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主管护师(护理健康教育学)-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关于健康教育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B.预防疾病C.促进健康D.提高生活质量E.学习治疗方法2.不属于成瘾行为的戒断症状主要有(分数:2.00)A.空虚B.焦虑不安C.呼吸急促D.贪食E.寻死觅活3.致病性行为模式是指(分数:2.00)A.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B.患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C.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D.违反法律法规并危害健康的行为E.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
2、4.人类的行为因遗传、环境以及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表现出较大的(分数:2.00)A.目的性B.可塑性C.差异性D.规律性E.一致性5.知信行模式的内容包括信息、知识和学习、信念和态度、行为改进和(分数:2.00)A.学习知识B.调整信念C.端正态度D.调节情绪E.增进健康6.健康促进是指(分数:2.00)A.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B.制定健康政策的过程C.创造支持环境的过程D.发展个人技能的过程E.调整卫生方向的过程7.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的行为表示式中的 3个成分是(分数:2.00)A.刺激、有机体和结果B.刺激、环境和行为反应C.环境、有机体和结果D.环境
3、、有机体和行为反应E.刺激、有机体和行为反应8.婴幼儿在 03 岁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这个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称为(分数:2.00)A.被动发展阶段B.主动发展阶段C.自主发展阶段D.巩固发展阶段E.稳定发展阶段9.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的时候,对自身采取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称为(分数:2.00)A.自我效能B.自我觉察C.自觉行为D.自我完善E.自我否定10.李某,女,20 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
4、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分数:2.00)A.系统脱敏法B.厌恶法C.示范法D.强化法E.消除法11.小王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这种行为属于(分数:2.00)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C.日常健康行为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12.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属于传播活动中的(分数:2.00)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13.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被称为(分数:2.00)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14
5、.下列属于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是(分数:2.00)A.经过这两天的治疗,您今天感觉好多了吧?B.您是河北人吧?C.您为什么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呢?D.您是在哪里做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何?E.您愿意和我谈谈自己手术后的感受吗?15.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属于(分数:2.00)A.仪表语B.动态体语C.同类语言D.时空语E.形象语16.下列不属于非语言传播技巧的是(分数:2.00)A.双目注视对方B.点头C.微笑D.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予以反馈E.抚摸17.下面对群体传播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单
6、向性的直接传播B.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C.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D.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其存在不利于群体传播的开展E.群体意识越强,越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18.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传播者B.信息C.环境D.媒介E.动机19.受者对健康信息的选择性理解是指(分数:2.00)A.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B.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有些部分不理解C.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正确,有些部分理解不正确D.受者对信息有选择
7、地记忆E.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接受20.下列属于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社会环境因素的选项是(分数:2.00)A.环境布置B.传播活动地点、场所C.相关的政策法规D.传播者的行为动机E.受者的心理需求21.护士发现糖尿病患者王某的饮食中包含大量的甜食后,下面哪种表述更合适(分数:2.00)A.你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吗?你不能再吃任何甜食了,不然你的糖尿病就不能控制了。B.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啊,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吗?C.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甜食,但如果你能想法控制一下对甜食的摄取,就符合糖尿病的饮食要求了。D.吃吧,吃吧,再吃你就没命了。E.知不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多严重,还这么吃甜食,不要命了。2
8、2.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分数:2.00)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B.行为干预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D.健康教育的过程E.健康教育的效果23.下面不属于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所回答的问题是(分数:2.00)A.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B.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C.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和职业上有何特征?D.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时上有何规律?E.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是什么?24.医院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分数:2.00)A.医护人员教育B.患者教育C.社区教育D.住院教育E.门诊教育25.下列哪项不属于
9、健康教育诊断中对社会环境的诊断(分数:2.00)A.经济指标B.文化指标C.卫生服务指标D.社区资源E.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状况26.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A.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B.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C.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D.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E.重要性和时效性原则27.下列属于过程评价内容的是(分数:2.00)A.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B.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C.教育材料发放系统D.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E.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28.关于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以下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10、.提高患者依从性B.是一种治疗方法C.密切医患关系D.降低医疗成本E.减少医疗差错29.患者健康教育中,评估教育需求时,下列属于直接评估的是(分数:2.00)A.阅读患者病历B.与患者家属交谈C.与患者接触D.分析患者病史E.分析患者的健康影响因素30.下列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中,不属于测试或观察因素的是(分数:2.00)A.暗示效应B.评定错误C.霍桑效应D.测量对象成熟性E.回归因素31.某社区针对吸烟人群准备实施戒烟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评价,下列哪项属于形成评价(分数:2.00)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满意程度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D.吸烟人群采纳干预
