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时,我们把它称为(分数:2.00)A.极化B.去极化C.超极化D.复极化E.反极化2.体液约占人体重的(分数:2.00)A.40%B.50%C.60%D.70%E.80%3.心室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机制是(分数:2.00)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E.K+内流,Ca2+外流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是指(分数:2.00)A.每分钟气体在肺部扩散的总量B.气体在 0.133kPa(1mmHg)
2、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C.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气体在肺部扩散的容量D.基础状态下,每分钟气体在肺部扩散的容量E.气体在 1 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在肺部扩散的总量5.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分数:2.00)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小肠液6.应在下列哪种状态下测量人体的正常体温(分数:2.00)A.剧烈运动后B.麻醉状态C.睡眠状态D.安静状态E.情绪紧张状态7.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情况是(分数:2.00)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8
3、.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为(分数:2.00)A.极化变化B.超极化变化C.去极化变化D.反极化变化E.复极化变化9.在肝细胞内合成,是运输内源性 TG 的主要形式(分数:2.00)A.CMB.VLDLC.LDLD.IDLE.HDL10.合成胆固醇、酮体和脂肪酸的共同原料是(分数:2.00)A.甘氨酸B.丙氨酸C.乙酰 CoAD.缬氨酸E.草酰乙酸11.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成 CO 2 与 H 2 O 时,产生 ATP 的分子数是(分数:2.00)A.1215B.1518C.3032D.3436E.363812.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分数:2.00)A.流行病学调查B.动
4、物实验研究C.临床研究D.细胞培养E.离体器官实验13.严重缺钾可导致(分数:2.00)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脑出血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呼吸性酸中毒14.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分数:2.00)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15.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7,PaCO 2 4.5kPa(26.6mmHg), (分数:2.00)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16.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分数:2.00)A
5、.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氧差增大17.退热期的体温变化特点是(分数:2.00)A.产热大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等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1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分数:2.00)A.心率增快B.促进糖原分解C.升高血糖D.心肌收缩力加强E.以上都对19.下列关于休克的现代概念正确的是(分数:2.00)A.休克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B.休克是急性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所致周围循环衰竭C.休克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血压降低D.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
6、液灌流量严重不足E.休克是机体对外来强烈刺激调节能力的丧失20.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发病中,下列哪种病症最为常见(分数:2.00)A.胎盘早期剥离B.羊水栓塞C.肿瘤性疾病D.严重创伤E.感染性疾病21.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谵妄时,下列治疗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防治原发病B.改善肺的通气功能C.使用中枢镇静剂D.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E.应用 THAM 治疗22.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O2 与脱氧 Hb 结合速度变慢B.HbO2 解离速度减慢C.HbCO 无携 O2 能力D.CO 使红细胞内 2,3-DPG 减少E.CO 抑
7、制呼吸中枢23.吸氧疗法改善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分数:2.00)A.严重缺铁性贫血B.先天性心脏病而致右-左分流C.肺间质纤维化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4.下述物质内生致热原的是(分数:2.00)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25.寒战是由于(分数:2.00)A.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B.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C.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D.全身皮肤的立毛肌周期性收缩E.全身皮肤的立毛肌不随意收缩26.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分数:2
8、.00)A.静脉输入葡萄糖B.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C.应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泄D.静脉输入生理盐水E.静脉输入乳酸钠27.属真核细胞微生物的是(分数:2.00)A.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白假丝酵母菌D.白喉棒状杆菌E.大肠埃希菌28.牛奶加热 6230 分钟的目的是(分数:2.00)A.灭菌B.消毒C.防腐D.抑菌E.灭活病毒29.小儿麻痹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病毒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C.麻疹病毒D.EB 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30.患儿,男,4 岁。于幼儿园进食后,出现严重腹痛、水样泻并进展至肉眼血便。同时进食儿童也有多人出现相似症状。治疗中病情加重,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急性
9、。肾衰竭症状,临床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下列哪项为最可能的病原菌(分数:2.00)A.艰难梭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霍乱弧菌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伤寒沙门菌31.某一物质能够抑制腺苷环化酶和 cAMP 水平的升高。下列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被此种物质所抑制(分数:2.00)A.霍乱弧菌B.白喉棒状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布鲁菌E.破伤风梭菌32.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分数:2.00)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D 群链球菌D.丙型溶血性链球菌E.B 群链球菌33.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体积微小B.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不能通过
