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313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6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协同凝集试验的载体是(分数:2.00)A.大肠埃希菌B.明胶C.乳胶D.金黄色葡萄球菌E.红细胞2.母体 Rh(D)抗体的检测试验为(分数:2.00)A.直接 Coombs试验B.间接 Coombs试验C.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D.明胶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3.Coombs试验的检测对象是(分数:2.00)A.不完全抗原B.半抗原C.不完全抗体D.补体E.完全抗体4.下列均为液体内沉淀试验的是(分数:2.00)A.絮状沉淀试验、免疫透射比浊法、双向扩散试验B.环状沉淀反应、单向扩散试验、速率散射比浊

    2、法C.双向扩散试验、单向扩散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D.免疫透射比浊法、絮状沉淀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E.速率散射比浊法、肥达试验、絮状沉淀试验5.超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分数:2.00)A.ABO血型抗体或抗 MHC-类分子引起B.移植物供血不足引起C.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D.TDTH和 Tc细胞引起E.增强抗体引起6.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是(分数:2.00)A.外膜B.脂多糖C.磷壁酸D.脂蛋白E.肽聚糖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分数:2.00)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细胞器E.核质8.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分数:2.00)A.支原体B.放线菌C.立克次体D.螺旋体E.真菌9.初

    3、步鉴别肠杆菌科致病菌及非致病菌的试验是(分数:2.00)A.葡萄糖发酵试验B.吲哚实验C.甲基红实验D.乳糖发酵实验E.枸橼酸盐利用实验10.下列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分数:2.00)A.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脑膜炎奈瑟菌D.破伤风梭菌E.伤寒沙门菌11.人类是唯一宿主的球菌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病奈瑟菌12.下列哪种细菌常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分数:2.00)A.肺炎克雷伯菌B.支原体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链球菌E.大肠埃希菌13.副溶血弧菌与霍乱弧菌在生物特性方面最显著的差别是(分数:2.00)A.不耐酸,耐碱B.可引起败血

    4、症C.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D.嗜盐E.病后免疫力不强14.下列可引起天然免疫原性疾病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钩端螺旋体B.狂犬病毒C.肺炎衣原体D.肺炎支原体E.汉塞巴通体15.卡氏肺胞子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分数:2.00)A水B.血液C.唾液D.皮肤E.空气16.关于稀释药敏试验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生长活性的方法B.抗菌药物可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稀释C.既可测定 MIC,也可测定 MBCD.肉汤稀释法是细菌药敏试验的金标准E.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17.若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请问具有尿路感染诊断意义的细菌数为 A.10 3 cfu/ml

    5、 B.10 4 cfu/ml C.10410 5 cfu/ml D.10 5 cfu/ml E.10 5 cfu/ml(分数:2.00)A.B.C.D.E.18.革兰染色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体被染成(分数:2.00)A.红色B.紫色C.蓝色D.黄色E.白色19.甲基红试验中培养基的 pH需降至多少,指示剂才指示阳性结果(分数:2.00)A.2.5B.4.5C.5.0D.6.5E.7.420.关于 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 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 15mmC.直径 90mm的平皿可贴 6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35

    6、培养 1618 小时后阅读结果21.培养基的 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分数:2.00)A.米诺环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D.诺氟沙星E.头孢菌素22.显微镜凝集试验常用于检测哪种病原体感染时的血清抗体(分数:2.00)A.解脲脲原体B.肺炎衣原体C.普氏立克次体D.钩端螺旋体E.衣氏放线菌23.下列细菌既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又可产 ESBL的是(分数:2.00)A.阴沟肠杆菌科B.肺炎克雷伯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葡萄糖球菌24.室内质量图中3s 表示(分数:2.00)A.4.5%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B.1%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C.2%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D.0

    7、.3%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E.3%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25.室内质控中最初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分数:2.00)A.20B.50C.100D.150E.20026.计算血糖 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其均值为 5.0mmol/L,标准差为 0.25mmol/L,其变异系数为(分数:2.00)A.5%B.4%C.3%D.2%E.1%27.1 3s(分数:2.00)A.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 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2s,表示存在随机误差B.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C.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2s 或-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

    8、统误差D.一个质控品连续的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1s 或-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1s 或-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E.以上均不正确28.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 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 5.6mmol/L,标准差为 0.50mmol/L;第一个月在控数据的平均数为 5.4mmol/L,标准差为 0.20mmol/L;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为 5.5mmol/L,标准差为0.30mmol/L,您认为第二个月份的室内质控图,应采用的均值和标准差为(分数:2.00)A.5.6mmol/L和 0.50mmol/LB.5.5mmol/L和 0.30mmol/LC.5.4mmol/

