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热 B祛风解表 C温肺化饮 D行气宽中 E祛风胜湿(分数:1.00)A.B.C.D.E.2.既能降肺气,又能降胃气的药物是 A白前 B旋覆花 C竹茹 D木香 E刀豆(分数:1.00)A.B.C.D.E.3.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 A皂苷元结构类型的差异 B皂苷元极性的差异 C皂苷极性的差异 D皂苷酸碱性的差异 E皂苷分子量大小的差异(分数:1.00)A.B.C.D.E.4.从植物材料中快速提取鞣质类成分,为避免成分破坏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法 C组织破碎提取
2、法 D浸渍法 E渗漏法(分数:1.00)A.B.C.D.E.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相反之药 A甘草与芫花 B乌头与白敛 C党参与附子 D白及与乌头 E藜芦与细辛(分数:1.00)A.B.C.D.E.6.生地黄配伍玄参、麦冬常用于治疗 A热入营血 B吐血衄血 C热毒血痢 D肠燥便秘 E斑疹紫黑(分数:1.00)A.B.C.D.E.7.作用于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的反应是 A三氯乙酸反应 B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 CKeller-Kiliani 反应 D对硝基苯肼反应 ERaymond 反应(分数:1.00)A.B.C.D.E.8.在提取原生苷时,首先要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
3、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A乙醇 B酸性乙醇 C水 D酸水 E碱水(分数:1.00)A.B.C.D.E.9.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气味学说 E临床实践(分数:1.00)A.B.C.D.E.10.下列化合物的 IR光谱中出现 3个羰基吸收峰的是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素甲醚 D芦荟大黄素 E大黄酚(分数:1.00)A.B.C.D.E.11.香豆素母核为 A苯骈-吡喃酮 B对羟基桂皮酸 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苯骈-广吡喃酮(分数:1.00)A.B.C.D.E.12.下列哪项不属于柑橘类药物 A香椽 B佛手 C青木香 D枳壳 E化橘红(分数:
4、1.00)A.B.C.D.E.13.需要先煎的药物是 A香薷 B菊花 C石膏 D薄荷 E细辛(分数:1.00)A.B.C.D.E.14.有健脾安神之效的利水渗湿药是 A朱砂 B龙骨 C茯苓 D泽泻 E薏苡仁(分数:1.00)A.B.C.D.E.15.当归与白芍的功效共同点是 A补血滋阴 B活血润肠 C补血敛汗 D补血止痛 E补血生津(分数:1.00)A.B.C.D.E.16.不能够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是 A均一的晶形 B均匀的色泽 C溶解度 D色谱如 HPLC E熔距(分数:1.00)A.B.C.D.E.17.以化学分离法分离挥发油,以亚硫酸氢钠试剂分离出的化合物是 A酚性成分 B酸性成分 C醇
5、类成分 D羰基成分 E醚类成分(分数:1.00)A.B.C.D.E.18.功能开窍辟秽,止痛的药物是 A冰片 B石菖蒲 C苏合香 D麝香 E羚羊角(分数:1.00)A.B.C.D.E.19.能测定苷键构型的方法是 A碱水解 BUV C 1H-NMR DIR EMS(分数:1.00)A.B.C.D.E.20.辛热,有大毒,能峻下冷积的药物是 A甘遂 B巴豆 C大戟 D大黄 E芫花(分数:1.00)A.B.C.D.E.21.中药五味中具有发散、行气功效的大多是 A甘味药 B酸味药 C咸味药 D辛味药 E苦味药(分数:1.00)A.B.C.D.E.22.天麻的功效是 A镇惊安神 B聪耳明日 C安神潜
6、阳 D收敛固涩 E平肝潜阳(分数:1.00)A.B.C.D.E.23.下列属于蒽酮类的是 A大黄素 B芦荟大黄素 C茜草素 D芦荟苷 E羟基茜草素(分数:1.00)A.B.C.D.E.24.柴胡保肝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挥发油 B柴胡多糖 C柴胡醇 D生物碱 E柴胡皂苷(分数:1.00)A.B.C.D.E.25.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A刺激肠黏膜 B肠道润滑 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 M-R D抑制肠细胞膜上 Na+,K +-ATP酶 E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分数:1.00)A.B.C.D.E.26.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醚 B乙醇 C丙酮 D甲醇 E乙酸乙酯(分数:1.00)A.B.C.D.E.2
7、7.细辛的毒性成分主要是 A去甲乌药碱 B甲基丁香酚 C细辛醚 D黄樟醚 E小檗碱(分数:1.00)A.B.C.D.E.28.下列头痛证候,不宜用川芎的是 A外感风湿 B外感风热 C血虚 D阴虚火旺 E气虚血瘀(分数:1.00)A.B.C.D.E.29.由乙酸丙二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是 A脂肪酸类 B蛋白质 C生物碱 D皂苷 E糖类(分数:1.00)A.B.C.D.E.30.下列能与麻黄碱显色的是 A碘化铋钾 B二硫化碳碱性硫酸铜试剂 C发烟硝酸试剂 D氯化汞试剂 E漂白粉(分数:1.00)A.B.C.D.E.31.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波谱技术是 A红外光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 D磁共振光谱
