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343       资源大小:156.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1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哪种疾病血清铁不增高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1.00)A.B.C.D.E.2.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受损 B软腭麻痹 C肺部感染 D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 E肾上腺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E.3.患者男性,45 岁。剧烈咳嗽、咯血入院检查,发现肺部有一肿瘤,该病人全身免疫状态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免疫防疫功能过高 B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C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D免疫耐受 E超敏反应(分数:1.00)A.B.

    2、C.D.E.4.ABO 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 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 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 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分数:1.00)A.B.C.D.E.5.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A 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球菌(分数:1.00)A.B.C.D.E.6.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特征不包括 A激活补体的类风湿因子为 IgG 型和 IgM 型类风湿因子 B类风湿因子与变性的 IgG 分子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 C中性粒细胞吞噬

    3、循环免疫复合物,释放活化肽和胶原酶等,致关节组织炎症损伤 D致敏的 CTL 细胞释放穿孔素与颗粒酶,攻击靶细胞 E关节局部表现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住的炎症反应(分数:1.00)A.B.C.D.E.7.可用来鉴定人 Tc 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6(分数:1.00)A.B.C.D.E.8.下列细菌中不需作血清学分型鉴定的是 A大肠埃希菌 0157:H7 B伤寒沙门菌 C摩根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分数:1.00)A.B.C.D.E.9.患儿,5 岁。体质较差,7 个月前曾接种麻疹疫苗,今在幼儿园接触麻疹患儿,该小儿应检疫观察 A5 天 B7 天

    4、C10 天 D10 天 E2l 天(分数:1.00)A.B.C.D.E.10.2 周岁后,HbF 所占比例应为 A2.5% B5.0% C10% D15% E20%(分数:1.00)A.B.C.D.E.11.某患者进行血液分析结果为:血红蛋白 72g/L,红细胞 3.851012/L,红细胞比积 0.245,可初步判断此患者为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红细胞增多症(分数:1.00)A.B.C.D.E.12.引起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胸和气胸 B肺梗死 C药物反应 D寄生虫感染 E过敏综合征(分数:1.00)A.B.C.

    5、D.E.13.整个补体激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顺序为 A激活阶段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 B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激活阶段 C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 D识别阶段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 E膜攻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分数:1.00)A.B.C.D.E.14.下列关于再生障碍危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出现某系或全系减少 B骨髓涂片中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或巨大早幼粒细胞 C骨髓多数增生低下 D本病预后良好 E有些药物可引起再障危象(分数:1.00)A.B.C.D.E.15.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感染或炎症 B组织坏死或损伤 C急性失血 D中毒 E急性溶血(分数:1.00)A.B.C.D.E.

    6、1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核型时预后较好 A+12 Bt(11,14) Ct(14,19) Dinv(14) E(q11,q32)(分数:1.00)A.B.C.D.E.17.-TG 和 PF4 的检测可作为 A血小板数量指标 B血小板活化指标 C血小板形态学指标 D血小板黏附性指标 E血小板聚集性指标(分数:1.00)A.B.C.D.E.18.抗肿瘤细胞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方式不包括 A介导巨噬细胞的 ADCC 效应 B介导 NK 细胞的 ADDC 效应 C调理吞噬作用 D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E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分数:1.00)A.B.C.D.E.19.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7、呼吸道飞沫 B污染的手 C污染物 D粪便 E血液(分数:1.00)A.B.C.D.E.20.下列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为 A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2 型 B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D腺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 E巨细胞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分数:1.00)A.B.C.D.E.21.痛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下列哪种结晶 A磷灰石结晶 B尿酸盐结晶 C草酸盐结晶 D胆固醇结晶 E类固醇结晶(分数:1.00)A.B.C.D.E.22.通过噬菌体为媒介,将供菌体的基因转入受体菌内使之基因改变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

    8、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分数:1.00)A.B.C.D.E.23.引起 Q 热的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为 A体虱 B鼠虱 C蜱 D羌螨 E鼠蚤(分数:1.00)A.B.C.D.E.24.铁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D回肠 E肝脏(分数:1.00)A.B.C.D.E.25.体内半寿期最短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1.00)A.B.C.D.E.26.凝血活酶是指下列哪组因子组成的复合物 Aa、a、PF 3、Ca 2+ B、PF 3、Ca 2+ C、PF 3、Ca 2+ Da、a、PF 3、Ca 2+ Ea、a、a、a、PF 3、Ca