    9、L和 0.20mmol/LD.5.5mmol/L和 0.40mmol/LE.5.6mmol/L和 0.30mmol/L29.Levey-Jennings质控图中警告线为(分数:2.00)A.1S线B.3S线C.2S线D.4S线E.以上均不正确30.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是(分数:2.00)A.TQMB.QCC.QMD.QSE.QI31.1992年 JCAHO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概念是(分数:2.00)A.质量评估与改进B.全面质量管理C.质量保证D.质量体系E.质量控制与评价 A.MCV B.RDW C.RET D.HCT E.MCHC F.MCH G.PDW H.MPV(分数:4.00)(

    10、1).红细胞平均容积(分数:2.00)A.B.C.D.E.F.G.H.(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分数:2.00)A.B.C.D.E.F.G.H. A.中毒颗粒 B.杜勒小体 C.退行性变化 D.嗜碱性点彩 E.中幼粒细胞 F.棒状小体 G.异常淋巴细胞 H.核分叶过多与以上异常结构相符的是:(分数:4.00)(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最常见(分数:2.00)A.B.C.D.E.F.G.H.(2).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分数:2.00)A.B.C.D.E.F.G.H.与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相关的疾病是 A.镰形红细胞 B.缗钱状红细胞 C.泪滴形红细胞 D.靶形红细胞 E.棘形红细胞(分数:6.0

    11、0)(1).地中海贫血(分数:2.00)A.B.C.D.E.(2).骨髓纤维化(分数:2.00)A.B.C.D.E.(3).多发性骨髓瘤(分数:2.00)A.B.C.D.E. A.ALT和 AST B.ALP和 CK C.AMY和 LPS D.AST和 AMY E.CK和 CK-MB(分数:8.00)(1).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D.E.(2).多用于肝疾患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D.E.(3).多用于骨骼疾患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D.E.(4).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D.E. A.内毒素 B.

    12、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红疹毒素(分数:8.00)(1).A群组链球菌产生(分数:2.00)A.B.C.D.E.(2).伤寒沙门菌产生(分数:2.00)A.B.C.D.E.(3).破伤风梭菌产生(分数:2.00)A.B.C.D.E.(4).肉毒杆菌(分数:2.00)A.B.C.D.E. A.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 B.沙眼衣原体鼠生物变种 C.沙眼衣原体 LVG D.豚鼠结膜炎衣原体 E.猫肺炎衣原体(分数:4.00)(1).易感部位为人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分数:2.00)A.B.C.D.E.(2).易感部位为人淋巴结和单核吞噬细胞的是(分数:2.00)A.B.C.D.E. A.

    13、随机误差 B.比例误差 C.恒定误差 D.系统误差 E.总误差(分数:4.00)(1).回收实验评估的是(分数:2.00)A.B.C.D.E.(2).干扰实验评估的是(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协同凝集试验的载体是(分数:2.00)A.大肠埃希菌B.明胶C.乳胶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红细胞解析:解析 协同凝集试验原理: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 A蛋白(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如猪、兔、豚鼠等)血清中的 IgG类抗体的 Fc段结合,成为致敏的载体颗粒。IgG 的 Fc段与 SPA结合后

    14、,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仍保持其正常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凝集现象。2.母体 Rh(D)抗体的检测试验为(分数:2.00)A.直接 Coombs试验B.间接 Coombs试验 C.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D.明胶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解析:解析 母体 Rh(D)抗体的检测即为检测母体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属于间接 Coornbs试验。3.Coombs试验的检测对象是(分数:2.00)A.不完全抗原B.半抗原C.不完全抗体 D.补体E.完全抗体解析:解析 直接 Coombs试验为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间接 Coombs试验为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4.下列均为

    15、液体内沉淀试验的是(分数:2.00)A.絮状沉淀试验、免疫透射比浊法、双向扩散试验B.环状沉淀反应、单向扩散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C.双向扩散试验、单向扩散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D.免疫透射比浊法、絮状沉淀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 E.速率散射比浊法、肥达试验、絮状沉淀试验解析:解析 沉淀试验包括液体内沉淀试验和凝胶内沉淀试验,液体内沉淀试验包括絮状沉淀试验和免疫浊度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凝胶内沉淀包括单向扩散试验和双向扩散试验。肥达试验属于凝集试验,综合分析应选 D。5.超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分数:2.00)A.ABO血型抗体或抗 MHC-类分子引起 B.移植物供血不足引起C.中

    16、性粒细胞浸润引起D.TDTH和 Tc细胞引起E.增强抗体引起解析:解析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物与受者血管接通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移植物功能丧失,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体内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预存可能个体,与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常见于下列情况:ABO 血型不符;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等使受者体内存在抗 HLA抗体;移植物保存或处理不当等其他原因。6.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是(分数:2.00)A.外膜B.脂多糖C.磷壁酸 D.脂蛋白E.肽聚糖解析:解析 磷壁酸是 G + 细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具有很强的抗原性。7.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

