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4 及答案解析(总分:38.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3 型题/B(总题数:6,分数:13.50)患者,女,75 岁,无牙颌,上颌弓明显大于下颌弓,上颌前突明显,上颌牙槽嵴丰满宽大,下颌牙槽嵴窄小。(分数:3.00)(1).谊病例在进行前牙排列时,应首先考虑排成 A大覆盖浅覆 B大覆盖深覆 C正常的覆 覆盖 D小覆盖浅覆 E小覆盖深覆 (分数:1.00)A.B.C.D.E.(2).全口义齿异常颌位关系的排牙是否排成正常 (分数:1.00)A.B.C.D.E.(3).上颌弓明显宽于下颌弓时,后牙排列不正确的方法是 A先将上后牙按颊侧丰满度排好 B可在上后
2、牙的颊侧加蜡 C增加上后牙的颊舌径厚度 D使上、下后牙有部分 (分数:1.00)A.B.C.D.E.PFM桥的桥体是恢复缺失牙形态、功能、美观的人造牙部分。决定桥体形态的因素包括美观、发音功能、 (分数:1.50)(1).PFM桥体形态的选择依据了除外 A.患者的感觉 B.自信性 C.易洁性 D.牙槽黏膜的健康维护 E.缺失牙的数目(分数:0.50)A.B.C.D.E.(2).PFM桥基底面制作错误的是 A.基底面与牙槽黏膜接触面积不能过大 B.基底面不能压迫黏膜 C.远近中及舌侧邻间隙应尽量开阔 D.基底面尽可能呈凹面形 E.基底面形态应易于清洁(分数:0.50)A.B.C.D.E.(3).
3、桥体制作中保护基牙的健康、减少 力的措施,除外 A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B加大外展隙 C降低牙尖高度 D桥体与黏膜接触部尽量用瓷 E加深 (分数:0.50)A.B.C.D.E.患者男,67 岁, (分数:1.50)(1).该患者 (分数:0.50)A.B.C.D.E.(2).为该患者 (分数:0.50)A.B.C.D.E.(3).患者 (分数:0.50)A.B.C.D.E.某女 27岁, (分数:2.50)(1).为增强冠的适合性,提高修复体的质量,首先将工作模型制作成 A.磷酸盐模型 B.琼脂模型 C.可卸代型模型 D.石英砂模型 E.氧化铝模型(分数:0.50)A.B.C.D.E.(2).
4、目前代型技术在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是 A.多次灌模代型技术 B.装盒式代型技术 C.DVA代型技术 D.植钉式代型技术 E.Zeiser代型技术(分数:0.50)A.B.C.D.E.(3).做可卸代型时,需做模型修整,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大约是 A.3mm B.5mm C.7mm D.9mm E.12mm(分数:0.50)A.B.C.D.E.(4).做可卸代型,为提高工作模型表面强度,保护颈缘线,在模型颈缘处涂布 A.模型强化剂 B.银油 C.指甲油 D.分离剂 E.蜂蜡(分数:0.50)A.B.C.D.E.(5).代型隙料涂布的位置在 A.基牙颈缘线 0.5mm以上 B.基牙颈
5、缘线 1.0mm以上 C.基牙颈缘线 1.5mm以上 D.基牙颈缘线 2.0mm以上 E.基牙颈缘线 2.5mm以上(分数:0.50)A.B.C.D.E.女,22 岁,要求美容修复前牙。查:全口牙呈不同程度浅灰色,尤以前牙明显。牙齿表面光滑无缺损。(分数:1.00)(1).最可能的诊断为 A.浅龋 B.氟斑牙 C.四环素牙 D.死髓变色牙 E.釉质发育不全(分数:0.50)A.B.C.D.E.(2).最佳处理方法为 A.外脱色 B.内脱色 C.贴面修复 D.牙髓治疗 E.再矿化疗法(分数:0.50)A.B.C.D.E.患者,女,71 岁,全牙列缺失,曾戴过全口义齿,自诉上全口固位较差,下颌尚可
6、。口腔检查发现上、下颌弓关系正常,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多。重新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分数:4.00)(1).为加强上全口固位需作上颌后堤沟,后堤沟位于 A.前颤动线处 B.后颤动线处 C.软、硬腭之间 D.腭小凹与两侧翼上颌切迹连线后约 2mm处 E.腭小凹与上颁结节连线后 1mm处(分数:1.00)A.B.C.D.E.(2).该病人上颌牙嵴吸收较多,为抵抗义齿的脱位力, (分数:1.00)A.B.C.D.E.(3).进行平衡拾调整时,前伸拾平衡的情况下,后牙至少有 A.两点接触 B.三点接触 C.四点接触 D.多点接触 E.完全接触(分数:1.00)A.B.C.D.E.(4).不属于平衡拾调整前所
