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0868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00)A.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B.凝血酶原的激活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D.纤溶亢进E.凝血功能异常2.下列属于过热的是(分数:2.00)A.甲亢B.月经前期C.剧烈运动D.细菌感染E.输液反应3.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分数:2.00)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4.关于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应激原作

    2、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B.GAS可分为三个时期C.GAS体现了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和特异性D.在抵抗期中,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E.GAS是指警觉期5.下列有关休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障碍,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B.是一种危重的局部性的病理过程C.休克时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D.休克时最重要的体征是低血压E.过敏可引起休克6.导致 DIC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B.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C.凝血因子被激活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E.血管通透性增7.下列不属于按休克病因分类的一项是(分数:2.00)A.失

    3、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8.下列不属于休克二期微循环变化的是(分数:2.00)A.血管运动现象消失B.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C.真毛细血管网关闭D.微动脉、后微动脉痉挛减轻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等痉挛减轻9.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营养不良B.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C.输液过多D.吸氧浓度过高E.机体免疫力低下10.哪种缺氧能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反应(分数:2.00)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11.发生 MODS时哪个器官最先发生变化(分数:2.00)A.肺B.肾C.心D.脾E.肝12.左心

    4、衰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分数:2.00)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3.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分数:2.00)A.肝B.心C.肺D.肾E.胃肠道14.急性胰腺炎发生 DIC的机制是(分数:2.00)A.通过钙与组织因子形成复合物B.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生成C.导致血管内皮广泛损伤D.促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E.引起激肽释放酶原激活15.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B.呼吸系统变化C.引起肺源性心脏病D.导致肺性脑病E.支气管炎16.下列对引起肝

    5、脏病变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理化因素B.生物学因素C.遗传因素D.营养性因素E.种族因素17.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衰的表现的(分数:2.00)A.高钾血症B.低钾血症C.氮质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水中毒18.下列哪项为尿毒症出现最早的症状(分数:2.00)A.脑水肿和脑神经细胞变性B.消化系统反应C.尿毒症心包炎D.尿毒症肺炎、肺水肿E.皮肤瘙痒、干燥、颜色改变19.以下疾病不会出现酸中毒的是(分数:2.00)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衰竭C.尿毒症D.呼吸衰竭E.肝性脑病20.脑功能不全时主要导致(分数:2.00)A.认知和(或)意识障碍B.心律失常C.呼吸衰竭D.肾衰竭E.

    6、休克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0.00)A 高渗性脱水 B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C 3555 mmolL D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E 075125 mmolL(分数:8.00)(1).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变化的是(分数:2.00)A.B.C.D.E.(2).血容量与血钠均增高(分数:2.00)A.B.C.D.E.(3).高热患者易发生(分数:2.00)A.B.C.D.E.(4).血清钾浓度(分数:2.00)A.B.C.D.E.A 病理过程 B 病理反应 C 疾病 D 病理状态 E 病理反射(分数:6.00)(1).休克是一种(分数:2.00)A.B.C.D.E.(2).瘢痕是一种(分数

    7、:2.00)A.B.C.D.E.(3).冠心病是一种(分数:2.00)A.B.C.D.E.A 腹泻、呕吐 B 严重贫血、多尿、夜尿等,并伴有部分尿毒症中毒的症状 C 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状 D 意识障碍 E 认知功能的损伤(分数:6.00)(1).肝功能不全往往出现(分数:2.00)A.B.C.D.E.(2).慢性肾衰竭出现(分数:2.00)A.B.C.D.E.(3).急性脑功能不全常导致(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

    8、0)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00)A.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B.凝血酶原的激活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D.纤溶亢进E.凝血功能异常 解析: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在 DIC过程中相继出现大量微血栓、凝血物质大量消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在临床上患者可出现出血、溶血等表现。2.下列属于过热的是(分数:2.00)A.甲亢 B.月经前期C.剧烈运动D.细菌感染E.输液反应解析:解析:过热又称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环境高温所

    9、致的中暑等)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此时,调定点未发生改变,是被动性体温升高。3.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分数:2.00)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解析: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本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因此 DIC血

    10、液凝固性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4.关于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B.GAS可分为三个时期 C.GAS体现了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和特异性D.在抵抗期中,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E.GAS是指警觉期解析:解析:GAS 可分为三个时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抵抗期中,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反应逐渐消退。GAS 体现了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和非特异性。5.下列有关休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障碍,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B.是一种危重的局部性的病理过程 C.休克时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11、D.休克时最重要的体征是低血压E.过敏可引起休克解析:解析:休克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性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障碍,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6.导致 DIC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B.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 C.凝血因子被激活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E.血管通透性增解析:解析:在 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容易引起出血。7.下列不属于按休克病因分类的一项是(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解析:解析: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的

