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365nm)下旱(分数:2.00)A.红色荧光B.橙色荧光C.黄绿色荧光D.淡蓝色荧光E.紫色荧色2.中国药典规定地西泮片须做含量均匀度检查,采用哪种方法测定(分数:2.00)A.高效液相色谱法B.分光光度法C.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D.UVE.IR3.与硫酸反应,在 365nm下显黄绿色荧光的药物是(分数:2.00)A.硝苯地平B.异烟肼C.地西泮D.奥沙西泮E.奋乃静4.地西泮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包括(分数:2.0
2、0)A.HPLCB.红外光谱法C.非水滴定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以上都不正确5.盐酸氯丙嗪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分数:2.00)A.GCB.HPLCC.TLCD.UVE.分光光度6.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测定波长为(分数:2.00)A.425 nmB.306 nmC.404 nmD.254nmE.206 nm7.盐酸氯丙嗪“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检查主要是控制(分数:2.00)A.分解产物B.游离氯丙嗪C.氧化产物D.游离氯丙嗪和氧化产物E.游离氯丙嗪和分解产物8.盐酸氯丙嗪“有关物质”项主要是检查(分数:2.00)A.氯吩噻嗪和间氯二苯胺B.酸度C.氧化产物D.分解产物E.乙醇溶液澄清度
3、9.结构中具有硫氮杂蒽母核的药物是(分数:2.00)A.布洛芬B.硫喷妥钠C.地西泮D.盐酸四环素E.盐酸氯丙嗪10.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会对下列哪些分析方法产生干扰(分数:2.00)A.干燥失重法B.酸碱滴定法C.非水滴定法D.亚硝酸钠法E.重量法11.下列药物与硝酸反应显红色,渐变为淡黄色的是(分数:2.00)A.奋乃静B.三氟拉嗪C.异丙嗪D.氯丙嗪E.硫利达嗪12.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采用(分数:2.00)A.提取中和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提取后非水滴定法13.中国药典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限量(分数:2.00)A.折光率B
4、.黏度C.pH值D.旋光度E.相对密度14.能发生 Vitali反应的药物是(分数:2.00)A.硫酸阿托品B.盐酸硫胺C.盐酸吗啡D.盐酸氯丙嗪E.硝酸士的宁15.硫酸阿托品鉴别反应不包括(分数:2.00)A.Vitali反应B.红外光谱法C.SO 4 2- 的反应D.与铁氰化钾试液的反应E.以上都不是16.能与二氯靛酚钠试液作用并使其褪色的药物为(分数:2.00)A.维生素 AB.阿司匹林C.维生素 B 1D.维生素 CE.维生素 E17.中国药典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维生素 C中特殊杂质进行以下哪项检查(分数:2.00)A.溶液澄清度B.草酸C.铁和铜D.细菌内毒素E.溶液颜色18.碘
5、量法测定维生素 C的含量,其中加入新沸过放冷的水为溶剂的目的是(分数:2.00)A.便于滴定反应的完成B.便于终点清晰C.为了减少水中溶解 CO 2 对测定的影响D.为了减少水中溶解 O 2 对测定的影响E.增加反应速度19.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加入丙酮的作用是(分数:2.00)A.加入丙酮便于双相滴定B.加入丙酮后维生素 C更稳定C.加入丙酮使增加反应速度D.消除注射液中微生物对测定的干扰E.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20.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药物是(分数:2.00)A.维生素 AB.咖啡因C.苯巴比妥D.氯丙嗪E.维生素 C21.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若
6、选用碘量法时,必须加入的试剂为(分数:2.00)A.亚硫酸钠B.丙酮C.甲醛D.乙醇E.淀粉指示液22.碘量法应用范围(分数:2.00)A.直接碘量法用于弱还原剂的测定B.直接碘量法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C.置换滴定法用于强还原剂的测定D.置换滴定法用于强还原剂的测定E.剩余滴定法用于可与过量 I 2 反应的还原性物质的测定23.维生素 C中铁和铜的检查方法(分数:2.00)A.紫色分光光度法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红外光谱法D.配位滴定法E.比色法24.维生素 C的光学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L(+)一抗坏血酸B.L(一)一抗坏血酸C.D(+)一抗坏血酸D.D(一)一抗坏血
7、酸E.L(一)一抗坏血酸及 D(一)一抗坏血酸25.可采用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CB.维生素 B 1C.维生素 DD.维生素 EE.维生素 B 2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 酮体 B 芳香第一胺反应 C 对氨基酚 D 沉淀反应 E 对氨基苯甲酸(分数:8.00)(1).对乙酰氨基酚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B.C.D.E.(2).肾上腺素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B.C.D.E.(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B.C.D.E.(4).磺胺嘧啶的鉴别是(分数:2.00)A.B.C.
