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药剂学-2 及答案解析(总分:39.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时,应( ) A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 2 小时 B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 1 小时 C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 2 小时 D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 1 小时 E先在盐酸溶液中(9100)检查 2 小时(分数:1.00)A.B.C.D.E.2.下述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 A蜜丸 B水丸 C糊丸 D蜡丸 E浓缩丸(分数:1.00)A.B.C.D.E.3.在片剂中,淀粉可作为( ) A润滑剂 B湿润剂 C助流剂 D稀释剂 E干燥黏合
2、剂(分数:1.00)A.B.C.D.E.4.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不需要加糖浆的为( ) A隔离层 B打光 C粉衣层 D糖衣层 E有色糖衣层(分数:1.00)A.B.C.D.E.5.制备阿胶时加入冰糖的目的是( ) A降低胶块黏度 B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C沉淀胶液中的泥土杂质 D利用气泡逸散 E促进浓缩过程中大量胺类物质挥散(分数:1.00)A.B.C.D.E.6.影响浸提有关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药材粉碎度越大越利于浸提 B温度越高浸提效果越好 C时间越长浸提效果越好 D溶媒 pH 值越高越利于浸提 E浓度梯度越大浸提效果越好(分数:1.00)A.B.C.D.E.7.胶剂的干燥方法为( )
3、A微风阴凉处自然干燥 B微波干燥 C真空干燥 D80烘干 E沸腾干燥(分数:1.00)A.B.C.D.E.8.在片剂中,乳糖可作为( ) A润滑剂 B湿润剂 C助流剂 D稀释剂 E干燥黏合剂(分数:1.00)A.B.C.D.E.9.不宜以细粉直接加入片剂的是( ) A含淀粉较多的药材 B贵重药 C毒剧药 D受热时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材 E含纤维较多的药材(分数:1.00)A.B.C.D.E.10.生物利用度反应的是( ) A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B药物质量高低 C药物剂型是否适宜 D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 E药物体外溶解的速度和程度(分数:1.00)A.B.C.D.E.11.将胶片
4、装入铺有石灰的木箱内,密闭 2 天,此操作是胶剂中的( ) A胶凝 B切胶 C伏胶 D收胶 E晾胶(分数:1.00)A.B.C.D.E.12.膜剂的制备多采用( ) A热熔法 B涂膜法 C溶剂法 D热压法 E摊涂法(分数:1.00)A.B.C.D.E.13.可以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 A乳糖 B淀粉 C白炭黑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轻质液状石蜡(分数:1.00)A.B.C.D.E.14.一步制粒法是指( ) A挤出制粒法 B湿法混合制粒法 C快速搅拌制粒法 D流化喷雾制粒法 E干法制粒(分数:1.00)A.B.C.D.E.15.在含有大量挥发油类药物的片剂处方宜加入( ) A糖粉 B微晶纤
5、维素 C磷酸氢钙 D淀粉 E甘露醇(分数:1.00)A.B.C.D.E.16.有关脂质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 B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C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D可降低药物毒性 E具长效作用(分数:1.00)A.B.C.D.E.17.中药汤剂为( ) A真溶液 B胶体溶液 C乳悬液 D乳浊液 E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混合溶液(分数:1.00)A.B.C.D.E.18.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 A制剂 B剂型 C药物 D药品 E处方药(分数
6、:1.00)A.B.C.D.E.19.湿法制粒压片时的润滑剂,应在什么过程加入( ) A制粒时 B药物粉碎时 C混入黏合剂或润湿剂中 D颗粒整粒 E颗粒干燥(分数:1.00)A.B.C.D.E.20.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 A分散状态变化 B某些溶解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 C发生爆炸 D潮解、液化和结块 E粒径变化(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9.50) A5 号筛 B6 号筛 C7 号筛 D8 号筛 E9 号筛(分数:2.50)(1).细粉是指全部通过( )(分数:0.50)A.B.C.D.E.(2).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 )
7、(分数:0.50)A.B.C.D.E.(3).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C.D.E.(4).消化溃疡病用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C.D.E.(5).儿科用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C.D.E. A缓释制剂 B胃内漂浮片 C渗透泵片 D微型胶囊 E分散片(分数:2.00)(1).片心为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聚合物或其他辅料组成,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等包衣,成半透膜壳,壳顶一端用适当方法钻一小细孔( )(分数:0.50)A.B.C.D.E.(2).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具有较大黏性的均匀的混悬性水分散体的制剂( )(分数:0.50)A.B.C.D
