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清洗必须用 A.1mol/L酒精 B.1mol/L HCl C.1mol/L乙醚 D.1mol/L NaOH E.1mol/L NaHCO3(分数:2.00)A.B.C.D.E.2.造成血涂片太薄的原因是 A.血滴太大 B.推片角度太大 C.推片太慢 D.推片边缘不齐 E.用力不均匀(分数:2.00)A.B.C.D.E.3.下列有关瑞氏染料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配制的染料偏酸 B.瑞氏染料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C.储存时间愈久,染色
2、效果愈好 D.新鲜配制的染料染色效果更好 E.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分数:2.00)A.B.C.D.E.4.下列属于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的是 A.MPV B.MCV C.MCH D.MCHC E.Hct(分数:2.00)A.B.C.D.E.5.患者症状:乏力,黄疸,脾大,静脉血网织红细胞为 15%,血间接胆红素升高,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2.00)A.B.C.D.E.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血液学指标发生下列变化 A.MCV,MCH,MCHC B.MCV,MCH,MCHC C
3、.MCV,MCH,MCHC D.MCV,MCH,MCHC E.MCV,MCH 正常,MCHC 正常(分数:2.00)A.B.C.D.E.7.判断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的最快速的指标是 A.血清铁增加 B.网织红细胞数目增加 C.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 D.红细胞平均容积恢复正常 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恢复正常(分数:2.00)A.B.C.D.E.8.下列检查是目前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最常用的方法的是 A.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 B.羊水甲胎蛋白测定 C.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 D.羊水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E.羊水胆碱酯酶测定(分数:2.00)A.B.C.D.E.9.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中,C
4、胆汁是指 A.十二指肠液 B.胆总管液 C.肝胆管液 D.胆囊液 E.肝内胆管液(分数:2.00)A.B.C.D.E.10.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中,下列引起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是 A.肝吸虫 B.阿米巴原虫 C.隐孢子虫 D.蛔虫 E.带绦虫(分数:2.00)A.B.C.D.E.11.临床上称 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上 A.缺乏 C抗原 B.缺乏 D抗原 C.缺乏 E抗原 D.缺乏 c抗原 E.有 d抗原(分数:2.00)A.B.C.D.E.12.出生后的淋巴结主要产生的细胞是 A.粒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E.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数:2.00)A.B.C.D.E.13.下列不符合原粒
5、细胞特征的是 A.胞核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 B.胞质少,呈透明的天蓝色,绕于核周,颗粒无或少许 C.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D.核仁 25 个,清楚 E.正常骨髓中原粒细胞2%(分数:2.00)A.B.C.D.E.14.下列有关原红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胞体圆形或椭圆形,常有瘤状突起 B.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 C.核仁 13 个,大小不一、边界不清 D.正常骨髓中原红细胞1% E.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有少许颗粒(分数:2.00)A.B.C.D.E.15.巨幼细胞性贫血机制是 A.缺铁 B.血红素合成障碍 C.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 B12 D.珠蛋白合成障碍 E.红细胞酶缺陷(分数
6、:2.00)A.B.C.D.E.16.下列属于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慢性失血 E.巨幼细胞贫血(分数:2.00)A.B.C.D.E.17.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范围是 A.9060g/L B.6031g/L C.10070g/L D.7040g/L E.30g/L(分数:2.00)A.B.C.D.E.18.最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2.00)A.B.C.D.E.19.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7、仅存在于骨髓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C.大多数细胞表达 CD38和 Thy-1 D.不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 E.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分数:2.00)A.B.C.D.E.20.血小板聚集主要依靠是 A.血小板数量 B.血小板 GPb/a C.血小板膜蛋白 GP a D.血小板膜蛋白 CD41、CD61 E.GP膜蛋白b 与a(分数:2.00)A.B.C.D.E.21.下列说法符合凝血因子特性的是 A.凝血过程中的全部因子都是蛋白质 B.因子、均为凝血酶作用的底物 C.必须依赖维生素 K的因子为、 D.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没有因子、 E.接触因子(、PK、
8、HMWK)缺乏,临床上均有明显出血症状/U(分数:2.00)A.B.C.D.E.22.下列关于牛顿流体中的 描述不正确的是 o A. 称为内摩擦系数 o 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o 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 o 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 o 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分数:2.00)A.B.C.D.E.23.在肝脏合成时,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是 o A.因子、 o B.因子、 o C.因子、 o D.因子、 o E.因子、(分数:2.00)A.B.C.D.E.24.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
