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40589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主管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月龄为 4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出现(分数:2.00)A.颅骨软化B.方颅C.鸡胸D.脊柱侧弯E.串珠肋2.患儿男,8 个月。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下列哪项是属于骨样组织堆积形成的表现(分数:2.00)A.肋膈沟B.鸡胸C.“O”型腿D.颅骨软化E.手、脚镯征3.患儿女,10 个月,诊断重症佝偻病合并肺炎,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 D(分数:2.00)A.25007500gB.750015000gC.1500020000gD.200002500

    2、0gE.2500030000g4.预防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服用维生素 D(分数:2.00)A.每日 1OOIUB.每日 200IUC.每日 400IUD.每日 1000IUE.每日 4000IU5.婴儿期引起无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2.00)A.高血钙B.高血钾C.低血钠D.低血钾E.低血钙6.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常见致死的原因(分数:2.00)A.惊厥B.手足搐搦C.喉痉挛D.肺水肿E.脑水肿7.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治疗原则为(分数:2.00)A.补维生素 D、补钙、止惊B.补钙、止惊、补维生素 DC.补维生素 D、止惊、补钙D.止惊、补维生素 D、补钙E.止惊、补钙、补

    3、维生素 D8.患儿女,6 个月。因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入院,治疗期间护士治疗错误的是(分数:2.00)A.惊厥发作时缓慢推注 10葡萄糖酸钙(10 分钟以上)B.惊厥发作时快速滴注葡萄糖酸钙C.喉痉挛发作控制后给 10氯化钙 5ml,用糖水稀释 35 倍后口服D.连服 12 天 10氯化钙后改服 10葡萄糖酸钙E.1周后补充维生素 D9.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分数:2.00)A.胃排空快B.胃容量小C.胃较垂直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责门肌发育差E.幽门括约肌发育差,贲门肌发育好10.3个月内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原因是(分数:2.00)A.口腔黏膜柔嫩B.唾液腺发育不成熟C.胃容量小D.

    4、胃排空慢E.胃酸分泌少11.小儿 5岁时食管的长度为(分数:2.00)A.10cmB.12cmC.14cmD.16cmE.18cm12.新生儿胃容量约为(分数:2.00)A.1030mlB.3060mlC.5080mlD.70100mlE.90150ml13.小儿容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的原因正确的是(分数:2.00)A.肠道的长度长B.吸收面积大C.肠系膜长、活动度大D.肠乳糖酶活性低E.肠蠕动协调能力差14.关于小儿肝脏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小B.肝细胞发育不完善C.婴幼儿在右肋缘下 12cm 易触及D.肝脏解毒能力较差E.6岁后肋缘下不能触及15.新生

    5、儿开始排胎便的时间为(分数:2.00)A.生后 2小时内B.生后 5小时内C.生后 12小时内D.生后 24小时内E.生后 48小时内16.关于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墨绿色,黏稠,无臭味B.金黄色,糊状,无臭味,12 次天C.淡黄色,成形,有臭味,24 次天D.金黄色,均匀糊状,无臭味,24 次天E.软,黄,半成形17.胆道梗阻患儿的粪便特点为(分数:2.00)A.大便干结B.大便呈黑色C.大便带血丝D.大便呈黄绿色E.大便呈陶土色18.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多大时症状可消失(分数:2.00)A.24 个月B.46 个月C.68

    6、 个月D.810 个月E.1012 个月19.婴儿肠道相对较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分数:2.00)A.12 倍B.23 倍C.34 倍D.57 倍E.710 倍20.母乳喂养儿肠道主要的细菌是(分数:2.00)A.肠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双歧杆菌D.变形杆菌E.嗜酸杆菌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儿,4 个月,主因夜惊、夜啼、睡眠不安,烦躁易激惹,到保健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分数:6.00)(1).该患儿属于佝偻病哪一期(分数:2.00)A.初期B.激期C.并发症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2).此期给予口服维生素 D(分数:2.00)A.每日

    7、 400IU800IUB.每日 1000IU2000IUC.每日 2000IU3000IUD.每日 2000IU4000IUE.每日 4000IU5000IU(3).连服 1个月后改预防量为(分数:2.00)A.每日 4000IUB.每日 2000IUC.每日 1000IUD.每日 500IUE.每日 400IU患儿,男,10 个月。阵发性哭闹,吃奶后即呕吐,1 小时前排果酱样便一次,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性肿块。(分数:6.00)(1).该患儿首先应考虑(分数:2.00)A.阑尾炎B.肠扭转C.急性肠炎D.腹腔肿瘤E.肠套叠(2).该疾病可能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分数:2.00)A.腹痛B.呕吐C.