    17、是(分数:2.00)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细胞器 E.核质解析:解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糖体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不含有类似于真核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8.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分数:2.00)A.支原体 B.放线菌C.立克次体D.螺旋体E.真菌解析:解析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微生物。9.初步鉴别肠杆菌科致病菌及非致病菌的试验是(分数:2.00)A.葡萄糖发酵试验B.吲哚实验C.甲基红实验D.乳糖发酵实验 E.枸橼酸盐利用实验解析:解析 肠道非致病菌除变形杆菌属外均可分解乳糖产酸,而致病菌

    18、均不发酵乳糖。10.下列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分数:2.00)A.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脑膜炎奈瑟菌D.破伤风梭菌 E.伤寒沙门菌解析:解析 考察破伤风梭菌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主要致病物质为其释放的外毒素蛋白,本身不会入血引起败血症。11.人类是唯一宿主的球菌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病奈瑟菌 解析:解析 考察淋病奈瑟菌微生物特性。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人对该菌有易感性,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12.下列哪种细菌常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分数:2.00)A.肺炎克雷伯菌B.支原体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链球菌 E.大肠埃希菌解析

    19、:解析 可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导致。13.副溶血弧菌与霍乱弧菌在生物特性方面最显著的差别是(分数:2.00)A.不耐酸,耐碱B.可引起败血症C.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D.嗜盐 E.病后免疫力不强解析:解析 副溶血弧菌具有嗜盐性,在无盐培养基上不生长。14.下列可引起天然免疫原性疾病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钩端螺旋体 B.狂犬病毒C.肺炎衣原体D.肺炎支原体E.汉塞巴通体解析:解析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及自然疫源。15.卡氏肺胞子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分数:2.00)A水B.血液C.唾液D.皮肤E.空气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卡氏肺胞子菌的主

    20、要传播途径。卡氏肺胞子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经空气传播。16.关于稀释药敏试验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体外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待测菌生长活性的方法B.抗菌药物可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稀释C.既可测定 MIC,也可测定 MBCD.肉汤稀释法是细菌药敏试验的金标准 E.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解析:解析 2007 年 CLSI明确指出,纸片法与稀释法是同样优秀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没有证据能够说明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加准确。17.若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请问具有尿路感染诊断意义的细菌数为 A.10 3 cfu/ml B.10 4 cfu/ml C.10410 5 cfu/ml D.10

    21、5 cfu/ml E.10 5 cfu/ml(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尿培养标本菌落计数的临床评价。由于正常人尿道及会阴尿道开口处本身即存在一定量细菌定居,因此对于革兰阴性杆菌10 5 cfu/ml,革兰阳性球菌 10 4 cfu/ml时有诊断意义。18.革兰染色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体被染成(分数:2.00)A.红色B.紫色 C.蓝色D.黄色E.白色解析:解析 革兰染色时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以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 + )和革兰阴性菌(G - )两大类。前者菌体为紫色,后者为红色。19.甲基红试验中培养基的 pH需降至多少,指示

    22、剂才指示阳性结果(分数:2.00)A.2.5B.4.5 C.5.0D.6.5E.7.4解析:解析 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普通糖产生丙酮酸,再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乙酸等,使培养基的 pH降至 4.5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则成红色,为阳性。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菌,前者阳性,后者阴性。20.关于 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 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 15mm C.直径 90mm的平皿可贴 6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35培养 1618 小时后阅读结果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其药物纸片各中心应相距24m

    23、m,纸片距离平板内缘15mm,35培养 1618 小时后阅读结果。21.培养基的 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分数:2.00)A.米诺环素 B.庆大霉素C.红霉素D.诺氟沙星E.头孢菌素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 pH值为 7.27.4,过高或过低的 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碱性环境可扩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抑菌圈,酸性环境可扩大四环素类药物的抑菌圈,米诺环素为四环素抗菌药物。22.显微镜凝集试验常用于检测哪种病原体感染时的血清抗体(分数:2.00)A.解脲脲原体B.肺炎衣原体C.普氏立克次体D.钩端螺旋体 E.衣氏放线菌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病原菌的检测方法,钩端螺旋体感

    24、染可用显微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检测其抗体。23.下列细菌既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又可产 ESBL的是(分数:2.00)A.阴沟肠杆菌科B.肺炎克雷伯菌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E.葡萄糖球菌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细菌,此外,许多阴性杆菌可产 ESBL。24.室内质量图中3s 表示(分数:2.00)A.4.5%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B.1%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C.2%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D.0.3%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 E.3%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解析:解析 室内质量图中3s 表示 u3s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9.7%。25.室内质控中最初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