8、.E.(3).服用后亲水胶体吸水膨胀而飘浮于胃内容物上面,逐渐释放药物的一类制剂( )(分数:0.50)A.B.C.D.E.(4).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制成的包封药物的微粒( )(分数:0.50)A.B.C.D.E. A增溶 B乳化 C助溶 D润湿 E潜溶(分数:2.50)(1).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各单一溶剂中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0.50)A.B.C.D.E.(2).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团后增大了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为( )(分数:0.50)A.B.C.D.E.(3).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第二种的加入而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
9、 )(分数:0.50)A.B.C.D.E.(4).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 )(分数:0.50)A.B.C.D.E.(5).液体分散相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介质中形成乳浊液的过程称为( )(分数:0.50)A.B.C.D.E. ACMC-Na BL-HPC CPVP DPVA EHPC(分数:2.50)(1).羟丙基纤维素( )(分数:0.50)A.B.C.D.E.(2).聚乙烯醇( )(分数:0.50)A.B.C.D.E.(3).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数:0.50)A.B.C.D.E.(4).羧甲基淀粉钠( )(分数:0.50)A.B.C.D.E.(5).低取代羟基丙
10、基纤维素( )(分数:0.50)A.B.C.D.E.三、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热原污染的途径( )(分数:1.00)A.操作环境B.辅料C.设备D.使用人员E.制备过程22.常用的物理灭菌法包括( )(分数:1.00)A.干热空气灭菌法B.煮沸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低温间歇灭菌法23.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空气环境灭菌的是( )(分数:1.00)A.紫外线B.过氧醋酸蒸汽C.丙二醇蒸汽D.环氧乙烷蒸汽E.乙醇蒸汽24.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包括( )(分数:1.00)A.HLB 值B.起昙C.临界胶团浓度D.助悬E.毒性25.影响片剂裂片的因素有哪些( )(分
11、数:1.00)A.细粉过多B.颗粒中油脂成分较多C.药物失去过多结晶水D.压片时车速过快E.冲模不合要求26.片剂包衣的目的( )(分数:1.00)A.提高稳定性B.减少刺激性C.控制溶散D.改善外观E.利于识别27.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 )(分数:1.00)A.工作人员B.药物C.制药机械D.操作环境E.包装材料28.制剂中不允许有细菌的有( )(分数:1.00)A.口服液B.片剂C.注射剂D.大输液E.滴眼剂29.人参的粉碎方法可用( )(分数:1.00)A.干法粉碎B.湿法粉碎C.“加液研磨”粉碎D.低温粉碎E.单独粉碎30.使用粉碎机粉碎药物时应( )(分数:1.00)A.粉
12、碎越细越好B.粉碎过程中应及时筛去细粉C.粉碎毒性药物应避免交叉污染D.必须采用干法粉碎E.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中药药剂学-2 答案解析(总分:39.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时,应( ) A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 2 小时 B先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 1 小时 C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 2 小时 D先在浓盐酸溶液中检查 1 小时 E先在盐酸溶液中(9100)检查 2 小时(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2005 年版胶囊剂项中规定。2.下述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 )
13、 A蜜丸 B水丸 C糊丸 D蜡丸 E浓缩丸(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采用塑制法。3.在片剂中,淀粉可作为( ) A润滑剂 B湿润剂 C助流剂 D稀释剂 E干燥黏合剂(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在片剂中,淀粉最常用作为稀释剂、吸收剂、崩解剂。性质稳定,能吸收 12%15%的水分而不潮解,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不溶于冷水及醇中;遇水膨胀,种类多,价廉易得,其中以玉米淀粉常用。4.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不需要加糖浆的为( ) A隔离层 B打光 C粉衣层 D糖衣层 E有色糖衣层(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打光工序中,在包衣层表面打上
