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37-2 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下列各项中,被称为“一源上那歧 ”的是( ) A任脉、督脉、带脉 B任脉、督脉、冲脉 C任脉、带脉、冲脉 D任脉、督脉、阴跷脉 E任脉、督脉、阴维脉(分数:1.00)A.B.C.D.E.2.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 ) A阴跷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脉(分数:1.00)A.B.C.D.E.3.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加上 ( ) A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脾之大络 B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胃之大络 C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 D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胃之
2、大络 E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冲脉之络(分数:1.00)A.B.C.D.E.4.病人的自主原则只适用于哪种人 ( ) A18 岁以上的人 B能够作出理性决定的人 C自然人 D头脑清醒的人 E成年人(分数:1.00)A.B.C.D.E.5.病人的下列义务中应该经其知情同意后才能合理履行的是 ( ) A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 B如实提供病情信息 C遵守住院规章 D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 E支持医学生实习和发展医学(分数:1.00)A.B.C.D.E.6.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 ) A赔偿责任、补偿责任、刑事责任 B经济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C行政处分、经济补偿、刑
3、事责任 D行政处罚、经济赔偿、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分数:1.00)A.B.C.D.E.7.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良心指的是 ( ) A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对自己应尽义务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B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C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对周同人、事以及自身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D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表现出行为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中的谨慎负责 E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履行的职责和使命(分数:1.00)A.B.C.D.E.8.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黄连 B杏仁 C细辛 D熟地黄 E石膏(分数:1.00)A.B.C.D.E.9.对不伤害原则的解释,正确的
4、是 ( ) A不伤害原则就是要求医生对患者丝毫不能伤害 B不伤害原则就是消除任何医疗伤害 C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意味着绝对伤害 D不伤害原则要求对医学行为进行受益与伤害的权衡,把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E因绝大多数医疗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不伤害原则是做不到的(分数:1.00)A.B.C.D.E.10.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C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分数:1.00)A.B.C.D.E.11.镇肝熄风汤中君药为 ( ) A生赭石 B生龙牡
5、 C钩藤 D生怀山药 E怀牛膝(分数:1.00)A.B.C.D.E.12.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 A心中 B肺中 C手小指端 D足大趾内端 E胸中(分数:1.00)A.B.C.D.E.13.止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 A青皮 B木香 C香附 D厚朴 E陈皮(分数:1.00)A.B.C.D.E.14.舟车丸的功用是 ( ) A化瘀行水 B行气逐水 C攻逐水饮 D温阳化饮 E健脾利水(分数:1.00)A.B.C.D.E.15.关于独活寄生汤的立法依据,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 A祛风湿 B止痹痛 C舒筋活络 D补益气血 E补益肝肾(分数:1.00)A.B.C.D.E.16.
6、不属于济川煎组成药物的是 ( ) A芍药 B牛膝 C泽泻 D升麻 E枳壳(分数:1.00)A.B.C.D.E.17.下列方式中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共有是( ) A开除 B警告 C降级 D吊销证书 E罚款(分数:1.00)A.B.C.D.E.18.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 A芍药 B杏仁 C大黄 D厚朴 E甘草(分数:1.00)A.B.C.D.E.1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 A十二经的别络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B十二经的别络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 C向心性循环 D任脉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E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分数:1.00)A.B.C.D.E.
