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目前采血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管,其试管盖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用途。进行常规血液细胞计数检查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的颜色是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分数:2.00)A.B.C.D.E.2.胎儿血红蛋白(Hb F)的主要肽链结构是 A. 2 2 B. 2 2 C. 2 2 D. 2 2 E. 2 2(分数:2.00)A.B.C.D.E.3.1966年 ICSH推荐测定 Hb的参考方法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
2、.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E.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分数:2.00)A.B.C.D.E.4.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溶血性贫血的最好指标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网织红细胞 E.血红蛋白(分数:2.00)A.B.C.D.E.5.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最佳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 B.瑞氏染色 C.巴氏染色 D.美蓝-伊红染色 E.甲苯胺蓝染色(分数:2.00)A.B.C.D.E.6.胃液分析中,目前认为五肽胃泌素刺激法是标准的胃酸刺激法,其优点是 A.最大酸量与壁细胞数量有平行关系 B.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疗效的观察 C.可以了解进餐前后的胃分泌反应 D.试验
3、安全,无副作用 E.因为不用给患者插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分数:2.00)A.B.C.D.E.7.下列关于血型物质的正确叙述,除了 A.血型物质能中和天然抗体 B.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鉴定血型 C.血型物质可存在于尿液、汗液、乳汁中 D.测定脑脊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血型鉴定 E.检测羊水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胎儿的血型鉴定(分数:2.00)A.B.C.D.E.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存在于 A.初级颗粒 B.特异性颗粒 C.分泌泡 D.吞噬体 E.白明胶颗粒(分数:2.00)A.B.C.D.E.9.下列促红细胞缗钱状凝集的最强物质是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
4、.胆固醇(分数:2.00)A.B.C.D.E.10.T和 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 A.胸腺 B.脾脏和淋巴结 C.骨髓 D.淋巴结 E.肝脏(分数:2.00)A.B.C.D.E.11.下列有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中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各组织脏器所引起的恶性疾病 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C.临床上起病急骤,发热、中重度贫血,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D.成人白血病中 ALL发病率明显高于 AML E.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分数:2.00)A.B.C.D.E.12.下列关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叙述,错
5、误的是 A.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B.铁利用不良 C.易出现原位溶血 D.血红素合成障碍 E.血红素合成障碍时,细胞对铁的摄取减少(分数:2.00)A.B.C.D.E.13.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主要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B.C.D.E.14.霍奇金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B.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 C.肝、脾大 D.皮肤瘙痒 E.白血病性改变(分数:2.00)A.B.C.D.E.15.根据恶性淋巴瘤的侵犯范围,将它分为
6、几期 A.二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E.六期(分数:2.00)A.B.C.D.E.16.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是 A.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多 B.血涂片中出现浆细胞 C.血涂片中性粒细胞增多 D.POX染色呈强阳性 E.全血黏度降低(分数:2.00)A.B.C.D.E.17.下列疾病易导致髓外造血的是 A.尼曼-匹克病 B.骨髓纤维化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性淋巴瘤 E.戈谢病(分数:2.00)A.B.C.D.E.1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数至少大于 A.500109/L B.800109/L C.1000109/L D.1200109/L E.130
7、0109/L(分数:2.00)A.B.C.D.E.19.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病因是 A.严重感染 B.创伤 C.溶血性贫血 D.过敏 E.术后(分数:2.00)A.B.C.D.E.20.浓缩血小板在 2024的温度下,保存期为 A.35天 B.24天 C.21天 D.7天 E.24小时(分数:2.00)A.B.C.D.E.21.属于多肽与蛋白质的激素是 A.GH B.肾上腺素(E) C.前列腺素 D.甲状腺激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D.E.22.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 A.6-磷酸葡萄糖 B.NADH+H+ C.FADH D.NADPH+H+ E.3-磷酸甘油
