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药剂学(九)及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 A.增塑剂 B.增稠剂 C.避光剂 D.着色剂 E.芳香矫味剂(分数:1.00)(1).琼脂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分数:0.50)A.B.C.D.E.(2).乙基香草醛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分数:0.50)A.B.C.D.E. A.能全部通过 1号筛,但混有能通过 3号筛不超过 20%的粉末 B.能全部通过 2号筛,但混有能通过 4号筛不超过 40%的粉末 C.能全部通过 6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7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D.能全部通过 5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6号筛不少
2、于 95%的粉末 E.能全部通过 8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9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分数:1.00)(1).极细粉是指(分数:0.50)A.B.C.D.E.(2).最粗粉是指(分数:0.50)A.B.C.D.E. A.鞣质检查 B.均匀度检查 C.沉降容积比 D.融变时限 E.粒度(分数:1.00)(1).注射剂质检需做(分数:0.50)A.B.C.D.E.(2).颗粒剂质检需做(分数:0.50)A.B.C.D.E. A.延缓水解的方法 B.防止氧化的方法 C.防止光照的方法 D.改进工艺的方法 E.制备稳定衍生物的方法(分数:1.00)(1).改变溶剂(分数:0.50)A.B.C.D.E.(
3、2).片剂包衣(分数:0.50)A.B.C.D.E. A.CMC B.F C.PVP D.AUC E.GMP(分数:1.00)(1).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的英文缩写为(分数:0.50)A.B.C.D.E.(2).血药浓度一时问下面积的英文缩写为(分数:0.50)A.B.C.D.E. A.崩解剂 B.润滑剂 C.润湿剂 D.稀释剂 E.黏合剂(分数:1.00)(1).酒精在片剂中作(分数:0.50)A.B.C.D.E.(2).糖粉在片剂中作(分数:0.50)A.B.C.D.E. A.水丸 B.口服液 C.胶囊剂 D.蜜丸 E.糖粉(分数:1.00)(1).沸腾干燥适宜干燥(分数
4、:0.50)A.B.C.D.E.(2).微波干燥适宜干燥(分数:0.50)A.B.C.D.E. A.灭菌注射用水 B.纯化水 C.注射用水 D.制药用水 E.蒸馏水(分数:1.00)(1).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是(分数:0.50)A.B.C.D.E.(2).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均为(分数:0.50)A.B.C.D.E. A.滤过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热压灭菌 E.紫外线灭菌(分数:1.00)(1).维生素 C注射液(分数:0.50)A.B.C.D.E.(2).表面灭菌(分数:0.50)A.B.C.D.E. A.5号
5、筛 B.9号筛 C.7号筛 D.8号筛 E.6号筛(分数:1.00)(1).细粉是指全部通过(分数:0.50)A.B.C.D.E.(2).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分数:0.50)A.B.C.D.E.二、BX 题型/B(总题数:28,分数:28.00)1.下列关于混悬液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B.混悬液属于粗分散体系 C.混悬液可产生长效作用 D.药物的用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时,可制成混悬液 E.毒性药不宜制成混悬液(分数:1.00)A.B.C.D.E.2.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 A.浸提的时间与温度 B.药材的成分与粒度 C.溶剂的用量与 pH D.溶剂性质 E.浸提的压
6、力(分数:1.00)A.B.C.D.E.3.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 A.学习、掌握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继承、提高传统制药技术 B.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C.加强中药剂型理论和中药制剂系统工程研究,加速现代化进程 D.健全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水平 E.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合理指导研究、生产、经营等工作(分数:1.00)A.B.C.D.E.4.胶剂的原料有 A.动物皮 B.动物骨 C.动物毛 D.动物角 E.动物甲(分数:1.00)A.B.C.D.E.5.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是 A.外观整洁、无异臭 B.内容物不检查水分 C.药物定性,含
7、量测定符合规定 D.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合格 E.微生物检查合格(分数:1.00)A.B.C.D.E.6.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 A.水溶性 B.挥发性 C.耐热性 D.被吸附性 E.可滤过性(分数:1.00)A.B.C.D.E.7.制水丸时用酒的目的为 A.降低泛制操作时药物的黏性 B.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引药上行 C.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一些成分溶出 D.制成的丸剂易于干燥 E.有助于成品的卫生达标(分数:1.00)A.B.C.D.E.8.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是 A.用于静脉注射成静脉输液注射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 B.注射剂成品应无菌 C.溶液型注射剂不得有可见浑浊与不溶物 D.注射剂一般应具有
8、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 pH E.注射剂必须等渗(分数:1.00)A.B.C.D.E.9.下列有关药物粉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粉碎方法分为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和超微粉碎 B.混合粉碎为干法粉碎,是将处方药物适当处理后,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粉碎 C.加液研磨法为湿法粉碎,是将药料中加少量液体后进行研磨,直到药料被研细 D.低温粉碎适用于树脂、树胶类,含糖、黏液质较多以及中药干浸膏类药物的粉碎 E.超微粉碎系采用适当设备,将药物粉碎至粒径在数十个微米以下的粉碎技术(分数:1.00)A.B.C.D.E.10.下列有关浸出药剂质量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浸出药剂易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
