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试卷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用药指征明确B.违反禁忌证C.给药剂量过大D.合并用药过多E.给药方法不当2.危重、急症病人抢救多选用的给药途径是(分数:2.00)A.口服B.静注C.外用D.鼻腔E.直肠3.七情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相须B.相使C.相恶D.相畏E.相杀4.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施行日期是(分数:2.00)A.2009 年 7 月 1 日B.2010 年 7 月 1 日C
2、.2011 年 1 月 1 日D.2011 年 7 月 1 日E.2012 年 1 月 1 日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报告,时间是(分数:2.00)A.10 日之内B.15 日之内C.20 日之内D.25 日之内E.30 日之内6.设立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应当定期提交安全性更新报告直至首次再注册,此处定期时间是(分数:2.00)A.每 30 日B.每半年C.每 1 年D.每 3 年E.每 5 年7.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志愿报告系统B.自愿呈报制度C.集中监测系统D.一般性全面监测E.区域监测
3、8.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剂量过大B.疗程过长C.个体差异D.合理的配伍应用E.制剂质量欠佳9.中西药合用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B.产生新的治疗作用C.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D.减少禁忌,扩大适用范围E.协同增效作用10.可以减轻或消除链霉素引起的耳鸣、耳聋等不良反应的中药是(分数:2.00)A.骨碎补B.菌陈C.三七D.白芍E.金银花11.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其抗感染作用的中药是(分数:2.00)A.甘草B.黄柏C.枳实D.白芍E.金银花12.可与含鞣质较多的中药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的药物不包括(分数:2.00)A.亚铁盐B
4、.糖钙片C.氯化钙D.硫酸亚铁E.氯化钴13.药物经济学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完善药物评价内容B.更新用药指导思想C.加强新药开发指导D.完善药物治疗方案E.预防药物不良反应14.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最小成本分析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用分析D.成本效益分析E.最大成本分析15.合理用药目的中不包括(分数:2.00)A.发挥药物的最大效能B.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C.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监督和考察D.用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E.防止或减轻不良反应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珍珠层粉与氯丙嗪 B甘草与氢化可的松 C黄柏与四环素 D苓
5、桂术甘汤与地西泮 E金银花与青霉素(分数:4.00)(1).能够减少禁忌,扩大适用范围的配伍是(分数:2.00)A.B.C.D.E.(2).能够减少剂量,缩短疗程的配伍是(分数:2.00)A.B.C.D.E.A意识模糊、识别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理解困难 B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发热、皮肤紫斑 C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D心悸、怔忡、胸闷、发绀 E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哮喘(分数:4.00)(1).属于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B.C.D.E.(2).属于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B.C.D.E.A含朱砂的药物与
6、溴化物 B含鞣质的中药与枸橼酸铁 C含钙离子的药物与洋地黄 D黄药子与四环素E四季青与红霉素(分数:4.00)(1).容易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毒性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是(分数:2.00)A.B.C.D.E.(2).容易产生有毒性沉淀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是(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试卷 22 答案解析(总分: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用药指征明确 B.违反禁忌证C.给药剂量过大D.合并用药过多E.给药方法不当解析:2.危重、急症病人抢救多
7、选用的给药途径是(分数:2.00)A.口服B.静注 C.外用D.鼻腔E.直肠解析:3.七情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相须B.相使C.相恶 D.相畏E.相杀解析:4.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施行日期是(分数:2.00)A.2009 年 7 月 1 日B.2010 年 7 月 1 日C.2011 年 1 月 1 日D.2011 年 7 月 1 日 E.2012 年 1 月 1 日解析: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报告,时间是(分数:2.00)A.10 日之内B.15 日之内 C.20 日之内D.25 日之内E.30 日之内解析:
8、6.设立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应当定期提交安全性更新报告直至首次再注册,此处定期时间是(分数:2.00)A.每 30 日B.每半年C.每 1 年 D.每 3 年E.每 5 年解析:7.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志愿报告系统B.自愿呈报制度C.集中监测系统D.一般性全面监测E.区域监测 解析: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包括志愿报告系统,也称自愿呈报制度,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制度。医师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认为患者的某些症状可能为某种药品所致时,即可填写 ADR 报告表,通过一定程序呈报给监测机构。医院集中监测可分一般性全面监测和重点监测。8.引起
9、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剂量过大B.疗程过长C.个体差异D.合理的配伍应用 E.制剂质量欠佳解析:9.中西药合用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B.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C.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D.减少禁忌,扩大适用范围E.协同增效作用解析:解析:中药与西药合用可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如中医健脾益肾药与化疗药物合用,可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可以减少禁忌,扩大适用范围,如珍珠层粉与氯丙嗪合用;能够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如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合用;也能协同增效作用,如甘草与氢化可的松。中药与西药合用未见产生新的治疗作用。10.可以减轻或消除链霉素引起的耳鸣、耳聋等
10、不良反应的中药是(分数:2.00)A.骨碎补 B.菌陈C.三七D.白芍E.金银花解析:11.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其抗感染作用的中药是(分数:2.00)A.甘草B.黄柏C.枳实 D.白芍E.金银花解析:解析: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时同用,有协同作用;黄柏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白芍等与谷丙胺治消化道溃疡有协同作用;金银花与青霉素协同作用。12.可与含鞣质较多的中药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的药物不包括(分数:2.00)A.亚铁盐 B.糖钙片C.氯化钙D.硫酸亚铁E.氯化钴解析:
11、13.药物经济学的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完善药物评价内容B.更新用药指导思想C.加强新药开发指导D.完善药物治疗方案E.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解析:14.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最小成本分析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用分析D.成本效益分析E.最大成本分析 解析:15.合理用药目的中不包括(分数:2.00)A.发挥药物的最大效能B.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C.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监督和考察 D.用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E.防止或减轻不良反应解析: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珍珠层粉与氯丙嗪 B甘草与氢化可的松 C黄柏与四环素 D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
12、 E金银花与青霉素(分数:4.00)(1).能够减少禁忌,扩大适用范围的配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能够减少剂量,缩短疗程的配伍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氯丙嗪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而与珍珠层粉配伍,治疗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氯丙嗪。两药合用于轻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珍珠层粉可减轻氯丙嗪所致的肝损害。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 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可消除。A意识模糊、识别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理解困难 B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发热、皮肤紫斑 C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D心悸、怔忡、
13、胸闷、发绀 E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哮喘(分数:4.00)(1).属于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属于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B.C.D. E.解析:A含朱砂的药物与溴化物 B含鞣质的中药与枸橼酸铁 C含钙离子的药物与洋地黄 D黄药子与四环素E四季青与红霉素(分数:4.00)(1).容易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毒性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容易产生有毒性沉淀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含钙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石膏、龙骨、牡蛎、珍珠、蛤蚧及瓦楞子等,不可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因钙离子为应激性离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 Na + -K + -ATP 酶活性,从而增强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和毒性;朱砂与溴化物、碘化物合用,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