8、E旋光光谱(分数:1.00)A.B.C.D.E.32.功善收敛止血,最宜于治疗肺胃:损伤之咯血、吐血的药物是 A茜草 B蒲黄 C白及 D仙鹤草 E棕榈炭(分数:1.00)A.B.C.D.E.33.五环三萜皂苷元中齐墩果烷型和乌索烷型的主要区别是 A基本骨架不同 BA/B 环稠和方式不同 CD/E 环稠和方式不同 DE 环上两个甲基的位置不同 EA 环上两个甲基的位置不同(分数:1.00)A.B.C.D.E.34.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原因是 A结构中具有半缩醛羟基 B结构中具有环状半缩醛羟基 C结构中具有缩醛羟基 D结构中具有环状缩醛羟基 E结构中具有烯醚键羟基(分数
9、:1.00)A.B.C.D.E.35.氧化铝色谱适用于分离的成分是 A氨基酸 B亲水性成分 C大分子化合物 D酚性成分 E碱性成分(分数:1.00)A.B.C.D.E.36.与二氢黄酮反应后产生天蓝色荧光的是 AHCI-Mg 反应 BNaBH 4反应 CMgAc 2反应 DSrC 2/NH3反应 EFeCl 3反应(分数:1.00)A.B.C.D.E.37.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 A肠内渗透压 B肠内菌群 C肠内温度 D肠内水分 E肠内酸碱度(分数:1.00)A.B.C.D.E.38.紫外光谱带 I弱,带在 245270mm 的是 A黄酮类 B黄酮醇类 C二氢黄酮类 D异黄酮类
10、 E查耳酮类(分数:1.00)A.B.C.D.E.39.焦三仙通常是指 A焦山楂、焦谷芽、焦神曲 B焦山楂、焦槟榔、焦神曲 C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 D焦山楂、焦稻芽、焦神曲 E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分数:1.00)A.B.C.D.E.40.具有抗疟活性的是 A乌头碱 B马桑毒素 C雷公藤内酯 D紫杉醇 E青蒿素(分数:1.00)A.B.C.D.E.41.中药化学中的有效成分是指 A需要提取的成分 B含量高的化学成分 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对人体有用的成分 E一次代谢产物(分数:1.00)A.B.C.D.E.42.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为 AC 6C 1C 6 BC 6C 2
11、C 6 CC 6C 3C 6 DC 6C 4C 6 EC 6C 5C 6(分数:1.00)A.B.C.D.E.43.用治阴暑的药物是 A薄荷 B藿香 C厚朴 D白豆蔻 E砂仁(分数:1.00)A.B.C.D.E.44.黄连制剂、小檗碱对鸡胚中培养的流感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连及小檗碱有 A体外抗菌作用 B体内抗菌作用 C体外抗病毒作用 D体内抗病毒作用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45.与三氯乙酸反应 60可显色的是 A甾体皂苷 B三萜皂苷 C蛋白质类 D酸性多糖类 E有机酸类(分数:1.00)A.B.C.D.E.46.下列各项,按照酸性强弱,能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12、 A大黄酚 B1,8 二羟基蒽醌 C大黄素 D大黄素甲醚 E芦荟大黄索(分数:1.00)A.B.C.D.E.47.第一次增加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D本草拾遗 E图经本草(分数:1.00)A.B.C.D.E.48.香豆素类成分如果能水解后发生 Gibbs反应,说明具有 A3 位 OH B4 位 OH C5 位无取代 D6 位无取代 E7 位无取代(分数:1.00)A.B.C.D.E.49.甲型强心苷的紫外最大吸收在 A200216mm B217220mm C250270mm D295300mm E310325mm(分数:1.00)A.B
13、.C.D.E.50.心悸失眠,自汗出,当选用 A柏子仁 B朱砂 C磁石 D酸枣仁 E龙骨(分数:1.00)A.B.C.D.E.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热 B祛风解表 C温肺化饮 D行气宽中 E祛风胜湿(分数:1.00)A.B.C. D.E.解析:细辛辛,温。有小毒。既善祛风散寒、宣通鼻窍止痛,又能温散肺寒、化痰饮,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2.既能降肺气,又能降胃气的药物是 A白前 B旋覆花 C竹茹 D木香 E刀豆(分数:1.00)A.B. C.D.E.解析:旋覆花苦泄辛开,微温主降,归肺、脾、胃、大肠经。既下气行水
14、消痰,又降胃气止呕哕,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故选 B。3.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 A皂苷元结构类型的差异 B皂苷元极性的差异 C皂苷极性的差异 D皂苷酸碱性的差异 E皂苷分子量大小的差异(分数:1.00)A.B.C. D.E.解析:分段沉淀法是在粗皂苷的醇溶液中逐滴加入乙醚、丙酮等,逐渐降低溶剂极性,极性不同的皂苷就可分批沉出。4.从植物材料中快速提取鞣质类成分,为避免成分破坏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法 C组织破碎提取法 D浸渍法 E渗漏法(分数:1.00)A.B.C. D.E.解析:A、B 选项鞣质易被破坏,D、E 由于时间长,提取速度慢,另外鞣质还可能被酶解、被氧化
