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6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0687       资源大小:84.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64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6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各型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C.甘露醇D.苯妥英钠E.地西泮2.具有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分数:2.00)A.利舍平B.苯乙肼C.溴隐亭D.卡比多巴E.溴丙胺太林3.下列药物不是抗胃酸分泌药物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汀B.西咪替丁C.埃索美拉唑D.奥美拉唑E.碳酸氢钠4.下列药物中为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是(分数:2.00)A.西沙必利B.奥美拉唑C.环丙沙星D.西咪替丁E.前列腺素 E5.关于埃索美拉唑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

    2、)A.埃索美拉唑是单一的 R 型异构体B.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大C.主要由 CYP2C19 代谢D.埃索美拉唑夜间酸抑制能力强,药效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E.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减少剂量6.对于轻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西咪替丁的用法为(分数:2.00)A.一次 400mg,一日 4 次B.一次 150300mg,一日 2 次C.一次 2040mg,一日 2 次D.一次 80mg,一日 2 次E.一次 10mg,一日 4 次7.以下药物不是非甾体抗炎药的是(分数:2.00)A.布洛芬B.洛索洛芬C.吲哚美辛D.美洛昔康E.布地奈德8.糖尿病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早期治疗,长期治疗,运动疗法,

    3、防治并发症B.长期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早期治疗,综合治疗,血糖检测,糖尿病教育D.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E.长期治疗,对症治疗,个体化治疗,饮食控制9.糖尿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分数:2.00)A.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胰升血糖素分泌过多D.胰升血糖素分泌减少E.甲状腺素分泌过多10.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分数:2.00)A.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B.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增加血胰岛素水平D.促进无氧糖酵解E.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11.双胍类降糖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乳酸性酸中毒B

    4、.胃肠道反应C.低血糖D.过敏反应E.白细胞减少12.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分数:2.00)A.抑制碘的吸收B.使体内甲状腺激素作用减弱C.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E.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3.肾病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纠正(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与血尿B.大量蛋白尿与低白蛋白血症C.低白蛋白血症与高脂血症D.水肿与低白蛋白血症E.高脂血症与水肿14.肾脏功能不全时选药原则是(分数:2.00)A.选择不经肝脏代谢的药物B.选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C.选择以肾脏代谢为主的药物D.选择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E.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关联1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般治疗

    5、,不是以下列哪项为目的(分数:2.00)A.消除蛋白尿B.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C.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损害D.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E.防治严重并发症16.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水肿消退B.血尿消失C.血黏度恢复D.蛋白尿消失E.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17.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治疗,重点是(分数:2.00)A.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止各种并发症B.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C.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损害D.消除蛋白尿E.消除血尿18.关于口服铁剂临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轻度胃肠反应B.可同时使用注射铁剂C.维生素 C 可使铁剂吸收减少D.高

    6、铁制剂因铁吸收较高为首选E.口服糖浆铁制剂后容易使牙齿变黄19.适用于年龄大于 40 岁或元合适供髓者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分数:2.00)A.雄激素B.三氧化二砷C.免疫抑制剂D.糖皮质激素E.甲磺酸伊马替尼20.恶性贫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需终生叶酸维持B.需终生维生素 B12 维持C.需终生服用维生素 B12 和叶酸D.需间断服用维生素 B12 和叶酸E.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可,不需维持治疗21.可与口服铁制剂同服的药物是(分数:2.00)A.碳酸氢钠B.二巯丙醇C.维生素 CD.西咪替丁E.含鞣酸的药物22.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次选治疗药物是

    7、A氨苯砜+甲氧苄啶 B氨苯砜+克拉霉素 C甲氧苄啶+克拉霉素 D泼尼松 E复方磺胺甲 (分数:2.00)A.B.C.D.E.23.吗啡中毒的三联症状为(分数:2.00)A.头痛、头晕、恶心B.昏迷、瞳孔扩张、抽搐C.幻觉、抽搐、呼吸抑制D.虚脱、瞳孔扩张和呼吸极度抑制E.昏迷、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极度抑制24.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分数:2.00)A.1020g/mlB.2030g/mlC.3040g/mlD.4060g/mlE.6080g/ml25.用以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程度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是(分数:2.00)A.吸收速率常数B.生物利用度C.表观分布容积D.生物半衰期E.清除率26.临床

