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807       资源大小:90.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釉质中的有机物占釉质重量的(分数:2.00)A.8%以上B.5%C.4%D.2%E.1%以下2.牙发育至根尖孔完成后所形成的、属于增龄性改变的牙本质是(分数:2.00)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第三期牙本质D.修复性牙本质E.前期牙本质3.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埋入牙骨质中的胶原纤维称(分数:2.00)A.根尖纤维B.龈牙纤维C.穿通纤维D.嗜银纤维E.弹性纤维4.牙髓中最靠近髓腔壁的细胞是(分数:2.00)A.组织细胞B.未分化间充质细胞C.成纤维细胞D.成牙本质细胞E.牙髓细胞5.

    2、牙周膜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分数:2.00)A.成纤维细胞B.成骨细胞C.成牙骨质细胞D.破骨细胞E.上皮剩余细胞6.龈下菌斑通常分为 A附着菌斑和非附着菌斑 B根面菌斑和根尖周菌斑 C光滑面菌斑和邻面菌斑 D舌侧菌斑和颊侧菌斑 E点隙沟裂菌斑和 (分数:2.00)A.B.C.D.E.7.因其能产生 H 2 O 2 而被认为对牙周有益的细菌是(分数:2.00)A.韦荣菌B.变形链球菌C.乳杆菌D.放线菌E.血链球菌8.人唾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是(分数:2.00)A.黏蛋白B.富组蛋白C.富酪蛋白D.富脯蛋白E.酶蛋白9.单组分银汞合金中不包含的相是(分数:2.00)A.1 相B. 相C. 相D

    3、. 相E.2 相10.银汞合金的腐蚀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蠕变B.膨胀C.失泽D.收缩E.疏松11.前伸时后牙有接触,往往用力过度而致劳损咀嚼肌是(分数:2.00)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二腹肌12.患者,女, (分数:2.00)A.牙冠修复过大B.牙冠恢复过小C.牙冠釉面凸度过大D.牙冠釉面凸度过小E.牙冠釉面无凸度13.患者,15 岁,没有蛀牙,无咬硬物史,夜间出现右下的前磨牙剧烈疼痛,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牙冠隐裂B.牙根折裂C.牙周膜炎D.夜间紧咬牙E.畸形中央尖14.在 DNA 结构特点中,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DNA 分子中两条

    4、长链呈互相旋转的双螺旋形式B.DNA 分子中两条链是互补的C.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D.DNA 分子的碱基随机配对E.脱氧核糖1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是(分数:2.00)A.在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R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B.在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C.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R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D.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E.在 DNA 和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16.女,31 岁。拔下颌智齿后出现渐进性张口受限,

    5、颌下淋巴结肿大,下颌支后缘及翼下颌皱襞处轻度肿胀,有压痛。诊断为间隙感染。最可能为何间隙感染(分数:2.00)A.颊间隙B.翼腭间隙C.咬肌间隙D.翼颌间隙E.颌下间隙17.患者,男,23 岁,上颌骨肿胀 5 个月,X 线见病变区呈毛玻璃状,边界不清。镜下见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骨组织,骨小梁形态不一,呈“O”、“C”或“V”形,骨小梁的周围未见成排的成骨细胞。病理诊断应为(分数:2.00)A.家族性巨颌症B.组织细胞增生症 XC.骨纤维异常增生症D.骨化纤维瘤E.骨肉瘤18.患者,男,60 岁,腭部无痛性包块半年。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一致,但组织结构多样,可见实性胞巢、条索、筛孔状、小梁状、管状和

    6、乳头状结构等,肿瘤周边可见单列的瘤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分数:2.00)A.多形性腺瘤B.腺样囊性癌C.乳头状囊腺瘤D.腺泡细胞癌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时(分数:6.00)(1).患者头位应为(分数:2.00)A.正中位B.偏侧位C.前俯位D.后仰位E.正中后仰位(2).如情况紧急,可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分数:2.00)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环甲膜D.第 12 气管软骨环E.第 35 气管软骨环(3).切口位置不能过低,是为了避免损伤(分数:2.00)A.甲状腺峡部B.食管C.声带D.无名动脉E.甲状腺上动脉为确保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完合固化,应选用高强度光固化器,