9、油醛1-3 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分数:2.00)A.B.C.D.E.25.肝脏能利用下列多种由葡萄糖转化来的物质,除外 A.甘油 B.乳酸 C.核糖 D.酮体 E.脂肪酸(分数:2.00)A.B.C.D.E.26.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 CoA D.CO2 E.NADH+H+(分数:2.00)A.B.C.D.E.27.尿液混浊,加热加酸后可变清的是 A.菌尿 B.脓尿 C.结晶尿 D.乳糜尿 E.蛋白尿(分数:2.00)A.B.C.D.E.28.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A.肝
10、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分数:2.00)A.B.C.D.E.29.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CDP葡萄糖 D.UDP葡萄糖 E.GDP葡萄糖(分数:2.00)A.B.C.D.E.30.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索酸酶(分数:2.00)A.B.C.D.E.31.成熟红细胞主要以糖酵解供能的原因是 A.缺细胞核 B.缺少 TPP C.缺少辅酶 A D.缺少线粒体 E.缺少微粒体(分数:2.00)A.B.
11、C.D.E.32.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是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6 C.维生素 B12 D.N5甲基四氢叶酸 E.四氢叶酸(分数:2.00)A.B.C.D.E.33.下列关于 C-反应蛋白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双肽链结构 B.分子量 66.3kD C.肽链之间共价结合 D.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 C-多糖 E.无法结合核酸(分数:2.00)A.B.C.D.E.34.载脂蛋白 C能激活 A.脂蛋白脂肪酶 B.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C.肝脂肪酶 D.胰脂酶 E.所有酯酶(分数:2.00)A.B.C.D.E.35.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食入脂肪过多 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 C.肝内脂
12、肪合成过多 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 E.肝内脂肪运出障碍(分数:2.00)A.B.C.D.E.36.抗脂解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D.E.37.pH=pKa+log (分数:2.00)A.B.C.D.E.38.调节 1,25(OH)2D3合成的关键酶是 A.25-羟化酶 B.24-羟化酶 C.7-羟化酶 D.1-羟化酶 E.1,25-羟化酶(分数:2.00)A.B.C.D.E.39.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方法不包括 A.标准曲线法 B.对比法 C.摩尔吸光系数检测法 D.差示法 E.内标法(分数:2.0
13、0)A.B.C.D.E.40.动脉采血主要用于 A.电解质检查 B.血脂检查 C.血气分析 D.血氨检查 E.血糖监测(分数:2.00)A.B.C.D.E.41.严重创伤时,血钾 A.无改变 B.明显降低 C.明显升高 D.变化随血钠而定 E.变化随尿量而定(分数:2.00)A.B.C.D.E.42.下列电泳属于稳态电泳的是 A.琼脂糖电泳 B.滤纸电泳 C.纤维素薄膜电泳 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E.等电聚焦电泳(分数:2.00)A.B.C.D.E.43.关于超速离心机的转速、最大相对离心力正确的是 A.20000转/分以上、510000g B.40000转/分以上、645000g C.30
14、000转/分以上、510000g D.30000转/分以上、645000g E.3000转/分以上、45000g(分数:2.00)A.B.C.D.E.44.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 A.在两相的吸附不同 B.在两相的溶解不同 C.分子大小不同 D.离子交换不同 E.亲和力不同(分数:2.00)A.B.C.D.E.45.当检测结果在某一浓度作为医学解释是最关键的浓度时称这一浓度为 A.医学决定水平 B.均值 C.阈值 D.参考值 E.危急值(分数:2.00)A.B.C.D.E.46.属于脂肪酸衍生物的激素是 A.GH B.胃肠激素 C.前列腺素 D.甲状腺激素 E.性激素(分数:2.00
15、)A.B.C.D.E.47.有关性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性激素都是类固醇激素 B.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 C.正常女性体内不含有雄激素 D.血浆中性激素 90%以上都以游离形式存在 E.血中孕酮主要由卵巢合成和分泌(分数:2.00)A.B.C.D.E.48.在体内,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 A.药物的浓度 B.药物的活性 C.药物的溶解度 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 E.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分数:2.00)A.B.C.D.E.49.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 A.转变成类固醇激素 B.转变成维生素 D C.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 D.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E.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分数:2
16、.00)A.B.C.D.E.50.在体内可直接合成胆固醇的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苹果酸 C.乙酸 CoA D.-酮戊二酸 E.异柠檬酸(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清洗必须用 A.1mol/L酒精 B.1mol/L HCl C.1mol/L乙醚 D.1mol/L NaOH E.1mol/L NaHCO3(分数:2.00)A.B. C.D.E.解析:2.造成血涂片太薄的原因是 A.血滴太大 B.推片角度太大 C.推片太慢
17、D.推片边缘不齐 E.用力不均匀(分数:2.00)A.B.C. D.E.解析:3.下列有关瑞氏染料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配制的染料偏酸 B.瑞氏染料由伊红和天青组成 C.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D.新鲜配制的染料染色效果更好 E.瑞氏染液储存过程中可不必加盖(分数:2.00)A.B.C. D.E.解析:4.下列属于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的是 A.MPV B.MCV C.MCH D.MCHC E.Hct(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MPV 即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属于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血小板的参数。其余选项均为红细胞的参数。5.患者症状:乏力,黄疸,脾大,静脉血网织红细胞为
