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0,分数:60.00)1.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 A.尿 NAG测定 B.尿 2-微球蛋白测定 C.尿 Na测定 D.禁饮尿渗量 E.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E.2.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A.识别自己 B.识别异己 C.特异性 D.记忆性 E.遗传性(分数:2.00)A.B.C.D.E.3.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和脾 B.骨髓和淋巴结 C.胸腺和淋巴结 D.骨髓和黏膜淋巴组织 E.骨髓和胸腺(分数:2.00)A.B.C.D.E.4.能诱发机体免疫
2、应答的物质是 A.抗原的水解产物 B.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C.半抗原 D.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物质 E.Na+(分数:2.00)A.B.C.D.E.5.抗原与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基于抗原决定簇和抗体什么区的互补 A.可变区 B.恒定区 C.高变区 D.超变区 E.低变区(分数:2.00)A.B.C.D.E.6.免疫球蛋白分为 IgG、IgM、IgD、IgE 和 IgA的分类依据是 A.VH抗原性的不同 B.CL抗原性的不同 C.CH抗原性的不同 D.VL抗原性的不同 E.CV抗原性的不同(分数:2.00)A.B.C.D.E.7.与 IgE具有亲和性的细胞是 A.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 B.毛细血管基底膜
3、细胞 C.M 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 E.NK细胞(分数:2.00)A.B.C.D.E.8.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是二聚体结构 A.血清型 IgA B.分泌型 IgA C.IgM D.IgG E.IgD(分数:2.00)A.B.C.D.E.9.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 A.主动自然免疫 B.主动人工免疫 C.被动自然免疫 D.被动人工免疫 E.自然免疫(分数:2.00)A.B.C.D.E.10.细胞黏附分子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A.钙离子依赖性家族 B.整合素家族 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D.炎症因子家族 E.选择素家族(分数:2.00)A.B.C.D.E.11.人类的 MHC
4、-类分子在下列哪些细胞表面的表达密度最高 A.成熟的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神经细胞 D.滋养层细胞 E.肌细胞(分数:2.00)A.B.C.D.E.12.CTL细胞是 A.辅助性 T细胞 B.抑制性 T细胞 C.细胞毒性 T细胞 D.记忆性 T细胞 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细胞(分数:2.00)A.B.C.D.E.13.区别 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是 A.CD2 B.CD3 C.CD4/CD8 D.CD28 E.CD40L(分数:2.00)A.B.C.D.E.14.机体对细胞内寄生虫的防御主要依靠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B.抗体、补体的调理及溶菌作用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抗毒素(Ig
5、G 类)的中和作用 E.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分数:2.00)A.B.C.D.E.15.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严重过剩的现象称为 A.带现象 B.等价带 C.前带 D.后带 E.平衡带(分数:2.00)A.B.C.D.E.16.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异体间移植称为 A.自体移植 B.同系移植 C.同种移植 D.异种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分数:2.00)A.B.C.D.E.17.如果蛋白质的 PI小于电泳缓冲液的 pH时则 A.蛋白质带负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向正极移动 B.蛋白质带负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向负极移动 C.蛋白质不带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不移动 D.蛋白质不带电,
6、电泳时如考虑电渗的影响,向负极移动 E.蛋白质不带电,电泳时如考虑电渗的影响,向正极移动(分数:2.00)A.B.C.D.E.18.类风湿因子靶抗原是 A.IgG分子的重链恒定区 B.IgG分子的重链可变区 C.IgG分子的 Fc段 D.IgG分子的轻链可变区 E.IgG分子的 Fab段(分数:2.00)A.B.C.D.E.19.由单一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病毒(分数:2.00)A.B.C.D.E.20.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是 A.外膜 B.脂多糖 C.磷壁酸 D.脂蛋白 E.肽聚糖(分数:2.00)A.
7、B.C.D.E.2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是 A.细菌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侵袭性酶 E.外毒素(分数:2.00)A.B.C.D.E.2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器 E.核质(分数:2.00)A.B.C.D.E.23.检查菌体不同结构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须用 A.普通显微镜 B.荧光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照相显微镜(分数:2.00)A.B.C.D.E.24.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分数:2.00)A.B.C.D.E.25.