8、D.E.A 色谱定性分析 B 色谱系统柱效的计算 C 色谱定量分析 D 色谱分离度计算 E 色谱峰对称性的考察(分数:10.00)(1).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及两峰的峰宽用于(分数:2.00)A.B.C.D.E.(2).峰面积用于(分数:2.00)A.B.C.D.E.(3).半峰宽用于(分数:2.00)A.B.C.D.E.(4).调整保留时间用于(分数:2.00)A.B.C.D.E.(5).拖尾因子用于(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地西泮加硫酸溶
9、解后,在紫外光(365nm)下旱(分数:2.00)A.红色荧光B.橙色荧光C.黄绿色荧光 D.淡蓝色荧光E.紫色荧色解析:解析:地西泮溶解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 nm)下呈黄绿色的荧光,可供鉴别。2.中国药典规定地西泮片须做含量均匀度检查,采用哪种方法测定(分数:2.00)A.高效液相色谱法B.分光光度法C.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D.UVE.IR解析:解析:地西泮片属于小剂量的口服固体制剂(每片标示量小于 10 mg),采用灵敏度较高的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查。3.与硫酸反应,在 365nm下显黄绿色荧光的药物是(分数:2.00)A.硝苯地平B.异烟肼C.地西泮 D.奥沙
10、西泮E.奋乃静解析:解析:地西泮的化学结构有较长的共轭体系,具有明显紫外吸收,溶于硫酸后在 365 nm紫外光下可显示黄绿色荧光。4.地西泮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HPLCB.红外光谱法 C.非水滴定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地西泮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非水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 法。5.盐酸氯丙嗪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分数:2.00)A.GCB.HPLCC.TLC D.UVE.分光光度解析:解析:盐酸氯丙嗪有关物质的检查是控制合成的原料氯吩噻嗪和间二苯胺等。采用薄层色谱(TLC)的高低浓度对比法检查。6.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11、测定波长为(分数:2.00)A.425 nmB.306 nm C.404 nmD.254nmE.206 nm解析:解析: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在 306 nm的波长处测定,避开了抗氧剂维生素 C的干扰。7.盐酸氯丙嗪“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检查主要是控制(分数:2.00)A.分解产物B.游离氯丙嗪C.氧化产物D.游离氯丙嗪和氧化产物 E.游离氯丙嗪和分解产物解析:解析:盐酸氯丙嗪“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检查主要是控制产品中游离氯丙嗪和氧化产物的量。8.盐酸氯丙嗪“有关物质”项主要是检查(分数:2.00)A.氯吩噻嗪和间氯二苯胺 B.酸度C.氧化产物D.分解产物E.乙醇溶液澄清度解析:解析:盐酸氯丙
12、嗪有关物质的检查主要是控制合成的原料氯吩噻嗪和间氯二苯胺等。9.结构中具有硫氮杂蒽母核的药物是(分数:2.00)A.布洛芬B.硫喷妥钠C.地西泮D.盐酸四环素E.盐酸氯丙嗪 解析:解析:盐酸氯丙嗪结构中具有硫氮杂蒽母核。10.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会对下列哪些分析方法产生干扰(分数:2.00)A.干燥失重法B.酸碱滴定法C.非水滴定法 D.亚硝酸钠法E.重量法解析:解析: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会对配位滴定法和非水滴定法引起干扰。11.下列药物与硝酸反应显红色,渐变为淡黄色的是(分数:2.00)A.奋乃静B.三氟拉嗪C.异丙嗪D.氯丙嗪 E.硫利达嗪解析:解析:吩噻嗪类药物可被不同氧化剂
13、如硫酸、硝酸、过氧化氢氧化而呈色。与硝酸反应,氯丙嗪显红色,渐变淡黄色;异丙嗪则生成红色沉淀,加热即溶解,溶液由红色转变为橙黄色;三氟拉嗪生成微带红色的白色沉淀,放置后,红色变深,加热后变黄色;其余无变化。12.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采用(分数:2.00)A.提取中和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提取后非水滴定法解析:解析:中国药典使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13.中国药典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限量(分数:2.00)A.折光率B.黏度C.pH值D.旋光度 E.相对密度解析:解析:硫酸阿托品为消旋体,无旋光性,而莨菪碱为左旋体,有旋光
14、性。莨菪碱是因阿托品消旋不完全引入,药典采用旋光度法来控制莨菪碱的限量。14.能发生 Vitali反应的药物是(分数:2.00)A.硫酸阿托品 B.盐酸硫胺C.盐酸吗啡D.盐酸氯丙嗪E.硝酸士的宁解析:解析:硫酸阿托品结构中的酯键水解,产生莨菪碱,与发烟硝酸共热,再与固体 KOH作用,生成醌型紫色产物。15.硫酸阿托品鉴别反应不包括(分数:2.00)A.Vitali反应B.红外光谱法C.SO 4 2- 的反应D.与铁氰化钾试液的反应 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硫酸阿托品鉴别反应有 Vitali反应,红外光谱法,SO 4 2- 的反应。16.能与二氯靛酚钠试液作用并使其褪色的药物为(分数:2.0
15、0)A.维生素 AB.阿司匹林C.维生素 B 1D.维生素 C E.维生素 E解析:解析:2,6-二氯靛酚为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 C作用后生成还原型的无色酚亚胺,从而使颜色消失。17.中国药典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维生素 C中特殊杂质进行以下哪项检查(分数:2.00)A.溶液澄清度B.草酸C.铁和铜 D.细菌内毒素E.溶液颜色解析:解析:由于微量的铁和铜会加速维生素 C的氧化、分解,所以药典在维生素 C项下设立了铁和铜的检查项目,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药物中微量金属盐的检查。18.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的含量,其中加入新沸过放冷的水为溶剂的目