8、醛(分数:2.00)A.B.C.D.E.23.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氧化,因为 A.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 B.这样胞液可保持电中性 C.丙酮酸脱氢酶在线粒体内 D.丙酮酸与苹果酸交换 E.丙酮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转为苹果酸(分数:2.00)A.B.C.D.E.24.由氨基酸生成糖的过程称为 A.葡萄糖无氧分解 B.糖原分解作用 C.糖原生成作用 D.糖异生作用 E.葡萄糖有氧氧化(分数:2.00)A.B.C.D.E.25.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肠腔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分数:2.00)A.B.C.D.E.26.尿液浑
9、浊,加热加酸后可变清的是 A.菌尿 B.脓尿 C.结晶尿 D.乳糜尿 E.蛋白尿(分数:2.00)A.B.C.D.E.27.理想的回收率与实际的回收率是有一定差距的,这里所指的理想回收率应该是 A.50% B.80% C.90% D.100% E.120%(分数:2.00)A.B.C.D.E.28.下列关于转铁蛋白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量 79.5kD B.含糖量 18% C.由 4个亚基组成 D.为双链糖蛋白 E.含有 580个氨基酸残基(分数:2.00)A.B.C.D.E.29.关于 Lp(a)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与 LDL结构相似 B.含有载脂蛋白 a C.与血栓形成有关 D
10、.其水平个体之间变异大 E.其水平与人种无关(分数:2.00)A.B.C.D.E.30.能激活血浆中 LCAT的载脂蛋白是 A.Apo A B.Apo A C.Apo B D.Apo C E.Apo E(分数:2.00)A.B.C.D.E.31.下列胆固醇成分中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是 A.HDL-C B.VUDL-C C.LDL-C D.TC E.FC(分数:2.00)A.B.C.D.E.32.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 A.转变成类固醇激素 B.转变成维生素 D C.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 D.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E.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分数:2.00)A.B.C.D.E.33.脂肪酸在血中与
11、之结合运输的是 A.载脂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E.磷脂(分数:2.00)A.B.C.D.E.34.下列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元素是 A.钴 B.硅 C.镍 D.硒 E.铜(分数:2.00)A.B.C.D.E.35.血清中的下列物质在保存中最不稳定的是 A.清蛋白 B.胆红素 C.胆固醇 D.ALT E.肌酐(分数:2.00)A.B.C.D.E.36.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 A.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 B.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破坏胶体稳定因素改变溶解度 D.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E.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分数:2.00)A.B.C.D.E.37.下列方法中
12、是基于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的方法是 A.酶电极 B.杂合生物电极 C.气敏电极 D.酶-微生物杂合电极 E.酶热敏电阻法(分数:2.00)A.B.C.D.E.38.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 A.离子交换 B.分子筛作用 C.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异性来纯化该大分子物质 D.吸附平衡 E.分配平衡(分数:2.00)A.B.C.D.E.39.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正反馈现象是 A.雌激素增高促进 FSH和 LH的释放 B.LH对 CnRH分泌的促进 C.FSH对 GnRH分泌的促进 D.GnRH对 FSH分泌的促进 E.GnRH对 LH分泌的促进(分数:2
13、.00)A.B.C.D.E.4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是 A.通过启动化学发光剂产生信号 B.通过激发化学发光底物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信号 C.将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放大作用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 D.根据三联吡啶钌和三丙胺在电场触发下产生发光 E.以过量的标记抗体直接与待测未知抗原结合,经与游离标记抗体的分析测定其复合物的放射性计数(分数:2.00)A.B.C.D.E.41.分泌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是 A.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D.肾上腺皮质 E.肾上腺髓质(分数:2.00)A.B.C.D.E.42.载脂蛋白 B48主要存
14、在于 A.HDL B.LDL C.VLDL D.CM E.IDL(分数:2.00)A.B.C.D.E.43.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是 A.由肝合成后释放入血 B.由小肠吸收入血 C.在血浆中经酶的催化生成 D.由血浆脂蛋白释出 E.由小肠合成后释放入血(分数:2.00)A.B.C.D.E.44.血浆乳糜微粒的清除主要依靠的酶是 A.脂蛋白脂肪酶(LPL) B.卵磷脂一胆固醇酰基移换酶(LCAT) C.-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 CoA)还原酶 D.脂肪酰硫激酶 E.酰基辅酶 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分数:2.00)A.B.C.D.E.45.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的标本,会引起 A.血清钾增高 B.血清