7、具备条件的是 A正中 广泛紧密接触 B前牙排成浅覆 C后牙具有补偿曲线 D后牙具有横 (分数:1.00)A.B.C.D.E.二、BA 型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下颌息止住又称为 A.韧带位 B.牙位 C.肌位 D.正中颌位 E.正中关系(分数:1.00)A.B.C.D.E.2.下颌神经分支不包括 A.棘孔神经 B.耳颞神经 C.舌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 E.颊神经(分数:1.00)A.B.C.D.E.3.占烤瓷合金与瓷之间结合力的 1/2以上的力为 A.机械结合力 B.化学结合力 C.压缩结合力 D.范德华力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4.下列哪项
8、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是错误的 A.高度可塑性组织 B.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 C.随牙齿的移动而改建 D.牙齿缺失后会吸收 E.受到压力时会增生(分数:1.00)A.B.C.D.E.5.下面哪个是不易发生龋坏的 A.下颌前牙舌面 B.上颌切牙邻面区 C.上颌侧切牙舌窝 D.后牙窝沟点隙 E.下颌牙颊侧(分数:1.00)A.B.C.D.E.6.与义齿由前向后的斜向戴入方向优点无关的是 A.顺应了牙齿向近中倾斜的状况 B.可以争取磨牙基牙画出 1类导线,因磨牙的固位力强,一般多为主基牙 C.利用了部分远中基牙近中邻面的倒凹,可防止义齿的抬向脱位 D.增强义齿的固位 E.便于义齿的取戴(分数:1.0
9、0)A.B.C.D.E.7.四环素牙的色素沉着是沿 A.牙本质小管进行的 B.釉柱进行的 C.牙本质生长线进行的 D.釉质生长线进行的 E.釉牙本质界进行的(分数:1.00)A.B.C.D.E.8.患者女,44 岁, (分数:1.00)A.B.C.D.E.9.下述上颌中切牙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A.近中面大而平 B.近中面呈三角形远中面呈五边形 C.近中接触区靠近切角 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E.远中面短而圆突(分数:1.00)A.B.C.D.E.10.上颌第一磨牙 (分数:1.00)A.B.C.D.E.11.正中咬合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称为
10、 A近中错 B远中错 C锁 D正中 E深覆 (分数:1.00)A.B.C.D.E.12.维持口腔的酸碱度是唾液的 A.消化作用 B.清洁作用 C.缓冲作用 D.保护作用 E.排泄作用(分数:1.00)A.B.C.D.E.13.桩冠的长度应为根长的 A.1/41/3 B.1/31/2 C.1/22/3 D.2/33/4 E.3/4以上(分数:1.00)A.B.C.D.E.14.口腔黏膜白斑的好发部位是 A.舌 B.口角 C.颊黏膜 D.前庭沟 E.牙龈(分数:1.00)A.B.C.D.E.15.上颌第一磨牙的 (分数:1.00)A.B.C.D.E.16.用于金瓷冠的瓷粉应具备的性能要求错误的是
11、A.与金属间有较好的结合力 B.热膨胀系数略大于金属 C.具有适当的耐磨性 D.有较好的配色性及色稳定性 E.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分数:1.00)A.B.C.D.E.三、BX 型题/B(总题数:9,分数:9.00)17.固定义齿的固位体是 A.粘固于基牙上的嵌体 B.粘固于基牙上的全冠 C.粘固于基牙上的部分冠 D.基牙 E.桥体(分数:1.00)A.B.C.D.E.18.关于固定义齿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通过固位体和黏固剂粘接在基牙上 B义齿承受的(分数:1.00)A.B.C.D.E.19.全口义齿覆盖区被划分为四种不同区域,其依据是 A无牙 组织结构的特点 B无牙 支持能力的强弱 C无牙