    8、上使用的药品有新药和老药之分,通常属于新药范畴的是(分数:2.00)A.必须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B.必须是各国家都未生产过的药品C.已经生产过但增加其新的适应证的药品D.已经生产过但增加了含量的药品E.已经生产过但改变了规格的药品27.只适用于少数易穿透黏膜的药物,吸收率不高但较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是(分数:2.00)A.口服B.静脉注射C.舌下给药D.局部表面给药E.肌内注射28.不是临床疗效评价内容的是(分数:2.00)A.疗效观察的实验设计B.疗效评价病例数的选择C.与已知同类药物对比疗效评价D.病例选择和分组E.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及其影响因素29.药物利用研究可以(分数:2.00)A

    9、.测算个体的药物利用B.比较药物利用率的时间差异C.对药物利用的临床效果、药物的销售价格和消费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评价D.可作为计算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额定数据E.预测常规用药可能发生的特殊问题30.观察单位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是药物利用定性研究的(分数:2.00)A.结构性标准B.过程性标准C.结果性标准D.经济性标准E.统计性标准31.运用 DDD 方法进行处方用药剂量的衡量(分数:2.00)A.为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B.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的 DDD 值相同C.包括病程不同时期的用药剂量D.DDD 值是成人的日平均剂量,不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利用研究E.不可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医院及不同

    10、时间内药物利用的动态比较32.45 岁的女性患者脑梗死后第 2 日出现意识不清,血压 170/100mmHg,左侧偏瘫,脑压 290mmH 2 O,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降压药B.扩张血管药C.尿激酶D.20%甘露醇E.低分子肝素33.患者女,75 岁,反酸 2 年,胃镜检查示:胃食管反流病、浅表性胃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该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分数:2.00)A.铝碳酸镁B.奥美拉唑片C.莫沙必利D.甲泼尼龙E.西咪替丁34.女性患者,58 岁,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4 个月为主诉就诊,体重指数 28.5,餐前血糖79mmol/L,餐后血糖 119mmol/L

    11、,糖化血红蛋白 79%,血清 C 肽 2g/L,建议该患者服用(分数:2.00)A.格列吡嗪B.二甲双胍C.格列苯脲D.格列齐特E.阿卡波糖35.女性患者,74 岁,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目前血压:158/102mmHg,最适宜选择的降压药为(分数:2.00)A.氨氯地平B.福辛普利C.氢氯噻嗪D.硝普钠E.螺内酯 A.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液体制剂 B.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C.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D.系指主要以水为分散介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内服液体药剂

    12、 E.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数:6.00)合剂A.B.C.D.E.洗剂A.B.C.D.E.(3).软膏剂(分数:2.00)A.B.C.D.E. A.透皮吸收给药 B.口服给药 C.舌下给药 D.栓剂 E.静脉注射(分数:6.00)(1).不能减轻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分数:2.00)A.B.C.D.E.(2).常温下为固体,在人体内溶融于分泌液中逐渐释放药物的剂型是(分数:2.00)A.B.C.D.E.(3).药物经皮肤吸收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途径是(分数:2.00)A.B.C.D.E. A.B 型药物不良反应 B.A 型药物不良反

    13、应 C.D 型药物不良反应 D.E 型药物不良反应 E.C 型药物不良反应(分数:6.00)(1).由于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子代女婴至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为(分数:2.00)A.B.C.D.E.(2).由遗传因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B.C.D.E.(3).由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为(分数:2.00)A.B.C.D.E. A.早孕呕吐可导致药物吸收减慢、减少 B.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则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妇女 C.妊娠期间孕激素浓度增高,引起肝脏微粒体药物羟化酶活性增加 D.妊娠期肾血流量增加 25%50%,肾小球滤过率持续增加 50%,多数药物的消除相应加快

    14、E.妊娠期间母体血浆容积增加 50%左右,体内总水分增加约 8L符合妊娠期不同药动学特点的对应项为(分数:6.00)(1).药物代谢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E.(2).药物吸收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E.(3).药物排泄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E. A.结构性标准 B.过程性标准 C.指标性标准 D.结果性标准 E.效益性标准(分数:6.00)(1).评价药物利用的最佳结果(分数:2.00)A.B.C.D.E.(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给予药物治疗,给予什么药物(分数:2.00)A.B.C.D.E.(3).观察单位

    15、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6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各型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水合氯醛B.苯巴比妥C.甘露醇D.苯妥英钠E.地西泮 解析:解析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安定)均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但地西泮安全性大且显效快,故应首选。2.具有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分数:2.00)A.利舍平B.苯乙肼C.溴隐亭D.卡比多巴 E.溴丙胺太林解析:解析 卡比多巴(甲基多巴肼)是较强的 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因它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抑制外周