16、的是(分数:2.00)A.便于滴定反应的完成B.便于终点清晰C.为了减少水中溶解 CO 2 对测定的影响D.为了减少水中溶解 O 2 对测定的影响 E.增加反应速度解析:解析:水中溶解 O 2 对维生素 C的氧化还原滴定有影响。所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的含量,加入新沸过放冷的水为溶剂。19.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加入丙酮的作用是(分数:2.00)A.加入丙酮便于双相滴定B.加入丙酮后维生素 C更稳定C.加入丙酮使增加反应速度D.消除注射液中微生物对测定的干扰E.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 解析:解析: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加入丙酮是用来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
17、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亚硫酸氢钠可以和丙酮发生加成反应而被消耗除去。20.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药物是(分数:2.00)A.维生素 AB.咖啡因C.苯巴比妥D.氯丙嗪E.维生素 C 解析:解析:维生素 C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结构,因此维生素 C具有弱酸性,维生素 C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氧化。21.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若选用碘量法时,必须加入的试剂为(分数:2.00)A.亚硫酸钠B.丙酮 C.甲醛D.乙醇E.淀粉指示液解析:解析:维生素 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若选用碘量法铈量法或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会产生干扰作用,使测定结果偏高,必须加入掩蔽剂丙酮和甲醛,但是一般选用丙酮。2
18、2.碘量法应用范围(分数:2.00)A.直接碘量法用于弱还原剂的测定B.直接碘量法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C.置换滴定法用于强还原剂的测定D.置换滴定法用于强还原剂的测定E.剩余滴定法用于可与过量 I 2 反应的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解析:解析:直接碘量法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药物。剩余滴定法是在供试品中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碘滴定液,待 I 2 与测定组分反应完全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根据与药物作用的碘的量来计算药物含量的方法。置换碘量法主要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23.维生素 C中铁和铜的检查方法(分数:2.00)A.紫色分光光度法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红外光谱法D.配位滴定法E.比色法
19、解析:解析:维生素 C中铁和铜的检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查。24.维生素 C的光学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L(+)一抗坏血酸 B.L(一)一抗坏血酸C.D(+)一抗坏血酸D.D(一)一抗坏血酸E.L(一)一抗坏血酸及 D(一)一抗坏血酸解析:解析:维生素 C分子中有 2个手性碳原子,故有 4个光学异构体,其中 L(+)一抗坏血酸活性最强。25.可采用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 1C.维生素 DD.维生素 EE.维生素 B 2解析:解析:维生素 C在酸性溶液中,可用二氯靛酚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20、。专属性较碘量法高,多用于维生素 C制剂的含量分析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 酮体 B 芳香第一胺反应 C 对氨基酚 D 沉淀反应 E 对氨基苯甲酸(分数:8.00)(1).对乙酰氨基酚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肾上腺素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特殊杂质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磺胺嘧啶的鉴别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对乙酰氨基酚特殊杂质检查项有:有关物质的检查和对氨基酚的检查。肾上腺素检查的特殊杂质是酮
21、体。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受灭菌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酯键可能断裂,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磺胺类药物的鉴别有芳香第一胺反应,硫酸铜试液的反应,红外光谱。A 色谱定性分析 B 色谱系统柱效的计算 C 色谱定量分析 D 色谱分离度计算 E 色谱峰对称性的考察(分数:10.00)(1).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及两峰的峰宽用于(分数:2.00)A.B.C.D. E.解析:(2).峰面积用于(分数:2.00)A.B.C. D.E.解析:(3).半峰宽用于(分数:2.00)A.B. C.D.E.解析:(4).调整保留时间用于(分数:2.00)A. B.C.D.E.解析:(5).拖尾因子用于(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根据气相色谱法相关理论,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及两峰的峰宽用于色谱分离度计算;色谱峰的大小由峰的高度或峰的面积确定,因此可用于色谱定量分析;调整保留时间反映了被分析的组分与色谱柱中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而在色谱柱中滞留的时间,它更确切地表达了被分析组分的保留特性。拖尾因子是通过计算 5峰高处峰宽与峰顶点至前沿的距离比来评价峰形的参数,目的是为了保证色谱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