 2cm 处为妥,这样可减免肝脏首过作用而引起的降效或失效。12.属于三焦辨证的功效是 A.清气分热 B.温中补中 C.涩精止遗 D.和解少阳 E.补气生津(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清气分热是指药物改善或消除气分热证的治疗功效,其以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为依据认知。温中补中是指药物改善中焦虚寒证和中气不足之证的治疗功效,以中医三焦辨证为依据认知。涩精止遗是指药物改善遗精、遗尿症状的治疗作用,属于对症功效。和解少阳是指药物针对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证而发挥的治疗功效,其依据六经辨证认知。补气生津是指药物针对气虚津亏证加以改善的治疗功效,其以中医气血津液辨证为依据。13.能发
19、生 Borntrager 反应而与其他化合物相区别的化合物是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 E.香豆素(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Borntrager 反应是用来鉴别羟基蒽醌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4.吸水性较好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性的基质是 A.石蜡 B.植物油 C.蜂蜡 D.凡士林 E.羊毛脂(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有:(1)油脂类,如植物油;(2)类脂类,如羊毛脂、蜂蜡;(3)烃类,如凡士林、石蜡等。其中羊毛脂有良好的吸水性,可吸水 150%,常与凡士林合用,
20、以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和渗透性。15.不属于温热性药所示效用的是 A.温里散寒 B.补火助阳 C.温经通脉 D.回阳救逆 E.凉血解热毒(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用;而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16.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A.强心甾烯 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 C.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D.3,14-二羟基强心甾烯 E.三萜(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洋地黄毒苷元的结构为 3,14-二羟基强心甾烯。17.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
21、.乙酸乙酯 E.正丁醇(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常用于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CCl 4)苯(C6H6)二氯甲烷(CHCl 2)三氯甲烷(CHCl 3)乙醚(Et 2O)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丙酮(Me2CO)乙醇(EtOH)甲醇(MeOH)水(H 2O)。18.炮制姜半夏的辅料用量是 A.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5kg,白矾 12.5kg B.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12.5kg,白矾 25kg C.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15kg,白矾 2.5kg D.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0kg,白
22、矾 10.5kg E.每 100kg 药物加生姜 20kg,白矾 12.5kg(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姜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取净半夏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用生姜汤加白矾共煮透,切薄片。半夏每 100kg,用生姜 25kg,白矾 12.5kg。19.川牛膝的药用部位是 A.根 B.根茎 C.块根 D.鳞茎 E.根及根茎(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川牛膝以根入药。20.甾体皂苷的螺原子是 A.C-22 B.C-27 C.C-25 D.C-3 E.C-17(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甾体皂苷的螺原子是 C22的手性碳原子。21.
23、延胡索的主产地是 A.山西 B.浙江 C.河南 D.福建 E.湖北(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延胡索主产于浙江。22.百部在炮制过程中应 A.去残根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百部“心”所占比重虽不大,但无治疗作用,影响药物的纯净度,故要求除去。23.下列可选作口含片稀释剂和矫味剂的物质为 A.淀粉 B.氧化镁 C.甘露醇 D.硬脂酸镁 E.微晶纤维素(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片剂的辅料包括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甘露醇可作为口含
24、片的稀释剂,且在口腔中有凉爽和甜味感,起到矫味的作用。24.水解 1g 挥发油中的酯类成分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A.酸值 B.碱值 C.皂化值 D.酯值 E.极性(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酯值是表示挥发油中酯类成分的含量指标。用水解 1g 挥发油中所含的酯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25.同药材板蓝根、青黛具有相同原植物的药是 A.侧柏叶 B.番泻叶 C.大青叶 D.蓼大青叶 E.紫苏叶(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十字花科菘蓝的不同入药部位可作为板蓝根、大青叶和青黛。26.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 1ml 相当于原药
25、材 1g 标准的液体制剂是 A.煎膏剂 B.酒剂 C.酊剂 D.流浸膏剂 E.浸膏剂(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酒剂是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酊剂是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明液体;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 1ml 相当于原药材 1g 的制剂;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 1g 相当于 25g 标准的制剂。27.适用于呼吸道给药的速效剂型是 A.注射剂 B.舌下片 C.滴丸(水溶性基质) D.涂膜剂 E.气雾剂
