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化学练习试卷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苦参碱具有的反应有(分数:2.00)A.Dragendorff 反应阳性B.Vitalis 反应阳性C.与漂白粉呈红色D.丙酮加成反应E.雷氏盐反应2.胆汁的显色反应有(分数:2.00)A.1egal 反应B.Pettenkofer 反应(10%.蔗糖加 5 滴浓硫酸),产生紫色C.Keller-Kiliani 反应D.GregoryPascoe 反应(45%.硫酸十 0.3%.糠醛)显蓝色E.三氯化锑反应3.酚性叔胺碱可溶于(分数:2.00)A.苯B.硫酸C.氢氧化钠
2、D.水E.乙醇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分数:2.00)A.透析法B.凝胶过滤法C.超滤法D.超速离心法E.盐析法5.对 Gibbs 反应呈阴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6,7-二羟基香豆素B.5,7-二羟基香豆素C.6,7-呋喃香豆素D.6,7-吡喃香豆素E.对羟基苯甲酸6.可与中性醋酸铅沉淀的是(分数:2.00)A.绿原酸B.槲皮素C.阿魏酸D.甘草甜素E.芦丁7.下列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反应的是(分数:2.00)A.麻黄碱B.咖啡碱C.小檗碱D.苦参碱E.乌头碱8.生物碱碱性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分数:2.00)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B.醇羟基数目多少C.氮原子附近基
3、团的诱导效应D.生物碱的立体结构E.生物碱的水溶度9.选择提取纯化亲脂性生物碱的方法有(分数:2.00)A.雷氏铵盐法B.乙醇提取法,回收醇,用酸碱化处理后用亲脂性溶剂萃取法C.正丁醇萃取法D.亲脂性溶剂提取法E.酸水提取后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或碱化后用亲脂性溶剂萃取法10.用水提取中药时,常不采用(分数:2.00)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D.连续回流法E.浸渍法11.二氢黄酮母核的结构特点是(分数:2.00)A.C-4 位无羰基B.C-2、C-3 位氢化C.C-3 位无羟基D.C-3 位有羟基E.C-2 位有苯环12.属于蒽醌类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大黄素
4、D.番泻苷E.茜草素13.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生物碱有(分数:2.00)A.药根碱B.汉防己甲素C.汉防己乙素D.青藤碱E.吗啡14.二氢黄酮水溶性较大的原因是(分数:2.00)A.C 环呈半椅式B.分子间排列不紧密C.分子间引力降低D.颜色浅E.非平面型分子15.影响强心苷溶解性能的因素有(分数:2.00)A.糖基的种类B.糖基的数目C.苷元羟基数目D.苷元羟基位置E.苷键构型16.能溶于苛性碱水溶液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季铵碱B.酰胺类生物碱C.酚性叔胺碱D.酚性弱碱性生物碱E.非酚性生物碱17.具有左旋光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莨菪碱B.阿托品C.东莨菪碱D.山莨菪碱
5、E.樟柳碱18.鞣质可与生成沉淀。(分数:2.00)A.蛋白质B.生物碱C.醋酸铅D.三氯化铁E.皂苷19.硅胶薄层层析分离生物碱,为防拖尾可选用(分数:2.00)A.酸性展开剂B.碱性展开剂C.酸性吸附剂D.氨水饱和E.醋酸饱和20.氢核磁共振谱的常数是(分数:2.00)A.化学位移B.分子离子峰C.偶合常数D.碎片峰E.保留时间21.酚性叔胺生物碱可溶于(分数:2.00)A.水B.盐酸C.碳酸钠D.碳酸氢钠E.氢氧化钠22.为区别大黄素与槲皮素,可用的方法有(分数:2.00)A.Bomtrager 反应B.Feiel 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D.Kesting-Craven 反应E.Labat