14、薄薄的一层蜡,不需要加糖浆。5.制备阿胶时加入冰糖的目的是( ) A降低胶块黏度 B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C沉淀胶液中的泥土杂质 D利用气泡逸散 E促进浓缩过程中大量胺类物质挥散(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可使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增加,并有矫味的作用。6.影响浸提有关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药材粉碎度越大越利于浸提 B温度越高浸提效果越好 C时间越长浸提效果越好 D溶媒 pH 值越高越利于浸提 E浓度梯度越大浸提效果越好(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浸提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时,药材粉碎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越利于浸提,但实际生产中,药材过细,对有效成分吸附
15、大,浸出的杂质过多,并使浸提液与药渣难分离;温度过高,易造成热敏性有效成分破坏;延长浸提时间会增加杂质,也会使有效成分分解;适宜的溶媒 pH 有利于所需成分的浸出。不断更新溶媒,增加溶媒的浓度梯度,浸提效果最好。7.胶剂的干燥方法为( ) A微风阴凉处自然干燥 B微波干燥 C真空干燥 D80烘干 E沸腾干燥(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将胶片置于晾胶室内,自然干燥。8.在片剂中,乳糖可作为( ) A润滑剂 B湿润剂 C助流剂 D稀释剂 E干燥黏合剂(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乳糖为动物乳中提取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略带甜味;溶于水,难溶于醇;无吸湿
16、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不影响药物的溶出,对主药的含量测定影响小,久贮不延长片剂的崩解时限,尤适用于引湿性药物;质量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是一种优良的稀释剂。9.不宜以细粉直接加入片剂的是( ) A含淀粉较多的药材 B贵重药 C毒剧药 D受热时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材 E含纤维较多的药材(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它较难成细粉。10.生物利用度反应的是( ) A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B药物质量高低 C药物剂型是否适宜 D药物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 E药物体外溶解的速度和程度(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是体内评价制剂生物有效性的方法
17、,也是保证制剂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11.将胶片装入铺有石灰的木箱内,密闭 2 天,此操作是胶剂中的( ) A胶凝 B切胶 C伏胶 D收胶 E晾胶(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胶片的干燥是放在晾胶室内自然干燥。数日后,放入装有石灰的木箱内,密闭闷之,使内部水分向胶片表面扩散,称伏胶。12.膜剂的制备多采用( ) A热熔法 B涂膜法 C溶剂法 D热压法 E摊涂法(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为国内主要采用的方法。13.可以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 A乳糖 B淀粉 C白炭黑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轻质液状石蜡(分数:1.00)A.B.C.D. E.解析:
18、14.一步制粒法是指( ) A挤出制粒法 B湿法混合制粒法 C快速搅拌制粒法 D流化喷雾制粒法 E干法制粒(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流化喷雾制粒法集制粒、干燥、整粒于一体,故称为一步制粒。15.在含有大量挥发油类药物的片剂处方宜加入( ) A糖粉 B微晶纤维素 C磷酸氢钙 D淀粉 E甘露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为白色细粉末或晶体,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良好吸收剂。16.有关脂质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 B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C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D
19、可降低药物毒性 E具长效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可降低药物毒性,具长效作用,分为单相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17.中药汤剂为( ) A真溶液 B胶体溶液 C乳悬液 D乳浊液 E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混合溶液(分数:1.00)A.B.C.D.E. 解析:18.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 A制剂 B剂型 C药物 D药品 E处方药(分数:1.00)A.B. C.D.E.解析:19.湿法制粒压片时的润滑剂,