    9、 2+(分数:1.00)A.B.C.D.E.27.怀疑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需做的检查是 AEAC 花环 BT 细胞亚群 C溶血空斑试验 D免疫球蛋白检测 ENBT 还原试验(分数:1.00)A.B.C.D.E.28.正常成人血红蛋白中占多数的是 AHbH BHbS CHbC DHbA 2 EHbA(分数:1.00)A.B.C.D.E.29.正常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是 A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C单核和中性粒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 E多形核白细胞(分数:1.00)A.B.C.D.E.30.在下列的生命形式中,哪一种的结构中不一定含有 DNA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10、 D植物 E动物(分数:1.00)A.B.C.D.E.31.下列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原发性和自发性 B骨髓象显示骨髓粒红比值缩小或倒置 C血片中红细胞呈小球型,表面凹凸不平,红细胞自身凝集,破坏增多 D网织红细胞10% E主要是血管内溶血(分数:1.00)A.B.C.D.E.32.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NK 细胞 BTc 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分数:1.00)A.B.C.D.E.33.“三红征”出现在 HFRS 疾病过程中的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分数:1.00)A.B.C.D.E.34.

    11、ELISA 试验中碱性磷酸酶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 B四甲基联苯胺 CABTS D对硝基苯膦酸酯 E4-甲基伞酮-D-半乳糖苷(分数:1.00)A.B.C.D.E.35.在疾病进行期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A预后良好 B机体抵抗力强 C骨髓造血机能旺盛 D正常反应 E预后不良(分数:1.00)A.B.C.D.E.36.流式细胞仪采集的前向散射光信号反映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的多少 C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D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E分选细胞的比例(分数:1.00)A.B.C.D.E.37.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细胞毒抗体 B细胞毒 T 细胞 CNK 细胞 DK 细胞 E抗 Rh

    12、抗体(分数:1.00)A.B.C.D.E.38.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交联纤维蛋白的过程中,参与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 B因子a C因子a、Ca 2+ D因子 E因子a、Ca 2+(分数:1.00)A.B.C.D.E.39.适合厌氧菌检验的标本是 A鼻咽拭子 B肛拭 C中段尿 D前列腺液 E深部脓肿穿刺液(分数:1.00)A.B.C.D.E.40.下列哪种试验不能用来:检出 G-6-PD 缺乏 A高渗冷溶血试验 B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C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DG-6-PD 荧光斑点试验 E红细胞包涵体试验(分数:1.00)A.B.C.D.E.41.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 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

    13、 B石蜡油、氢氧化铝、卡介苗 C羊毛脂、卡介苗、氢氧化铝 D石蜡油、卡介苗、磷酸铝 E石蜡油、羊毛脂、磷酸铝(分数:1.00)A.B.C.D.E.42.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主要的区别之一是 A对热稳定 B与抗原结合牢固 C高度特异性 D可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含量 E生物活性多样(分数:1.00)A.B.C.D.E.43.PCP 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汉坦病毒 B立克次体 C卡氏肺孢菌 D组织胞浆菌 E腺病毒(分数:1.00)A.B.C.D.E.44.下列试验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是 A吲哚试验 BV-P 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葡萄糖发酵试验 E-半乳糖苷酶试验(分数:1.00)A.B

    14、.C.D.E.45.在临床上将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 A消毒 B防腐 C灭菌 D无菌 E无菌操作(分数:1.00)A.B.C.D.E.4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中途站和归巢的终点是 A骨髓 B胸腺 C中枢免疫器官 D外周免疫器官及外周淋巴组织 E脾和淋巴结(分数:1.00)A.B.C.D.E.47.下列哪一种异常最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t(8,21) Bt(9,11) Ct(15,17) DBCR-ABL 融和基因 EPML-RARA 融和基因(分数:1.00)A.B.C.D.E.48.多种方法可用于保存单细胞悬液,何种方法对细胞表面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无影