6、 反应23.氨性氯化锶反应阴性,Gibbs 反应阳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7,4-二羟基黄酮B.5,7,4-三羟基黄酮C.5,7,3,4-四羟基黄酮D.3,5,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E.3,5,7,4-四羟基黄酮24.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甘草酸B.大黄酸C.阿魏酸D.芦荟苷E.芦荟大黄素25.下列有关香豆素的论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苯骈。-吡喃酮的母核B.为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C.由酪氨酸衍生而来D.异羟肟酸铁反应呈阳性E.具有苯骈 -吡喃酮的母核26.甾体皂苷元中 25D-型化合物是指(分数:2.00)A.C25-CH3 位
7、于平伏键B.C25-CH3 为 型C.较稳定D.为异螺甾烷E.为 25R 型27.除去中药提取物中的鞣质,可选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热处理冷藏法B.石灰沉淀法C.醇溶液调 pH 法D.明胶沉淀法E.聚酰胺吸附法28.影响聚酰胺吸附力大小的因素有(分数:2.00)A.酚羟基数目B.酚羟基位置C.分子芳香化程度D.化合物类型E.洗脱剂种类29.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确定糖链结构要决定的问题是(分数:2.00)A.糖链中糖的种类和比例B.糖之间的连接位置C.糖链中糖的元素比D.糖之间的连接顺序E.糖之间苷键的构型30.常用于检识生物碱的试剂是(分数:2.00)A.碘化铋钾试剂B.醋酸镁试剂C.对
8、亚硝基二甲苯胺试剂D.雷氏盐试剂E.苦味酸试剂3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分数:2.00)A.玄参科植物B.龙胆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芸香科植物32.含有香豆素的中药有(分数:2.00)A.秦皮B.厚朴C.补骨脂D.乌头E.五味子33.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分数:2.00)A.铅盐沉淀法B.聚酰胺吸附法C.pH 梯度法D.硼酸络合法E.离子交换树脂法34.甘草皂苷(分数:2.00)A.又称为甘草甜素B.为五环三萜皂苷C.易溶于稀氨水D.易溶于热稀乙醇E.不易被酸水解35.属于异黄酮苷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葛根素B.槲皮素C.大豆素D.大豆苷E.橙皮苷36.可利用生
9、物碱盐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麻黄碱和伪麻黄碱B.奎宁和奎尼丁C.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D.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E.乌头碱和次乌头碱37.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分数:2.00)A.环氧丙烷环B.酰胺键C.酯键D.C-13 位侧链E.C7-OH38.下列苷元,具有旋光性的是(分数:2.00)A.二氢黄酮B.二氢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异黄酮E.查耳酮39.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阳性或假阳性反应的是(分数:2.00)A.多数生物碱B.木脂素C.蛋白、多肽、氨基酸、鞣质D.麻黄碱E.乌头碱40.无 3-OH 的黄酮类成分有(分数:2.00)A.黄芩素B.橙皮苷C
10、.槲皮素D.大豆素E.大黄素41.下列哪些成分可溶于水(分数:2.00)A.氨基酸B.甾醇C.蛋白质D.鞣质E.酶42.鞣质的通性有(分数:2.00)A.与蛋白质生成沉淀B.有还原性C.与生物碱作用D.与重金属离子作用E.含酚羟基43.聚酰胺层析适用分离的成分有(分数:2.00)A.油脂B.蒽醌C.黄酮D.生物碱E.有机酸44.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分数:2.00)A.挥发油得率高B.挥发油品质好C.无毒无污染D.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45.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因素有(分数:2.00)A.吸电子诱导效应B.供电子诱导效应C.吸电子共轭效应
11、D.供电子共轭效应E.立体效应中药化学练习试卷 23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苦参碱具有的反应有(分数:2.00)A.Dragendorff 反应阳性 B.Vitalis 反应阳性C.与漂白粉呈红色D.丙酮加成反应E.雷氏盐反应 解析:2.胆汁的显色反应有(分数:2.00)A.1egal 反应B.Pettenkofer 反应(10%.蔗糖加 5 滴浓硫酸),产生紫色 C.Keller-Kiliani 反应D.GregoryPascoe 反应(45%.硫酸十 0.3%.糠醛)显蓝色 E.三氯化锑反应 解析:3.酚性叔胺碱