15、钾降低 C.血清钠增高 D.血清钠降低 E.血清氯增高(分数:2.00)A.B.C.D.E.46.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Na+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E.菊粉清除试验(分数:2.00)A.B.C.D.E.47.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 A.尿 NAG测定 B.尿 2-微球蛋白测定 C.尿 Na测定 D.禁饮尿渗量 E.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E.48.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胸腺 B.骨髓 C.脾 D.淋巴结 E.法氏囊(分数:2.00)A.B.C.D.E.49.B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产生抗体 B.递呈抗
16、原 C.杀伤靶细胞 D.分泌细胞因子 E.免疫调节(分数:2.00)A.B.C.D.E.50.抗原性是指 A.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目前采血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管,其试管盖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用途。进行常规血液细胞计数检查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的颜色是 A
17、.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紫色试管盖表示试管内添加物为 EDTA K2,是进行血液细胞计数所使用的试管。2.胎儿血红蛋白(Hb F)的主要肽链结构是 A. 2 2 B. 2 2 C. 2 2 D. 2 2 E. 2 2(分数:2.00)A.B. C.D.E.解析:3.1966年 ICSH推荐测定 Hb的参考方法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E.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分数:2.00)A.B. C.D.E.解析:4.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溶血性贫血的最好指标是
18、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网织红细胞 E.血红蛋白(分数:2.00)A.B.C.D. E.解析:5.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最佳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 B.瑞氏染色 C.巴氏染色 D.美蓝-伊红染色 E.甲苯胺蓝染色(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最佳的染色方法是巴氏染色,可以反映细胞角化或非角化。6.胃液分析中,目前认为五肽胃泌素刺激法是标准的胃酸刺激法,其优点是 A.最大酸量与壁细胞数量有平行关系 B.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疗效的观察 C.可以了解进餐前后的胃分泌反应 D.试验安全,无副作用 E.因为不用给患者插管,减少了患者的
19、痛苦(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五肽胃泌素试验比较安全,副作用小;最大酸量与壁细胞数量有平行关系,约每 10亿壁细胞能分泌盐酸 2325mmol/h;但此法需要插管,反映基础胃酸、最大胃酸和高峰胃酸排量,不是了解进餐前后的胃分泌反应,也不单用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疗效的观察。7.下列关于血型物质的正确叙述,除了 A.血型物质能中和天然抗体 B.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鉴定血型 C.血型物质可存在于尿液、汗液、乳汁中 D.测定脑脊液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血型鉴定 E.检测羊水中的血型物质有助于胎儿的血型鉴定(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分泌型个体的血型物质
20、存在于唾液、尿液、汗液、乳汁、泪液、胃液、羊水、精液、胆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中。血型物质可以中和相应抗体,有助于血型鉴定。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存在于 A.初级颗粒 B.特异性颗粒 C.分泌泡 D.吞噬体 E.白明胶颗粒(分数:2.00)A.B.C. D.E.解析:9.下列促红细胞缗钱状凝集的最强物质是 A.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胆固醇(分数:2.00)A.B.C.D. E.解析:10.T和 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 A.胸腺 B.脾脏和淋巴结 C.骨髓 D.淋巴结 E.肝脏(分数:2.00)A.B. C.D.E.解析:11.下列有关急
21、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中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各组织脏器所引起的恶性疾病 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C.临床上起病急骤,发热、中重度贫血,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D.成人白血病中 ALL发病率明显高于 AML E.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发病特点。ALL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 34 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为 1.11.6:1;而 AML多在成人中发病。12.下列关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22、 A.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B.铁利用不良 C.易出现原位溶血 D.血红素合成障碍 E.血红素合成障碍时,细胞对铁的摄取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SA)的特点。SA 是由一组病因不同的铁利用不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和无效造血的一组贫血综合征。特点是高铁血症,骨髓红系增生,细胞内铁、细胞外铁明显增多并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呈低色素性贫血。铁剂治疗无效,病因可分遗传性及后天获得性两大类。铁代谢检查显示血清铁、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增加;血清总铁结合力正常或减低。故 E中细胞对铁的摄取减少描述错误。13.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主要