    7、保证有足够的深度,操作准确(分数:6.00)(1).光照时间不得少于(分数:2.00)A.2040sB.4060sC.6080sD.80100sE.100120s(2).树脂厚度不超过(分数:2.00)A.1.52.0mmB.2.02.5mmC.2.53.0mmD.3.03.5mmE.3.54.0mm(3).光固化灯工作头尽量接近树脂表面,其距离最远不得超过(分数:2.00)A.2.0mmB.2.5mmC.3.0mmD.3.5mmE.4.0mm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由硅酸铝玻璃粉和聚丙烯酸液体组成。其性能具有硅酸盐玻璃粉的强度,刚性,氟释放性和聚丙烯酸的生物性及粘接性,用于粘接,充填和衬层(分数:4

    8、.00)(1).在硅酸铝玻璃粉的组成中不含(分数:2.00)A.SiO2B.Al2O3C.CaF2D.ZnOE.AlPO4(2).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产生粘结力的机制无关的是(分数:2.00)A.形成络合键B.形成离子键C.形成共价键D.机械嵌合力E.分子间吸引力 A.上皮、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B.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和黏液细胞 C.肿瘤细胞常浸润神经 D.肿瘤细胞胞浆内具有嗜碱性颗粒 E.肿瘤细胞以浆细胞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为主(分数:6.00)(1).腺样囊性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E.(2).腺泡细胞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E.(3).肌上皮瘤的

    9、组织学特点是(分数:2.00)A.B.C.D.E. A.针对变链菌的 IgG 和 IgM 抗体浓度升高 B.根尖周组织中 TH 细胞和 Ts 细胞显著增多 C.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并产生大量的 IL-1 D.靶细胞、TH 细胞及吞噬细胞并大量复制合成新的病毒 E.T 细胞受到刺激后致敏,转化及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产生 CD4(分数:4.00)龋病A.B.C.D.E.(2).慢性根尖周炎(分数:2.00)A.B.C.D.E. 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义处的管道 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 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 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 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

    10、分数:10.00)(1).管间吻合(分数:2.00)A.B.C.D.E.(2).根管侧支(分数:2.00)A.B.C.D.E.(3).根尖分歧(分数:2.00)A.B.C.D.E.(4).根尖分叉(分数:2.00)A.B.C.D.E.(5).副根管(分数:2.00)A.B.C.D.E.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颈脏器筋膜 E.颈深筋膜深层(分数:4.00)(1).颈阔肌在(分数:2.00)A.B.C.D.E.(2).包被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是(分数:2.00)A.B.C.D.E. 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肩胛舌骨肌

    11、淋巴结 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分数:4.00)(1).舌根淋巴管回流至(分数:2.00)A.B.C.D.E.(2).舌体侧缘淋巴管同流至(分数:2.00)A.B.C.D.E. A.疱疹性口炎 B.肉芽肿性唇炎 C.寻常性天疱疮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念珠菌病(分数:4.00)(1).含多核巨细胞的结节样炎症细胞聚集常见于(分数:2.00)A.B.C.D.E.(2).上皮萎缩棘层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的改变见于(分数:2.00)A.B.C.D.E. A.乳杆菌 B.牙龈卟啉单胞菌 C.血链球菌 D.黏性放线菌 E.韦荣菌(分数:4.00)(1).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的是(分数:2.00)A.

    12、B.C.D.E.(2).可利用其他细菌产生有机酸作能源的是(分数:2.00)A.B.C.D.E. A.卡方检验 B.构成比 C.Kappa 值 D.显著性检验 E.可信区间(分数:6.00)(1).数据的统计分析用假设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通常指的是(分数:2.00)A.B.C.D.E.(2).当样本均数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可对总体均数作出范同估计是指(分数:2.00)A.B.C.D.E.(3).对龋病进行龋、失、补分类所应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B.C.D.E.19.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应用解剖特征是(分数:2.00)A.作为修复基牙的可能性较大B.牙根多为扃形单根,且根尖弯曲成分叉C.