    16、左旋多巴的脱羧作用,降低外周多巴胺生成。这样,不仅可减轻左旋多巴的副作用,而且可使血中更多左旋多巴进入中枢,增强疗效。3.下列药物不是抗胃酸分泌药物的是(分数:2.00)A.雷尼替汀B.西咪替丁C.埃索美拉唑D.奥美拉唑E.碳酸氢钠 解析:解析 抗胃酸分泌药物主要有组胺 H 2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雷尼替丁及西咪替丁为组胺 H 2 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碳酸氢钠为可溶性制酸药。4.下列药物中为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是(分数:2.00)A.西沙必利 B.奥美拉唑C.环丙沙星D.西咪替丁E.前列腺素 E解析:解析 西沙必利为促进胃动力药物,其他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17、5.关于埃索美拉唑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埃索美拉唑是单一的 R 型异构体B.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大C.主要由 CYP2C19 代谢D.埃索美拉唑夜间酸抑制能力强,药效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 E.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减少剂量解析:解析 埃索美拉唑是单一的 S 型异构体,S 型异构体更多地由 CYP3A4 代谢,对 CYP2C19 依赖性小。埃索美拉唑夜间酸抑制能力强,药效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正常人相似,所以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相应减量。6.对于轻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西咪替丁的用法为(分数:2.00)A

    18、.一次 400mg,一日 4 次 B.一次 150300mg,一日 2 次C.一次 2040mg,一日 2 次D.一次 80mg,一日 2 次E.一次 10mg,一日 4 次解析:解析 H2RA 适用于轻至中度 GERD 治疗,西咪替丁:一次 400mg,一日 4 次。7.以下药物不是非甾体抗炎药的是(分数:2.00)A.布洛芬B.洛索洛芬C.吲哚美辛D.美洛昔康E.布地奈德 解析:解析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大类化学结构式各异,但有共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它们具有抗炎、对急性和慢性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以及解热作用,A、B、C、D 均为非甾体抗炎药,E 为糖皮质激素。8.糖尿病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

    19、.早期治疗,长期治疗,运动疗法,防治并发症B.长期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早期治疗,综合治疗,血糖检测,糖尿病教育 D.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E.长期治疗,对症治疗,个体化治疗,饮食控制解析:解析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综合治疗,血糖检测,糖尿病教育。9.糖尿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分数:2.00)A.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胰升血糖素分泌过多D.胰升血糖素分泌减少E.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解析:解析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0、的代谢障碍为特征。10.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分数:2.00)A.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B.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增加血胰岛素水平 D.促进无氧糖酵解E.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解析:解析 双胍类降糖药不会增加胰岛素水平,会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1.双胍类降糖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乳酸性酸中毒B.胃肠道反应 C.低血糖D.过敏反应E.白细胞减少解析:解析 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12.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分数:2.00)A.抑制碘的吸收B.使体内甲状腺激素作用减弱C.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E.抑制

    21、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解析:解析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13.肾病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纠正(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与血尿B.大量蛋白尿与低白蛋白血症 C.低白蛋白血症与高脂血症D.水肿与低白蛋白血症E.高脂血症与水肿解析:解析 肾病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具有以下 4 个特点:大量蛋白尿(超过 3.5g/24h);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水肿;高脂血症即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其中、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特别是大量蛋白尿。14.肾脏功能不全时选药原则是(分数:2.00)A.选择不经

    22、肝脏代谢的药物B.选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C.选择以肾脏代谢为主的药物D.选择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 E.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关联解析:解析 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经过肾脏排出的量少,肾脏功能不全对其影响小。1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般治疗,不是以下列哪项为目的(分数:2.00)A.消除蛋白尿 B.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C.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损害D.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E.防治严重并发症解析:解析 慢性肾小球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以消除蛋白尿、血尿为目的。16.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水肿消退B.血尿消失C.血黏度恢

    23、复D.蛋白尿消失 E.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解析:解析 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17.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治疗,重点是(分数:2.00)A.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止各种并发症 B.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C.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损害D.消除蛋白尿E.消除血尿解析:解析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治疗,重点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止各种并发症。18.关于口服铁剂临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轻度胃肠反应 B.可同时使用注射铁剂C.维生素 C 可使铁剂吸收减少D

    24、.高铁制剂因铁吸收较高为首选E.口服糖浆铁制剂后容易使牙齿变黄解析:解析 铁剂的选择以口服制剂为首选,亚铁制剂因铁吸收较高为首选。口服铁剂有轻度胃肠反应,重者于餐后服用,但对药物吸收有所影响。注射铁剂期间,不宜同时口服铁,以免发生毒性反应。口服糖浆铁制剂后容易使牙齿变黑。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但也易致胃肠反应。19.适用于年龄大于 40 岁或元合适供髓者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分数:2.00)A.雄激素B.三氧化二砷C.免疫抑制剂 D.糖皮质激素E.甲磺酸伊马替尼解析:解析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 40 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0.恶性贫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