    15、响,但是破坏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A深低温保存法 B甲醛固定保存法 C乙醇固定保存法 D甲醇固定保存法 E冷藏保存法(分数:1.00)A.B.C.D.E.49.关于细菌 L 型的特征,下列错误的是 A呈高度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 B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油煎蛋”样小菌落 C去除抑制物后可回复原有的形态 D分离培养需用低渗琼脂培养基 E仍有致病性(分数:1.00)A.B.C.D.E.50.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一般不用 A凝集反应 BSDS-Page 电泳 C酚试剂法 D免疫电泳法 E免疫扩散法(分数:1.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1 答案解析(总分:50.00,

    16、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哪种疾病血清铁不增高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血清铁在感染性疾病中是降低的。2.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受损 B软腭麻痹 C肺部感染 D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 E肾上腺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考查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白喉棒状杆菌经飞沫传播,在鼻咽部大量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大量上皮细胞坏死及渗出物与白喉杆菌凝聚在一起形成假膜,一旦假膜脱落可引起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3.患

    17、者男性,45 岁。剧烈咳嗽、咯血入院检查,发现肺部有一肿瘤,该病人全身免疫状态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免疫防疫功能过高 B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C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D免疫耐受 E超敏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若免疫监视功能发生异常,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感染。4.ABO 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 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 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 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分数:1.0

    18、0)A.B.C.D.E. 解析:解析 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CD 都是 ABO 血型鉴定正反不一的常见原因,而 E 选项本来就错了,老年人一般血清效价会下降而非增强。5.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A 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淋球菌(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考查葡萄球菌临床意义。由于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而使耐药菌株迅速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6.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特征不包括 A激活补体的类风湿因子为 IgG 型和 IgM 型类风湿因子 B类风湿因子与变性的 I

    19、gG 分子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 C中性粒细胞吞噬循环免疫复合物,释放活化肽和胶原酶等,致关节组织炎症损伤 D致敏的 CTL 细胞释放穿孔素与颗粒酶,攻击靶细胞 E关节局部表现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住的炎症反应(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患者由于感染、炎症等产生变性 IgG,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类风湿因子,二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等部位,激活补体,引起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损害。7.可用来鉴定人 Tc 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6(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CD 8+T 细胞主要指细胞毒性

    20、 T 细胞 Tc 细胞,故可用 CD8 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鉴定人 Tc 细胞。8.下列细菌中不需作血清学分型鉴定的是 A大肠埃希菌 0157:H7 B伤寒沙门菌 C摩根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考查细菌的血清学分型鉴定。大肠埃希菌 0157:H7、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和霍乱弧菌均需做血清学分型鉴定试验,只有摩根菌不需做。9.患儿,5 岁。体质较差,7 个月前曾接种麻疹疫苗,今在幼儿园接触麻疹患儿,该小儿应检疫观察 A5 天 B7 天 C10 天 D10 天 E2l 天(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麻疹的

    21、潜伏期。麻疹潜伏期为 618 天。10.2 周岁后,HbF 所占比例应为 A2.5% B5.0% C10% D15% E20%(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正常血红蛋白电泳结果,HbA95%,HbF2%,HbA2 为 1.0%3.1%。11.某患者进行血液分析结果为:血红蛋白 72g/L,红细胞 3.851012/L,红细胞比积 0.245,可初步判断此患者为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红细胞增多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可计算出该患者 MCV、MCH、MCHC 均低于正常,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22、贫血。12.引起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胸和气胸 B肺梗死 C药物反应 D寄生虫感染 E过敏综合征(分数:1.00)A. B.C.D.E.解析:13.整个补体激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顺序为 A激活阶段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 B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激活阶段 C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 D识别阶段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 E膜攻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补体活化过程表现为一系列丝氨酸蛋白酶的级联酶解反应。识别后,通过三条激活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胞崩解。14.下列关于再生障碍危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出现某系或全系减少 B

    23、骨髓涂片中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或巨大早幼粒细胞 C骨髓多数增生低下 D本病预后良好 E有些药物可引起再障危象(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再障危象患者骨髓多数增生活跃,部分增生减低或者重度减低。15.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感染或炎症 B组织坏死或损伤 C急性失血 D中毒 E急性溶血(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失血、中毒及急性溶血等,其中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1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核型时预后较好 A+12 Bt(11,14) Ct(14,19) Dinv(1

