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0888       资源大小:6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氢氯噻嗪的分子结构为 (分数:2.00)A.B.C.D.E.2.下列对呋噻米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代谢多发生在呋喃环B.作用强而迅速,须慎用C.和维生素 C溶液混合加速其吸收D.具有耳毒性副作用E.钠盐可发生水解3.以下哪个药物不能直接发生第相的代谢反应(分数:2.00)A.磺胺甲噁唑B.沙丁胺醇C.苯海拉明D.卡托普利E.白消安4.以下哪个属于哌啶类抗组胺药(分数:2.00)A.马来酸氯苯那敏B.苯海拉明C.西替利嗪D.盐酸赛庚啶E.咪

    2、唑斯汀5.富马酸酮替芬属于哪类抗组胺药(分数:2.00)A.氨基醚类B.乙二胺类C.哌嗪类D.丙胺类E.三环类6.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子结构中含有叔氨基,故可与苦味酸生成哪种颜色的沉淀(分数:2.00)A.红B.白C.绿D.黄E.蓝7.西替利嗪分子中含有以下哪个基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分数:2.00)A.羟基B.羰基C.羧基D.酯键E.碳酸氢根离子8.西替利嗪目前临床上常用作(分数:2.00)A.降血压药B.镇痛药C.镇静催眠药D.非镇静抗过敏药E.H 2 受体拮抗药9.依巴斯汀是由特非那定分子和哪个化合物经结构改造而来(分数:2.00)A.咪唑斯汀B.富马酸酮替芬C.苯海拉明D.赛庚啶E.曲吡那

    3、敏10.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其化学结构属于以下哪一类(分数:2.00)A.氨基醚B.乙二胺C.哌嗪D.丙胺E.三环类11.在苯海拉明的次甲基上引入甲基和将二甲氨基用 N-甲基-2-吡咯烷基置换,可发生以下哪种药效学上的变化(分数:2.00)A.抗组胺作用强度降低B.抗组胺作用时间变短C.增加其胃肠道毒性D.增加其肝脏毒性E.以上都不对12.以下抗过敏药种,既有强大 H 1 受体拮抗作用,又可以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药物是(分数:2.00)A.异丙嗪B.赛庚啶C.氯雷他啶D.酮替芬E.氯雷他啶13.西替利嗪用于抗过敏的特点是(分数:2.00)A.高效B.长效C.低毒D.无镇静催眠作用E.以上都对14

    4、.H 1 受体拮抗剂按照化学结构分类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哌嗪类:西替利嗪B.三环类:异丙嗪、赛庚啶、氯雷他啶C.乙二胺类:西替利嗪D.氨基醚类:苯海拉明E.哌嗪类:氯雷他啶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属于呋喃类 H 2 受体拮抗剂B.依巴斯汀属于哌啶类 H 2 受体拮抗剂C.法莫替丁属于噻唑类 H 2 受体拮抗剂D.西咪替丁属于咪唑类 H 2 受体拮抗剂E.罗沙替丁属于哌啶甲苯类 H 2 受体拮抗剂16.以下关于奥美拉唑的结构和性质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苯并咪唑环、吡啶环和连接这两个环系的亚磺酰基组成B.白色或类白色结晶C.因结构上有手性碳原子

    5、,有光学活性,药用为外消旋体D.本身无活性,进入体内经代谢后,才发挥其药效E.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溶于甲醇17.化学名为(R,S)-5-甲氨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 一苯并咪唑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奥美拉唑C.西咪替丁D.法莫替丁E.兰索拉唑1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H 2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生成的作用远大于抗胆碱药和抗胃泌素药B.西咪替丁可与铜离子结合产生蓝灰色沉淀。经灼热可使醋酸铅试纸显白色C.法莫替丁的作用强度比西咪替丁大 20100 倍,比雷尼替丁大 610倍D.奥美拉唑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时,其不良反应少

    6、,治愈率高,速度快E.雷尼替丁易溶于水,吸潮后颜色变深19.雷尼替丁结构中含有(分数:2.00)A.哌嗪环B.噻唑环C.吡喃环D.呋喃环E.哌啶环20.下列有关奥美拉唑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外消旋酸盐B.体外无活性C.次磺酰胺是奥美拉唑的活性代谢产物D.进入胃壁细胞后,在氢离子的影响下,依次转化为螺环中间体、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形式E.埃索美拉唑是其活性代谢形式21.长期应用可致男子乳腺发育和阳痿、妇女溢乳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22.化学名为 N-甲基-N-2 一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基甲基硫代乙基-2 一硝

