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精液主要由精浆和精子两部分组成,其中精浆约占(分数:2.00)A.99%B.95%C.90%D.85%E.80%2.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分数:2.00)A.草酸胺可使血细胞膨胀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的测定C.对因子保护差D.可用于凝血象检查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氯的测定3.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多大才能使大便呈黑色(分数:2.00)A.20mlB.60mlC.150mlD.200mlE.500ml4.下列哪种结晶可在正常人尿中出现(分数:2.00)A.磷酸盐类结晶B.胆红素结晶C.胱
2、氨酸结晶D.亮氨酸结晶E.胆固醇结晶5.正常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分数:2.00)A.12dB.24dC.714dD.1521dE.120d6.血小板内不存在的是(分数:2.00)A.A颗粒B. 颗粒C.糖原颗粒D.致密颗粒E.以上均不正确7.正常人尿渗量多为(分数:2.00)A.280320mmol/LB.320400mmol/LC.400600mmol/LD.6001000mmol/LE.10002000mmol/L8.尿中 HCG含量出现第一高峰的时间约在妊娠的(分数:2.00)A.2030 天B.3040 天C.4050 天D.5060E.6070 天9.成人“无尿”指的是 24h尿量少
3、于(分数:2.00)A.0.1LB.0.2LC.0.05LD.0.3LE.0.5L10.本一周蛋白尿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的温度是(分数:2.00)A.20B.30C.56D.80E.10011.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分数:2.00)A.男性 50%60% 女性 40%50%B.男性 30%50% 女性 25%40%C.男性 40%50% 女性 37%48%D.男性 60%70% 女性 45%50%E.男性 70%80% 女性 60%70%12.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分数:2.00)A.化脓性炎症B.放射病C.大叶性肺炎D.尿毒症E.急性肠道感染13.下列哪种情况时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为阴性(分数:
4、2.00)A.急性溶血B.慢性溶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D.血色病E.多次输血14.患下列哪种疾病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结果为脆性减小(分数:2.00)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获得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Rh不匹配溶血病D.地中海贫血E.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15.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肝细胞合成B.参考范围不随年龄变化C.妊娠时会升高D.与止血和组织修复功能有关,为急性期反应蛋白E.用于出血倾向和纤溶亢进过筛、DIC 诊断等16.中胚叶造血期的造血进行场所(分数:2.00)A肝B.骨髓C.胸腺D脾E.卵黄囊17.关于出生后造血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骨髓是出生后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B.红骨髓具有活跃造血功能,6 岁以下儿童全为红骨髓C.当机体需要时,黄骨髓会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D.成人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骨近心端E.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18.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言,下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E.是一种糖蛋白,由胎儿肝产生19.在正常凝血机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除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可在血浆中找到
6、B.凝血酶激活因子工和因子 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 D.除 Ca2+外,其余因子均为蛋白质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20.与珠蛋白共同组成血红蛋白的物质是(分数:2.00)A.亚铁血红素B.原卟啉C.球蛋白D.清蛋白E.铁原子21.有关致密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比 颗粒小B.每个血小板中有 48 个C.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D.颗粒内 ATP与 ADP比例为 0.8E.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密颗粒中的 ATP2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不准确,下列哪项是至关重要的(分数:2.00)A.抗凝剂不符合要求B.0.025mol/L氯化钙溶液加量
7、不准C.组织凝血活酶失效D.水浴温度过高E.以上都是23.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下列哪项(分数:2.00)A.凝血酶时间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C.复钙时间D.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E.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24.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与下列何种疾病的诊断关系不大(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放射线照射反应E.以上都不是25.下列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分数:2.00)A.肝糖原分解B.肌糖原分解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26.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分数:2.00)A.甘氨鹅脱氧胆酸
8、B.甘氨胆酸C.牛磺鹅脱氧胆酸D.脱氧胆酸E.牛磺胆酸27.关于 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影响必需集团解离状态B.影响底物解离状态C.破坏蛋白质一级结构D.影响酶的三维空间构想E.酶蛋白在一定的 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28.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分数:2.00)A.皮质醇B.胆酸C.雌二醇D.胆红素E.1,25-(OH)2-D329.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分数:2.00)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 CoAE.柠檬酸30.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分数:2.00)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血红素合成D
9、.脂肪酸合成E.胆固醇合成31.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B.缺乏磷酸化酶C.缺乏脱支酶D.缺乏已糖激酶E.含肌糖原,含肝糖原低32.能由脂肪酸合成酮体的部位(分数:2.00)A.红细胞B脑C.骨骼肌D肝E肾33.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分数:2.00)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清蛋白D.球蛋白E.脂蛋白34.下列酶与底物组合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胆碱酯酶乙酰胆碱B.碱性磷酸酶苯磷酸C.乳酸脱氢酶丙氨酸D.淀粉酶淀粉E.脂肪酶三酰甘油35.尿素产生于(分数:2.00)A.联合脱氨基作用B.肠肝循环C.鸟氨酸循环D.