12、面积大小的不同 D无牙 (分数:1.00)A.B.C.D.E.20.固定义齿的固位方式应分 A.冠内固位体 B.全冠固位体 C.冠外固位体 D.根内固位体 E.3/4冠固位体(分数:1.00)A.B.C.D.E.21.酸蚀以下部位可能引起过敏的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缩余釉上皮 E.均不是(分数:1.00)A.B.C.D.E.22.关于舌板的适应证表述正确的是 A.舌侧倒凹过大时 B.口底过浅 C.双侧游离缺失,牙槽嵴吸收低平者 D.余留牙牙周条件差,需要全部利用来维持稳定者 E.准备将来前牙脱落后进一步修复时 F.舌侧倒凹过大时(分数:1.00)A.B.C.D.E.F.2
13、3.卡环对抗臂的作用是 A.对抗义齿所承受的垂直向力 B.对抗义齿所承受的侧向力 C.对基牙有卡抱作用 D.对义齿有稳定作用 E.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D.E.24.制作支架时翻制耐火模型的目的是 A.在耐火模型上制作蜡型以便带模铸造 B.操作简便 C.模型能耐高温而不至于被烧坏 D.节省材料 E.利用耐火材料的膨胀来弥补钴铬合金的收缩(分数:1.00)A.B.C.D.E.25.酸蚀以下部位可能引起过敏的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缩余釉上皮 E.均不是(分数:1.00)A.B.C.D.E.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4 答案解析(总分:38.50,做题时
14、间:90 分钟)一、BA3 型题/B(总题数:6,分数:13.50)患者,女,75 岁,无牙颌,上颌弓明显大于下颌弓,上颌前突明显,上颌牙槽嵴丰满宽大,下颌牙槽嵴窄小。(分数:3.00)(1).谊病例在进行前牙排列时,应首先考虑排成 A大覆盖浅覆 B大覆盖深覆 C正常的覆 覆盖 D小覆盖浅覆 E小覆盖深覆 (分数:1.00)A. B.C.D.E.解析:(2).全口义齿异常颌位关系的排牙是否排成正常 (分数:1.00)A.B.C.D. E.解析:(3).上颌弓明显宽于下颌弓时,后牙排列不正确的方法是 A先将上后牙按颊侧丰满度排好 B可在上后牙的颊侧加蜡 C增加上后牙的颊舌径厚度 D使上、下后牙有
15、部分 (分数:1.00)A.B. C.D.E.解析:PFM桥的桥体是恢复缺失牙形态、功能、美观的人造牙部分。决定桥体形态的因素包括美观、发音功能、 (分数:1.50)(1).PFM桥体形态的选择依据了除外 A.患者的感觉 B.自信性 C.易洁性 D.牙槽黏膜的健康维护 E.缺失牙的数目(分数:0.50)A.B.C.D.E. 解析:(2).PFM桥基底面制作错误的是 A.基底面与牙槽黏膜接触面积不能过大 B.基底面不能压迫黏膜 C.远近中及舌侧邻间隙应尽量开阔 D.基底面尽可能呈凹面形 E.基底面形态应易于清洁(分数:0.50)A.B.C.D. E.解析:(3).桥体制作中保护基牙的健康、减少
16、力的措施,除外 A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B加大外展隙 C降低牙尖高度 D桥体与黏膜接触部尽量用瓷 E加深 (分数:0.50)A.B.C.D. E.解析:患者男,67 岁, (分数:1.50)(1).该患者 (分数:0.50)A.B.C.D. E.解析:(2).为该患者 (分数:0.50)A.B.C. D.E.解析:(3).患者 (分数:0.50)A.B.C.D. E.解析:某女 27岁, (分数:2.50)(1).为增强冠的适合性,提高修复体的质量,首先将工作模型制作成 A.磷酸盐模型 B.琼脂模型 C.可卸代型模型 D.石英砂模型 E.氧化铝模型(分数:0.50)A.B.C. D.E.解析:
17、(2).目前代型技术在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是 A.多次灌模代型技术 B.装盒式代型技术 C.DVA代型技术 D.植钉式代型技术 E.Zeiser代型技术(分数:0.50)A.B.C.D. E.解析:(3).做可卸代型时,需做模型修整,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大约是 A.3mm B.5mm C.7mm D.9mm E.12mm(分数:0.50)A.B.C. D.E.解析:(4).做可卸代型,为提高工作模型表面强度,保护颈缘线,在模型颈缘处涂布 A.模型强化剂 B.银油 C.指甲油 D.分离剂 E.蜂蜡(分数:0.50)A. B.C.D.E.解析:(5).代型隙料涂布的位置在 A.基牙颈