    13、萌出较早,龋患率较高D.根尖近上颌窦E.不出现畸形中央尖20.有关乳牙临床应注意的方面有(分数:2.00)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义处的管道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21.口腔上皮中的非角质形成细胞为(分数:2.00)A.基底细胞B.黑色素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颗粒细胞E.梅克尔细胞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釉质中的有机物占釉质重量的(分数:2.00)A.8%以上B.5%C.4%D.2% E.1%以下解析:解析 釉质是

    14、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由占总重量 96%97%的无机物、少量有机物和水所组成。按体积计,其无机物占总体积的 86%,有机物占 2%,水占 12%。2.牙发育至根尖孔完成后所形成的、属于增龄性改变的牙本质是(分数:2.00)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 C.第三期牙本质D.修复性牙本质E.前期牙本质解析:解析 当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时,牙发育即完成。但此后牙本质仍在一生中不断形成,这种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即继发性牙本质。由于继发性牙本质不断形成,使髓腔变小。3.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埋入牙骨质中的胶原纤维称(分数:2.00)A.根尖纤维B.龈牙纤维C.穿通纤维 D.嗜银纤维E.弹性纤维解析:

    15、解析 牙周膜的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和 oxytalan 纤维组成,其中胶原纤维汇集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为主纤维。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纤维称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4.牙髓中最靠近髓腔壁的细胞是(分数:2.00)A.组织细胞B.未分化间充质细胞C.成纤维细胞D.成牙本质细胞 E.牙髓细胞解析:解析 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细胞体位于牙髓周围与前期牙本质相连处,排列成整齐的一层,细胞呈柱状,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5.牙周膜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分数:2.00)A.成纤维细胞 B.成骨细胞C.成牙骨质细胞D.破骨细胞E.上皮剩

    16、余细胞解析:解析 成纤维细胞是牙周膜中最多,在功能上也是最主要的细胞。6.龈下菌斑通常分为 A附着菌斑和非附着菌斑 B根面菌斑和根尖周菌斑 C光滑面菌斑和邻面菌斑 D舌侧菌斑和颊侧菌斑 E点隙沟裂菌斑和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龈下的两个生态区。 (1)附着菌斑:菌斑附着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牙面或牙石上,可延伸到接近龈沟或牙周袋底,但未见直接与结合上皮接触。细菌多为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如轻唾、血链、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等。革兰阴性球菌、杆菌也可见到。 (2)非附着菌斑:这部分菌斑不直接附着于牙面,是附着菌斑和龈沟上皮之间的细菌组成。此区的细菌及其产物,容易穿过上皮屏障

    17、而进入牙龈结缔组织中,使牙周组织破坏,所以这部分菌斑与牙周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7.因其能产生 H 2 O 2 而被认为对牙周有益的细菌是(分数:2.00)A.韦荣菌B.变形链球菌C.乳杆菌 D.放线菌E.血链球菌解析:解析 乳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抑菌物质,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8.人唾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是(分数:2.00)A.黏蛋白 B.富组蛋白C.富酪蛋白D.富脯蛋白E.酶蛋白解析:解析 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9.单组分银汞合金中不包含的相是(分数:2.00)A.1 相B. 相C. 相 D. 相E.2 相解析:解析 单组分银汞合金中包含的相有 1 相、 2 相

    18、、 相、 相。10.银汞合金的腐蚀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蠕变B.膨胀C.失泽 D.收缩E.疏松解析:解析 银汞合金的腐蚀性主要表现为失泽和腐蚀。11.前伸时后牙有接触,往往用力过度而致劳损咀嚼肌是(分数:2.00)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 E.二腹肌解析:解析 翼外肌有上、下两头,上头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头起于翼外板的外侧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状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关节囊和关节盘。功能:使下颌骨向前并降下颌骨。12.患者,女, (分数:2.00)A.牙冠修复过大B.牙冠恢复过小C.牙冠釉面凸度过大 D.牙冠釉面凸度过小E.牙冠釉面无凸度解析:解析 固位体边缘