10、三羧酸循环E.脂肪酸的 羟化36.人体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是(分数:2.00)A.HDL转化而来B.由 CM或 VLDL转化而来C.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变而来D.LDL转化而来E.肝分泌37.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分数:2.00)A.分光光度计B.反射光分析仪C.比色计D.浊度计E.原子吸收光谱仪38.怀疑细胞免疫缺陷病时宜选择的试验是(分数:2.00)A.锡克试验B.狄克试验C.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D.NBT还原试验E.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39.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分数:2.00)A.甲胎蛋白B.癌胚抗原C.CA199D.人类黑色素瘤细胞 MAGE-1E.异型胎儿蛋白40.
11、肿瘤标志物不包括(分数:2.00)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神经元烯醇化酶D.-L 岩藻糖苷酶E.脂肪酶41.与卵巢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AFPB.CEAC.CA125D.CA153E.PSA42.与乳腺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AFPB.CEAC.CA125D.CA153E.PSA43.消化道肿瘤最常用的疗效考核指标是(分数:2.00)A.AFPB.CEAC.CA125D.CA153E.PSA44.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特征中不包括(分数:2.00)A.基质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B.纯品并准确定量C.稳定D.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
12、E.定性质控品预期结果已确定45.在 ELISA定性检测实验中,室内质控图通常应记录(分数:2.00)A.P/N比值B.质控物的 S/CO比值C.质控物的 OD值D.阳性对照的 OD值E.阴性对照的 OD值46.在 ELISA定性检测时,当弱阳性室内质控为阴性时,对当天的检测结果的处理应为(分数:2.00)A.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出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标本重新进行检测B.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C.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标本重新进行检测D.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标本重新进行检测E.报告发出,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47.肥达试验是一种(分数:2.00)A.试管凝集试验
13、B.玻片凝集试验C.正向间接凝集试验D.反向间接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48.免疫防御是指(分数:2.00)A.机体自我识别和对抗原性异物排斥反应的能力B.机体排斥外源性异物的能力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D.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E.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49.下列属于凝胶内沉淀反应的是(分数:2.00)A.絮状沉淀试验B.环状沉淀反应C.单向扩散试验D.免疫透射比浊法E.速率散射比浊法50.下列可进行定量检测的实验是(分数:2.00)A.玻片凝集试验B.肥达试验C.间接凝集试验D.沉淀反应E.外斐实验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35 答案解析(总分:100
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精液主要由精浆和精子两部分组成,其中精浆约占(分数:2.00)A.99%B.95% C.90%D.85%E.80%解析:2.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分数:2.00)A.草酸胺可使血细胞膨胀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的测定C.对因子保护差D.可用于凝血象检查 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氯的测定解析:3.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多大才能使大便呈黑色(分数:2.00)A.20mlB.60ml C.150mlD.200mlE.500ml解析:解析 上消化道出血在 60ml以上时,红细胞被胃酸破坏,形成氧化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粪便即可形成黑褐色或黑
15、红色。4.下列哪种结晶可在正常人尿中出现(分数:2.00)A.磷酸盐类结晶 B.胆红素结晶C.胱氨酸结晶D.亮氨酸结晶E.胆固醇结晶解析:解析 因为磷酸盐类结晶多来源于食物或机体代谢组织分解时产生,可为尿的正常成分。5.正常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分数:2.00)A.12dB.24dC.714d D.1521dE.120d解析:6.血小板内不存在的是(分数:2.00)A.A颗粒 B. 颗粒C.糖原颗粒D.致密颗粒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7.正常人尿渗量多为(分数:2.00)A.280320mmol/LB.320400mmol/LC.400600mmol/LD.6001000mmol/L E.1000
16、2000mmol/L解析:8.尿中 HCG含量出现第一高峰的时间约在妊娠的(分数:2.00)A.2030 天B.3040 天C.4050 天D.5060E.6070 天 解析:9.成人“无尿”指的是 24h尿量少于(分数:2.00)A.0.1L B.0.2LC.0.05LD.0.3LE.0.5L解析:10.本一周蛋白尿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的温度是(分数:2.00)A.20B.30C.56 D.80E.100解析:11.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分数:2.00)A.男性 50%60% 女性 40%50%B.男性 30%50% 女性 25%40%C.男性 40%50% 女性 37%48% D.男性 60%