18、缘线 0.5mm以上 B.基牙颈缘线 1.0mm以上 C.基牙颈缘线 1.5mm以上 D.基牙颈缘线 2.0mm以上 E.基牙颈缘线 2.5mm以上(分数:0.50)A.B. C.D.E.解析:女,22 岁,要求美容修复前牙。查:全口牙呈不同程度浅灰色,尤以前牙明显。牙齿表面光滑无缺损。(分数:1.00)(1).最可能的诊断为 A.浅龋 B.氟斑牙 C.四环素牙 D.死髓变色牙 E.釉质发育不全(分数:0.50)A.B.C. D.E.解析:(2).最佳处理方法为 A.外脱色 B.内脱色 C.贴面修复 D.牙髓治疗 E.再矿化疗法(分数:0.50)A.B.C. D.E.解析:患者,女,71 岁,
19、全牙列缺失,曾戴过全口义齿,自诉上全口固位较差,下颌尚可。口腔检查发现上、下颌弓关系正常,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多。重新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分数:4.00)(1).为加强上全口固位需作上颌后堤沟,后堤沟位于 A.前颤动线处 B.后颤动线处 C.软、硬腭之间 D.腭小凹与两侧翼上颌切迹连线后约 2mm处 E.腭小凹与上颁结节连线后 1mm处(分数:1.00)A.B.C.D. E.解析:(2).该病人上颌牙嵴吸收较多,为抵抗义齿的脱位力, (分数:1.00)A. B.C.D.E.解析:(3).进行平衡拾调整时,前伸拾平衡的情况下,后牙至少有 A.两点接触 B.三点接触 C.四点接触 D.多点接触 E.完
20、全接触(分数:1.00)A.B. C.D.E.解析:(4).不属于平衡拾调整前所具备条件的是 A正中 广泛紧密接触 B前牙排成浅覆 C后牙具有补偿曲线 D后牙具有横 (分数:1.00)A.B.C.D.E. 解析:二、BA 型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下颌息止住又称为 A.韧带位 B.牙位 C.肌位 D.正中颌位 E.正中关系(分数:1.00)A.B.C. D.E.解析:2.下颌神经分支不包括 A.棘孔神经 B.耳颞神经 C.舌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 E.颊神经(分数:1.00)A.B.C.D. E.解析:上牙槽后神经属于上颌神经分支。3.占烤瓷合金与瓷之间结合力的 1/2以上
21、的力为 A.机械结合力 B.化学结合力 C.压缩结合力 D.范德华力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4.下列哪项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是错误的 A.高度可塑性组织 B.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 C.随牙齿的移动而改建 D.牙齿缺失后会吸收 E.受到压力时会增生(分数:1.00)A.B.C.D.E. 解析:5.下面哪个是不易发生龋坏的 A.下颌前牙舌面 B.上颌切牙邻面区 C.上颌侧切牙舌窝 D.后牙窝沟点隙 E.下颌牙颊侧(分数:1.00)A. B.C.D.E.解析:6.与义齿由前向后的斜向戴入方向优点无关的是 A.顺应了牙齿向近中倾斜的状况 B.可以争取磨牙基牙画出
22、 1类导线,因磨牙的固位力强,一般多为主基牙 C.利用了部分远中基牙近中邻面的倒凹,可防止义齿的抬向脱位 D.增强义齿的固位 E.便于义齿的取戴(分数:1.00)A.B.C.D. E.解析:7.四环素牙的色素沉着是沿 A.牙本质小管进行的 B.釉柱进行的 C.牙本质生长线进行的 D.釉质生长线进行的 E.釉牙本质界进行的(分数:1.00)A.B.C. D.E.解析:在受累牙的磨片上,沿牙本质生长线有黄色的色素条带,紫外线下,条带显示为明亮的黄色荧光。8.患者女,44 岁, (分数:1.00)A.B.C. D.E.解析:9.下述上颌中切牙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A.近中面大而平 B.