    25、于(分数:2.00)A.20 B.50C.100D.150E.200解析:解析 室内质控中最初求取均值的样本数至少要 20个。26.计算血糖 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其均值为 5.0mmol/L,标准差为 0.25mmol/L,其变异系数为(分数:2.00)A.5% B.4%C.3%D.2%E.1%解析:解析 标准差除以均值乘以百分之百。27.1 3s(分数:2.00)A.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 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2s,表示存在随机误差B.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C.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2s 或-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

    26、在系统误差D.一个质控品连续的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1s 或-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1s 或-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就判断失控,该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28.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 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 5.6mmol/L,标准差为 0.50mmol/L;第一个月在控数据的平均数为 5.4mmol/L,标准差为 0.20mmol/L;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为 5.5mmol/L,标准差为0.30mmol/L,您认为第二个月份的室内质控图,应采用的均值和标准差为(分数:2.00)A.5.6mmol/L和 0.50m

    27、mol/LB.5.5mmol/L和 0.30mmol/L C.5.4mmol/L和 0.20mmol/LD.5.5mmol/L和 0.40mmol/LE.5.6mmol/L和 0.30mmol/L解析:解析 第二个月份的室内质控图,应用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29.Levey-Jennings质控图中警告线为(分数:2.00)A.1S线B.3S线C.2S线 D.4S线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 2S 为警告线,3S 为失控线。30.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是(分数:2.00)A.TQM B.QCC.QMD.QSE.QI解析:解析 QC 质量控制,QA 质量保证,QM 质量管理,QI 质量改进

    28、。TQM 是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将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31.1992年 JCAHO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概念是(分数:2.00)A.质量评估与改进 B.全面质量管理C.质量保证D.质量体系E.质量控制与评价解析:解析 1992 年 JCAHO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概念是质量评估与改进。 A.MCV B.RDW C.RET D.HCT E.MCHC F.MCH G.PDW H.MPV(分数:4.00)(1).红细胞平均容积(分数:2.00)A. B.C.D.E.F.G.H.解析:(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分数:2.00)A.B.C.D.E.F. G.H.解析: A.中毒颗粒 B.杜勒小体 C.

    29、退行性变化 D.嗜碱性点彩 E.中幼粒细胞 F.棒状小体 G.异常淋巴细胞 H.核分叶过多与以上异常结构相符的是:(分数:4.00)(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最常见(分数:2.00)A. B.C.D.E.F.G.H.解析:(2).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分数:2.00)A.B.C.D. E.F.G.H.解析:与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相关的疾病是 A.镰形红细胞 B.缗钱状红细胞 C.泪滴形红细胞 D.靶形红细胞 E.棘形红细胞(分数:6.00)(1).地中海贫血(分数:2.00)A.B.C.D. E.解析:(2).骨髓纤维化(分数:2.00)A.B.C. D.E.解析:(3).多发性骨髓瘤(分数:2.00

    30、)A.B. C.D.E.解析:解析 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MDS 等;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和缺铁性贫血等;棘形红细胞见于肾衰竭、重症肝病等,红细胞缗钱状排列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A.ALT和 AST B.ALP和 CK C.AMY和 LPS D.AST和 AMY E.CK和 CK-MB(分数:8.00)(1).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CK 是一种器官特异的酶,以横纹肌中最多,其次是心肌和脑组织,心肌梗死时 CK明显增高,CK 和 CK-MB同时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意义更强。(2).多用于

    31、肝疾患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ALT 在肝含量最丰富,肝损害时其明显增高,ALT 和 AST同时增高对于肝疾患诊断意义更强。(3).多用于骨骼疾患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ALP 在人身体骨骼和牙齿中含量最多,ALP 和 CK同时增高对于骨骼疾患诊断意义更强。(4).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淀粉酶在胰腺中含量最丰富,胰腺炎时其身体中淀粉酶明显增高,AMY 和 LPS同时增高对于胰腺炎诊断意义更强。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红疹毒素(分数:8

    32、.00)(1).A群组链球菌产生(分数:2.00)A.B.C.D.E. 解析:(2).伤寒沙门菌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3).破伤风梭菌产生(分数:2.00)A.B. C.D.E.解析:(4).肉毒杆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A 群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伤寒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又称痉挛毒素。 A.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 B.沙眼衣原体鼠生物变种 C.沙眼衣原体 LVG D.豚鼠结膜炎衣原体 E.猫肺炎衣原体(分数:4.00)(1).易感部位为人鳞状上皮细胞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易感

    33、部位为人淋巴结和单核吞噬细胞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和沙眼衣原体 LVG分别感染眼、生殖道和呼吸道、淋巴结。 A.随机误差 B.比例误差 C.恒定误差 D.系统误差 E.总误差(分数:4.00)(1).回收实验评估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干扰实验评估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随机误差指测量结果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系统误差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总误差指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总和。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