    25、血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需终生叶酸维持B.需终生维生素 B12 维持 C.需终生服用维生素 B12 和叶酸D.需间断服用维生素 B12 和叶酸E.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可,不需维持治疗解析:解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治疗原则:对于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可,不需维持治疗;对于恶性贫血或胃全部切除的维生素 B 12 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者需终生维生素B 12 维持。21.可与口服铁制剂同服的药物是(分数:2.00)A.碳酸氢钠B.二巯丙醇C.维生素 C D.西咪替丁E.含鞣酸的药物解析:解析 铁剂药物相互作用:口服铁剂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的药物或饮料同用

    26、,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本品与西咪替丁、去铁胺、二巯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响铁的吸收;与铁剂合用,可影响四环素类药、氟喹诺酮类、青霉胺及锌剂的吸收。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但也易致胃肠道反应。22.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次选治疗药物是 A氨苯砜+甲氧苄啶 B氨苯砜+克拉霉素 C甲氧苄啶+克拉霉素 D泼尼松 E复方磺胺甲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次选治疗药物是:氨苯砜,一次 100mg,一日 1 次,联用甲氧苄啶,一次 5mg/kg,一日 3 次。或伯氨喹,一次 1530mg,一日 1 次,联用克拉霉素,一次3004

    27、50mg,每 8 小时 1 次。23.吗啡中毒的三联症状为(分数:2.00)A.头痛、头晕、恶心B.昏迷、瞳孔扩张、抽搐C.幻觉、抽搐、呼吸抑制D.虚脱、瞳孔扩张和呼吸极度抑制E.昏迷、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极度抑制 解析:解析 昏迷、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极度抑制为吗啡中毒的三联症状。但导致缺氧时,瞳孔可显著扩大。24.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分数:2.00)A.1020g/mlB.2030g/mlC.3040g/mlD.4060g/ml E.6080g/ml解析:解析 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 4060g/ml。25.用以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程度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是(分数:2.00)A.吸收速率常数B.

    28、生物利用度C.表观分布容积 D.生物半衰期E.清除率解析:解析 表观分布容积(V d )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呈相反的关系。26.临床上使用的药品有新药和老药之分,通常属于新药范畴的是(分数:2.00)A.必须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B.必须是各国家都未生产过的药品C.已经生产过但增加其新的适应证的药品 D.已经生产过但增加了含量的药品E.已经生产过但改变了规格的药品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和应用中药物的临床评价部分。通常把在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和虽已生产过但增加其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及改变剂型的药品均属于新药范畴。27.只适用于少数易穿透黏膜的药物,吸收率

    29、不高但较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是(分数:2.00)A.口服B.静脉注射C.舌下给药 D.局部表面给药E.肌内注射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在药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中药物因素部分。给药途径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舌下黏膜处覆盖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舌下给药适用于少数易穿透黏膜的药物,吸收率不高但较快速、有效。28.不是临床疗效评价内容的是(分数:2.00)A.疗效观察的实验设计B.疗效评价病例数的选择C.与已知同类药物对比疗效评价D.病例选择和分组E.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解析 临床疗效评价的内容:病例选择和分组;疗效观察的实验设计;疗效评价病例数的选择;与已知同

    30、类药物对比疗效评价。29.药物利用研究可以(分数:2.00)A.测算个体的药物利用B.比较药物利用率的时间差异C.对药物利用的临床效果、药物的销售价格和消费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D.可作为计算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额定数据E.预测常规用药可能发生的特殊问题解析:解析 药物利用研究通过区域性随机抽样调查所提供的资料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有关的药物利用研究数据作量化分析,以测算人群的药物利用,比较药物利用率的地区差异,对药物利用的临床效果、药物的销售价格和消费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此项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额定数据,预测特定疗法范畴内用药可能发生的特殊问题。30.观

    31、察单位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是药物利用定性研究的(分数:2.00)A.结构性标准 B.过程性标准C.结果性标准D.经济性标准E.统计性标准解析:解析 结构性标准是观察单位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如一组与药物使用质量有关的准则,包括处方者的教育背景、专业训练、行医年数、对药物情报的了解等。31.运用 DDD 方法进行处方用药剂量的衡量(分数:2.00)A.为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B.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的 DDD 值相同C.包括病程不同时期的用药剂量D.DDD 值是成人的日平均剂量,不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利用研究 E.不可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医院及不同时间内药物利用的动态比较解析:解析 DDD 法的