18、 15%,血间接胆红素升高,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实验室指标可排除其余选项而确定。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血液学指标发生下列变化 A.MCV,MCH,MCHC B.MCV,MCH,MCHC C.MCV,MCH,MCHC D.MCV,MCH,MCHC E.MCV,MCH 正常,MCHC 正常(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参数表现为体积减小,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浓度降低。7.判断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
19、的最快速的指标是 A.血清铁增加 B.网织红细胞数目增加 C.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 D.红细胞平均容积恢复正常 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恢复正常(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当贫血得到有效治疗时,最先表现为网织红细胞数目上升,然后是贫血得到纠正。8.下列检查是目前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最常用的方法的是 A.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 B.羊水甲胎蛋白测定 C.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 D.羊水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E.羊水胆碱酯酶测定(分数:2.00)A.B. C.D.E.解析:9.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中,C 胆汁是指 A.十二指肠液 B.胆总管液 C.肝胆管液 D.胆囊液 E.肝
20、内胆管液(分数:2.00)A.B.C. D.E.解析:10.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中,下列引起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是 A.肝吸虫 B.阿米巴原虫 C.隐孢子虫 D.蛔虫 E.带绦虫(分数:2.00)A.B.C. D.E.解析:11.临床上称 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上 A.缺乏 C抗原 B.缺乏 D抗原 C.缺乏 E抗原 D.缺乏 c抗原 E.有 d抗原(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习惯上将红细胞上有 D抗原的称为 Rh阳性,缺乏 D抗原的称为 Rh阴性。注意 Rh阴性并非指红细胞上有 d抗原,d 抗原实际不存在而只是作为标识。12.出生后的淋巴结主要产生的细胞是 A.粒细胞 B.T细
21、胞 C.B细胞 D.浆细胞 E.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数:2.00)A.B.C.D.E. 解析:13.下列不符合原粒细胞特征的是 A.胞核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 B.胞质少,呈透明的天蓝色,绕于核周,颗粒无或少许 C.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D.核仁 25 个,清楚 E.正常骨髓中原粒细胞2%(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原粒细胞特征。原粒细胞的胞体圆形或类圆形,胞浆量少,呈透明的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或少许;胞核约占胞体的 4/5左右,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偏于一侧,核染成紫红色;染色质为非常细致的砂粒状,分布均匀;核仁 25 个,较小,但清晰可辨;正常骨髓中原粒细胞
22、2%。14.下列有关原红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胞体圆形或椭圆形,常有瘤状突起 B.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 C.核仁 13 个,大小不一、边界不清 D.正常骨髓中原红细胞1% E.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有少许颗粒(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原红细胞特征。原红细胞的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染色不均,往往近核周染色浅,形成所谓的核周淡染带,胞浆边缘染色深,常呈不规则瘤状突起,不含颗粒;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呈紫红色细颗粒状;核仁 13 个,大小不一,边界不清楚,染色浅蓝或暗蓝色;正常骨髓中原红细胞1%。15.巨
23、幼细胞性贫血机制是 A.缺铁 B.血红素合成障碍 C.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 B12 D.珠蛋白合成障碍 E.红细胞酶缺陷(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机制。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类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而缺铁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机制;血红素合成障碍是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机制;珠蛋白合成障碍是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机制;红细胞酶缺陷是蚕豆病的主要机制。16.下列属于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慢性失血 E.巨幼细胞贫血(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
24、题要点是贫血的形态学特点。其中巨幼细胞贫血是一类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大多是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双型性贫血的表现,出现有的红细胞为正色素性,有的为低色素性。17.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范围是 A.9060g/L B.6031g/L C.10070g/L D.7040g/L E.30g/L(分数:2.00)A.B. C.D.E.解析:18.最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2.