    7、基一 1,1-乙烯二胺盐酸盐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23.结构中含有咪唑环、侧链含有胍基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24.下列关于质子泵抑制剂构效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B.与 H + K + -ATP酶有 2个结合部位C.兰索拉唑可作用于 H + K + -ATP酶的 3个部位D.兰索拉唑亲脂性较弱E.泮托拉唑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25.下列化学结构式的药物名称为 (分数:2.00)A.西咪替丁B.法莫替丁C.雷尼替丁D

    8、.奥美拉唑E.兰索拉唑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6.00)(分数:10.00)(1).兰索拉唑是(分数:2.00)A.B.C.D.E.(2).西咪替丁是(分数:2.00)A.B.C.D.E.(3).法莫替丁是(分数:2.00)A.B.C.D.E.(4).雷尼替丁是(分数:2.00)A.B.C.D.E.(5).奥美拉唑是(分数:2.00)A.B.C.D.E.A 使 细胞去极化,诱导 细胞分泌胰岛素 B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 C 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 D 选择性的作用于胰腺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 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分数:6.

    9、00)(1).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3).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A 金刚烷胺 B 环丙沙星 C 阿昔洛韦 D 氨曲南 E 磺胺嘧啶(分数:10.00)(1).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是(分数:2.00)A.B.C.D.E.(2).可用于烧伤、烫伤创面的是(分数:2.00)A.B.C.D.E.(3).属于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的是(分数:2.00)A.B.C.D.E.(4).极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药物是(分数:

    10、2.00)A.B.C.D.E.(5).属于单环 内酰胺类的是(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氢氯噻嗪的分子结构为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如图所示分子式,A 为硝苯地平,B 为西咪替丁,C 为苯巴比妥,D 为氢氯噻嗪,E 为西替利嗪。所以答案为 D。2.下列对呋噻米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代谢多发生在呋喃环B.作用强而迅速,须慎用C.和维生素 C溶液混合加速其吸收 D.具有耳毒性副作用E.钠盐可发生水解解析:

    11、解析:呋噻米具有酸性,与葡萄糖溶液、维生素 C、肾上腺素等溶液混合,会析出沉淀。呋噻米钠盐可发生水解,温度升高加速其分解。分解产物为 2一氨基-4-氯-5-氨磺酰基苯甲酸和呋喃甲酸。呋噻米大多以原形从尿排泄,体内代谢多发生在呋喃环上。呋噻米作用时间短而迅速,须慎用。主要不良反应有体液和电解质的失衡,高尿酸症和胃肠道反应、耳毒性。3.以下哪个药物不能直接发生第相的代谢反应(分数:2.00)A.磺胺甲噁唑B.沙丁胺醇C.苯海拉明 D.卡托普利E.白消安解析:解析:第相的代谢反应是在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的极性小分子结合到药物分子或第 I相的药物代谢产物中,被结合的基团通常是羟基、氨基、羧基、杂环氮原子

    12、及巯基。苯海拉明的分子结构中不具有上述基团,故不能直接发生第相的代谢反应。4.以下哪个属于哌啶类抗组胺药(分数:2.00)A.马来酸氯苯那敏B.苯海拉明C.西替利嗪D.盐酸赛庚啶E.咪唑斯汀 解析:解析: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丙胺类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属于氨基醚类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属于哌嗪类抗组胺;盐酸赛庚啶属于三环类抗组胺药;咪唑斯汀属于哌啶类抗组胺药。5.富马酸酮替芬属于哪类抗组胺药(分数:2.00)A.氨基醚类B.乙二胺类C.哌嗪类D.丙胺类E.三环类 解析:解析:富马酸酮替芬属于三环类抗组胺药。6.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子结构中含有叔氨基,故可与苦味酸生成哪种颜色的沉淀(分数:2.00)A.红B.