17、70% 女性 45%50%E.男性 70%80% 女性 60%70%解析:12.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分数:2.00)A.化脓性炎症B.放射病 C.大叶性肺炎D.尿毒症E.急性肠道感染解析:解析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感染、血液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13.下列哪种情况时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为阴性(分数:2.00)A.急性溶血 B.慢性溶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D.血色病E.多次输血解析:解析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用于慢性溶血性疾病的证明。急性溶血,或血红蛋白尚未转变成含铁血黄素,或含铁血黄素上皮细胞尚未脱落时,可为阴性。含铁血黄素阳性而不伴有血红蛋白尿,见于
18、慢性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血色病、多次输血以及其他情况,如铁在肾实质中沉着等。14.患下列哪种疾病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结果为脆性减小(分数:2.00)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获得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Rh不匹配溶血病D.地中海贫血 E.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解析:解析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用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脆性增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BO 溶血性疾病的某些病例、Rh 不匹配溶血病。脆性减小见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真性
19、红细胞增多症等。15.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肝细胞合成B.参考范围不随年龄变化 C.妊娠时会升高D.与止血和组织修复功能有关,为急性期反应蛋白E.用于出血倾向和纤溶亢进过筛、DIC 诊断等解析:解析 纤维蛋白原由肝细胞合成,参考范围是 200400mg/dl,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妊娠时会升高,分娩 1个月后恢复正常水平,与止血和组织修复功能有关,为急性期反应蛋白,用于出血倾向和纤溶亢进过筛、DIC 诊断、出血和血栓性疾病预测。16.中胚叶造血期的造血进行场所(分数:2.00)A肝B.骨髓C.胸腺D脾E.卵黄囊 解析:解析 中胚叶造血期即胚胎发育的第 29 周,卵
20、黄囊上壁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17.关于出生后造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骨髓是出生后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B.红骨髓具有活跃造血功能,6 岁以下儿童全为红骨髓 C.当机体需要时,黄骨髓会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D.成人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骨近心端E.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解析:解析 红骨髓具有活跃造血功能,5 岁以下儿童全为红骨髓。18.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言,下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 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
21、素增加E.是一种糖蛋白,由胎儿肝产生解析:解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由胎儿肝产生。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及刺激以后各阶段的发育成熟。19.在正常凝血机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除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可在血浆中找到 B.凝血酶激活因子工和因子 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 D.除 Ca2+外,其余因子均为蛋白质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凝血因子目前包括 14个,除 Ca 2+ (因子)外,其余均为蛋白质。正常血液中除组织因子(因子)分布在全身组织中以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可在血浆中找到。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包
22、括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水解酶作用的包括因子、及 PK,另外还有辅因子和接触凝血因子。20.与珠蛋白共同组成血红蛋白的物质是(分数:2.00)A.亚铁血红素 B.原卟啉C.球蛋白D.清蛋白E.铁原子解析:解析 正常血红蛋白是由两对珠蛋白肽链和 4个亚铁血红素构成的。其合成受到铁的供应、原卟啉和珠蛋白合成的影响。21.有关致密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比 颗粒小B.每个血小板中有 48 个C.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D.颗粒内 ATP与 ADP比例为 0.8E.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密颗粒中的 ATP 解析:解析 血小板活化时从致密颗粒中释放出大量的 ADP,是导致血小板聚集
23、的一个重要途径。2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不准确,下列哪项是至关重要的(分数:2.00)A.抗凝剂不符合要求B.0.025mol/L氯化钙溶液加量不准C.组织凝血活酶失效D.水浴温度过高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A、B、C、D 四项均与测定结果密切相关,是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23.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下列哪项(分数:2.00)A.凝血酶时间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C.复钙时间D.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E.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解析:解析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检测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是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