9、 B.含挥发性及易吸潮药物的茶剂应密封贮存 C.含醇量 20%以上的浸出药剂可防腐 D.浸出药剂在使用前应除去沉淀物 E.浸出药剂在制备时应精制,尽可能多地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分数:1.00)A.B.C.D.E.11.颗粒剂的特点包括 A.服用携带方便 B.吸收、奏效较快 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 D.服用剂量较小 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分数:1.00)A.B.C.D.E.12.中药药品卫生标准对局部给药制剂的要求是 A.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B.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C.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D.眼部、直肠、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E.阴道、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梭菌(分数:1
10、.00)A.B.C.D.E.13.制备膜剂时,可以加入 A.二氧化钛 B.食用色素 C.甘油 D.蔗糖 E.淀粉(分数:1.00)A.B.C.D.E.14.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应用的一种固体剂型 B.因施用腔道的不同,栓剂可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 C.药物不受胃肠道 pH或酶的破坏 D.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作用 E.直肠给药药物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分数:1.00)A.B.C.D.E.15.胶囊剂的特点包括 A.外观光洁,便于服用 B.与片剂、丸剂相比崩解慢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药物填充于胶囊中,稳定性增
11、加 E.可制成不同释药方式的制剂(分数:1.00)A.B.C.D.E.16.下列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的品种有 A.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 B.用于手术的局部给药制剂 C.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 D.眼科用制剂 E.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分数:1.00)A.B.C.D.E.17.粉体的特性对制剂的影响有 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 B.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影响 C.对片剂崩解有影响 D.对可压性有影响 E.对制剂有效性有影响(分数:1.00)A.B.C.D.E.18.关于表面活性剂,下述正确的是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具有起昙现象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直接用于杀菌和防腐 C.有疏水
12、和亲水基团 D.常用于增溶乳化润湿助悬 E.可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分数:1.00)A.B.C.D.E.19.下列关于安瓿注射剂灭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安瓿灭菌条件为 170干热灭菌 2h B.安瓿灭菌条件为 200以上干热灭菌 45min C.中药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 D.中药注射剂多采用热压灭菌 E.中药注射剂可采用固定的热压灭菌条件(分数:1.00)A.B.C.D.E.20.淀粉在片剂中的作用包括 A.稀释剂 B.吸收剂 C.崩解剂 D.润滑剂 E.黏合剂(分数:1.00)A.B.C.D.E.21.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有 A.光线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空气(氧)的影响
13、 D.放置时间的影响 E.湿度和水分的影响(分数:1.00)A.B.C.D.E.22.关于散剂,下述正确的是 A.倍散的赋形剂应为无显著药理作用 B.散剂的混合方法有打底套色法、等量递增法、倍增套色法 C.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与未稀释原药区别,一般将稀释散剂染色 D.含剧毒药散剂的分剂量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E.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配制的用具应灭菌(分数:1.00)A.B.C.D.E.23.下列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A.润湿与潮解 B.溶解性能的变化 C.溶解度的改变 D.分散状态变化 E.液化和结块(分数:1.00)A.B.C.D.E.24.气雾剂的特
14、性包括 A.制剂的稳定性高 B.药物呈细雾状达作用部位,奏效快 C.无局部用药的刺激性 D.气雾剂遇热,或受撞击会爆炸 E.给药剂量欠准确(分数:1.00)A.B.C.D.E.25.下列有关皮肤条件影响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不同的皮肤部位,透皮吸收量不同 B.皮肤湿度大,透皮吸收量增加 C.皮肤受损,透皮吸收量减小 D.皮肤温度高,透皮吸收量增加 E.清洁皮肤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分数:1.00)A.B.C.D.E.26.常见的中药片剂类型为 A.提纯片 B.半浸膏片 C.全浸膏片 D.全粉末片 E.包衣片(分数:1.00)A.B.C.D.E.27.丸剂的特点包括 A.多用于治疗慢性疾
15、病、病后调和气血 B.溶散、释放药物缓慢 C.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D.成品易达药品卫生标准 E.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分数:1.00)A.B.C.D.E.28.生物利用度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A.td B.t1/2 C.Cmax D.tmax E.AUC(分数:1.00)A.B.C.D.E.中药药剂学(九)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 A.增塑剂 B.增稠剂 C.避光剂 D.着色剂 E.芳香矫味剂(分数:1.00)(1).琼脂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分数:0.50)A.B. C.D.E.解析:(2).乙基香草醛在空胶囊