    8、便血D.腹部肿块E.腹膜刺激征(3).若患儿需经手术治疗,治疗后护士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维持胃肠减压B.减轻疼痛C.手术切口护理D.静脉营养E.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利巴韦林 E 头孢菌素(分数:6.00)(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用(分数:2.00)A.B.C.D.E.(2).支原体肺炎选用(分数:2.00)A.B.C.D.E.(3).肺炎链球菌肺炎选用(分数:2.00)A.B.C.D.E.A 口张不大、吸吮困难 B 精神欠佳、哭声弱、体温异常 C 循环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 D 双拳紧握、

    9、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E 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动(分数:6.00)(1).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为(分数:2.00)A.B.C.D.E.(2).新生儿败血症后期表现为(分数:2.00)A.B.C.D.E.(3).新生儿败血症重者表现为(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月龄为 4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出现(分数:2.00)A.颅骨软化 B.方颅C.鸡胸D.脊柱侧弯E.串珠肋解析:2.患儿男,8 个月。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下列哪项是

    10、属于骨样组织堆积形成的表现(分数:2.00)A.肋膈沟B.鸡胸C.“O”型腿D.颅骨软化E.手、脚镯征 解析:解析:6 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堆积的骨样组织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3.患儿女,10 个月,诊断重症佝偻病合并肺炎,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 D(分数:2.00)A.25007500gB.750015000g C.1500020000gD.2000025000gE.2500030000g解析:解析:重症和合并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以及无法口服者,一次肌内注射维生素D750015000g(20 万30 万 IU)。4.预防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服用维生素 D(分数:2.00)A

    11、.每日 1OOIUB.每日 200IUC.每日 400IU D.每日 1000IUE.每日 4000IU解析:5.婴儿期引起无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2.00)A.高血钙B.高血钾C.低血钠D.低血钾E.低血钙 解析:解析:由于维生素 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多见于 4个月3 岁的婴幼儿。6.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常见致死的原因(分数:2.00)A.惊厥B.手足搐搦C.喉痉挛 D.肺水肿E.脑水肿解析:解析:喉痉挛主要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严重者可发生窒息而死亡。7.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

    12、症治疗原则为(分数:2.00)A.补维生素 D、补钙、止惊B.补钙、止惊、补维生素 DC.补维生素 D、止惊、补钙D.止惊、补维生素 D、补钙E.止惊、补钙、补维生素 D 解析:8.患儿女,6 个月。因维生素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入院,治疗期间护士治疗错误的是(分数:2.00)A.惊厥发作时缓慢推注 10葡萄糖酸钙(10 分钟以上)B.惊厥发作时快速滴注葡萄糖酸钙C.喉痉挛发作控制后给 10氯化钙 5ml,用糖水稀释 35 倍后口服D.连服 12 天 10氯化钙后改服 10葡萄糖酸钙 E.1周后补充维生素 D解析:解析:钙剂治疗常用 10葡萄糖酸钙 510ml,以 10葡萄糖液稀释 13 倍后缓

    13、慢推注(10 分钟以上)或滴注,惊厥反复发作时可每日注射 12 次。惊厥、喉痉挛发作控制后或未发作期,给 10氯化钙 510ml,用糖水稀释 35 倍后口服,每日 3次,连服 35 天后改服 10葡萄糖酸钙。9.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分数:2.00)A.胃排空快B.胃容量小C.胃较垂直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责门肌发育差 E.幽门括约肌发育差,贲门肌发育好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该题备选答案均是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的描述,婴儿溢乳的原因与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我们学习了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后,应当记住正确的描述,从而掌握婴儿溢乳发生的原因。该题答案正确的是 D。10.

    14、3个月内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原因是(分数:2.00)A.口腔黏膜柔嫩B.唾液腺发育不成熟 C.胃容量小D.胃排空慢E.胃酸分泌少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能否喂淀粉类食物与口腔唾液腺发育成熟度有关。备选答案中后三个选项是描述胃的解剖生理特点,与该题无关,而前两个选项是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但该题与口腔黏膜的柔嫩无关,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成熟,34 个月时唾液分泌增多,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帮助淀粉类食物分解消化。考生应记住唾液腺发育的时间。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B。11.小儿 5岁时食管的长度为(分数:2.00)A.10cmB.12cmC.14cmD.16cm E.18cm解析:解析:该题是专

    15、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是食管长度的描述。新生儿食管长约 10cm,1 岁时1112cm,5 岁时 16cm,学龄儿童 2025cm。考生应记住不同年龄时期食管长度,不要记混。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D。12.新生儿胃容量约为(分数:2.00)A.1030mlB.3060ml C.5080mlD.70100mlE.90150ml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是对胃容量的描述,新生儿胃容量约 3060ml,13 个月 90150ml,1 岁时 250300ml,5 岁时 700850ml,成人 2000ml。考生应牢牢掌握不同年龄时期胃容量的多少,以便于指导家长对婴儿的喂养。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16、 B。13.小儿容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的原因正确的是(分数:2.00)A.肠道的长度长B.吸收面积大C.肠系膜长、活动度大 D.肠乳糖酶活性低E.肠蠕动协调能力差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均为小儿肠道特点的描述,肠扭转和肠套叠的发生与肠系膜长且活动度大有关,肠道的长度长,表明吸收面积大,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是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全身性感染和功能性肠梗阻的原因。考生应分别记忆这些肠道特点,作出正确判断。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C。14.关于小儿肝脏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小 B.肝细胞发育不完善C.婴幼儿在