7、20.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弦,治疗应选用( ) A几味羌活汤 B银翘散 C川芎茶调散 D桂枝汤 E小青龙汤(分数:1.00)A.B.C.D.E.21.腧穴总体上包括 ( ) A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B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C十二经穴、奇穴、特定穴 D十二经穴、奇穴、五输穴 E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分数:1.00)A.B.C.D.E.22.标志针灸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 伤寒论 B 素问 C 针灸甲乙经 D 灵枢 E 针灸大成 (分数:1.00)A.B.C.D.E.23.手厥阴心包经的主治特点是 ( ) A心、胃病 B心病 C肝、脾胃
8、病 D肾、肺、咽喉病 E肺、喉病(分数:1.00)A.B.C.D.E.24.对违法者追究行政责任的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C民事审判机关 D刑事审判机关 E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机关(分数:1.00)A.B.C.D.E.25.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的经脉是 ( ) A跷脉 B维脉 C冲脉 D任脉 E督脉(分数:1.00)A.B.C.D.E.26.被称作“血海 ”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B冲脉 C足厥阴肝经 D任脉 E带脉(分数:1.00)A.B.C.D.E.27.十二经脉的交接中,阴经与阳经交接的部位是( ) A腹部 B胸部 C头部 D手足末端 E下肢部
9、(分数:1.00)A.B.C.D.E.28.以下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作用( ) A联系脏腑 B沟通内外 C蓄积渗灌气血 D抗御病邪 E营养全身(分数:1.00)A.B.C.D.E.29.医学人道主义在历史发展的时期中不包括的是( ) A卉代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时期 B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时期 C现代革命的人道主义时期 D近代医学人道主义时期 E现代医学人道主义时期(分数:1.00)A.B.C.D.E.30.足三阳经的循行规律是 ( )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胸走足 E从足走胸(分数:1.00)A.B.C.D.E.31.以下哪组经脉不属于表里关系( ) A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 B
10、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C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D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分数:1.00)A.B.C.D.E.32.腧穴的主治特点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还包括( ) A调和作用 B平衡作用 C疏通作用 D扶正作用 E特殊作用(分数:1.00)A.B.C.D.E.33.关于羚角钩藤汤中各药味作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羚羊角、钩藤清热凉肝,息风止痉 B桑叶、菊花润燥明日,用治头目眩晕 C白芍、生地养阴增液,柔肝舒筋 D贝母、竹茹清热化痰 E芍药、甘草酸甘化阴,舒筋缓急(分数:1.00)A.B.C.D.E.34.手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 ( ) A从胸走手 B从
11、腹走手 C从手走头 D从头走足 E从足走腹(分数:1.00)A.B.C.D.E.35.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开除 B记过 C降级 D吊销证书 E撤职(分数:1.00)A.B.C.D.E.3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记过 B没收财产 C责令停产 D吊销证书 E罚款(分数:1.00)A.B.C.D.E.37.以下哪项不属于 四总穴歌 的内容( ) A腰背委中求 B胸胁内关谋 C面口合谷收 D头项寻列缺 E肚腹二三里留(分数:1.00)A.B.C.D.E.38.关于清燥救肺汤,以下哪一项叙述正确( ) A霜桑叶清宣肺燥 B生石膏清肺金燥热 C杏仁、苏叶宣泄肺气 D沙参、甘
12、草生津润肺 E贝母、瓜蒌清热化痰(分数:1.00)A.B.C.D.E.39.最早的针具是 ( ) A金针 B银针 C铁针 D砭石 E毫针(分数:1.00)A.B.C.D.E.40.足三阴经在内踝上 8 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 ) A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D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E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分数:1.00)A.B.C.D.E.二、B1 型题( 总题数: 5,分数:5.00) A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B其性凝滞,易伤阳气 C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D其性炎上,耗气伤津 E其性升散,耗气伤津(分数:1.00)
13、(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分数:0.50)A.B.C.D.E.(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分数:0.50)A.B.C.D.E.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分数:1.00)(1).具有于涩伤津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 )(分数:0.50)A.B.C.D.E.(2).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邪气是 ( )(分数:0.50)A.B.C.D.E.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分数:1.00)(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 )(分数:0.50)A.B.C.D.E.(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 )(分数:0.50)A.B.C.D.E.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E气消(分数:1.00)(1).情志为病,过喜导致的气机变化是 ( )(分数:0.50)A.B.C.D.E.(2).情志为病,过悲导致的气机变化是 ( )(分数:0.50)A.B.C.D.E. A正气被伤 B气候因素 C正气不足 D地域因素 E邪气侵害(分数:1.00)(1).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分数:0.50)A.B.C.D.E.(2).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分数:0.50)A.B.C.D.E.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37-2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