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353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8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免疫电泳实质上是(分数:2.00)A.定向加速度的双向扩散试验B.单向电泳扩散免疫沉淀试验C.区带电泳与双向扩散试验的结合体D.双向加速度的电泳试验E.定向加速度的单向扩散试验2.实验室中抗血清制备后,抗体特异性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3.实验室制备血清时,以下不属于免疫动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分数:2.00)A.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远越好B.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近越好C.动物必须适龄、健壮无感染D.动物

    2、体重必须合乎要求E.针对不同性质的抗原选择相应的动物4.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分数:2.00)A.FITC(异硫氰酸酯)B.RB200(四乙基罗丹明)C.TRITC(四甲基异硫氰基罗丹明)D.镧系螯合物E.HRP(辣根过氧化物酶)5.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分数:2.00)A.荧光素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B.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的活性C.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D.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快捷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6.MAGE3 是哪种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分数:2.00)A.白血病细胞B.肝癌细胞C.胃癌细胞D.黑色素瘤细胞E

    3、.鼻咽癌细胞7.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分数:2.00)A.凝固酶B.神经氨酸酶C.荚膜D.芽胞E.鞭毛8.卡介苗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过(分数:2.00)A.结构变异B.耐药性变异C.S-R 变异D.毒力变异E.V-W 变异9.不能用于检查并得到方法是(分数:2.00)A.动物接种B.鸡胚尿囊接种C.细胞培养D.鸡胚卵黄囊接种E.人工培养基培养10.疑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的血液标本做动物试验,应接种于哪种实验动物(分数:2.00)A.大白鼠B.家鼠C.豚鼠D.黑线姬鼠E.松鼠11.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炭疽芽胞杆菌B.红斑丹毒丝菌C.蜡样芽胞杆菌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4、E.破伤风梭菌12.菌体为鼓槌状的厌氧菌是(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肉毒梭菌D.艰难梭菌E.产黑色素类杆菌13.抗菌药物在细菌生长的哪个时期作用于细菌的效果较好(分数:2.00)A.迟缓期B.对数增殖期C.稳定期D.衰退期E.稳定期末期14.下列有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自然咳痰法以清晨第 1 口痰为宜B.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C.来自下呼吸道的痰标本含白细胞、支气管柱状上皮较多D.涂片镜检以白细胞10 个/低倍镜视野,而鳞状上皮细胞25 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痰标本E.痰液一般细菌培养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中国蓝或麦康凯培养基15

    5、.对青霉素敏感的 A 群链球菌,可以推测对下列哪个抗生素不敏感(分数:2.00)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C.红霉素D.阿莫西林E.亚胺培南16.革兰阳性杆菌,有氧不生长,菌体排列呈 Y、V 等多形性,标本有醋酸味,最可能是哪种细菌(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B.双歧杆菌C.丙酸杆菌D.艰难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17.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分数:2.00)A.血培养瓶中有无溶血现象B.血培养瓶中肉汤浊度的变化C.血培养瓶中肉汤颜色的变化D.血培养瓶中是否有菌膜形成E.血培养瓶中 CO2 引起的荧光的变化18.“第四性病”是由哪种病原体所致(分数:2.00)A.淋病

    6、奈瑟菌B.沙眼衣原体C.梅毒螺旋体D.溶脲脲原体E.HIV19.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 (分数:2.00)A.不能判断B.在控C.警告D.失控E.难以确定20.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B.测定精密度不好,准确度偶尔也可能好C.测定精密度是保证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D.当不存在系统误差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致的E.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21.关于 2 2s 质控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 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另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B同一质控物本批次的测定值和前面测定值同时超过 或 质

    7、控限时,判断为失控 C连续 2 次测定结果均超过 或 D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或 ,表示存在随机误差 E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在 或 (分数:2.00)A.B.C.D.E.22.关于标准差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B.标准差越低,代表实验的数据越不精确C.标准差是表示准确度的重要指标D.是离均差平方和的均数E.以上均不对23.下面关于实验室检验变异系数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检测项目应用不同计量单位不能比较其变异系数B.其定义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C.均数不同不能比较其变异系数D.值小表示变异程度大E.大小反映了结果的准确程度2

