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化学练习试卷 24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可用于分离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是(分数:2.00)A.正丁醇提取法B.明胶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胆甾醇沉淀法E.醇沉淀法2.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分数:2.00)A.密度的差异B.溶解性的差异C.沸点的差异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E.酸碱性的差异3.缩合鞣质经酸处理后生成(分数:2.00)A.没食子酸B.逆没食子酸C.儿茶素D.鞣红E.表儿茶素4.毛花洋地黄苷乙和苷丙水溶性的差异源于(分数:2.00)A.糖的数目不同B.糖的种类不同C.苷元上 O
2、H 数目不同D.苷元上 OH 位置不同E.苷键构型不同5.甲醇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 UV 光谱有几个吸收谱带(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4 个E.5 个6.熊胆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胆酸B.别胆酸C.去氧胆酸D.鹅去氧胆酸E.熊去氧胆酸7.以下化合物极性最小的是(分数:2.00)A.苯甲酸B.苯C.苯甲酯D.苯酚E.苯甲醚8.天然胆汁酸属于(分数:2.00)A.甾类化合物B.萜类化合物C.芳香酸类化合物D.生物碱类化合物E.蛋白质类化合物9.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分数:2.00)A.游离甾体B.生物碱盐C.倍半萜D.挥发油E.树脂10.Girard 试
3、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分数:2.00)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类成分D.醇类成分E.醚类成分11.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分数:2.00)A.5 个环B.30 个碳原子C.8 个甲基D.羧基E.4 个环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分数:2.00)A.桂皮醛B.丁香酚C.鱼腥草素D.桉油精E.异桂皮醛13.从牛、羊胆汁中提取胆酸时加固体氢氧化钠加热煮沸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加溶解度B.除去酸性杂质C.皂化D.成盐E.除去胆红素14.强心苷甾体母核的反应不包括(分数:2.00)A.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B.Salkow
4、ski 反应C.Tschugaev 反应D.Raymond 反应E.ChloramineT 反应15.五味子素的母核结构类型为(分数:2.00)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新木脂素16.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番泻苷 AB.番泻苷 BC.大黄素D.芦荟苷E.大黄苷17.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分数:2.00)A.甲氧基B.甲二氧基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E.酮基18.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是(分数:2.00)A.七叶内酯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E.牛蒡子苷19.7-羟基香豆素
5、的 1HNMR 谱中,母核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在最低场的是(分数:2.00)A.H-3B.H-4C.H-5D.H-6E.H-820.黄酮类化合物加 2%.ZrOCl2 甲醇液显黄色,再加入 2%.枸橼酸甲醇溶液,黄色显著消褪,该黄酮类化合物是(分数:2.00)A.3-羟基黄酮B.4“,7-二羟基异黄酮C.5-羟基黄酮D.4“,7-二羟基黄酮E.7-羟基二氢黄酮21.黄芩苷可溶于(分数:2.00)A.水B.甲醇C.热乙酸D.乙醇E.丙酮22.当药材为花或果实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选用的碱液为(分数:2.00)A.5%.碳酸氢钠液B.5%.碳酸钠液C.饱和石灰水D.1%.氢氧化钠液E.
6、10%.氢氧化钠液23.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的化学成分是(分数:2.00)A.香豆素B.木脂素C.黄酮D.萜E.生物碱24.不能利用氢谱中糖的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判断苷键构型的糖是(分数:2.00)A.D-葡萄糖B.D-半乳糖C.D-木糖D.L-鼠李糖E.D-葡萄糖醛酸25.检查苦杏仁苷,常用的试剂是(分数:2.00)A.三氯化铁B.茚三酮C.三硝基苯酚D.硝酰铁氰化钠E.硫酸铜-氢氧化钠26.下列游离蒽醌混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 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出来的是(分数:2.00)A.大黄素B.大黄酚C.芦荟大黄素D.大黄酸E.大黄素甲醚27.环烯醚萜苷不具有的反应是(分数:2.00)A.Mo