    19、不贴合,或全冠固位体、桥体颊舌侧轴面外形恢复不正确,自洁作用遭破坏,引起龈缘菌斑附着,造成局部炎症。13.患者,15 岁,没有蛀牙,无咬硬物史,夜间出现右下的前磨牙剧烈疼痛,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分数:2.00)A.牙冠隐裂B.牙根折裂C.牙周膜炎D.夜间紧咬牙E.畸形中央尖 解析:解析 前磨牙14.在 DNA 结构特点中,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DNA 分子中两条长链呈互相旋转的双螺旋形式B.DNA 分子中两条链是互补的C.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D.DNA 分子的碱基随机配对 E.脱氧核糖解析:解析 A=T,G=C。1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是(分数:2.00)A.在 R

    20、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R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B.在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C.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R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D.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E.在 DNA 和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解析:解析 转录是生物界 RNA 合成的主要方式,是遗传信息由 DNA 向 RNA 传递的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开始,是在 R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16.女,31 岁。拔下颌智齿后出现渐进性张口受限,颌下淋巴

    21、结肿大,下颌支后缘及翼下颌皱襞处轻度肿胀,有压痛。诊断为间隙感染。最可能为何间隙感染(分数:2.00)A.颊间隙B.翼腭间隙C.咬肌间隙D.翼颌间隙 E.颌下间隙解析:解析 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感染来源:常见为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炎症扩散所致。17.患者,男,23 岁,上颌骨肿胀 5 个月,X 线见病变区呈毛玻璃状,边界不清。镜下见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骨组织,骨小梁形态不一,呈“O”、“C”或“V”形,骨小梁的周围未见成排的成骨细胞。病理诊断应为(分数:2.00

    22、)A.家族性巨颌症B.组织细胞增生症 XC.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D.骨化纤维瘤E.骨肉瘤解析:解析 颌骨纤维性异常增生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但无包膜的病损,常见于青年,上颌骨多见,其组织学上表现为细胞性纤维组织代替其正常骨,纤维组织内可含有化生性骨小梁或骨岛。后期由于病损骨的进行性沉积而呈现出毛玻璃状,病变组织与正常骨组织之间无明显分界线。18.患者,男,60 岁,腭部无痛性包块半年。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一致,但组织结构多样,可见实性胞巢、条索、筛孔状、小梁状、管状和乳头状结构等,肿瘤周边可见单列的瘤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分数:2.00)A.多形性腺瘤 B.腺样囊性癌C.乳头状囊腺瘤D.腺泡细

    23、胞癌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解析:解析 多形性腺瘤临床表现:该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40 岁左右多见,小涎腺以腭部最多。组织学上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包膜不完整且厚薄不一的肿瘤,其特征是结构多形性而不是细胞多形性。上皮和变异肌上皮与上皮黏液样、间叶黏液样或软骨样组织相互混合。上皮和肌上皮成分构成导管、条索、片块或细胞呈群密集排列。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时(分数:6.00)(1).患者头位应为(分数:2.00)A.正中位B.偏侧位C.前俯位D.后仰位E.正中后仰位 解析:解析 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2).如情况紧

    24、急,可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分数:2.00)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环甲膜 D.第 12 气管软骨环E.第 35 气管软骨环解析:解析 对于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者,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手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做常规气管切开术。(3).切口位置不能过低,是为了避免损伤(分数:2.00)A.甲状腺峡部B.食管C.声带D.无名动脉 E.甲状腺上动脉解析:解析 无名动脉干长 2.5cm,位于胸骨柄后方,在第 78 气管软骨环处,越过气管前壁向右斜行,与气管之间仅隔少量疏松组织,切口过低及切开位置不当,气管套管放置不当,套管压迫了气管壁,造成局部缺血、糜烂、感染,使无名动脉溃破,引起大出血。为确保可见光