11、行为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32.患者刘某,男,23 岁,急性阑尾炎术后,主管护士通过阅读患者病历了解到患者对阑尾炎术后的康复知识了解不足,并制订了健康教育计划。主管护士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方法称为(分数:2.00)A.直接评估法B.间接评估法C.病历评估法D.非语言评估法E.语言评估法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分数:4.00)(1).人们在装修房子时选购绿色环保建材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属于一种(分数:2.00)A.B.C.D.E.(2).驾车使用安全
12、带是一种(分数:2.00)A.B.C.D.E.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分数:4.00)(1).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B.C.D.E.(2).患病后不按照医嘱服药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B.C.D.E.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对(分数:4.00)(1).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分数:2.00)A.B.C.D.E.(2).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分数:2.00)A.B.C.D.E.中级主管护师(护理健康教育学)-试卷
13、1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关于健康教育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B.预防疾病C.促进健康D.提高生活质量E.学习治疗方法 解析:解析:健康教育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不属于成瘾行为的戒断症状主要有(分数:2.00)A.空虚B.焦虑不安C.呼吸急促D.贪食 E.寻死觅活解析:解析:成瘾行为在戒断时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感到空虚、焦虑不安、呼吸急促甚至寻死觅活。3.致病性行为模式是指(分数:2.00)A.日
14、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B.患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C.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D.违反法律法规并危害健康的行为E.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解析:解析:在危害健康行为中,致病性行为模式是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4.人类的行为因遗传、环境以及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表现出较大的(分数:2.00)A.目的性B.可塑性C.差异性 D.规律性E.一致性解析:5.知信行模式的内容包括信息、知识和学习、信念和态度、行为改进和(分数:2.00)A.学习知识B.调整信念C.端正态度D.调节情绪E.增进健康 解析:6.健康促进是指(分数:2.00)A.促使人们维护和
15、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B.制定健康政策的过程C.创造支持环境的过程D.发展个人技能的过程E.调整卫生方向的过程解析:7.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的行为表示式中的 3个成分是(分数:2.00)A.刺激、有机体和结果B.刺激、环境和行为反应C.环境、有机体和结果D.环境、有机体和行为反应E.刺激、有机体和行为反应 解析:8.婴幼儿在 03 岁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这个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称为(分数:2.00)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C.自主发展阶段D.巩固发展阶段E.稳定发展阶段解析:解析: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动发展阶段在 03 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
16、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9.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的时候,对自身采取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称为(分数:2.00)A.自我效能 B.自我觉察C.自觉行为D.自我完善E.自我否定解析:解析: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认识,其中人们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也称为自我效能或效能期待。10.李某,女,20 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除敏感行为
17、的方式为(分数:2.00)A.系统脱敏法 B.厌恶法C.示范法D.强化法E.消除法解析: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患者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11.小王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这种行为属于(分数:2.00)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C.日常健康行为 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解析:解析: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1
18、2.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属于传播活动中的(分数:2.00)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解析:解析: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使个体之间相互沟通。13.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被称为(分数:2.00)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解析:解析:人类的传播类型可以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其中,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
19、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14.下列属于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是(分数:2.00)A.经过这两天的治疗,您今天感觉好多了吧?B.您是河北人吧? C.您为什么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呢?D.您是在哪里做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何?E.您愿意和我谈谈自己手术后的感受吗?解析:解析: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比较具体,对方用简短、确切的语言即可作出回答,如“是”或“不是”,“好”或“不好”。15.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属于(分数:2.00)A.仪表语B.动态体语C.同类语言D.时空语 E.形象语解析:解析: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
20、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传播,是时空语。16.下列不属于非语言传播技巧的是(分数:2.00)A.双目注视对方B.点头C.微笑D.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予以反馈 E.抚摸解析:解析:非语言传播技巧包括动态体语、仪表形象、同类语言和时空语。在人际传播中,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予以反馈,属于倾听的技巧。17.下面对群体传播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单向性的直接传播B.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C.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D.群体中的“舆论领袖