23、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酸化血清溶血试验的意义。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又称 Ham试验,指正常人红细胞于自身血清中,在弱酸性(pH6.66.8)条件下,经 37孵育 1小时后不发生溶血现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人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血清中,经孵育后可呈现溶血现象。本试验对阵发陛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具有特异性,常为阳性。故可作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依据。14.霍奇金病最常见的首
24、发症状是 A.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B.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 C.肝、脾大 D.皮肤瘙痒 E.白血病性改变(分数:2.00)A. B.C.D.E.解析:15.根据恶性淋巴瘤的侵犯范围,将它分为几期 A.二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E.六期(分数:2.00)A.B.C. D.E.解析:16.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是 A.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多 B.血涂片中出现浆细胞 C.血涂片中性粒细胞增多 D.POX染色呈强阳性 E.全血黏度降低(分数:2.00)A. B.C.D.E.解析:17.下列疾病易导致髓外造血的是 A.尼曼-匹克病 B.骨髓纤维化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
25、性淋巴瘤 E.戈谢病(分数:2.00)A.B. C.D.E.解析:1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数至少大于 A.500109/L B.800109/L C.1000109/L D.1200109/L E.1300109/L(分数:2.00)A.B.C. D.E.解析:19.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病因是 A.严重感染 B.创伤 C.溶血性贫血 D.过敏 E.术后(分数:2.00)A. B.C.D.E.解析:20.浓缩血小板在 2024的温度下,保存期为 A.35天 B.24天 C.21天 D.7天 E.24小时(分数:2.00)A.B.C.D.E. 解析:21.属于多肽与蛋白质的激素是
26、A.GH B.肾上腺素(E) C.前列腺素 D.甲状腺激素 E.性激素(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作以下几类:多肽及蛋白质类:包括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心肌激素、胃肠激素等;类固醇类: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脂肪酸衍生物类:前列腺素等。22.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 A.6-磷酸葡萄糖 B.NADH+H+ C.FADH D.NADPH+H+ E.3-磷酸甘油醛(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这也是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糖异生不同之处。23.
27、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氧化,因为 A.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 B.这样胞液可保持电中性 C.丙酮酸脱氢酶在线粒体内 D.丙酮酸与苹果酸交换 E.丙酮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转为苹果酸(分数:2.00)A.B.C. D.E.解析:24.由氨基酸生成糖的过程称为 A.葡萄糖无氧分解 B.糖原分解作用 C.糖原生成作用 D.糖异生作用 E.葡萄糖有氧氧化(分数:2.00)A.B.C.D. E.解析:25.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肠腔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这个过程同时耗能。26.尿液
28、浑浊,加热加酸后可变清的是 A.菌尿 B.脓尿 C.结晶尿 D.乳糜尿 E.蛋白尿(分数:2.00)A.B.C. D.E.解析:27.理想的回收率与实际的回收率是有一定差距的,这里所指的理想回收率应该是 A.50% B.80% C.90% D.100% E.120%(分数:2.00)A.B.C.D. E.解析:28.下列关于转铁蛋白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量 79.5kD B.含糖量 18% C.由 4个亚基组成 D.为双链糖蛋白 E.含有 580个氨基酸残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转铁蛋白含糖量 6%,为单链糖蛋白,580 个氨基酸残基是清蛋白。29.关于 L
29、p(a)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与 LDL结构相似 B.含有载脂蛋白 a C.与血栓形成有关 D.其水平个体之间变异大 E.其水平与人种无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Lp(a)的基因表达与人种关系密切。30.能激活血浆中 LCAT的载脂蛋白是 A.Apo A B.Apo A C.Apo B D.Apo C E.Apo E(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不同的载脂蛋白激活不同的相应脂代谢相关酶。31.下列胆固醇成分中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是 A.HDL-C B.VUDL-C C.LDL-C D.TC E.FC(分数:2.00)A. B.C.D.E.解
30、析:解析 HDL 主要功能是向肝脏运输脂类,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32.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 A.转变成类固醇激素 B.转变成维生素 D C.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 D.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 E.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机体胆固醇代谢的途径较多,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33.脂肪酸在血中与之结合运输的是 A.载脂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E.磷脂(分数:2.00)A.B. C.D.E.解析:34.下列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的元素是 A.钴 B.硅 C.镍 D.硒 E.铜(分数:2.00)A.