    8、4.以下哪项不是临床化学质控物应具备的特性(分数:2.00)A.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B.纯净水基质,排除其他干扰C.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尽可能少D.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 24 小时E.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 1 年以上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分数:6.00)(1).中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2).外周血细胞计数分叶核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3).晚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B 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Th2

    9、 型淋巴细胞浸润(分数:6.00)(1).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分数:2.00)A.B.C.D.E.(2).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3).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 A.失血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E.其他:如脾功能亢进(分数:6.00)(1).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分数:2.00)A.B.C.D.E.(2).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分数:2.00)A.B.C.D.E.(3).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阵发性睡眠性

    10、血红蛋白尿症属于(分数:2.00)A.B.C.D.E. A.凯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染料结合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比浊法(分数:4.00)(1).目前临床上测定蛋白质最经典方法是(分数:2.00)A.B.C.D.E.(2).目前临床上血清总蛋白测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 A.汤匙状 B.鼓槌状 C.竹节状 D.椭圆形 E.棒状(分数:6.00)(1).破伤风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B.C.D.E.(2).肉毒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B.C.D.E.(3).产气荚膜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B.C.D.E. A.结果审核和临床医生

    11、反馈 B.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 C.标本采集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 D.标本采集和运输 E.结果审核和登记(分数:6.00)(1).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数:2.00)A.B.C.D.E.(2).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数:2.00)A.B.C.D.E.(3).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数:2.00)A.B.C.D.E. A.T 细胞 B.B 细胞 C.NK 细胞 D.K 细胞 E.树突状细胞(分数:4.00)(1).不需抗体参与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是(分数:2.00)A.B.C.D.E.(2).胸腺依赖淋巴细胞是指(分数:2.00)A.B.C.D.E. A.泌氢及氨生成减少 B.近曲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 C.远曲及近

    12、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 E.H+吸收减少(分数:4.00)(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分数:2.00)A.B.C.D.E.(2).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分数:2.00)A.B.C.D.E. A.EB 病毒 B.人乳头瘤病毒 C.人嗜 T 淋巴细胞病毒 D.甲胎蛋白 E.癌胚抗原(分数:10.00)(1).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E.(2).与 B 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E.(3).与成人 T 细胞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E.(4).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

    13、:2.00)A.B.C.D.E.(5).与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相关的广谱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免疫电泳实质上是(分数:2.00)A.定向加速度的双向扩散试验B.单向电泳扩散免疫沉淀试验C.区带电泳与双向扩散试验的结合体 D.双向加速度的电泳试验E.定向加速度的单向扩散试验解析:解析 免疫电泳实质上是区带电泳与双向扩散试验的结合体。2.实验室中抗血清制备后,抗体特异性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 C.免疫电泳D.亲和层

    14、析E.免疫吸附法解析:解析 单向免疫扩散常用于待测抗原的定量测定;亲和层析和免疫吸附是分离纯化的方法;可以用特异性抗原与制备的抗血清进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来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3.实验室制备血清时,以下不属于免疫动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分数:2.00)A.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远越好B.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近越好 C.动物必须适龄、健壮无感染D.动物体重必须合乎要求E.针对不同性质的抗原选择相应的动物解析:解析 制备抗血清时,抗原与免疫动物的种属差异越远越好,动物须适龄健壮,无感染,体重合乎要求。并根据抗血清的要求选择动物,如 R 型血清选择家兔,H 型血清选择马。4.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

    15、为(分数:2.00)A.FITC(异硫氰酸酯) B.RB200(四乙基罗丹明)C.TRITC(四甲基异硫氰基罗丹明)D.镧系螯合物E.HRP(辣根过氧化物酶)解析:解析 FITC 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乙醇等溶剂。分子量为 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 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其主要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因此 FITC 目前使用最广泛。5.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分数:2.00)A.荧光素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B.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的活性C.荧

    16、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快捷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解析:解析 为提高观察效果,荧光素必须有高的荧光效率,并且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要对比鲜明。6.MAGE3 是哪种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分数:2.00)A.白血病细胞B.肝癌细胞C.胃癌细胞D.黑色素瘤细胞 E.鼻咽癌细胞解析:解析 MAGE3 是黑色素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7.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分数:2.00)A.凝固酶B.神经氨酸酶C.荚膜 D.芽胞E.鞭毛解析:解析 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8.卡介苗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过(分数:2.00)A.结构变异B.耐药性变异C.S-