    24、4) E(q11,q32)(分数:1.00)A. B.C.D.E.解析:17.-TG 和 PF4 的检测可作为 A血小板数量指标 B血小板活化指标 C血小板形态学指标 D血小板黏附性指标 E血小板聚集性指标(分数:1.00)A.B. C.D.E.解析:18.抗肿瘤细胞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方式不包括 A介导巨噬细胞的 ADCC 效应 B介导 NK 细胞的 ADDC 效应 C调理吞噬作用 D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E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制,后者可通过补体的溶细胞效应、ADCC 作用、免疫调理作用、抗体的封闭作用、抗

    25、体干扰黏附作用等杀伤肿瘤细胞。19.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呼吸道飞沫 B污染的手 C污染物 D粪便 E血液(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腺病毒感染后主要在肠上皮细胞时行增殖,所以粪便成为其主要传播途径。20.下列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为 A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2 型 B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D腺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 E巨细胞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26、单纯疱疹病毒 2 型均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可致使先天性畸形。故本题答案应选 A。21.痛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下列哪种结晶 A磷灰石结晶 B尿酸盐结晶 C草酸盐结晶 D胆固醇结晶 E类固醇结晶(分数:1.00)A.B. C.D.E.解析:22.通过噬菌体为媒介,将供菌体的基因转入受体菌内使之基因改变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接合是指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直接接触,遗传物质自供体转移入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化是指来自于供体菌游离的 DNA 片段直接进入并整合入受体菌基因组中,使

    27、受体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方式。溶原性转换是指溶原性噬菌体的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两种细菌经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23.引起 Q 热的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为 A体虱 B鼠虱 C蜱 D羌螨 E鼠蚤(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Q 热的传播媒介。其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的牛羊等家畜,动物间的传播是以蜱为媒介,病原体为贝纳柯斯体。故本题答案应选 C。24.铁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

    28、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D回肠 E肝脏(分数:1.00)A.B.C. D.E.解析:25.体内半寿期最短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1.00)A. B.C.D.E.解析:26.凝血活酶是指下列哪组因子组成的复合物 Aa、a、PF 3、Ca 2+ B、PF 3、Ca 2+ C、PF 3、Ca 2+ Da、a、PF 3、Ca 2+ Ea、a、a、a、PF 3、Ca 2+(分数:1.00)A.B.C.D. E.解析:27.怀疑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需做的检查是 AEAC 花环 BT 细胞亚群 C溶血空斑试验 D免疫球蛋白检测 ENBT 还原试验(分数:1.00)A.B

    29、. C.D.E.解析:解析 胸腺是一级淋巴上皮组织,是 T 细胞发育的重要中枢器官,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患者应做 T 细胞亚群的检查。28.正常成人血红蛋白中占多数的是 AHbH BHbS CHbC DHbA 2 EHbA(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中 HbA 占绝对优势,占 95%以上。29.正常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是 A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C单核和中性粒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 E多形核白细胞(分数:1.00)A. B.C.D.E.解析:30.在下列的生命形式中,哪一种的结构中不一定含有 DNA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

    30、植物 E动物(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病毒是一种只含有一种核酸类型的生物,有的是 DNA,有的是 RNA。即病毒不一定含有DNA。31.下列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原发性和自发性 B骨髓象显示骨髓粒红比值缩小或倒置 C血片中红细胞呈小球型,表面凹凸不平,红细胞自身凝集,破坏增多 D网织红细胞10% E主要是血管内溶血(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AIHA 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结合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32.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NK 细胞 BTc 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巨噬

    31、细胞 E中性粒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Tc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活化的 Tc 细胞杀伤效应的主要机制为:分泌穿孔素、颗粒酶或淋巴毒素等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高表达 FasL 导致 Fas 阳性的靶细胞凋亡。33.“三红征”出现在 HFRS 疾病过程中的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表现。在发热期会有“三痛症”和“三红症”表现。34.ELISA 试验中碱性磷酸酶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 B四甲基联苯胺 CABTS D对硝基苯膦酸酯 E4-甲基伞酮-D-半乳糖苷(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碱性磷酸酶的常用底物为对硝基苯膦酸酯,产物为黄色对硝基酚,用 NaOH 终止反应后,最大吸收峰波长 405nm。35.在疾病进行期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A预后良好 B机体抵抗力强 C骨髓造血机能旺盛 D正常反应 E预后不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在疾病进行期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机体反应性差,预后不良。36.流式细胞仪采集的前向散射光信号反映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的多少 C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D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E分选细胞的比例(分数:1.00)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