    25、固化复合树脂完合固化,应选用高强度光固化器,保证有足够的深度,操作准确(分数:6.00)(1).光照时间不得少于(分数:2.00)A.2040sB.4060s C.6080sD.80100sE.100120s解析:解析 投照时间越长,越有助于复合树脂的固化,当光源的功率衰减时,保证足够的固化时间是极其重要的。虽然投照时间越长越好,但一般认为,60s 的投照时间更为经济适用,已能满足临床要求。(2).树脂厚度不超过(分数:2.00)A.1.52.0mmB.2.02.5mm C.2.53.0mmD.3.03.5mmE.3.54.0mm解析:解析 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应分层填入,每层不超过 22.5m

    26、m 厚。为确保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完全固化,应选用高强度光固化器,保证有足够的深度,操作准确。(3).光固化灯工作头尽量接近树脂表面,其距离最远不得超过(分数:2.00)A.2.0mmB.2.5mmC.3.0mm D.3.5mmE.4.0mm解析:解析 不同投照距离也是影响固化深度的重要因素。投照距离越接近树脂表面,越有利于树脂固化,随着投照距离的增加,光固化灯照射到树脂表面的能量也逐渐降低。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由硅酸铝玻璃粉和聚丙烯酸液体组成。其性能具有硅酸盐玻璃粉的强度,刚性,氟释放性和聚丙烯酸的生物性及粘接性,用于粘接,充填和衬层(分数:4.00)(1).在硅酸铝玻璃粉的组成中不含(分数:2.

    27、00)A.SiO2B.Al2O3C.CaF2D.ZnO E.AlPO4解析:解析 粉剂主要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氟化钙组成,另有少量的氟化铝、磷酸铝。液体主要由聚丙烯酸组成,另外是水和少量酒石酸。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由硅酸铝玻璃粉和聚丙烯酸液体组成。其性能具有硅酸盐玻璃粉的强度、刚性、氟释放性和聚丙烯酸的生物性及粘结性,用于粘结、充填和衬层。(2).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产生粘结力的机制无关的是(分数:2.00)A.形成络合键 B.形成离子键C.形成共价键D.机械嵌合力E.分子间吸引力解析:解析 可与牙组织羟磷灰石中的钙起螯合作用,所以粘结强度与聚羧酸锌粘固粉相似,可不经酸蚀而获得固位,在牙颈部

    28、的修复中优于复合树脂,但韧性较差,不耐磨,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类洞的修复。 A.上皮、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B.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和黏液细胞 C.肿瘤细胞常浸润神经 D.肿瘤细胞胞浆内具有嗜碱性颗粒 E.肿瘤细胞以浆细胞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为主(分数:6.00)(1).腺样囊性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腺样囊性癌也是涎腺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小涎腺和大涎腺中较小的腺体,常见发生于腭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常发生神经浸润。(2).腺泡细胞癌的特点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恶性上皮性

    29、肿瘤,其特点是瘤细胞向腺泡细胞分化。(3).肌上皮瘤的组织学特点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肌上皮瘤是完全或几乎完全由肌上皮细胞组成的涎腺肿瘤。较为少见,发病率不及涎腺全部肿瘤的 1%。 A.针对变链菌的 IgG 和 IgM 抗体浓度升高 B.根尖周组织中 TH 细胞和 Ts 细胞显著增多 C.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并产生大量的 IL-1 D.靶细胞、TH 细胞及吞噬细胞并大量复制合成新的病毒 E.T 细胞受到刺激后致敏,转化及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产生 CD4(分数:4.00)龋病A. B.C.D.E.解析:解析 变形链球菌有强的致龋性。(2).慢性根尖周炎(分数:2.00

    30、)A.B.C.D. E.解析:解析 下颌第一前磨牙的舌尖特低,颊尖特高且位于牙体长轴线上,故舌侧髓角特别短小,颊侧髓角高而位于牙冠中份。 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义处的管道 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 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 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 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分数:10.00)(1).管间吻合(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相邻根管之间呈水平的交通支。(2).根管侧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3).根尖分歧(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根管