    17、R 变异D.毒力变异 E.V-W 变异解析:解析 卡介苗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过毒力变异得到的减毒株。9.不能用于检查并得到方法是(分数:2.00)A.动物接种B.鸡胚尿囊接种C.细胞培养D.鸡胚卵黄囊接种E.人工培养基培养 解析:解析 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卵黄囊或鸡胚尿囊接种、细胞培养,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10.疑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的血液标本做动物试验,应接种于哪种实验动物(分数:2.00)A.大白鼠B.家鼠C.豚鼠D.黑线姬鼠 E.松鼠解析: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汉坦病毒易感动物有多种,如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大鼠、乳小鼠和金地鼠。11.可进行“冷增

    18、菌”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炭疽芽胞杆菌B.红斑丹毒丝菌C.蜡样芽胞杆菌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破伤风梭菌解析:解析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因其能生长于 4,故可进行冷增菌。12.菌体为鼓槌状的厌氧菌是(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C.肉毒梭菌D.艰难梭菌E.产黑色素类杆菌解析:解析 破伤风梭菌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在菌体顶端,呈圆形,使整个细菌体呈鼓槌状。13.抗菌药物在细菌生长的哪个时期作用于细菌的效果较好(分数:2.00)A.迟缓期B.对数增殖期 C.稳定期D.衰退期E.稳定期末期解析:解析 对数增殖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动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

    19、的作用较为敏感。14.下列有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自然咳痰法以清晨第 1 口痰为宜B.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C.来自下呼吸道的痰标本含白细胞、支气管柱状上皮较多D.涂片镜检以白细胞10 个/低倍镜视野,而鳞状上皮细胞25 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痰标本 E.痰液一般细菌培养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中国蓝或麦康凯培养基解析:解析 涂片镜检以白细胞25 个/低倍境视野,而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境视野为合格痰标本。15.对青霉素敏感的 A 群链球菌,可以推测对下列哪个抗生素不敏感(分数:2.00)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C.红霉素 D.阿莫西林E.亚胺培南解析:

    20、解析 红霉素与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不一样。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亚胺培南都是阻断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可逆结合细菌核糖体 50S 大亚基,抑制蛋白合成,阻止肽链延长。16.革兰阳性杆菌,有氧不生长,菌体排列呈 Y、V 等多形性,标本有醋酸味,最可能是哪种细菌(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B.双歧杆菌 C.丙酸杆菌D.艰难梭菌E.白喉棒状杆菌解析:解析 革兰阳性杆菌,有氧不生长,菌体排列呈 Y、V 等多形性,标本有醋酸味,最可能是双歧杆菌。17.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分数:2.00)A.血培养瓶中有无溶血现象B.血培养瓶中肉汤

    21、浊度的变化C.血培养瓶中肉汤颜色的变化D.血培养瓶中是否有菌膜形成E.血培养瓶中 CO2 引起的荧光的变化 解析:解析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检测细菌或真菌生长时所释放的CO 2 。18.“第四性病”是由哪种病原体所致(分数:2.00)A.淋病奈瑟菌B.沙眼衣原体 C.梅毒螺旋体D.溶脲脲原体E.HIV解析:解析 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 LGV 生物亚种 L(L 1 、L 2 、L 2a 、L 3 )血清型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以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为特征的性病,又称“第四性病”。19.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 (分数:2.00)A.不

    22、能判断B.在控 C.警告D.失控E.难以确定解析:解析 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 范围内为在控,超出 为警告,超出 为失控,若连续两次质控血清检测结果超出20.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B.测定精密度不好,准确度偶尔也可能好C.测定精密度是保证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D.当不存在系统误差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致的E.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 解析:解析 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所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在检测过程中,虽然有很高的精密度,但并不能说明试验结果准确。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和准确度才是一致的。21.关于