24、复钙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是检验病理性抗凝物质的。24.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与下列何种疾病的诊断关系不大(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放射线照射反应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型加型原始粒细胞90%,并伴形态学异常。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未见或罕见,故该病中不存在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5.下列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分数:2.00)A.肝糖原分解B.肌糖原分解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解析:解析 肌糖原首先经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至肝内,再异生为葡萄
25、糖。26.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分数:2.00)A.甘氨鹅脱氧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鹅脱氧胆酸D.脱氧胆酸 E.牛磺胆酸解析:解析 人体内的次级胆汁酸主要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物。27.关于 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影响必需集团解离状态B.影响底物解离状态C.破坏蛋白质一级结构 D.影响酶的三维空间构想E.酶蛋白在一定的 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解析:解析 pH 值的变化可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但不会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8.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分数:2.00)A.皮质醇B.胆酸C.雌二醇D.胆红素 E.1,25-(O
26、H)2-D3解析:解析 胆固醇可合成皮质醇、胆酸、性激素、维生素 D等多种物质;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破坏,即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部分。29.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分数:2.00)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D.乙酰 CoAE.柠檬酸解析:解析 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可彻底氧化为 CO 2 和 H 2 O,同时产生 36或 38个分子的 ATP。30.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分数:2.00)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C.血红素合成D.脂肪酸合成E.胆固醇合成解析:解析 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6-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过程中的 4个关键酶。31.肌糖原
27、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分数:2.00)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缺乏磷酸化酶C.缺乏脱支酶D.缺乏已糖激酶E.含肌糖原,含肝糖原低解析:解析 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是葡萄糖-6-磷酸酶,肌肉缺乏此酶,不能将肌糖原异生为葡萄糖。32.能由脂肪酸合成酮体的部位(分数:2.00)A.红细胞B脑C.骨骼肌D肝 E肾解析:解析 肝有合成酮体的酶系,体内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33.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分数:2.00)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清蛋白 D.球蛋白E.脂蛋白解析:解析 合成清蛋白最多,约占肝合成总蛋白的 1/4。34.下列酶与底物组合中哪项是错误的(分
28、数:2.00)A.胆碱酯酶乙酰胆碱B.碱性磷酸酶苯磷酸 C.乳酸脱氢酶丙氨酸D.淀粉酶淀粉E.脂肪酶三酰甘油解析:解析 碱性磷酸酶检测时常以磷酸对硝基苯为底物。35.尿素产生于(分数:2.00)A.联合脱氨基作用B.肠肝循环C.鸟氨酸循环 D.三羧酸循环E.脂肪酸的 羟化解析:解析 肝中合成尿素的代谢通路。由氨及二氧化碳与鸟氨酸缩合形成瓜氨酸、精氨酸,再由精氨酸分解释出尿素。此过程中鸟氨酸起了催化尿素产生的作用。36.人体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是(分数:2.00)A.HDL转化而来B.由 CM或 VLDL转化而来 C.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变而来D.LDL转化而来E.肝分泌解析:解析 乳糜微粒(
29、CM)将外源性的三酰甘油运送至肝和脂肪组织,当 VLDL被运输到全身组织时,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VLDL 被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的。37.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分数:2.00)A.分光光度计B.反射光分析仪 C.比色计D.浊度计E.原子吸收光谱仪解析:解析 干化学分析的工作原理是在特定的检测项目的干化学试剂片上,加上定量的血清后,在干片的背面产生颜色反应,然后利用反射光分析仪进行定量测定。反射光测定的浓度计算和吸收光所用朗伯比尔定律的计算方式不同,而是利用反射率(R)来计算的,公式如下:R=Is/IrRr 式中 I
30、s、Ir、Rr 分别代表来自试剂、参考载体的反射光强度。38.怀疑细胞免疫缺陷病时宜选择的试验是(分数:2.00)A.锡克试验B.狄克试验C.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 D.NBT还原试验E.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解析:解析 怀疑细胞免疫缺陷时可选用的试验包括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OT/PPD/PHA)、T 细胞及其亚群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9.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分数:2.00)A.甲胎蛋白B.癌胚抗原C.CA199D.人类黑色素瘤细胞 MAGE-1 E.异型胎儿蛋白解析:解析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该类抗原系肿瘤细胞所特有,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