8、根据我国“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符合何种条件,可认为是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A.10 4CFU/ml B.10 5CFU/ml C.10 6CFU/ml D.10 7CFU/ml E.10 8CFU/ml(分数:2.00)A.B.C.D.E.26.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被称为 A.消毒 B.防腐 C.灭菌 D.无菌 E.无菌操作(分数:2.00)A.B.C.D.E.27.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 A.细菌的营养型 B.细菌的血清型 C.细菌的酶系统 D.细菌的转运系统 E.外界的温度(分数:2.00)A.B.C.D.E.28.在方法
9、学评价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是对于下列哪种情况的估计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相对偏差 E.允许误差(分数:2.00)A.B.C.D.E.29.在进行临床输血前,对有行为能力的病人要获得他的同意,属于 A.知情同意 B.代理同意 C.口头同意 D.书面同意 E.有效同意(分数:2.00)A.B.C.D.E.30.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是 A.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B.团结协作,勇担风险 C.主动倾听,支持鼓励 D.公正分配,避免浪费 E.严密观察,全程负责(分数:2.00)A.B.C.D.E.二、B/B(总题数:7,分数:40.00)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
10、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分数:6.00)(1).中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2).外周血计数分叶核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3).晚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E.AAuer 小体B (分数:6.00)(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胞质中可见(分数:2.00)A.B.C.D.E.(2).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质中可见(分数:2.00)A.B.C.D.E.(3).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
11、细胞大量增多称为(分数:2.00)A.B.C.D.E. A.inv B.del C.dup D.i E.t染色体异常的表示法(分数:6.00)缺失A.B.C.D.E.重复A.B.C.D.E.(3).等臂染色体(分数:2.00)A.B.C.D.E.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分数:6.00)(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为(分数:2.00)A.B.C.D.E.(2).反映肾血流量的试验为(分数:2.00)A.B.C.D.E.(3).反映肾小管功能的试验为(分数:2.00)A.B.C.D.E.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
12、毒素 D.细胞毒素 E.红疹毒素(分数:6.00)(1).A组链球菌产生(分数:2.00)A.B.C.D.E.(2).伤寒沙门菌产生(分数:2.00)A.B.C.D.E.(3).破伤风梭菌产生(分数:2.00)A.B.C.D.E.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B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Th2型淋巴细胞浸润(分数:6.00)(1).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分数:2.00)A.B.C.D.E.(2).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3).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B.C.D.E. A.准确度 B.正确度 C.精密度 D.互通性 E.误差(分数
13、:4.00)(1).大量测定的均值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分数:2.00)A.B.C.D.E.(2).一次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0,分数:60.00)1.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 A.尿 NAG测定 B.尿 2-微球蛋白测定 C.尿 Na测定 D.禁饮尿渗量 E.尿糖测定(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NAG 是反映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损伤的指标;尿 2-微球蛋白、尿葡萄糖和尿钠测定是反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尿
14、渗量反映远曲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故本题选 D。2.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A.识别自己 B.识别异己 C.特异性 D.记忆性 E.遗传性(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其特点包括识别自己、非己,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3.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和脾 B.骨髓和淋巴结 C.胸腺和淋巴结 D.骨髓和黏膜淋巴组织 E.骨髓和胸腺(分数:
15、2.00)A.B.C.D.E. 解析:解析 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4.能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抗原的水解产物 B.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C.半抗原 D.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物质 E.Na+(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即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5.抗原与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基于抗原决定簇和抗体什么区的互补 A.可变区 B.恒定区 C.高变区 D.超变区 E.低变区(分数:2.00)A.B.C.D. E.解析
16、:6.免疫球蛋白分为 IgG、IgM、IgD、IgE 和 IgA的分类依据是 A.VH抗原性的不同 B.CL抗原性的不同 C.CH抗原性的不同 D.VL抗原性的不同 E.CV抗原性的不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分为 、 链,根据重链恒定区(CH)的抗原性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 5类或 5个同种型,即 IgG、IgM、IgD、IgE 和 IgA。7.与 IgE具有亲和性的细胞是 A.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 B.毛细血管基底膜细胞 C.M 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 E.NK细胞(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IgE 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
17、,其 CH2和 CH3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高亲和力Fc结合,促使这些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型超敏反应。8.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是二聚体结构 A.血清型 IgA B.分泌型 IgA C.IgM D.IgG E.IgD(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分泌型 IgA为二聚体,由 J链连接,含内皮细胞合成的 SP,经分泌性上皮细胞分泌至外分泌液中。9.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 A.主动自然免疫 B.主动人工免疫 C.被动自然免疫 D.被动人工免疫 E.自然免疫(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被动自然免疫指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