12、可溶于(分数:2.00)A.苯 B.硫酸 C.氢氧化钠 D.水E.乙醇 解析: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分数:2.00)A.透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超滤法 D.超速离心法 E.盐析法解析:5.对 Gibbs 反应呈阴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6,7-二羟基香豆素 B.5,7-二羟基香豆素C.6,7-呋喃香豆素 D.6,7-吡喃香豆素 E.对羟基苯甲酸 解析:6.可与中性醋酸铅沉淀的是(分数:2.00)A.绿原酸 B.槲皮素 C.阿魏酸 D.甘草甜素 E.芦丁 解析:7.下列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发生反应的是(分数:2.00)A.麻黄碱 B.咖啡碱 C.小檗碱D.苦参碱E.乌
13、头碱解析:8.生物碱碱性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分数:2.00)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B.醇羟基数目多少C.氮原子附近基团的诱导效应 D.生物碱的立体结构 E.生物碱的水溶度解析:9.选择提取纯化亲脂性生物碱的方法有(分数:2.00)A.雷氏铵盐法B.乙醇提取法,回收醇,用酸碱化处理后用亲脂性溶剂萃取法 C.正丁醇萃取法D.亲脂性溶剂提取法 E.酸水提取后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或碱化后用亲脂性溶剂萃取法 解析:10.用水提取中药时,常不采用(分数:2.00)A.回流法 B.煎煮法C.渗漉法 D.连续回流法 E.浸渍法 解析:11.二氢黄酮母核的结构特点是(分数:2.00)A.C-4 位无羰基B.C
14、-2、C-3 位氢化 C.C-3 位无羟基 D.C-3 位有羟基E.C-2 位有苯环 解析:12.属于蒽醌类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大黄素 D.番泻苷 E.茜草素 解析:13.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生物碱有(分数:2.00)A.药根碱 B.汉防己甲素C.汉防己乙素D.青藤碱 E.吗啡 解析:14.二氢黄酮水溶性较大的原因是(分数:2.00)A.C 环呈半椅式 B.分子间排列不紧密 C.分子间引力降低 D.颜色浅E.非平面型分子 解析:15.影响强心苷溶解性能的因素有(分数:2.00)A.糖基的种类 B.糖基的数目 C.苷元羟基数目 D.苷元羟基位置 E.苷键构型解析
15、:16.能溶于苛性碱水溶液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季铵碱 B.酰胺类生物碱C.酚性叔胺碱 D.酚性弱碱性生物碱 E.非酚性生物碱解析:17.具有左旋光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莨菪碱 B.阿托品C.东莨菪碱 D.山莨菪碱 E.樟柳碱 解析:18.鞣质可与生成沉淀。(分数:2.00)A.蛋白质 B.生物碱 C.醋酸铅 D.三氯化铁E.皂苷解析:19.硅胶薄层层析分离生物碱,为防拖尾可选用(分数:2.00)A.酸性展开剂B.碱性展开剂 C.酸性吸附剂D.氨水饱和 E.醋酸饱和解析:20.氢核磁共振谱的常数是(分数:2.00)A.化学位移 B.分子离子峰C.偶合常数 D.碎片峰E.保
16、留时间解析:21.酚性叔胺生物碱可溶于(分数:2.00)A.水B.盐酸 C.碳酸钠D.碳酸氢钠E.氢氧化钠 解析:22.为区别大黄素与槲皮素,可用的方法有(分数:2.00)A.Bomtrager 反应 B.Feiel 反应 C.盐酸镁粉反应 D.Kesting-Craven 反应E.Labat 反应解析:23.氨性氯化锶反应阴性,Gibbs 反应阳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7,4-二羟基黄酮B.5,7,4-三羟基黄酮 C.5,7,3,4-四羟基黄酮D.3,5,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E.3,5,7,4-四羟基黄酮 解析:24.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