20、应在什么过程加入( ) A制粒时 B药物粉碎时 C混入黏合剂或润湿剂中 D颗粒整粒 E颗粒干燥(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湿法制粒指将药料加入润湿剂或黏合剂制成软材。制颗粒的方法大致分为流化喷雾制粒法、挤出制粒法、滚转制粒法和喷雾干燥制粒法。20.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 A分散状态变化 B某些溶解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析出沉淀 C发生爆炸 D潮解、液化和结块 E粒径变化(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9.50) A5 号筛 B6 号筛 C7 号筛 D8 号筛 E9 号筛(分数:2.50)(1).细粉是指全部通
21、过( )(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中国药典范例中规定。(2).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 )(分数:0.50)A.B.C.D. E.解析:(3).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 C.D.E.解析:(4).消化溃疡病用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C. D.E.解析:(5).儿科用散剂应通过( )(分数:0.50)A.B.C. D.E.解析: A缓释制剂 B胃内漂浮片 C渗透泵片 D微型胶囊 E分散片(分数:2.00)(1).片心为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聚合物或其他辅料组成,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等包衣,成半透膜壳,壳顶一端用适当方法钻一小细孔(
22、 )(分数:0.50)A.B.C. D.E.解析:(2).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具有较大黏性的均匀的混悬性水分散体的制剂( )(分数:0.50)A.B.C.D.E. 解析:(3).服用后亲水胶体吸水膨胀而飘浮于胃内容物上面,逐渐释放药物的一类制剂( )(分数:0.50)A.B. C.D.E.解析:(4).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制成的包封药物的微粒( )(分数:0.50)A.B.C.D.E. 解析: A增溶 B乳化 C助溶 D润湿 E潜溶(分数:2.50)(1).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各单一溶剂中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0.50)A.B.C.D.E. 解析:(2).表面活性剂在溶液
23、中形成胶团后增大了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为( )(分数:0.50)A. B.C.D.E.解析:(3).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第二种的加入而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 )(分数:0.50)A.B.C. D.E.解析:(4).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 )(分数:0.50)A.B.C.D. E.解析:(5).液体分散相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介质中形成乳浊液的过程称为( )(分数:0.50)A.B. C.D.E.解析: ACMC-Na BL-HPC CPVP DPVA EHPC(分数:2.50)(1).羟丙基纤维素( )(分数:0.50)A.B.C.
24、D.E. 解析:(2).聚乙烯醇( )(分数:0.50)A.B.C.D. E.解析:(3).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数:0.50)A.B.C. D.E.解析:(4).羧甲基淀粉钠( )(分数:0.50)A. B.C.D.E.解析:(5).低取代羟基丙基纤维素( )(分数:0.50)A.B. C.D.E.解析:三、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热原污染的途径( )(分数:1.00)A.操作环境 B.辅料 C.设备 D.使用人员 E.制备过程 解析:22.常用的物理灭菌法包括( )(分数:1.00)A.干热空气灭菌法 B.煮沸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
25、菌法 解析:23.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空气环境灭菌的是( )(分数:1.00)A.紫外线 B.过氧醋酸蒸汽 C.丙二醇蒸汽 D.环氧乙烷蒸汽 E.乙醇蒸汽解析:24.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包括( )(分数:1.00)A.HLB 值 B.起昙 C.临界胶团浓度 D.助悬E.毒性 解析:25.影响片剂裂片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1.00)A.细粉过多 B.颗粒中油脂成分较多 C.药物失去过多结晶水 D.压片时车速过快 E.冲模不合要求 解析:26.片剂包衣的目的( )(分数:1.00)A.提高稳定性 B.减少刺激性 C.控制溶散 D.改善外观 E.利于识别 解析:27.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有( )(分数:1.00)A.工作人员 B.药物 C.制药机械 D.操作环境 E.包装材料 解析:28.制剂中不允许有细菌的有( )(分数:1.00)A.口服液B.片剂C.注射剂 D.大输液 E.滴眼剂 解析:29.人参的粉碎方法可用( )(分数:1.00)A.干法粉碎 B.湿法粉碎C.“加液研磨”粉碎D.低温粉碎 E.单独粉碎 解析:30.使用粉碎机粉碎药物时应( )(分数:1.00)A.粉碎越细越好B.粉碎过程中应及时筛去细粉 C.粉碎毒性药物应避免交叉污染 D.必须采用干法粉碎E.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