26、(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或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或用于疾病诊断;舌下片由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而呈现全身治疗作用,吸收迅速、显效快,可避免胃肠液 pH 及酶对药物的不利影响和肝脏的首过作用;滴丸具有速效作用;涂膜剂不用裱背材料,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气雾剂可用于呼吸道吸入及皮肤、黏膜或腔道给药等。28.下列吡喃糖苷中最容易被水解的是 A.七碳糖苷 B.五碳糖苷 C.甲基五碳糖苷 D.六碳糖苷 E.糖上连接羧基的糖苷(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五碳糖苷易水解,原因是五元呋喃环的平面性使各取代基处于重叠位置,
27、形成水解中间体可使张力减小,有利于水解。29.起矫味、矫臭作用,且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的胶剂辅料是 A.冰糖 B.蜂蜜 C.花生油 D.黄酒 E.明矾(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酒类多用绍兴黄酒,也可用白酒代替。酒起矫味、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30.缩合鞣质经酸处理后生成 A.没食子酸 B.逆没食子酸 C.儿茶素 D.鞣红 E.表儿茶素(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缩合鞣质不能被酸水解,经酸处理后反而缩合成不溶于水的高分子鞣酐,又称鞣红。31.具有“砂眼”和“珍珠盘”的中药材是 A.藁本 B.银柴胡 C.白蔹 D.三棱 E.射干(分数:
28、3.00)A.B. C.D.E.解析:解析 银柴胡药材表面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称“砂眼”,根头部有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残基,称“珍珠盘”。32.可用作气雾剂抛射剂的物质是 A.丙二醇 B.司盘-60 C.亚硫酸钠 D.四氟乙烷 E.尼泊金酯(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常用抛射剂有:(1)氟氯烷烃类:如四氟乙烷、七氟丙烷。(2)碳氢化合物及惰性气体:如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以及压缩性气体 N2、CO 2等。(3)二甲醚。33.蒲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A.炒黄法 B.炒焦法 C.麸炒法 D.炒炭法 E.砂炒法(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某些药物炒炭
29、后止血作用比生品强,如蒲黄、槐花、地榆、白茅根等。34.药用部位为假种皮的药材是 A.绿豆衣 B.肉豆蔻 C.莲子心 D.龙眼肉 E.淡豆豉(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又包括胚乳和胚。也有不少是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有的用假种皮,如肉豆蔻衣、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肉豆蔻;有的用胚,如莲子心;有的则用发了芽的种子,如大豆黄卷。极少数为发酵加工品,如淡豆豉。35.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8.0% B.9.0% C.10.0% D.11.0% E.12.0%(分数:3
30、.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眼用散剂应为极细粉。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 9.0%。36.长期给药可使中枢 NA 和 DA 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A.黄连、黄柏 B.石膏、知母 C.附子、干姜 D.茯苓、白术 E.以上均非(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中药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药一般是抑制作用,温热药多数是兴奋作用。温热药多数增加 NA、DA 含量,降低 5-HT 水平,寒凉药则相反。选项中,仅附子、干姜一组为温热药。37.
31、可用 pH 梯度萃取法分离的化合物类型是 A.萜类 B.多聚糖类 C.单糖类 D.低聚糖类 E.蒽醌类(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 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常用于分离生物碱类、蒽醌、黄酮等。38.叶呈三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极多,小花球形,香气特异的中药材是 A.薄荷 B.广藿香 C.青蒿 D.细辛 E.蒲公英(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青蒿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完整者展开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两面被短毛。香气特异,味微苦
32、,有清凉感。39.紫花洋地黄苷 A 用温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洋地黄毒苷元、2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洋地黄双糖 B.洋地黄毒苷元、2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C.洋地黄毒苷元、3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D.洋地黄毒苷元、5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1 分子 D-葡萄糖 E.洋地黄毒苷元、1 分子 D-洋地黄毒糖和 2 分子洋地黄双糖(分数:3.00)A. B.C.D.E.解析:解析 紫花洋地黄苷 A 被稀酸温和水解为洋地黄毒苷元、2 分子 D-洋地黄毒糖、1 分子洋地黄双糖。40.用于鉴定挥发油组成成分的有效方法是 A.纸色谱 B.气相色谱 C.紫外光谱 D.分馏 E.重结晶(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气相色谱法是研究挥发油组成成分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