17、甘草酸B.大黄酸 C.阿魏酸D.芦荟苷E.芦荟大黄素 解析:25.下列有关香豆素的论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苯骈。-吡喃酮的母核 B.为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 C.由酪氨酸衍生而来 D.异羟肟酸铁反应呈阳性 E.具有苯骈 -吡喃酮的母核解析:26.甾体皂苷元中 25D-型化合物是指(分数:2.00)A.C25-CH3 位于平伏键 B.C25-CH3 为 型 C.较稳定 D.为异螺甾烷 E.为 25R 型 解析:27.除去中药提取物中的鞣质,可选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热处理冷藏法 B.石灰沉淀法 C.醇溶液调 pH 法 D.明胶沉淀法 E.聚酰胺吸附法 解析:28.影响聚酰
18、胺吸附力大小的因素有(分数:2.00)A.酚羟基数目 B.酚羟基位置 C.分子芳香化程度 D.化合物类型 E.洗脱剂种类 解析:29.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确定糖链结构要决定的问题是(分数:2.00)A.糖链中糖的种类和比例 B.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C.糖链中糖的元素比D.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E.糖之间苷键的构型 解析:30.常用于检识生物碱的试剂是(分数:2.00)A.碘化铋钾试剂 B.醋酸镁试剂C.对亚硝基二甲苯胺试剂D.雷氏盐试剂 E.苦味酸试剂 解析:3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分数:2.00)A.玄参科植物 B.龙胆科植物 C.唇形科植物 D.茜草科植物 E.芸香科植物解析:32.含有香豆素的
19、中药有(分数:2.00)A.秦皮 B.厚朴C.补骨脂 D.乌头E.五味子解析:33.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分数:2.00)A.铅盐沉淀法 B.聚酰胺吸附法 C.pH 梯度法 D.硼酸络合法 E.离子交换树脂法解析:34.甘草皂苷(分数:2.00)A.又称为甘草甜素 B.为五环三萜皂苷 C.易溶于稀氨水 D.易溶于热稀乙醇 E.不易被酸水解 解析:35.属于异黄酮苷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葛根素 B.槲皮素C.大豆素D.大豆苷 E.橙皮苷解析:36.可利用生物碱盐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B.奎宁和奎尼丁 C.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 D.苦参碱和
20、氧化苦参碱E.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解析:37.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分数:2.00)A.环氧丙烷环 B.酰胺键C.酯键D.C-13 位侧链 E.C7-OH 解析:38.下列苷元,具有旋光性的是(分数:2.00)A.二氢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异黄酮D.二氢异黄酮 E.查耳酮解析:39.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阳性或假阳性反应的是(分数:2.00)A.多数生物碱 B.木脂素C.蛋白、多肽、氨基酸、鞣质 D.麻黄碱E.乌头碱 解析:40.无 3-OH 的黄酮类成分有(分数:2.00)A.黄芩素 B.橙皮苷 C.槲皮素D.大豆素 E.大黄素解析:41.下列哪些成分可溶于水(分数:2.0
21、0)A.氨基酸 B.甾醇C.蛋白质 D.鞣质 E.酶 解析:42.鞣质的通性有(分数:2.00)A.与蛋白质生成沉淀 B.有还原性 C.与生物碱作用 D.与重金属离子作用 E.含酚羟基 解析:43.聚酰胺层析适用分离的成分有(分数:2.00)A.油脂B.蒽醌 C.黄酮 D.生物碱 E.有机酸 解析:44.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分数:2.00)A.挥发油得率高 B.挥发油品质好 C.无毒无污染 D.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解析:45.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因素有(分数:2.00)A.吸电子诱导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C.吸电子共轭效应 D.供电子共轭效应E.立体效应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