    17、右肋缘下 12cm 易触及D.肝脏解毒能力较差E.6岁后肋缘下不能触及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均为小儿肝脏发育的特点,正确的是小儿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肝细胞发育不完善,解毒能力较差。婴幼儿在右肋缘下 12cm 易触及,6 岁后肋缘下不能触及。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A。15.新生儿开始排胎便的时间为(分数:2.00)A.生后 2小时内B.生后 5小时内C.生后 12小时内 D.生后 24小时内E.生后 48小时内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是新生儿开始排胎便时间的描述。正常新生儿应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胎便,23 天排完。若 24小时无胎便排出,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

    18、形。考生容易与新生儿开始排尿时间混淆,新生儿应在生后 24小时内排尿,若 48小时后无尿排出,应查找原因,故应记清楚新生儿排大小便的时间。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C。16.关于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墨绿色,黏稠,无臭味B.金黄色,糊状,无臭味,12 次天C.淡黄色,成形,有臭味,24 次天D.金黄色,均匀糊状,无臭味,24 次天 E.软,黄,半成形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是有关小儿粪便特点的描述。粪便呈金黄色,均匀糊状,不臭,每日 24 次符合母乳喂养儿的粪便特点。A 选项是胎便特点,C 选项是牛乳喂养儿的粪便特点,E选项是混合喂养儿的粪便特点,B 选项

    19、中每日大便次数不正确。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D。17.胆道梗阻患儿的粪便特点为(分数:2.00)A.大便干结B.大便呈黑色C.大便带血丝D.大便呈黄绿色E.大便呈陶土色 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均为各种大便性状的描述。大便干结多因进食蛋白质偏多、淀粉或糖过少或肠蠕动弱、水分吸收过多所致;大便呈黑色系肠上部及胃出血或服用铁剂或大量进食含铁食物所致;大便带血丝,多系肛裂、直肠息肉所致;大便呈陶土色,则表示胆道梗阻。考生应注意鉴别。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E。18.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多大时症状可消失(分数:2.00)A.24 个月B.46 个月C.

    20、68 个月D.810 个月 E.1012 个月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小儿胃食管反流症状消失的时间。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 810 个月时胃食管反流症状消失。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D。19.婴儿肠道相对较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分数:2.00)A.12 倍B.23 倍C.34 倍D.57 倍 E.710 倍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婴儿肠道的长度。婴儿肠道相对较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 倍,或坐高的 10倍。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D。20.母乳喂养儿肠道主要的细菌是(分数:2.00)A.肠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双歧杆菌 D.变形杆

    21、菌E.嗜酸杆菌解析: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小儿肠道菌群的建立知识。肠道菌群因食物的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 C。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儿,4 个月,主因夜惊、夜啼、睡眠不安,烦躁易激惹,到保健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分数:6.00)(1).该患儿属于佝偻病哪一期(分数:2.00)A.初期 B.激期C.并发症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解析:(2).此期给予口服维生素 D(分数:2.00)A.每日 400IU800IUB.每日 1000IU2000IUC.每日

    22、2000IU3000IUD.每日 2000IU4000IU E.每日 4000IU5000IU解析:(3).连服 1个月后改预防量为(分数:2.00)A.每日 4000IUB.每日 2000IUC.每日 1000IUD.每日 500IUE.每日 400IU 解析:患儿,男,10 个月。阵发性哭闹,吃奶后即呕吐,1 小时前排果酱样便一次,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性肿块。(分数:6.00)(1).该患儿首先应考虑(分数:2.00)A.阑尾炎B.肠扭转C.急性肠炎D.腹腔肿瘤E.肠套叠 解析:解析:这是一道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后护理的综合性题目,根据该题提供的信息得知,患儿的发病年龄、病史特点,特别是排

    23、过果酱样便,应首先考虑肠套叠,故此题正确答案是 E。(2).该疾病可能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分数:2.00)A.腹痛B.呕吐C.便血 D.腹部肿块E.腹膜刺激征解析:解析:血便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故此题正确的答案是 C。(3).若患儿需经手术治疗,治疗后护士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维持胃肠减压 B.减轻疼痛C.手术切口护理D.静脉营养E.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析:解析:对于肠套叠手术治疗后的患儿,要特别注意维持胃肠减压功能,保持胃肠道通畅。此题正确的答案是 A。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利巴韦林 E 头孢菌素(分数:6.00)

    24、(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2).支原体肺炎选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肺炎链球菌肺炎选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头孢菌素;肺炎链球菌、B 族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选用青霉素;大肠埃希菌肺炎可选用阿米卡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支原体肺炎可选用红霉素。A 口张不大、吸吮困难 B 精神欠佳、哭声弱、体温异常 C 循环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 D 双拳紧握、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E 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动(分数:6.00)(1).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新生儿败血症后期表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3).新生儿败血症重者表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征性表现,早期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弱,体温异常,转而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及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少数严重者发展为循环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等。答案 A和 D均为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主管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