16、制备时的作用为(分数:0.50)A.B.C.D.E. 解析: A.能全部通过 1号筛,但混有能通过 3号筛不超过 20%的粉末 B.能全部通过 2号筛,但混有能通过 4号筛不超过 40%的粉末 C.能全部通过 6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7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D.能全部通过 5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6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E.能全部通过 8号筛,并含有能通过 9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分数:1.00)(1).极细粉是指(分数:0.50)A.B.C.D.E. 解析:(2).最粗粉是指(分数:0.50)A. B.C.D.E.解析: A.鞣质检查 B.均匀度检查 C.沉降容积比 D.融变时限 E
17、.粒度(分数:1.00)(1).注射剂质检需做(分数:0.50)A. B.C.D.E.解析:(2).颗粒剂质检需做(分数:0.50)A.B.C.D.E. 解析: A.延缓水解的方法 B.防止氧化的方法 C.防止光照的方法 D.改进工艺的方法 E.制备稳定衍生物的方法(分数:1.00)(1).改变溶剂(分数:0.50)A. B.C.D.E.解析:(2).片剂包衣(分数:0.50)A.B.C.D. E.解析: A.CMC B.F C.PVP D.AUC E.GMP(分数:1.00)(1).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的英文缩写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血药浓
18、度一时问下面积的英文缩写为(分数:0.50)A.B.C.D. E.解析: A.崩解剂 B.润滑剂 C.润湿剂 D.稀释剂 E.黏合剂(分数:1.00)(1).酒精在片剂中作(分数:0.50)A.B.C. D.E.解析:(2).糖粉在片剂中作(分数:0.50)A.B.C.D. E.解析: A.水丸 B.口服液 C.胶囊剂 D.蜜丸 E.糖粉(分数:1.00)(1).沸腾干燥适宜干燥(分数:0.50)A. B.C.D.E.解析:(2).微波干燥适宜干燥(分数:0.50)A.B.C.D. E.解析: A.灭菌注射用水 B.纯化水 C.注射用水 D.制药用水 E.蒸馏水(分数:1.00)(1).饮用水
19、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均为(分数:0.50)A.B.C.D. E.解析: A.滤过灭菌 B.流通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热压灭菌 E.紫外线灭菌(分数:1.00)(1).维生素 C注射液(分数:0.50)A.B. C.D.E.解析:(2).表面灭菌(分数:0.50)A.B.C.D.E. 解析: A.5号筛 B.9号筛 C.7号筛 D.8号筛 E.6号筛(分数:1.00)(1).细粉是指全部通过(分数:0.50)A. B.C.D.E.解析:(2).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
20、过(分数:0.50)A.B.C.D. E.解析:二、BX 题型/B(总题数:28,分数:28.00)1.下列关于混悬液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B.混悬液属于粗分散体系 C.混悬液可产生长效作用 D.药物的用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时,可制成混悬液 E.毒性药不宜制成混悬液(分数:1.00)A.B. C. D. E. 解析:2.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 A.浸提的时间与温度 B.药材的成分与粒度 C.溶剂的用量与 pH D.溶剂性质 E.浸提的压力(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3.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 A.学习、掌握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继承、提高传统制药
21、技术 B.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C.加强中药剂型理论和中药制剂系统工程研究,加速现代化进程 D.健全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水平 E.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合理指导研究、生产、经营等工作(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4.胶剂的原料有 A.动物皮 B.动物骨 C.动物毛 D.动物角 E.动物甲(分数:1.00)A. B. C.D. E. 解析:5.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是 A.外观整洁、无异臭 B.内容物不检查水分 C.药物定性,含量测定符合规定 D.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合格 E.微生物检查合格(分数:1.00)A. B
22、.C. D. E. 解析:6.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 A.水溶性 B.挥发性 C.耐热性 D.被吸附性 E.可滤过性(分数:1.00)A. B.C. D. E. 解析:7.制水丸时用酒的目的为 A.降低泛制操作时药物的黏性 B.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引药上行 C.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一些成分溶出 D.制成的丸剂易于干燥 E.有助于成品的卫生达标(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8.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是 A.用于静脉注射成静脉输液注射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 B.注射剂成品应无菌 C.溶液型注射剂不得有可见浑浊与不溶物 D.注射剂一般应具有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 pH E.注射剂必须等渗
23、(分数:1.00)A. B. C.D. E.解析:9.下列有关药物粉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粉碎方法分为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和超微粉碎 B.混合粉碎为干法粉碎,是将处方药物适当处理后,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粉碎 C.加液研磨法为湿法粉碎,是将药料中加少量液体后进行研磨,直到药料被研细 D.低温粉碎适用于树脂、树胶类,含糖、黏液质较多以及中药干浸膏类药物的粉碎 E.超微粉碎系采用适当设备,将药物粉碎至粒径在数十个微米以下的粉碎技术(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10.下列有关浸出药剂质量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浸出药剂易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 B.含挥发性及