10、细菌滤器D.严格细胞内寄生E.以二分裂方式繁殖34.衣原体在细胞内生活周期中的繁殖型是(分数:2.00)A.原体B.始体C.中介体D.包涵体E.核糖体35.临床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方法是(分数:2.00)A.检查血中 HIV 抗体B.患者 CD4+细胞计数C.患者 CD8+细胞计数D.典型临床表现E.检查血中 HIV 基因组核酸36.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真菌B.螺旋体C.细菌D.衣原体E.支原体37.引起人类宫颈癌的病原是(分数:2.00)A.沙眼衣原体变种B.人类乳头瘤病毒C.巨细胞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 2 型E.梅毒螺旋体38.下列与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
11、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黄芩苷B.橙皮苷C.山柰酚D.槲皮素E.儿茶素39.醌类化合物取代基酸性强弱顺序为(分数:2.00)A.-OH-OH-COOHB.-COOH-OH-OHC.-OH-COOH-OHD.-OH-OH-COOHE.-COOH-OH-OH40.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分数:2.00)A.正丁醇B.氯仿C.丙酮D.石油醚E苯41.按照苷原子分类,氰苷属于(分数:2.00)A.S-苷B.C-苷C.N-苷D.O-苷E.以上都不对 A.鬼臼毒素 B.五味子素 C.大黄素 D.丹参醌 E.马兜铃酸(分数:6.00)(1).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是(分数:2.
12、00)A.B.C.D.E.(2).具有保肝和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3).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E. A.减慢射血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等容收缩期 E.快速射血期(分数:4.00)(1).大部分血液在这一时期进入心室(分数:2.00)A.B.C.D.E.(2).室内压最低是在(分数:2.00)A.B.C.D.E. A.衣原体 B.真菌 C.细菌 D.病毒 E.螺旋体(分数:4.00)(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分数:2.00)A.B.C.D.E.(2).白喉的病原体属于(分数:2.00)A.
13、B.C.D.E.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分数:4.00)(1).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分数:2.00)A.B.C.D.E.(2).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药师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时,我们把它称为(分数:2.00)A.极化B.去极化C.超极化 D.复极化E.反极化解析:解析 静息电位为负值,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称为超极化。2.体液约占人体重的(分数:2.00)A.40%B.50%C.60% D.70%E.80
14、%解析:解析 成人身体重量约 60%由液体构成。其中约有 2/3 的体液是细胞内液;其余 1/3 的体液为细胞外液。3.心室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机制是(分数:2.00)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外流解析:解析 平台期 L 型钙通道开放,钙内流,与外流的钾电流方向相反,膜电位下降变缓。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是指(分数:2.00)A.每分钟气体在肺部扩散的总量B.气体在 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 C.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气体
15、在肺部扩散的容量D.基础状态下,每分钟气体在肺部扩散的容量E.气体在 1 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在肺部扩散的总量解析:解析 气体的肺扩散容量为气体在 1 单位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5.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分数:2.00)A.唾液B.胃液C.胰液 D.胆汁E.小肠液解析:解析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6.应在下列哪种状态下测量人体的正常体温(分数:2.00)A.剧烈运动后B.麻醉状态C.睡眠状态D.安静状态 E.情绪紧张状态解析:解析 肌肉活动时,产热量增加,可导致体温升高。此外,情绪
16、紧张也可影响体温,许多麻醉药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扩张皮肤血管,降低体温,睡眠时体温降低,因此,临床上测量体温时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7.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情况是(分数:2.00)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解析:解析 滤过的动力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肾小囊内超滤液的胶体渗透压,后者接近于0mmHg。阻力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的静水压,因此,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当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时,滤过阻力增加,滤过率减少。8.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兴奋
17、性突触后电位为(分数:2.00)A.极化变化B.超极化变化C.去极化变化 D.反极化变化E.复极化变化解析:解析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9.在肝细胞内合成,是运输内源性 TG 的主要形式(分数:2.00)A.CMB.VLDL C.LDLD.IDLE.HDL解析:解析 CM 是运输外源性 TG 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VLDL 是运输内源性 TG 的主要形式;LDL 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HDL 可逆向转运胆固醇至肝内代谢并排出体外。10.合成胆固醇、酮体和脂肪酸的共同原料是(分数:2.00)A.甘氨酸B.丙氨酸C.乙酰 CoA D.缬氨酸
18、E.草酰乙酸解析:解析 胆固醇、酮体和脂肪酸合成的原料都是乙酰 CoA。11.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成 CO 2 与 H 2 O 时,产生 ATP 的分子数是(分数:2.00)A.1215B.1518C.3032D.3436E.3638 解析:12.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分数:2.00)A.流行病学调查B.动物实验研究 C.临床研究D.细胞培养E.离体器官实验解析:解析 因为大部分实验对人有损伤,而不容许在人身上进行,同时临床研究也不容易控制实验条件,所以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动物实验研究。13.严重缺钾可导致(分数:2.00)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C.脑出血D.