15、等。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相反之药 A甘草与芫花 B乌头与白敛 C党参与附子 D白及与乌头 E藜芦与细辛(分数:1.00)A.B.C. D.E.解析:十八反: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宅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 (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6.生地黄配伍玄参、麦冬常用于治疗 A热入营血 B吐血衄血 C热毒血痢 D肠燥便秘 E斑疹紫黑(分数:1.00)A.B.C.D. E.解析:生地黄配伍玄参、麦冬能滋阴清热,润燥通便,治疗肠燥便秘。7.作用于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的反应是 A三氯
16、乙酸反应 B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 CKeller-Kiliani 反应 D对硝基苯肼反应 ERaymond 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作用于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的反应有 Legal反应、Raymond 反应、Kedde 反应、Baljet 反应。8.在提取原生苷时,首先要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A乙醇 B酸性乙醇 C水 D酸水 E碱水(分数:1.00)A. B.C.D.E.解析:在这些条件中,只有乙醇不但能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而且可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9.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气味学说
17、E临床实践(分数:1.00)A.B.C.D.E. 解析:10.下列化合物的 IR光谱中出现 3个羰基吸收峰的是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素甲醚 D芦荟大黄素 E大黄酚(分数:1.00)A.B. C.D.E.解析:大黄酸具有 1,8 二羟基,产生游离和缔合的两个羰基峰,还具有羧基,所以有 3 个羰基吸收峰。11.香豆素母核为 A苯骈-吡喃酮 B对羟基桂皮酸 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苯骈-广吡喃酮(分数:1.00)A. B.C.D.E.解析:12.下列哪项不属于柑橘类药物 A香椽 B佛手 C青木香 D枳壳 E化橘红(分数:1.00)A.B.C. D.E.解析:青木香马兜铃科植物
18、马兜铃的干燥根,不属于柑橘类药物。13.需要先煎的药物是 A香薷 B菊花 C石膏 D薄荷 E细辛(分数:1.00)A.B.C. D.E.解析:石膏为矿物类药,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须打碎先煎。14.有健脾安神之效的利水渗湿药是 A朱砂 B龙骨 C茯苓 D泽泻 E薏苡仁(分数:1.00)A.B.C. D.E.解析:茯苓甘淡渗利,既能渗湿利水,又能健脾宁心。15.当归与白芍的功效共同点是 A补血滋阴 B活血润肠 C补血敛汗 D补血止痛 E补血生津(分数:1.00)A.B.C.D. E.解析:当归甘、辛,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苦、酸,微寒,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故选 D。
19、16.不能够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是 A均一的晶形 B均匀的色泽 C溶解度 D色谱如 HPLC E熔距(分数:1.00)A.B.C. D.E.解析:判断结晶纯度一般根据结晶形态和色泽、熔点和熔距、色谱法。17.以化学分离法分离挥发油,以亚硫酸氢钠试剂分离出的化合物是 A酚性成分 B酸性成分 C醇类成分 D羰基成分 E醚类成分(分数:1.00)A.B.C.D. E.解析:羰基类成分可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生成结晶性的加成物而与非醛酮类的成分分离,其加成物用酸或碱处理,可分解复原。18.功能开窍辟秽,止痛的药物是 A冰片 B石菖蒲 C苏合香 D麝香 E羚羊角(分数:1.00)A.B.C. D.E.解析:苏
20、合香辛、温,既善辟秽开窍,治寒闭神昏;又能温散止痛,治胸痹腹痛。19.能测定苷键构型的方法是 A碱水解 BUV C 1H-NMR DIR EMS(分数:1.00)A.B.C. D.E.解析: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有酶水解法、Klyne 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利用 NMR确定。20.辛热,有大毒,能峻下冷积的药物是 A甘遂 B巴豆 C大戟 D大黄 E芫花(分数:1.00)A.B. C.D.E.解析:巴豆辛,热。大毒,生用能峻下寒积,开通闭塞,又能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斩关夺门之功。21.中药五味中具有发散、行气功效的大多是 A甘味药 B酸味药 C咸味药 D辛味药 E苦味药(分数:1.00)A.B.C.D