    32、优点在于,使各种水平上进行的药物利用研究数据比较有一个相对性标准,从而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医院及不同时间内药物利用的动态比较。值得注意的是,DDD 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它只是药物利用研究中用于比较不同研究结果的技术性测量单位,而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且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的 DDD 值可能存在差异;DDD 值只考虑药物的主要适应证的用药剂量,未能包括病程的不同时期的用药剂量;DDD 值是成人的日平均剂量,不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利用研究,否则易出现接受药物治疗样本人数偏低的现象。32.45 岁的女性患者脑梗死后第 2 日出现意识不清,血压 170/100mmHg,左侧偏瘫,脑压 290mmH

    33、 2 O,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降压药B.扩张血管药C.尿激酶D.20%甘露醇 E.低分子肝素解析:解析 该患者脑压较高,首先应给予降颅压的治疗。33.患者女,75 岁,反酸 2 年,胃镜检查示:胃食管反流病、浅表性胃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该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分数:2.00)A.铝碳酸镁B.奥美拉唑片 C.莫沙必利D.甲泼尼龙E.西咪替丁解析:解析 对于该类患者应首选 PPI 类药物。故选择奥美拉唑片。34.女性患者,58 岁,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4 个月为主诉就诊,体重指数 28.5,餐前血糖79mmol/L,餐后血糖 1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

    34、79%,血清 C 肽 2g/L,建议该患者服用(分数:2.00)A.格列吡嗪B.二甲双胍 C.格列苯脲D.格列齐特E.阿卡波糖解析:解析 肥胖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进行治疗。35.女性患者,74 岁,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目前血压:158/102mmHg,最适宜选择的降压药为(分数:2.00)A.氨氯地平B.福辛普利 C.氢氯噻嗪D.硝普钠E.螺内酯解析:解析 对有肾功能不全者宜使用双通道排泄药物,如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 A.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液体制剂 B.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C.系指药物溶解或分

    35、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D.系指主要以水为分散介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内服液体药剂 E.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数:6.00)合剂A.B.C.D. E.解析:洗剂A. B.C.D.E.解析:(3).软膏剂(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合剂系指主要以水为分散介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内服液体药剂。洗剂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液体制剂。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乳膏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散剂系指药

    36、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A.透皮吸收给药 B.口服给药 C.舌下给药 D.栓剂 E.静脉注射(分数:6.00)(1).不能减轻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常温下为固体,在人体内溶融于分泌液中逐渐释放药物的剂型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药物经皮肤吸收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途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某些药物口服后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经受灭活代谢后,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不能减轻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栓剂常温下

    37、为固体,在人体内溶于分泌液中逐渐释放药物。透皮给药途径指药物涂布或敷贴于皮肤表面的一种给药方法。除作为皮肤患处的局部给药以外,还可以作为全身性给药。 A.B 型药物不良反应 B.A 型药物不良反应 C.D 型药物不良反应 D.E 型药物不良反应 E.C 型药物不良反应(分数:6.00)(1).由于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子代女婴至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由遗传因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为(分数:2.00)A. B.C.D.E.解析:(3).由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子代女婴至青

    38、春期后患阴道腺癌不良反应发生的潜伏期较长,属 C类不良反应;由遗传因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为特异质反应,为患者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属 B 类不良反应;由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属 B 类不良反应;过度作用和副作用,是药物本身作用引起的反应,属 A 类不良反应。 A.早孕呕吐可导致药物吸收减慢、减少 B.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则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妇女 C.妊娠期间孕激素浓度增高,引起肝脏微粒体药物羟化酶活性增加 D.妊娠期肾血流量增加 25%50%,肾小球滤过率持续增加 50%,多数药物的消除相应加快 E.妊娠期间母体血浆容积增加 50%左右,体内

    39、总水分增加约 8L符合妊娠期不同药动学特点的对应项为(分数:6.00)(1).药物代谢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B.C. D.E.解析:(2).药物吸收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 B.C.D.E.解析:(3).药物排泄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选项 A 是妊娠期药物吸收发生改变的原因,B 是药物分布发生改变的原因,C 是药物代谢发生改变的原因,D 是药物排泄发生改变的原因,E 是极性药物分布发生改变的原因。 A.结构性标准 B.过程性标准 C.指标性标准 D.结果性标准 E.效益性标准(分数:6.00)(1).评价药物利用的最佳结果(分数:2.00)A.B.C.D. E.解析:(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给予药物治疗,给予什么药物(分数:2.00)A.B. C.D.E.解析:(3).观察单位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以分为 3 类:结构性标准是观察单位的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特征;过程性标准是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给予药物治疗,给予什么药物;结果性标准主要是评价药物利用的最佳结果。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6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