19、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呼吸性酸中毒解析:解析 当血清 K + 浓度降低时,细胞内 K + 转移到细胞外,细胞外液中 H + 移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液 H + 增高而细胞外液 H + 的降低,导致细胞外液代谢性碱中毒。14.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分数:2.00)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解析:解析 盛暑行军,大汗淋漓,可有钠水的明显丢失,如只补充水分则使血液稀释,发生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15.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7,PaCO 2 4.5kPa(26.6mmHg), (分数:2.0
20、0)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解析:解析 肝性脑病时,血氨刺激呼吸中枢,可导致肺通气过度,使 PaCO 2 原发性降低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此时由于肾的代偿可使 16.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分数:2.00)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氧差增大解析:解析 低张性缺氧的血氧改变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降低,氧饱和度下降,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也降低,动静脉氧含量差偏低,血氧容量一般正常。17.退热期的体温变化特点是(分数:2.00)A.产热大于散热B
21、.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等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解析:解析 在退热时,致热原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逐渐恢复到正常,但此时中心温度高于调定点,故从下丘脑发出降温指令不仅引起皮肤血管舒张,还可引起大量出汗,使散热增加,故本期的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热,使体温下降,直至与已回降的调定点相适应。1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分数:2.00)A.心率增快B.促进糖原分解C.升高血糖D.心肌收缩力加强E.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意义为:心脏兴奋作用(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收缩,可使应激
22、时组织的血液供应充分、合理;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19.下列关于休克的现代概念正确的是(分数:2.00)A.休克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B.休克是急性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所致周围循环衰竭C.休克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血压降低D.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E.休克是机体对外来强烈刺激调节能力的丧失解析:解析 最初人们对休克的认识仅停留在症状描述阶段,休克即 Shock 的译音,原意是剧烈的震荡与打击,表示人们受伤后出现的一种极为危重的病理的过程;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休克的基本发病环节不是血压下
23、降,而是微循环的血液灌注不足。20.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发病中,下列哪种病症最为常见(分数:2.00)A.胎盘早期剥离B.羊水栓塞C.肿瘤性疾病D.严重创伤E.感染性疾病 解析:解析 在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疾病中,常以感染性疾病占第一位,约占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疾病的 1/3。21.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谵妄时,下列治疗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防治原发病B.改善肺的通气功能C.使用中枢镇静剂 D.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E.应用 THAM 治疗解析:解析 严重失偿性呼吸酸中毒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谵妄,与血中 PaCO 2 过高及脑脊液 pH 过低有关。治疗措
24、施包括防治原发病,改善通气,应用呼吸兴奋剂及 THAM,但不能使用中枢镇静剂,因为中枢镇静剂可抑制呼吸中枢,使病情恶化。22.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O2 与脱氧 Hb 结合速度变慢B.HbO2 解离速度减慢C.HbCO 无携 O2 能力 D.CO 使红细胞内 2,3-DPG 减少E.CO 抑制呼吸中枢解析:解析 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 HbCO 大量形成,其不能携带 O 2 是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因此,CO使红细胞内 2,3-DPG 减少,使氧离曲线左移,HbCO 2 解离速度减慢,亦加重组织缺氧,但不是主要原因。23.吸氧疗法改善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
25、分数:2.00)A.严重缺铁性贫血B.先天性心脏病而致右-左分流C.肺间质纤维化 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解析:解析 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而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故对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低张性缺氧疗效果最好。24.下述物质内生致热原的是(分数:2.00)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解析:解析 内生致热原系指在外致热原作用于体内的某些细胞(如吞噬细胞)后所形成并释放的致热原。最早认识的内生致热原,是白细胞致热原,近年又相继发现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巨噬细胞炎症蛋