    13、白C.绿D.黄 E.蓝解析:解析: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子结构中含有叔氨基,故有叔氨基特征反应,可与苦味酸生成黄色的沉淀。7.西替利嗪分子中含有以下哪个基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分数:2.00)A.羟基B.羰基C.羧基 D.酯键E.碳酸氢根离子解析:解析:因为西替利嗪分子中含有羧基,故易发生离子化反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离子化不完全的西替利嗪量极少,基本上没有镇静作用。8.西替利嗪目前临床上常用作(分数:2.00)A.降血压药B.镇痛药C.镇静催眠药D.非镇静抗过敏药 E.H 2 受体拮抗药解析:解析:西替利嗪目前临床上因其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而常用作抗过敏药。9.依巴斯汀是由特非那定分子和哪个化合物

    14、经结构改造而来(分数:2.00)A.咪唑斯汀B.富马酸酮替芬C.苯海拉明 D.赛庚啶E.曲吡那敏解析:解析:依巴斯汀是由特非那定分子和苯海拉明经结构改造后,将次甲基换成次甲氧基得到依巴斯汀。10.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其化学结构属于以下哪一类(分数:2.00)A.氨基醚 B.乙二胺C.哌嗪D.丙胺E.三环类解析:解析:苯海拉明具有氨基烷基醚结构部分,属于氨基醚类。故答案为 A。11.在苯海拉明的次甲基上引入甲基和将二甲氨基用 N-甲基-2-吡咯烷基置换,可发生以下哪种药效学上的变化(分数:2.00)A.抗组胺作用强度降低B.抗组胺作用时间变短C.增加其胃肠道毒性D.增加其肝脏毒性E.以上都不对

    15、解析:解析:在苯海拉明的次甲基上引入甲基和将二甲氨基用 N一甲基一 2一吡咯烷基置换,可得到氯马斯汀。该药为第一个无镇静催眠作用抗组胺药,作用强,起效快。可维持 12小时。并具有显著的止痒作用。12.以下抗过敏药种,既有强大 H 1 受体拮抗作用,又可以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药物是(分数:2.00)A.异丙嗪B.赛庚啶C.氯雷他啶D.酮替芬 E.氯雷他啶解析:解析:酮替芬既有强大 H 1 受体拮抗作用,又可以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药物。故抗过敏作用强大,约为氯苯那敏 10倍。但中枢镇静作用较强。有嗜睡的副作用。13.西替利嗪用于抗过敏的特点是(分数:2.00)A.高效B.长效C.低毒D.无镇静催眠作用

    16、E.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西替利嗪具有高效、长效、低毒、无镇静催眠作用而被广泛用于临床。14.H 1 受体拮抗剂按照化学结构分类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哌嗪类:西替利嗪B.三环类:异丙嗪、赛庚啶、氯雷他啶C.乙二胺类:西替利嗪D.氨基醚类:苯海拉明E.哌嗪类:氯雷他啶 解析:解析:氯雷他定属于三环类 H 1 受体拮抗剂,所以答案选 E。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属于呋喃类 H 2 受体拮抗剂B.依巴斯汀属于哌啶类 H 2 受体拮抗剂 C.法莫替丁属于噻唑类 H 2 受体拮抗剂D.西咪替丁属于咪唑类 H 2 受体拮抗剂E.罗沙替丁属于哌啶甲苯类 H 2 受体拮抗

    17、剂解析:解析:依巴斯汀属于哌啶类 H 1 受体拮抗剂。16.以下关于奥美拉唑的结构和性质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苯并咪唑环、吡啶环和连接这两个环系的亚磺酰基组成B.白色或类白色结晶C.因结构上有手性碳原子,有光学活性,药用为外消旋体 D.本身无活性,进入体内经代谢后,才发挥其药效E.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溶于甲醇解析:解析:奥美拉唑有光学活性是因为本身亚砜基中的硫原子有手性,并不因为有手性碳原子。17.化学名为(R,S)-5-甲氨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 一苯并咪唑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奥美拉唑 C.西咪替丁D.法莫替

    18、丁E.兰索拉唑解析:解析:奥美拉唑的化学名为(R,S)-5-甲氨基-2-(4 一甲氧基-3,5 一二甲基-2 一吡啶基)一甲基亚磺酰基一 1H-苯并咪唑。1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H 2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生成的作用远大于抗胆碱药和抗胃泌素药B.西咪替丁可与铜离子结合产生蓝灰色沉淀。经灼热可使醋酸铅试纸显白色 C.法莫替丁的作用强度比西咪替丁大 20100 倍,比雷尼替丁大 610倍D.奥美拉唑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时,其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速度快E.雷尼替丁易溶于水,吸潮后颜色变深解析:解析:H 2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生成的作用远大于抗胆碱药和抗胃泌素药;西咪替丁可与铜离子结合