21、. E.解析: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健脾、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22.天麻的功效是 A镇惊安神 B聪耳明日 C安神潜阳 D收敛固涩 E平肝潜阳(分数:1.00)A.B.C.D.E. 解析:天麻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湿,止痹痛。故选 E。23.下列属于蒽酮类的是 A大黄素 B芦荟大黄素 C茜草素 D芦荟苷 E羟基茜草素(分数:1.00)A.B.C.D. E.解析:葸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葸酮,芦荟中的致泻有效成分芦荟苷是最早从中药中获得的蒽酮碳苷。24.柴胡保肝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挥发油 B柴胡多糖 C柴胡醇 D生物碱 E柴胡皂苷(分数:1.00)A.B.C.D
22、.E. 解析:柴胡皂苷具有保肝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5.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A刺激肠黏膜 B肠道润滑 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 M-R D抑制肠细胞膜上 Na+,K +-ATP酶 E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分数:1.00)A.B.C.D.E. 解析: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机制:口服后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26.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醚 B乙醇 C丙酮 D甲醇 E乙酸乙酯(分数:1.00)A. B.C.D.E.解析: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为水甲醇乙醇丙酮正
23、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27.细辛的毒性成分主要是 A去甲乌药碱 B甲基丁香酚 C细辛醚 D黄樟醚 E小檗碱(分数:1.00)A.B.C.D. E.解析:细辛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大,将其掺入饲料中给大鼠服用,发现大鼠出现肝癌。28.下列头痛证候,不宜用川芎的是 A外感风湿 B外感风热 C血虚 D阴虚火旺 E气虚血瘀(分数:1.00)A.B.C.D. E.解析: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因其辛温升散,故阴虚火旺者不宜用。29.由乙酸丙二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是 A脂肪酸类 B蛋白质 C生物碱 D皂苷 E糖类(分数:1.00)A. B.C.D.E.解析:脂肪酸类属于乙酸丙二酸途径生成的化合物
24、之一。30.下列能与麻黄碱显色的是 A碘化铋钾 B二硫化碳碱性硫酸铜试剂 C发烟硝酸试剂 D氯化汞试剂 E漂白粉(分数:1.00)A.B. C.D.E.解析: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但有以下两个特征反应,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和铜络盐反应。31.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波谱技术是 A红外光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 D磁共振光谱 E旋光光谱(分数:1.00)A.B.C. D.E.解析:其他光谱反映化合物结构,只有质谱可用于确定分子量。32.功善收敛止血,最宜于治疗肺胃:损伤之咯血、吐血的药物是 A茜草 B蒲黄 C白及 D仙鹤草 E棕榈炭(分数:1.00)A.B.C. D.E.解析:
25、白及苦、甘、涩,微寒。既善收敛止血,治体内外渚出血证;又兼益肺,最宜治肺胃损伤之咯血、吐血,并治肺痈咳吐脓血。33.五环三萜皂苷元中齐墩果烷型和乌索烷型的主要区别是 A基本骨架不同 BA/B 环稠和方式不同 CD/E 环稠和方式不同 DE 环上两个甲基的位置不同 EA 环上两个甲基的位置不同(分数:1.00)A.B.C.D. E.解析:齐墩果烷型 E环上两个甲基在 20 位,乌索烷型 19和 20位各有一个。34.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其原因是 A结构中具有半缩醛羟基 B结构中具有环状半缩醛羟基 C结构中具有缩醛羟基 D结构中具有环状缩醛羟基 E结构中具有烯醚键羟基(分
26、数:1.00)A.B. C.D.E.解析:半缩醛 C1OH性质不稳定,故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主要以 C1OH与糖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35.氧化铝色谱适用于分离的成分是 A氨基酸 B亲水性成分 C大分子化合物 D酚性成分 E碱性成分(分数:1.00)A.B.C.D.E. 解析: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氧化铝常微显碱性,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36.与二氢黄酮反应后产生天蓝色荧光的是 AHCI-Mg 反应 BNaBH 4反应 CMgAc 2反应 DSrC 2/NH3反应 EFeCl 3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37.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 A肠内渗透压 B肠内菌群 C肠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