18、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10.细胞黏附分子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A.钙离子依赖性家族 B.整合素家族 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D.炎症因子家族 E.选择素家族(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包括整合素、选择素、黏蛋白样、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黏钙蛋白 5个家族。11.人类的 MHC-类分子在下列哪些细胞表面的表达密度最高 A.成熟的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神经细胞 D.滋养层细胞 E.肌细胞(分数:2.00)A.B. C
19、.D.E.解析:解析 人类的 MHC-类分子可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上,以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的表达密度最高。12.CTL细胞是 A.辅助性 T细胞 B.抑制性 T细胞 C.细胞毒性 T细胞 D.记忆性 T细胞 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细胞(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CTL 细胞是细胞毒性 T细胞,主要杀伤胞内寄生病原体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其可高效、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而不损坏正常组织。13.区别 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是 A.CD2 B.CD3 C.CD4/CD8 D.CD28 E.CD40L(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CD4 和 CD
20、8分子分别表达于外周血不同的 T细胞表面,是区分 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表达 CD4的主要是辅助性 T细胞,表达 CD8的主要是细胞毒性 T细胞。14.机体对细胞内寄生虫的防御主要依靠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B.抗体、补体的调理及溶菌作用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抗毒素(IgG 类)的中和作用 E.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15.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严重过剩的现象称为 A.带现象 B.等价带 C.前带 D.后带 E.平衡带(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当抗原抗体浓度比例适当时,才出现可见反应。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量时,称为
21、后带;比例合适时,称为等价带。16.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异体间移植称为 A.自体移植 B.同系移植 C.同种移植 D.异种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同系移植指遗传基因型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个体间的移植。17.如果蛋白质的 PI小于电泳缓冲液的 pH时则 A.蛋白质带负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向正极移动 B.蛋白质带负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向负极移动 C.蛋白质不带电,电泳时如不考虑电渗的影响不移动 D.蛋白质不带电,电泳时如考虑电渗的影响,向负极移动 E.蛋白质不带电,电泳时如考虑电渗的影响,向正极移动(分数:2.00)A. B.C.
22、D.E.解析:解析 当蛋白质的 PI小于电泳缓冲液的 pH时,氨基电离被抑制,蛋白质带负电,电泳时向正极移动。18.类风湿因子靶抗原是 A.IgG分子的重链恒定区 B.IgG分子的重链可变区 C.IgG分子的 Fc段 D.IgG分子的轻链可变区 E.IgG分子的 Fab段(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人或动物 IgG分子 Fc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 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19.由单一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病毒(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23、病毒是一种结构很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仅由一种核酸类型(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透过细菌滤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能透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 DNA和 RNA两种核酸。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病毒符合题意。20.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是 A.外膜 B.脂多糖 C.磷壁酸 D.脂蛋白 E.肽聚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磷壁酸是 G
24、+细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具有很强的抗原性。2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是 A.细菌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侵袭性酶 E.外毒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细菌产生的代谢物有热原质、毒素及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等,抗毒素是一种特殊的血清,将类毒素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动物对其产生特异性抗体,称此为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2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器 E.核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糖体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不含有类似于
25、真核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23.检查菌体不同结构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须用 A.普通显微镜 B.荧光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照相显微镜(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普通显微镜最大分辨率为 0.2m,最大放大倍数为 1000倍,常用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及细菌的荚膜、芽胞和鞭毛等。暗视野显微镜用来观察不染色活菌体的运动。倒置显微镜主要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的组织培养、细胞离体培养、浮游生物、环境保护、食品检验等显微观察。照相显微镜用于将具有研究特征的组织拍摄下来,利于长时间保存和研究。而荧光显微镜可以检查已被荧光素着色的菌体的不同结构
26、成分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24.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透过细菌滤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5.根据我国“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符合何种条件,可认为是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A.10 4CFU/ml B.10 5CFU/ml C.10 6CFU/ml D.10 7CFU/ml E.10 8CFU/ml(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医院