    19、产生蓝灰色沉淀。经灼热可使醋酸铅试纸显黑色;法莫替丁的作用强度比西咪替丁大 20一 100倍,比雷尼替丁大 610 倍;奥美拉唑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时,其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速度快;雷尼替丁易溶于水,吸潮后颜色变深。19.雷尼替丁结构中含有(分数:2.00)A.哌嗪环B.噻唑环C.吡喃环D.呋喃环 E.哌啶环解析:解析:雷尼替丁结构中含有呋喃环。20.下列有关奥美拉唑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外消旋酸盐B.体外无活性C.次磺酰胺是奥美拉唑的活性代谢产物D.进入胃壁细胞后,在氢离子的影响下,依次转化为螺环中间体、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形式E.埃索美拉唑是其活性代谢形式 解析:解析:奥美拉唑在

    20、体外无活性,进入胃壁细胞后,在氢离子的影响下,依次转化为螺环中间体、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形式。次磺酰胺是奥美拉唑的活性代谢产物,与 H + K + -ATP酶上的巯基作用,形成二硫键的共价结合,使 H + K + -ATP酶失活,产生抑制作用。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左旋体。所以答案为 E。21.长期应用可致男子乳腺发育和阳痿、妇女溢乳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 E.奥美拉唑解析:解析:西咪替丁长期应用可致男子乳腺发育和阳痿、妇女溢乳。22.化学名为 N-甲基-N-2 一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基甲基硫代乙基-2 一硝基一 1,1-乙烯二胺盐酸

    21、盐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 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解析:解析:盐酸雷尼替丁的化学名为 N一甲基-N-2-5-(二甲氨基)甲基-2-呋喃基甲基硫代乙基-2-硝基一 1,1 一乙烯二胺盐酸盐。23.结构中含有咪唑环、侧链含有胍基的药物是(分数:2.00)A.雷尼替丁B.法莫替丁C.枸橼酸铋钾D.西咪替丁 E.奥美拉唑解析:解析:结构中含有咪唑环、侧链含有胍基的药物是西咪替丁。24.下列关于质子泵抑制剂构效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B.与 H + K + -ATP酶有 2个结合部位C.兰索拉唑可作用于 H + K

    22、+ -ATP酶的 3个部位D.兰索拉唑亲脂性较弱 E.泮托拉唑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解析:解析: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与 H + K + 一 ATP酶有 2个结合部位,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 H + K + 一 ATP酶。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一样同属苯并咪唑类,可作用于H + K + -ATP酶的 3个部位,亲脂性较强,可迅速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泮托拉唑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在吡啶环 4位上去甲基并与硫酸盐结合,在壁细胞小管中转化为嗜硫的环化次硫酰胺,与膜表面的 H + H + -ATP酶第 5,6 节段的半胱氨酸作用,形成复合物

    23、使酶失活。其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提高 7倍,对壁细胞的选择性更专一。所以答案选 D。25.下列化学结构式的药物名称为 (分数:2.00)A.西咪替丁B.法莫替丁 C.雷尼替丁D.奥美拉唑E.兰索拉唑解析:解析:以上结构式为法莫替丁。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6.00)(分数:10.00)(1).兰索拉唑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西咪替丁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法莫替丁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雷尼替丁是(分数:2.00)A.B.C. D.E.解析:(5).奥美拉唑是(分数:2.00)A.B.C

    24、.D. E.解析:解析:兰索拉唑是 E,所以 124题答案为 E;西咪替丁是 B,所以 125题答案为 B;法莫替丁是 A,所以 126题答案为 A;雷尼替丁是 C,所以 127题答案为 C;奥美拉唑是 D,所以 128题答案为 D。A 使 细胞去极化,诱导 细胞分泌胰岛素 B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 C 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 D 选择性的作用于胰腺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 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分数:6.00)(1).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

    25、机制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的作用于胰腺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因此具有降低饭后高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作用;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是使 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使钙内流增加,诱导 细胞分泌胰岛素。A 金刚烷胺 B 环丙沙星 C 阿昔洛韦 D 氨曲南 E 磺胺嘧啶(分数:10.00)(1).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可用于烧伤、烫伤创面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属于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极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药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5).属于单环 内酰胺类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可用于烧伤、烫伤创面的是磺胺嘧啶。属于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的是阿昔洛韦。极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药物是环丙沙星。属于单环 内酰胺类的是氨曲南。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化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