31、B.C.D. E.解析:35.血清中的下列物质在保存中最不稳定的是 A.清蛋白 B.胆红素 C.胆固醇 D.ALT E.肌酐(分数:2.00)A.B. C.D.E.解析:36.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 A.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 B.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破坏胶体稳定因素改变溶解度 D.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E.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分数:2.00)A.B.C. D.E.解析:37.下列方法中是基于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的方法是 A.酶电极 B.杂合生物电极 C.气敏电极 D.酶-微生物杂合电极 E.酶热敏电阻法(分数:2.00)A.B.C
32、.D.E. 解析:解析 考查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借此可利用酶热敏电阻进行测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物质。38.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 A.离子交换 B.分子筛作用 C.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异性来纯化该大分子物质 D.吸附平衡 E.分配平衡(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组分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性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39.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正反馈现象是 A.雌激素增高促进 FSH和 LH的释放 B.LH对 CnRH分泌的促进 C.FSH对 GnRH分泌的促进 D.GnRH对 FSH分泌的
33、促进 E.GnRH对 LH分泌的促进(分数:2.00)A. B.C.D.E.解析:4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是 A.通过启动化学发光剂产生信号 B.通过激发化学发光底物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信号 C.将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放大作用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 D.根据三联吡啶钌和三丙胺在电场触发下产生发光 E.以过量的标记抗体直接与待测未知抗原结合,经与游离标记抗体的分析测定其复合物的放射性计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 20世纪 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其发光信号不是通过启动化学发光剂或激发化
34、学发光底物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产生信号,主要是根据三联吡啶钌和三丙胺在电场触发下产生发光的化学发光反应,最大特点是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41.分泌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是 A.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D.肾上腺皮质 E.肾上腺髓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肾上腺髓质是节后神经元特化为内分泌细胞(嗜铬细胞)的交感神经节。不同的嗜铬细胞分别合成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三者均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均属儿茶酚胺类。42.载脂蛋白 B48主要存在于 A.HDL B.LDL C.VLDL D.CM E.IDL(分数:2.
35、00)A.B.C.D. E.解析:解析 首先食物中的脂质进入肠细胞形成含载脂蛋白 B48(ApoB48)的乳糜微粒。乳糜微粒经过血液将甘油三酯及脂肪酸运送到周围组织后,含有胆固醇的乳糜微粒残片和由人体脂肪组织释放的游离脂肪酸(FFA)经血液进入肝脏后,重新产生的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与肝脏中的载脂蛋白 B100相结合,由此启动了脂蛋白的合成,而新合成的脂蛋白颗粒所含脂质的多少又决定了由肝脏分泌的脂蛋白的密度。从大颗粒极低密度的 VLDL1到低密度脂蛋白 LDL。血浆中含 ApoB的脂蛋白 VLDL,IDL(中间密度脂蛋白)及 LDL中较大的颗粒载脂蛋白酶。43.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是 A.由肝合成后
36、释放入血 B.由小肠吸收入血 C.在血浆中经酶的催化生成 D.由血浆脂蛋白释出 E.由小肠合成后释放入血(分数:2.00)A.B.C. D.E.解析:44.血浆乳糜微粒的清除主要依靠的酶是 A.脂蛋白脂肪酶(LPL) B.卵磷脂一胆固醇酰基移换酶(LCAT) C.-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 CoA)还原酶 D.脂肪酰硫激酶 E.酰基辅酶 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脂蛋白脂肪酶(LPL)的生理作用就是清楚脂蛋白的核心成分甘油三酯。45.冷藏保存电解质分析的标本,会引起 A.血清钾增高 B.血清钾降低 C.血清钠增高 D.血清钠降低 E.血清氯增高
37、(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低温时钠钾 ATP酶活性下降,不能将细胞外钾转运至细胞内,造成细胞外钾升高。46.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Na+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E.菊粉清除试验(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肾小球滤过率不能直接测定,必须通过某物质清除率的方法间接反映。菊粉完全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分解,是测定 GFR的理想物质,其清除率可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47.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 A.尿 NAG测定 B.尿 2-微球蛋白测定 C.尿 Na测定 D.禁饮尿渗量 E.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