7、lish 反应B.Shear 试剂反应C.氨基酸反应D.醋酸-铜离子反应E.Kedde 反应28.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分数:2.00)A.苷键的构型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C.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D.苷元连接糖的位置E.苷的整体结构29.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00)A.番泻苷 CB.番泻苷 AC.芦荟苷D.芦荟大黄素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30.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 C6-C3 单体数目为(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4 个E.5 个31.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 1 个羰基信号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大黄素B
8、.大黄素甲醚C.茜草素D.羟基茜草素E.大黄酚32.聚酰胺在哪种溶剂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分数:2.00)A.水B.丙酮C.乙醇D.氢氧化钠水溶液E.尿素水溶液33.冰片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34.极性最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葡萄糖苷35.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结构类型不包括(分数:2.00)A.桂皮酸B.烯丙苯C.桂皮醇D.苯甲酸E.丙烯苯3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分数:2.00)A.七叶内脂B.大黄素C.麻黄碱D.甘草酸E.大豆皂苷37.Labat 反应的试
9、剂组成是(分数:2.00)A.香草醛-浓硫酸B.茴香醛-浓硫酸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E.浓硫酸-铬酸38.某黄酮化合物 UV 光谱数据(max nm)如下 MeOH 253、267、349MeONa 266、329sh、401NaOAc 269、326sh、384NaOAc/H3BO3 259、301sh、370、430shAICl3 274、300sh、328、426AIC13/HCl 266sh、275、355、385 该化合物可能是(分数:2.00)A.5,7,4“-三羟基黄酮B.5,7,3“,4“-四羟基黄酮C.3,7,3“,4“,5“-五羟基黄酮D.3,5,7,4“-
10、四羟基黄酮E.3,5,7,3“,4“-五羟基黄酮39.欲分离 3“,4“-二羟基黄酮和 5,4“-二羟基黄酮,最好采用(分数:2.00)A.溶剂萃取法B.铅盐沉淀法C.pH 梯度萃取法D.氨性氯化锶法E.硼酸络合法40.三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分数:2.00)A.5 个B.6 个C.4 个D.3 个E.2 个41.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分数:2.00)A.蓝色B.绿色C.灰色D.红色E.黑色42.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提取时可加入(分数:2.00)A.氨水B.氨性氯化锶C.硼酸D.氢氧化钙E.氢氧化钠43.下列化合物属于黄酮醇的是(分数:2.00)A.大豆素B.葛根素C.橙皮苷D.槲皮
11、素E.黄芩苷44.Molish 反应的试剂组成是(分数:2.00)A.苯酚-硫酸B.酚-硫酸C.萘-硫酸D.-萘酚-硫酸E.-萘酚-浓硫酸45.某黄酮类化合 1HNMR 谱中出现 6.49ppm 的单峰,该化合物可能是(分数:2.00)A.芹菜素B.山柰酚C.二氢芹菜素D.二氢山柰酚E.大豆素中药化学练习试卷 24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可用于分离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是(分数:2.00)A.正丁醇提取法B.明胶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胆甾醇沉淀法 E.醇沉淀法解析:2.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分数
12、:2.00)A.密度的差异B.溶解性的差异C.沸点的差异 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E.酸碱性的差异解析:3.缩合鞣质经酸处理后生成(分数:2.00)A.没食子酸B.逆没食子酸C.儿茶素D.鞣红 E.表儿茶素解析:4.毛花洋地黄苷乙和苷丙水溶性的差异源于(分数:2.00)A.糖的数目不同B.糖的种类不同C.苷元上 OH 数目不同D.苷元上 OH 位置不同 E.苷键构型不同解析:5.甲醇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 UV 光谱有几个吸收谱带(分数:2.00)A.1 个B.2 个 C.3 个D.4 个E.5 个解析:6.熊胆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胆酸B.别胆酸C.去氧胆酸D.鹅去氧胆酸E
13、.熊去氧胆酸 解析:7.以下化合物极性最小的是(分数:2.00)A.苯甲酸B.苯 C.苯甲酯D.苯酚E.苯甲醚解析:8.天然胆汁酸属于(分数:2.00)A.甾类化合物 B.萜类化合物C.芳香酸类化合物D.生物碱类化合物E.蛋白质类化合物解析:9.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分数:2.00)A.游离甾体B.生物碱盐 C.倍半萜D.挥发油E.树脂解析:10.Girard 试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分数:2.00)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类成分 D.醇类成分E.醚类成分解析:11.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分数:2.00)A.5 个环B.30 个碳原子 C.8 个甲基D.羧基E.