27、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应10 7CFU/ml,10 4CFU/ml,可视为污染菌。若介于两者之间,要连续分离培养两次以上,如果结果不变可认为是病原菌。26.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被称为 A.消毒 B.防腐 C.灭菌 D.无菌 E.无菌操作(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消毒是杀死物体上病原体的方法,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防腐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一般不死亡。灭菌是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无菌是灭菌的结果,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27.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
28、 A.细菌的营养型 B.细菌的血清型 C.细菌的酶系统 D.细菌的转运系统 E.外界的温度(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由于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有的能分解某些糖产生酸和气体,有的虽能分解糖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有的则不分解糖。据此可对分解产物进行检测从而鉴别细菌。28.在方法学评价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是对于下列哪种情况的估计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相对偏差 E.允许误差(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方法评价实验的认识。方法评价的各项实验是配合检测各种类型的分析误差而设计的,对比试验用于检测候
29、选方法的系统分析误差,对比试验所得的结果是配对资料,通常选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在回归方程中,相关系数代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是否密切,可作为候选方法可否接受的一种指针。29.在进行临床输血前,对有行为能力的病人要获得他的同意,属于 A.知情同意 B.代理同意 C.口头同意 D.书面同意 E.有效同意(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卫生部于 1999年 1月 5日发行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传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在进行临床
30、输血前,对有行为能力的病人要获得他的同意,属于知情同意范畴。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一个最重要而具体的形式,它不只是为了争取病人的合作、增进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而且还体现在对病人的尊重。30.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是 A.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B.团结协作,勇担风险 C.主动倾听,支持鼓励 D.公正分配,避免浪费 E.严密观察,全程负责(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团结协作,勇担风险;严密观察,全程负责属于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主动倾听,支持鼓励属于心理治疗中的道德要求。二、B/B(总题数:7,分数:40.00)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
31、出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分数:6.00)(1).中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外周血计数分叶核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3).晚幼粒细胞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AAuer 小体B (分数:6.00)(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胞质中可见(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Auer 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杆状物质,又称棒状小体,
32、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此种小体。(2).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质中可见(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小体是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一般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 12m,是胞质局部未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可见于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胞质中。(3).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多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 3叶核者为主,若 5叶以上者超过 3%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可由于缺乏造血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减少或骨
33、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的如阿糖胞苷或 6-巯基嘌呤等之后。 A.inv B.del C.dup D.i E.t染色体异常的表示法(分数:6.00)缺失A.B. C.D.E.解析:重复A.B.C. D.E.解析:(3).等臂染色体(分数:2.00)A.B.C.D. E.解析: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分数:6.00)(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反映肾血流量的试验为(分数:2.00)A.B.C.D. E.解析:(
34、3).反映肾小管功能的试验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BSP 排泄试验和 ICG排泄试验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浓缩稀释试验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PAH 清除率(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是反映肾血浆流量的常用试验。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红疹毒素(分数:6.00)(1).A组链球菌产生(分数:2.00)A.B.C.D.E. 解析:(2).伤寒沙门菌产生(分数:2.00)A. B.C.D.E.解析:(3).破伤风梭菌产生(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A 组链球菌产
35、生红疹毒素;伤寒沙门菌有较强的内毒素,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又称痉挛毒素。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B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Th2型淋巴细胞浸润(分数:6.00)(1).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在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局部聚集。(2).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3).型超敏反应(分数
36、:2.00)A.B. C.D.E.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中的最终效应细胞是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A.准确度 B.正确度 C.精密度 D.互通性 E.误差(分数:4.00)(1).大量测定的均值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分数:2.00)A.B. C.D.E.解析:(2).一次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近年 ISO对准确度重新定义,并提出一个新的术语:正确度。准确度是一次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正确度是大量测量的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独立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涵盖正确度和精密度,既正确又精密的结果才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