    23、 2 2s 质控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 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另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B同一质控物本批次的测定值和前面测定值同时超过 或 质控限时,判断为失控 C连续 2 次测定结果均超过 或 D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或 ,表示存在随机误差 E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在 或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Westgard 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 2s (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 质控限。警告限。 1 3s (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 质控限。失控限。 2 2s (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 或 质控限。 R 4s

    24、 (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 4s。 3 1s (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 或 。 4 1s (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 或 。 7 x (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 22.关于标准差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 B.标准差越低,代表实验的数据越不精确C.标准差是表示准确度的重要指标D.是离均差平方和的均数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反之,标准差越低,代表实验的数据

    25、越精确。23.下面关于实验室检验变异系数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检测项目应用不同计量单位不能比较其变异系数B.其定义为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 C.均数不同不能比较其变异系数D.值小表示变异程度大E.大小反映了结果的准确程度解析:解析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 CV。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对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值小变异程度小,值大表示变异程度大。24.以下哪项不是临床化学质控物应具备的特性(分数:2.00)A.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B.纯净水基质,排除其他干扰 C.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尽可能少D.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 24 小时E.到

    26、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 1 年以上解析:解析 作为较理想的临床化学质控物至少具备以下特性: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尽可能少;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一般瓶间 CV%应小于 2%;其他分析物 CV%应小于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C 时不少于 24 小时,-20时不少于 20 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 等)在复溶后前 4 小时的变异应小于 2%;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 1 年以上。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分数:6.00)(1).中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外周血细胞计数分叶核粒细胞属于(分数:

    27、2.00)A.B.C.D. E.解析:(3).晚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B 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Th2 型淋巴细胞浸润(分数:6.00)(1).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在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局部聚集。(2).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3).型超敏反

    28、应(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中的最终效应细胞是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A.失血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E.其他:如脾功能亢进(分数:6.00)(1).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其他:如脾功能亢进。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又分为: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性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9、属于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2).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其他:如脾功能亢进。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又分为: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B 12 或叶酸缺乏如巨幼细胞性贫血。(3).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30、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其他:如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过多又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在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属于红细胞内在缺陷中的红细胞膜异常。 A.凯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染料结合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比浊法(分数:4.00)(1).目前临床上测定蛋白质最经典方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目前临床上血清总蛋白测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凯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比浊法及酚试剂法是实验室检测蛋白质的较常见方法。其中凯式定氮法是经典的蛋白质测定方法,临床上血清总蛋白常用双缩脲

    31、法。 A.汤匙状 B.鼓槌状 C.竹节状 D.椭圆形 E.棒状(分数:6.00)(1).破伤风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2).肉毒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3).产气荚膜梭菌菌体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考查厌氧菌的革兰染色形态。 A.结果审核和临床医生反馈 B.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 C.标本采集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 D.标本采集和运输 E.结果审核和登记(分数:6.00)(1).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分析前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病

    32、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环节。(2).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分析中质量控制,一般包括,标本前处理、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审核、登记及填发报告等。(3).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运送报告、继续教育、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室间质评、病人投诉调查、临床信息反馈等。 A.T 细胞 B.B 细胞 C.NK 细胞 D.K 细胞 E.树突状细胞(分数:4.00)(1).不需抗体参与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NK 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无需抗原刺激,无需抗

    33、体参与,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2).胸腺依赖淋巴细胞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T 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A.泌氢及氨生成减少 B.近曲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 C.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 E.H+吸收减少(分数:4.00)(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曲小管重吸收(2).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型肾小管性酸中毒为混合型,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A.EB 病毒 B.人

    34、乳头瘤病毒 C.人嗜 T 淋巴细胞病毒 D.甲胎蛋白 E.癌胚抗原(分数:10.00)(1).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甲胎蛋白是胚胎时期的重要血清成分,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胎儿出生后,其浓度急剧下降,几个月至一年降至正常水平,正常值小于 20g/L。对原发性肝癌有辅助诊断、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2).与 B 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EB 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以及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3).与成人 T 细胞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已知人嗜 T 淋巴细胞病毒是引起成人 T 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4).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人乳头瘤病毒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5).与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相关的广谱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癌胚抗原是胎儿肠和结肠癌患者提取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可作为成人结肠癌辅助诊断的重要项目,还有助于疗效评价和预后监测。也可作为胰腺癌、乳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