25、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器官组织内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浸润各种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体征。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两大类。在成人病人中以急非淋多见,在儿童病人中以急淋多见。临床表现中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一般出现较晚,可见于各型急性白血病,但以急淋最多见,急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高达 36%83%。19.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仅存在于骨髓中,其
26、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C.大多数细胞表达 CD38和 Thy-1 D.不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 E.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考查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外周血及脐血等组织中,具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表达 CD34和 Thy-1,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只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20.血小板聚集主要依靠是 A.血小板数量 B.血小板 GPb/a C.血小板膜蛋白 GP a D.血小板膜蛋白 CD41、CD61 E.GP膜蛋白b 与a(分数:2.0
27、0)A.B. C.D.E.解析:解析 考查参与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小板膜糖蛋白a/参与血小板黏附;糖蛋白b/a 参与血小板聚集,也参与血小板黏附。21.下列说法符合凝血因子特性的是 A.凝血过程中的全部因子都是蛋白质 B.因子、均为凝血酶作用的底物 C.必须依赖维生素 K的因子为、 D.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没有因子、 E.接触因子(、PK、HMWK)缺乏,临床上均有明显出血症状/U(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考查凝血因子的特性。除钙离子外都是蛋白质,依赖维生素 K的因子为、,储存血清中没有因子、,接触因子(、PK、HMWK)缺乏,临床上不出现明显出血症状。22.下列关于牛顿
28、流体中的 描述不正确的是 o A. 称为内摩擦系数 o 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o 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 o 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 o 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考查牛顿流体中的 的定义。 在牛顿黏滞定律中称为内摩擦系数,又被称为黏度系数,或黏度。牛顿流体的黏度是流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其他外在因素无关,是固定常数。单位为 1/s。表观黏度用来表示非牛顿流体的黏度。23.在肝脏合成时,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是 o A.因子、 o B.因子、 o C.因子、 o D.因子、 o E.因子、(分数:2.00)A. B.C.D.E.解析:
29、解析 考查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依赖维生素 K的因子、都有共同的分子结构,其 N端都含有 羧基谷氨酸,若没有这一结构,则无凝血活性。24.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1-3 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 NAD+的还原,由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 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 NADH用于丙酮酸的还原。25.肝脏能利用下列多种由葡萄糖转化
30、来的物质,除外 A.甘油 B.乳酸 C.核糖 D.酮体 E.脂肪酸(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肝脏有合成酮体的酶系,所以是体内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但肝脏不能利用酮体。26.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 CoA D.CO2 E.NADH+H+(分数:2.00)A. B.C.D.E.解析:27.尿液混浊,加热加酸后可变清的是 A.菌尿 B.脓尿 C.结晶尿 D.乳糜尿 E.蛋白尿(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尿液中有大量盐类结晶时,肉眼可见尿液混浊,但经加热加酸后,结晶的溶解度增加,混浊消失、变清。28.下列代谢过程
31、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为葡萄糖 6磷酸酶,而肌肉缺乏此酶而不能将肌糖原异生为葡萄糖。29.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CDP葡萄糖 D.UDP葡萄糖 E.GDP葡萄糖(分数:2.00)A.B.C.D. E.解析:30.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索酸酶(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异柠
32、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三个调控部位之一。31.成熟红细胞主要以糖酵解供能的原因是 A.缺细胞核 B.缺少 TPP C.缺少辅酶 A D.缺少线粒体 E.缺少微粒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成熟红细胞缺少线粒体无法有氧氧化。32.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是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6 C.维生素 B12 D.N5甲基四氢叶酸 E.四氢叶酸(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维生素 B6是胱硫醚-合成酶的辅酶,N 5甲基四氢叶酸是体内甲基的间接供体。33.下列关于 C-反应蛋白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双肽链结构 B.分子量 66.3kD