23、近中面呈三角形远中面呈五边形 C.近中接触区靠近切角 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E.远中面短而圆突(分数:1.00)A.B. C.D.E.解析:10.上颌第一磨牙 (分数:1.00)A.B.C. D.E.解析:11.正中咬合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称为 A近中错 B远中错 C锁 D正中 E深覆 (分数:1.00)A. B.C.D.E.解析:12.维持口腔的酸碱度是唾液的 A.消化作用 B.清洁作用 C.缓冲作用 D.保护作用 E.排泄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13.桩冠的长度应为根长的 A.1/41/3 B.1/31/2 C.1/22/3
24、 D.2/33/4 E.3/4以上(分数:1.00)A.B.C.D. E.解析:14.口腔黏膜白斑的好发部位是 A.舌 B.口角 C.颊黏膜 D.前庭沟 E.牙龈(分数:1.00)A.B.C. D.E.解析:15.上颌第一磨牙的 (分数:1.00)A.B. C.D.E.解析:16.用于金瓷冠的瓷粉应具备的性能要求错误的是 A.与金属间有较好的结合力 B.热膨胀系数略大于金属 C.具有适当的耐磨性 D.有较好的配色性及色稳定性 E.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分数:1.00)A.B. C.D.E.解析:三、BX 型题/B(总题数:9,分数:9.00)17.固定义齿的固位体是 A.粘固于基牙上的嵌体 B.粘
25、固于基牙上的全冠 C.粘固于基牙上的部分冠 D.基牙 E.桥体(分数:1.00)A. B. C. D.E.解析:18.关于固定义齿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通过固位体和黏固剂粘接在基牙上 B义齿承受的(分数:1.00)A. B. C.D. E.解析:19.全口义齿覆盖区被划分为四种不同区域,其依据是 A无牙 组织结构的特点 B无牙 支持能力的强弱 C无牙 面积大小的不同 D无牙 (分数:1.00)A. B. C.D. E. 解析:20.固定义齿的固位方式应分 A.冠内固位体 B.全冠固位体 C.冠外固位体 D.根内固位体 E.3/4冠固位体(分数:1.00)A. B.C. D. E.解析:21.
26、酸蚀以下部位可能引起过敏的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缩余釉上皮 E.均不是(分数:1.00)A.B. C.D. E.解析:22.关于舌板的适应证表述正确的是 A.舌侧倒凹过大时 B.口底过浅 C.双侧游离缺失,牙槽嵴吸收低平者 D.余留牙牙周条件差,需要全部利用来维持稳定者 E.准备将来前牙脱落后进一步修复时 F.舌侧倒凹过大时(分数:1.00)A.B. C. D. E. F.解析:23.卡环对抗臂的作用是 A.对抗义齿所承受的垂直向力 B.对抗义齿所承受的侧向力 C.对基牙有卡抱作用 D.对义齿有稳定作用 E.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 C. D. E.解析:24.制作支架时翻制耐火模型的目的是 A.在耐火模型上制作蜡型以便带模铸造 B.操作简便 C.模型能耐高温而不至于被烧坏 D.节省材料 E.利用耐火材料的膨胀来弥补钴铬合金的收缩(分数:1.00)A. B.C. D.E. 解析:25.酸蚀以下部位可能引起过敏的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缩余釉上皮 E.均不是(分数:1.00)A.B. C.D. 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