    12、。8.下列不属于休克二期微循环变化的是(分数:2.00)A.血管运动现象消失B.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C.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D.微动脉、后微动脉痉挛减轻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等痉挛减轻解析:解析:真毛细血管网关闭是休克一期微循环的改变。9.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营养不良B.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 C.输液过多D.吸氧浓度过高E.机体免疫力低下解析:解析:MODS 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10.哪种缺氧能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反应(分数:2.00)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

    13、氧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低张性缺氧指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低张性缺氧时呼吸代偿明显,出现呼吸加强。11.发生 MODS时哪个器官最先发生变化(分数:2.00)A.肺 B.肾C.心D.脾E.肝解析:解析:发生 MODS时肺最先受累,发病早期 2472小时内即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12.左心衰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分数:2.00)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B.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解析:解析:左心衰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为左心衰竭时左室、左房压力升高,使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当肺毛

    14、细血管压力超过血液胶体渗透压时,血液中水分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从而引起肺水肿。13.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分数:2.00)A.肝B.心 C.肺D.肾E.胃肠道解析:解析: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因而使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而心脏最易发生。14.急性胰腺炎发生 DIC的机制是(分数:2.00)A.通过钙与组织因子形成复合物B.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生成 C.导致血管内皮广泛损伤D.促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E.引起激肽释放酶原激活解析:解析:急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人血,可促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直接激活凝血因

    15、子,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进而激活凝血过程。15.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B.呼吸系统变化C.引起肺源性心脏病D.导致肺性脑病E.支气管炎 解析:解析:呼吸衰竭时不会发生支气管炎,可引起呼吸抑制。16.下列对引起肝脏病变的因素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理化因素B.生物学因素C.遗传因素D.营养性因素E.种族因素 解析:解析:引起肝脏病变的因素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营养性因素、免疫因素。17.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衰的表现的(分数:2.00)A.高钾血症B.低钾血症 C.氮质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水中毒解析:解析:高钾血症

    16、由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导致肾排钾障碍引起,主要见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18.下列哪项为尿毒症出现最早的症状(分数:2.00)A.脑水肿和脑神经细胞变性B.消化系统反应 C.尿毒症心包炎D.尿毒症肺炎、肺水肿E.皮肤瘙痒、干燥、颜色改变解析:解析:尿毒症时,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19.以下疾病不会出现酸中毒的是(分数:2.00)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衰竭C.尿毒症D.呼吸衰竭E.肝性脑病 解析:解析:肝性脑病表现为氨中毒。20.脑功能不全时主要导致(分数:2.00)A.认知和(或)意识障碍 B.心律失常C.呼吸衰竭D.肾衰竭E.休克解析:解析:脑功能不全通常

    17、是指脑中枢结构和功能受损,主要导致认知和(或)意识障碍的病理过程。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0.00)A 高渗性脱水 B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C 3555 mmolL D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E 075125 mmolL(分数:8.00)(1).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变化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血容量与血钠均增高(分数:2.00)A.B.C.D. E.解析:(3).高热患者易发生(分数:2.00)A. B.C.D.E.解析:(4).血清钾浓度(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点是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变化。高容量性高

    18、钠血症的特点即为血容量与血钠均增高。高热患者经皮肤失水,水分丢失过多,即易引起高渗性脱水。正常人的血清钾浓度是3555 mmolL。A 病理过程 B 病理反应 C 疾病 D 病理状态 E 病理反射(分数:6.00)(1).休克是一种(分数:2.00)A. B.C.D.E.解析:(2).瘢痕是一种(分数:2.00)A.B.C.D. E.解析:(3).冠心病是一种(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共同的病理变化,如休克。瘢痕是指疾病终结后遗留下的一种缓慢性较稳定的结构异常,如烧伤后出现的瘢痕。疾病是指病因状态下稳态失衡所致的异常生命活动,如冠心病。

    19、A 腹泻、呕吐 B 严重贫血、多尿、夜尿等,并伴有部分尿毒症中毒的症状 C 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状 D 意识障碍 E 认知功能的损伤(分数:6.00)(1).肝功能不全往往出现(分数:2.00)A.B.C. D.E.解析:(2).慢性肾衰竭出现(分数:2.00)A.B. C.D.E.解析:(3).急性脑功能不全常导致(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肝功能不全时,机体往往出现、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肾衰竭期临床表现明显,出现较重氮质血症、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严重贫血、多尿、夜尿等,并伴有部分尿毒症中毒的症状。急性脑功能不全常导致意识障碍,慢性脑功能不全则为认知功能的损伤。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