33、 C.肽链之间共价结合 D.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 C-多糖 E.无法结合核酸(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C-反应蛋白含 5肽链亚单位,肽链之间非共价结合,分子量为115140KD,并可结合核酸。34.载脂蛋白 C能激活 A.脂蛋白脂肪酶 B.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C.肝脂肪酶 D.胰脂酶 E.所有酯酶(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不同的载脂蛋白其激活的相关脂代谢酶类不同。35.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食入脂肪过多 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 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 E.肝内脂肪运出障碍(分数:2.00)A.B.C.D.E. 解析
34、:36.抗脂解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性激素均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胰岛素是调节脂肪合成的主要激素,它能诱导乙酰 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等的合成,从而促进脂酸的合成。37.pH=pKa+log (分数:2.00)A.B.C. D.E.解析:38.调节 1,25(OH)2D3合成的关键酶是 A.25-羟化酶 B.24-羟化酶 C.7-羟化酶 D.1-羟化酶 E.1,25-羟化酶(分数:2.00)A.B.C.D. E.解析:39.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常用的
35、定量方法不包括 A.标准曲线法 B.对比法 C.摩尔吸光系数检测法 D.差示法 E.内标法(分数:2.00)A.B.C.D.E. 解析:40.动脉采血主要用于 A.电解质检查 B.血脂检查 C.血气分析 D.血氨检查 E.血糖监测(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考查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采集方法。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可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采取,应用最多的是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毛细血管也可用作一般生化分析,但因采血量少,多用于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和微量分析仪器,目前国内应用较少。41.严重创伤时,血钾 A.无改变 B.明显降低 C.明显升高 D.变化随血钠而定 E.变
36、化随尿量而定(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组织损伤时,细胞内的钾释放,使血钾增高。42.下列电泳属于稳态电泳的是 A.琼脂糖电泳 B.滤纸电泳 C.纤维素薄膜电泳 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E.等电聚焦电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考查电泳技术分类。稳态电泳又称置换电泳。其特点是分子颗粒的电泳迁移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态,如等电聚焦和等速电泳。43.关于超速离心机的转速、最大相对离心力正确的是 A.20000转/分以上、510000g B.40000转/分以上、645000g C.30000转/分以上、510000g D.30000转/分以上、6450
37、00g E.3000转/分以上、45000g(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考查离心技术分类。依据离心机转头的旋转速度,可将离心机分为低速离心(4000 转/分以内),高速离心(20000 转/分、最大相对离心力可达 45000g)和超速离心(30000 转/分以上、最大相对离心力可达 645000g)三种类型。44.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 A.在两相的吸附不同 B.在两相的溶解不同 C.分子大小不同 D.离子交换不同 E.亲和力不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考查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离子交换层析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根据各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亲
38、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45.当检测结果在某一浓度作为医学解释是最关键的浓度时称这一浓度为 A.医学决定水平 B.均值 C.阈值 D.参考值 E.危急值(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考查医学决定水平定义。为了使诊断试验的应用更加合理,不仅应了解健康人的参考值范围与其他无关疾病患者该试验结果的分布范围,而且必须掌握该试验在本病不同病情的变化范围,所谓医学决定水平,就是临床按照不同病情给予不同处理的指标阈值。一个诊断实验一般确定三个决定水平: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阈值,相当于待诊值;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当于确诊值;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46.属于脂肪酸衍生物的激素是 A.GH B.胃肠激素 C.前列腺素 D.甲状腺激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 D.E.解析:47.有关性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A.性激素都是类固醇激素 B.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 C.正常女性体内不含有雄激素 D.血浆中性激素 90%以上都以游离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