24、易吸潮药物的茶剂应密封贮存 C.含醇量 20%以上的浸出药剂可防腐 D.浸出药剂在使用前应除去沉淀物 E.浸出药剂在制备时应精制,尽可能多地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分数:1.00)A. B. C. D.E. 解析:11.颗粒剂的特点包括 A.服用携带方便 B.吸收、奏效较快 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 D.服用剂量较小 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分数:1.00)A. B. C.D. E. 解析:12.中药药品卫生标准对局部给药制剂的要求是 A.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B.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C.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D.眼部、直肠、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E.阴道、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梭
25、菌(分数:1.00)A. B. C.D. E. 解析:13.制备膜剂时,可以加入 A.二氧化钛 B.食用色素 C.甘油 D.蔗糖 E.淀粉(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14.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应用的一种固体剂型 B.因施用腔道的不同,栓剂可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 C.药物不受胃肠道 pH或酶的破坏 D.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作用 E.直肠给药药物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15.胶囊剂的特点包括 A.外观光洁,便于服用 B.与片剂、丸剂相比崩解慢
26、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药物填充于胶囊中,稳定性增加 E.可制成不同释药方式的制剂(分数:1.00)A. B.C. D. E. 解析:16.下列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的品种有 A.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 B.用于手术的局部给药制剂 C.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 D.眼科用制剂 E.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分数:1.00)A. B. C. D.E.解析:17.粉体的特性对制剂的影响有 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 B.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影响 C.对片剂崩解有影响 D.对可压性有影响 E.对制剂有效性有影响(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18.关于表面活性剂,下
27、述正确的是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具有起昙现象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直接用于杀菌和防腐 C.有疏水和亲水基团 D.常用于增溶乳化润湿助悬 E.可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分数:1.00)A.B. C. D. E. 解析:19.下列关于安瓿注射剂灭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安瓿灭菌条件为 170干热灭菌 2h B.安瓿灭菌条件为 200以上干热灭菌 45min C.中药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 D.中药注射剂多采用热压灭菌 E.中药注射剂可采用固定的热压灭菌条件(分数:1.00)A. B. C. D. E.解析:20.淀粉在片剂中的作用包括 A.稀释剂 B.吸收剂 C.崩解剂 D.润滑剂 E.黏合剂(
28、分数:1.00)A. B. C. D.E.解析:21.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有 A.光线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空气(氧)的影响 D.放置时间的影响 E.湿度和水分的影响(分数:1.00)A. B. C. D.E. 解析:22.关于散剂,下述正确的是 A.倍散的赋形剂应为无显著药理作用 B.散剂的混合方法有打底套色法、等量递增法、倍增套色法 C.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与未稀释原药区别,一般将稀释散剂染色 D.含剧毒药散剂的分剂量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E.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配制的用具应灭菌(分数:1.00)A. B. C. D.E. 解析:23
29、.下列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A.润湿与潮解 B.溶解性能的变化 C.溶解度的改变 D.分散状态变化 E.液化和结块(分数:1.00)A. B. C. D. E. 解析:24.气雾剂的特性包括 A.制剂的稳定性高 B.药物呈细雾状达作用部位,奏效快 C.无局部用药的刺激性 D.气雾剂遇热,或受撞击会爆炸 E.给药剂量欠准确(分数:1.00)A. B. C. D. E.解析:25.下列有关皮肤条件影响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不同的皮肤部位,透皮吸收量不同 B.皮肤湿度大,透皮吸收量增加 C.皮肤受损,透皮吸收量减小 D.皮肤温度高,透皮吸收量增加 E.清洁皮肤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分数:1.00)A. B. C.D. E. 解析:26.常见的中药片剂类型为 A.提纯片 B.半浸膏片 C.全浸膏片 D.全粉末片 E.包衣片(分数:1.00)A. B. C. D. E.解析:27.丸剂的特点包括 A.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病后调和气血 B.溶散、释放药物缓慢 C.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D.成品易达药品卫生标准 E.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分数:1.00)A. B. C. D.E. 解析:28.生物利用度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A.td B.t1/2 C.Cmax D.tmax E.AUC(分数:1.00)A.B.C. D. 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