31、的正常细胞;肿瘤相关性抗原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成分,也少量地存在于正常细胞,但在肿瘤发生的机体可异常表达。根据定义选项 D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其他为肿瘤相关性抗原。40.肿瘤标志物不包括(分数:2.00)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神经元烯醇化酶D.-L 岩藻糖苷酶E.脂肪酶 解析:解析 肿瘤标志物通常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常细胞缺乏或含量极微的特异性和相对特异性的物质,也有可能是宿主细胞针对癌细胞所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量和质上与正常状态或良性疾病时明显不同。选项 E脂肪酶不属于肿瘤标志物。41.与卵巢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AFPB.CEA
32、C.CA125 D.CA153E.PSA解析:解析 CA125 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未分化卵巢癌患者的 CA125含量可明显升高。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 CA125增高,尤其卵巢癌转移患者的血清 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42.与乳腺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分数:2.00)A.AFPB.CEAC.CA125D.CA153 E.PSA解析:解析 正常健康者血清 CA153含量小于 28g/L,30%50%乳腺癌患者的 CA153明显升高,它也是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当 CA153大于 100g/L 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
33、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43.消化道肿瘤最常用的疗效考核指标是(分数:2.00)A.AFPB.CEA C.CA125D.CA153E.PSA解析:解析 CEA 最初是从胎儿肠和结肠癌患者提取的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可作为成人结肠癌辅助诊断的重要项目,还有助于疗效评价和预后监测。44.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特征中不包括(分数:2.00)A.基质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B.纯品并准确定量 C.稳定D.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E.定性质控品预期结果已确定解析:解析 质控品没有必要是纯品,准确定量也不是必需的。有些质控品为非定值质控品,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45.在 ELISA定性检测实
34、验中,室内质控图通常应记录(分数:2.00)A.P/N比值B.质控物的 S/CO比值 C.质控物的 OD值D.阳性对照的 OD值E.阴性对照的 OD值解析:解析 S 代表测量物的吸光度值,CO 代表 cut off值,S/CO 比值是判断结果阴阳性的根据。46.在 ELISA定性检测时,当弱阳性室内质控为阴性时,对当天的检测结果的处理应为(分数:2.00)A.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出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标本重新进行检测 B.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C.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标本重新进行检测D.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标本重新进行检测E.报告发出,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解
35、析:解析 当弱阳性室内质控为阴性时,说明结果偏阴性,部分阳性标本被误测为阴性,所以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出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标本重新进行检测。47.肥达试验是一种(分数:2.00)A.试管凝集试验 B.玻片凝集试验C.正向间接凝集试验D.反向间接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解析:解析 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于检测沙门菌感染。用已知的伤寒杆菌 O抗原、H 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 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48.免疫防御是指(分数:2.00)A.机体自我识别和对抗原性异物排斥反应的能力B.机体排斥外源性异物的能力 C.机体识
36、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D.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E.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解析:解析 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微生物的侵袭及其他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这一功能过高产生超敏反应,过低引起免疫缺陷病。49.下列属于凝胶内沉淀反应的是(分数:2.00)A.絮状沉淀试验B.环状沉淀反应C.单向扩散试验 D.免疫透射比浊法E.速率散射比浊法解析:解析 沉淀试验包括液体内沉淀试验和凝胶内沉淀试验,液体内沉淀试验包括絮状沉淀试验和免疫浊度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凝胶内沉淀包括单向扩散试验和双向扩散试验。50.下列可进行定量检测的实验是(分数:2.00)A.玻片凝集试验B.肥达试验C.间接凝集试验D.沉淀反应 E.外斐实验解析:解析 凝集实验可进行定性试验和半定量试验的检测,不能进行定量检测,选项 A、B、C、E 均属于凝集试验。沉淀反应可进行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