26、白-1 等的内生致热原。本题中其他 4 种物质均属于外致热原。25.寒战是由于(分数:2.00)A.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 B.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C.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D.全身皮肤的立毛肌周期性收缩E.全身皮肤的立毛肌不随意收缩解析:解析 寒战是一种全身骨骼肌的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下丘脑发出的冲动,经脊髓侧索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的。经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引起皮肤立毛肌的收缩则出现“鸡皮”。26.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分数:2.00)A.静脉输入葡萄糖B.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 C.应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泄D.静脉输入生理盐水E
27、.静脉输入乳酸钠解析:解析 高镁血症表现为心动过缓,可发生传导阻滞,心跳停止。由于钙能对抗高镁对心肌的抑制作用,所以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可治疗高镁血症。27.属真核细胞微生物的是(分数:2.00)A.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白假丝酵母菌 D.白喉棒状杆菌E.大肠埃希菌解析:28.牛奶加热 6230 分钟的目的是(分数:2.00)A.灭菌B.消毒 C.防腐D.抑菌E.灭活病毒解析:29.小儿麻痹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C.麻疹病毒D.EB 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解析:30.患儿,男,4 岁。于幼儿园进食后,出现严重腹痛、水样泻并进展至肉眼血便。同时进食
28、儿童也有多人出现相似症状。治疗中病情加重,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症状,临床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下列哪项为最可能的病原菌(分数:2.00)A.艰难梭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霍乱弧菌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伤寒沙门菌解析:31.某一物质能够抑制腺苷环化酶和 cAMP 水平的升高。下列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被此种物质所抑制(分数:2.00)A.霍乱弧菌 B.白喉棒状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布鲁菌E.破伤风梭菌解析:32.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分数:2.00)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D 群链球菌D.丙型溶血性链球菌E.B 群链球菌解析:33.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
29、区别是(分数:2.00)A.体积微小B.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不能通过细菌滤器D.严格细胞内寄生 E.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解析:34.衣原体在细胞内生活周期中的繁殖型是(分数:2.00)A.原体B.始体 C.中介体D.包涵体E.核糖体解析:35.临床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方法是(分数:2.00)A.检查血中 HIV 抗体 B.患者 CD4+细胞计数C.患者 CD8+细胞计数D.典型临床表现E.检查血中 HIV 基因组核酸解析:36.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真菌B.螺旋体 C.细菌D.衣原体E.支原体解析:37.引起人类宫颈癌的病原是(分数:2.00)A
30、.沙眼衣原体变种B.人类乳头瘤病毒 C.巨细胞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 2 型E.梅毒螺旋体解析:38.下列与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黄芩苷B.橙皮苷C.山柰酚D.槲皮素E.儿茶素 解析:解析 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化合物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故黄芩苷、橙皮苷、山柰酚、槲皮素能发生此类反应;但儿茶素属黄烷醇类化合物无此类反应。39.醌类化合物取代基酸性强弱顺序为(分数:2.00)A.-OH-OH-COOHB.-COOH-OH-OH C.-OH-COOH-OHD.-OH-OH-COOHE.-COOH-OH-OH解析:解析 羧酸的酸性要大于酚羟基;-酚羟基会与羰基结合成氢
31、键,所以酸性要小于 -酚羟基。40.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分数:2.00)A.正丁醇B.氯仿C.丙酮 D.石油醚E苯解析:解析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正丁醇之前的几个溶剂可以与水相互溶,正丁醇及其后面的溶剂与水混合后将分层。41.按照苷原子分类,氰苷属于(分数:2.00)A.S-苷B.C-苷C.N-苷D.O-苷 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 氰苷属于 O-苷,主要是指 -羟氰苷。 A.鬼臼毒素 B.五味子素 C.大黄素 D.丹参醌 E.马兜铃酸(分数:6.00)(1).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是(分数:2.00)A. B.
32、C.D.E.解析:(2).具有保肝和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作用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鬼臼毒素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五味子素具有保肝和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的作用,临床上作为治疗肝炎的药物应用。丹参醌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A.减慢射血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等容收缩期 E.快速射血期(分数:4.00)(1).大部分血液在这一时期进入心室(分数:2.00)A.B.C. D.E.解析:(2).室内压最低是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快速充盈期大部分血液进入心室,此时室内压最低。 A.衣原体 B.真菌 C.细菌 D.病毒 E.螺旋体(分数:4.00)(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2).白喉的病原体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分数:4.00)(1).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B.C.D. 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