21、”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其存在不利于群体传播的开展E.群体意识越强,越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解析:解析:信息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18.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传播者B.信息C.环境D.媒介E.动机 解析:解析:健康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传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者和环境。19.受者对健康信息的选
22、择性理解是指(分数:2.00)A.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 B.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有些部分不理解C.受者对信息有些部分理解正确,有些部分理解不正确D.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记忆E.受者对信息有选择地接受解析:解析: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接受、理解、记忆,选择性理解是指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20.下列属于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社会环境因素的选项是(分数:2.00)A.环境布置B.传播活动地点、场所C.相关的政策法规 D.传播者的行为动机E.受者的心理需求解析:解析:影响健康传播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策法规等都
23、属于社会环境。21.护士发现糖尿病患者王某的饮食中包含大量的甜食后,下面哪种表述更合适(分数:2.00)A.你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吗?你不能再吃任何甜食了,不然你的糖尿病就不能控制了。B.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啊,不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吗?C.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甜食,但如果你能想法控制一下对甜食的摄取,就符合糖尿病的饮食要求了。 D.吃吧,吃吧,再吃你就没命了。E.知不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多严重,还这么吃甜食,不要命了。解析:解析:在人际传播中,传播者的语言要礼貌、恰当、得体。选项 C符合要求。22.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分数:2.00)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B.行为干预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24、D.健康教育的过程E.健康教育的效果解析:23.下面不属于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所回答的问题是(分数:2.00)A.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B.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C.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和职业上有何特征?D.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时上有何规律?E.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是什么? 解析:解析:健康教育的流行病学诊断所回答的问题除 ABCD外,还包括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24.医院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分数:2.00)A.医护人员教育B.患者教育 C.社区教育D
25、.住院教育E.门诊教育解析:25.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教育诊断中对社会环境的诊断(分数:2.00)A.经济指标B.文化指标C.卫生服务指标D.社区资源E.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状况 解析:解析:社会环境诊断包括经济指标、文化指标、卫生服务指标、社会指标和社区资源五项。26.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A.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B.准确性和时效性原则C.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 D.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E.重要性和时效性原则解析:27.下列属于过程评价内容的是(分数:2.00)A.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B.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C.教育材料发放系统D.是否在最初的计划
26、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E.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 解析:解析: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针对个体的评价内容;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A,B,C,D 均属于形成评价的内容。28.关于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以下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提高患者依从性B.是一种治疗方法C.密切医患关系D.降低医疗成本E.减少医疗差错 解析:解析: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包括:提高患者依从性;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密切医患关系;降低医疗成本。29.患者健康教育中,评估教育需求时,下列属于直接评估的是(分数:2.00)A.阅读患者病历B.与患者家属交谈C.与患者接触 D
27、.分析患者病史E.分析患者的健康影响因素解析:解析:直接评估即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谈话直接获得。A,B,D,E 均属于间接评估。30.下列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中,不属于测试或观察因素的是(分数:2.00)A.暗示效应B.评定错误C.霍桑效应D.测量对象成熟性E.回归因素 解析:解析:测试或观察因素包括测量者因素、测量工具因素和测量对象因素 3个方面。其中测量者因素又包括暗示效应、测量者成熟性、评定错误,测量对象因素包括测量对象成熟性和霍桑效应。31.某社区针对吸烟人群准备实施戒烟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评价,下列哪项属于形成评价(分数:2.00)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
28、的满意程度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 D.吸烟人群采纳干预行为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解析:解析:形成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教育材料发放系统,包括生产、储存、批发、零售及发放渠道;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32.患者刘某,男,23 岁,急性阑尾炎术后,主管护士通过阅读患者病历了解到患者对阑尾炎术后的康复知识了解不足,并制订了健康教育计划。主管护士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方法称为(分数:2.00)A.直接评估法B.间接评估法 C.病历评估法D.非语言评估法E.语言评估法解析:解析:评
29、估教育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间接评估即通过阅读病历、分析病史及健康影响因素获得相关资料。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分数:4.00)(1).人们在装修房子时选购绿色环保建材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属于一种(分数:2.00)A.B. C.D.E.解析:(2).驾车使用安全带是一种(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等。预警行为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
30、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分数:4.00)(1).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患病后不按照医嘱服药的行为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对(分数:4.00)(1).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分数:2.00)A. B.C.D.E.解析:(2).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方式称为反射,与人的本能行为相联系。如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就是一种反射活动。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