14、4 个环解析:1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分数:2.00)A.桂皮醛B.丁香酚C.鱼腥草素 D.桉油精E.异桂皮醛解析:13.从牛、羊胆汁中提取胆酸时加固体氢氧化钠加热煮沸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加溶解度B.除去酸性杂质C.皂化 D.成盐E.除去胆红素解析:14.强心苷甾体母核的反应不包括(分数:2.00)A.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B.Salkowski 反应C.Tschugaev 反应D.Raymond 反应 E.ChloramineT 反应解析:15.五味子素的母核结构类型为(分数:2.00)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联苯环
15、辛烯型木脂素 E.新木脂素解析:16.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番泻苷 AB.番泻苷 BC.大黄素 D.芦荟苷E.大黄苷解析:17.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分数:2.00)A.甲氧基B.甲二氧基C.内酯环 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E.酮基解析:18.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是(分数:2.00)A.七叶内酯 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E.牛蒡子苷解析:19.7-羟基香豆素的 1HNMR 谱中,母核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在最低场的是(分数:2.00)A.H-3B.H-4 C.H-5D.H-6E.H-8解析:20.黄酮类化合物加 2%.ZrO
16、Cl2 甲醇液显黄色,再加入 2%.枸橼酸甲醇溶液,黄色显著消褪,该黄酮类化合物是(分数:2.00)A.3-羟基黄酮B.4“,7-二羟基异黄酮C.5-羟基黄酮 D.4“,7-二羟基黄酮E.7-羟基二氢黄酮解析:21.黄芩苷可溶于(分数:2.00)A.水B.甲醇C.热乙酸 D.乙醇E.丙酮解析:22.当药材为花或果实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选用的碱液为(分数:2.00)A.5%.碳酸氢钠液B.5%.碳酸钠液C.饱和石灰水 D.1%.氢氧化钠液E.10%.氢氧化钠液解析:23.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的化学成分是(分数:2.00)A.香豆素B.木脂素C.黄酮D.萜 E.生物碱解析:2
17、4.不能利用氢谱中糖的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判断苷键构型的糖是(分数:2.00)A.D-葡萄糖B.D-半乳糖C.D-木糖D.L-鼠李糖 E.D-葡萄糖醛酸解析:25.检查苦杏仁苷,常用的试剂是(分数:2.00)A.三氯化铁B.茚三酮C.三硝基苯酚 D.硝酰铁氰化钠E.硫酸铜-氢氧化钠解析:26.下列游离蒽醌混合物的乙醚溶液,能够被 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出来的是(分数:2.00)A.大黄素B.大黄酚C.芦荟大黄素D.大黄酸 E.大黄素甲醚解析:27.环烯醚萜苷不具有的反应是(分数:2.00)A.Molish 反应B.Shear 试剂反应C.氨基酸反应D.醋酸-铜离子反应E.Kedde 反应 解析:
18、28.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分数:2.00)A.苷键的构型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C.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D.苷元连接糖的位置E.苷的整体结构解析:29.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00)A.番泻苷 CB.番泻苷 A C.芦荟苷D.芦荟大黄素苷E.大黄素葡萄糖苷解析:30.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 C6-C3 单体数目为(分数:2.00)A.1 个B.2 个 C.3 个D.4 个E.5 个解析:31.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 1 个羰基信号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茜草素D.羟基茜草素 E.大黄酚解析:32.聚酰胺在
19、哪种溶剂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分数:2.00)A.水B.丙酮C.乙醇D.氢氧化钠水溶液E.尿素水溶液 解析:33.冰片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单萜 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解析:34.极性最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大黄酸D.芦荟大黄素E.大黄素葡萄糖苷 解析:35.组成木脂素的单体结构类型不包括(分数:2.00)A.桂皮酸B.烯丙苯C.桂皮醇D.苯甲酸 E.丙烯苯解析:3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分数:2.00)A.七叶内脂 B.大黄素C.麻黄碱D.甘草酸E.大豆皂苷解析:37.Labat 反应的试剂组成是(分数:2.
20、00)A.香草醛-浓硫酸B.茴香醛-浓硫酸C.浓硫酸-没食子酸 D.浓硫酸-变色酸E.浓硫酸-铬酸解析:38.某黄酮化合物 UV 光谱数据(max nm)如下 MeOH 253、267、349MeONa 266、329sh、401NaOAc 269、326sh、384NaOAc/H3BO3 259、301sh、370、430shAICl3 274、300sh、328、426AIC13/HCl 266sh、275、355、385 该化合物可能是(分数:2.00)A.5,7,4“-三羟基黄酮B.5,7,3“,4“-四羟基黄酮 C.3,7,3“,4“,5“-五羟基黄酮D.3,5,7,4“-四羟基黄酮
21、E.3,5,7,3“,4“-五羟基黄酮解析:39.欲分离 3“,4“-二羟基黄酮和 5,4“-二羟基黄酮,最好采用(分数:2.00)A.溶剂萃取法B.铅盐沉淀法C.pH 梯度萃取法D.氨性氯化锶法E.硼酸络合法 解析:40.三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分数:2.00)A.5 个B.6 个 C.4 个D.3 个E.2 个解析:41.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分数:2.00)A.蓝色B.绿色C.灰色D.红色 E.黑色解析:42.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提取时可加入(分数:2.00)A.氨水B.氨性氯化锶C.硼酸 D.氢氧化钙E.氢氧化钠解析:43.下列化合物属于黄酮醇的是(分数:2.00)A.大豆素B.葛根素C.橙皮苷D.槲皮素 E.黄芩苷解析:44.Molish 反应的试剂组成是(分数:2.00)A.苯酚-硫酸B.酚-硫酸C.萘-硫酸D.-萘酚-硫酸E.-萘酚-浓硫酸 解析:45.某黄酮类化合 1HNMR 谱中出现 6.49ppm 的单峰,该化合物可能是(分数:2.00)A.芹菜素 B.山柰酚C.二氢芹菜素D.二氢山柰酚E.大豆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