    31、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4).根尖分叉(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5).副根管(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颈脏器筋膜 E.颈深筋膜深层(分数:4.00)(1).颈阔肌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颈浅筋膜为全身浅筋膜的一部分,包绕颈部,颈阔肌在此层内。(2).包被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颈深筋膜浅层形成完整的封套包绕颈部,除颈阔肌和浅层的脉

    32、管、神经外,几乎包被了颈部全部结构。此层筋膜在颌下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腮腺四处分为两层包被上述结构外,其余部分均为一层。 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分数:4.00)(1).舌根淋巴管回流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舌根淋巴管汇入两侧颈深上淋巴结。(2).舌体侧缘淋巴管同流至(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舌体边缘或外侧淋巴管部分至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至颈深上淋巴结。 A.疱疹性口炎 B.肉芽肿性唇炎 C.寻常性天疱疮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念珠菌病(分数:4.0

    33、0)(1).含多核巨细胞的结节样炎症细胞聚集常见于(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肉芽肿性唇炎病理变化:镜下见血管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成结节样聚集,有时结节内有多核巨细胞,类似结节病的组织表现。有时只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或和(或)浆细胞浸润呈灶状,固有层水肿,可见较多肥大细胞。(2).上皮萎缩棘层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的改变见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镜下所见: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多为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角化层可有剥脱,有时可见角质栓塞;棘层萎缩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 A.乳杆菌 B

    34、.牙龈卟啉单胞菌 C.血链球菌 D.黏性放线菌 E.韦荣菌(分数:4.00)(1).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乳杆菌是口腔的正常菌群,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杆菌或专性厌氧杆菌。该菌能发酵多种糖,产酸能力强,能使菌斑 pH 降至 5.5 以下,而且有很高的耐酸力。(2).可利用其他细菌产生有机酸作能源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韦荣菌可以利用其他细菌代谢产生的乳酸盐作为能量来源,从而减少了菌斑中的乳酸含量。 A.卡方检验 B.构成比 C.Kappa 值 D.显著性检验 E.可信区间(分数:6.00)(1).数据的统计分析用

    35、假设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通常指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亦称显著性检验(significance test),是统计推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2).当样本均数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可对总体均数作出范同估计是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当样本含量 n 足够大,样本率 P 或 1P 均不太小时如 nP 和 n(1P)均大于 5,样本率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由下列公式估计:总体率(95%)的可信区间为 P1.96sp;总体率(99%)的可信区间为 P2.58sp。(3).对龋病进行龋、失

    36、、补分类所应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构成比是用来说明某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以龋病为例,龋、失、补的牙数各占龋总数的百分比即龋、失、补的构成比。19.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应用解剖特征是(分数:2.00)A.作为修复基牙的可能性较大 B.牙根多为扃形单根,且根尖弯曲成分叉 C.萌出较早,龋患率较高D.根尖近上颌窦 E.不出现畸形中央尖解析:解析 前磨牙:咬合面的点隙和邻面均为龋齿的好发部位。由于第一磨牙缺失的机会较多,故第二前磨牙常作为义齿修复的基牙。牙根均为扁形单根,且根尖弯益或分叉,拔除时应注意。下颌前磨牙常用作判断颏孔位置的标志。双前磨牙咬合面中央

    37、窝内,可能出现畸形中央尖,常因磨耗而穿髓,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多见。20.有关乳牙临床应注意的方面有(分数:2.00)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义处的管道 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 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 解析:解析 乳牙髓室较大,近中髓角较高,位于乳磨牙牙合 1/3 处。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乳磨牙相反。一般均有 3 个根管:上颌为颊侧近远中各 1 个、舌侧 1 个,舌侧根管较粗大。下颌近中 2 个,远中 1 个,远中根管较粗大。髓室大,髓室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大,根分叉处副根管较多。21.口腔上皮中的非角质形成细胞为(分数:2.00)A.基底细胞B.黑色素细胞 C.朗格汉斯细胞 D.颗粒细胞E.梅克尔细胞 解析:解析 口腔黏膜上皮层内尚分布着一些不参与上皮细胞增生和成熟的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梅克尔细胞等。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