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244       资源大小:168.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6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24,分数:48.00)1.将乳糜血浆放置 4环境中过夜,次晨观察仍是均匀混浊,说明下列何种脂蛋白增多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E.乳糜微粒及低密度脂蛋白(分数:2.00)A.B.C.D.E.2.某患者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为:甘油三酯 3.78mmol/L(335mg/dl),总胆固醇 4.91mmol/L(190mg/dl),前 -脂蛋白增高,-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为 A.型高脂蛋白血症 B.型高

    2、脂蛋白血症 C.型高脂蛋白血症 D.型高脂蛋白血症 E.非空腹血标本(分数:2.00)A.B.C.D.E.3.某化验室收到一个血标本作脂蛋白分型并获得下列结果:血清外观混浊,4过夜后血清外观混浊,液面有奶油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增高,电泳后呈现乳糜微粒区带。则诊断属于 A.型高脂蛋白血症 B.型高脂蛋白血症 C.型高脂蛋白血症 D.型高脂蛋白血症 E.型高脂蛋白血症(分数:2.00)A.B.C.D.E.4.某患者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结果:Na +=140mmol/L,K +=3.0mmol/L,Cl -=87mmol/L, (分数:2.00)A.B.C.D.E.5.血浆阴离子间隙降低见于 A.

    3、乳酸性酸中毒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严重低血氧、休克 D.高 Cl-性代谢性碱中毒 E.肾功能不全性酸中毒(分数:2.00)A.B.C.D.E.6.以下关于血气分析质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控物平衡至室温后,再用力振摇 23 分钟才能开瓶使用 B.开启安瓿后,应立即注入仪器中检测 C.质控数据如偏离参考范围,应检查原因 D.过期的质控物不能使用 E.质控品中的分析物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受温度影响小(分数:2.00)A.B.C.D.E.7.不参与维持血液 pH平衡的是 A.血液的缓冲系统调节 B.肺对 CO2排出的调节 C.肾脏对酸碱物质排出的调节 D.神经系统的调节 E.每日饮水量、尿和

    4、排汗量的调节(分数:2.00)A.B.C.D.E.8.下列检查哪组指标的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相符A 下降,伴有K +升高,Cl -相对升高B 下降,伴有K +下降,Cl -相对下降C 升高,伴有K +降低,Cl -相对升高D 升高,伴有K +升高,Cl -相对升高E (分数:2.00)A.B.C.D.E.9.肾病综合征时血浆蛋白质浓度不降低的是 A.清蛋白 B.铜蓝蛋白 C. 2巨球蛋白 D.前清蛋白 E. 1酸性糖蛋白(分数:2.00)A.B.C.D.E.10.下列疾病均可见血尿酸增高,但除外 A.痛风 B.肾功能损害 C.白血病 D.恶性肿瘤 E.肝硬化(分数:2.00)A.B.C.D.E.

    5、11.下列原因可造成血尿素含量增高,但不包括 A.急性黄色肝萎缩 B.休克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泌尿道严重梗阻 E.剧烈呕吐或腹泻(分数:2.00)A.B.C.D.E.12.下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除外 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B.急性传染病 C.上消化道出血 D.大面积烧伤 E.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数:2.00)A.B.C.D.E.13.脲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时,加脲酶后尿素水解首先产生 A.氨和谷氨酸 B.谷氨酸及 CO2 C.CO2及氨 D.谷氨酸 E.硫酸铵(分数:2.00)A.B.C.D.E.14.患者男性,62 岁。10 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最有可能还是异常

    6、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CK-MB D.ALT E.LD(分数:2.00)A.B.C.D.E.15.凯氏定氮法是根据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的多少来计算蛋白浓度 A.10% B.12% C.14% D.16% E.18%(分数:2.00)A.B.C.D.E.16.偶联过氧化物酶(POD)作为工具酶的反应中,如显色底物为 4-氨基安替比林(4-AAP),最后呈色为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棕色(分数:2.00)A.B.C.D.E.17.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 80%时,S 等于 A.0.5km B.1km C.2km D.3km E.4km(分数:2.00)A.B.C

    7、.D.E.18.下列试验项目多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的是 A.转氨酶 B.载脂蛋白 C.胆固醇 D.白蛋白 E.总胆汁酸(分数:2.00)A.B.C.D.E.19.A、B 两种物质,A 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于 B,进行洗脱时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A物质 B.B物质 C.同时洗脱 D.都不被洗脱 E.洗脱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分数:2.00)A.B.C.D.E.20.因变质的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 A.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B.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C.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D.工作曲线制备误差 E.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分数:2.00)A.B.C.D.E.21.患者女性,40 岁。拟诊

    8、为 Addison病,静脉注射 CRH 1g/kg 后测定血浆中 ACTH和皮质醇,支持该诊断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A.血浆 ACTH和皮质醇增高 B.血浆 ACTH不变,而皮质醇增高 C.血浆 ACTH增高,而皮质醇不变 D.血浆 ACTH增高,而皮质醇降低 E.血浆 ACTH和皮质醇不发生改变(分数:2.00)A.B.C.D.E.22.自动分析仪的反应温度一般选为 A.20 B.25 C.30 D.35 E.37(分数:2.00)A.B.C.D.E.23.近 3个月来,某实验室测定某批号质控品 AKP的均值分别是:210,200,190,这种结果说明 A.无法判断 B.质控血清稳定,仪器不稳定

    9、 C.质控血清变质,仪器不稳定 D.质控血清变质,仪器稳定 E.质控血清稳定,仪器稳定(分数:2.00)A.B.C.D.E.24.Mosenthal test(莫氏试验)的参考值,下列错误的是 A.24小时尿量为 10002000ml B.日间和夜间尿量之比2:1 C.夜间尿比重1.020 D.夜间尿量750ml E.尿比重的最高和最低之差应0.009(分数:2.00)A.B.C.D.E.二、B/B(总题数:6,分数:40.00)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患者女性,40 岁。近半年来消

    10、瘦、多汗。查体:甲状腺轻度肿大,心率 100次/分,脾大平肚脐,质地坚实,无压痛。白细胞 50109/L,骨髓 Ph染色体(+)。(分数:6.00)(1).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甲亢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肝硬化(分数:2.00)A.B.C.D.E.(2).上述患者其骨髓象最可能为 A.骨髓增生减低,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 B.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出现核左移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占 95%,以中、晚幼粒为主 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占 90%,以幼淋巴细胞为主 E.骨髓增生活跃,各细胞系形态及比例正常(分数:2.00)A.B.C.

    11、D.E.(3).上述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最可能为 A.明显增加 B.增加 C.正常 D.轻度减低 E.明显减低(分数:2.00)A.B.C.D.E.ELISA捕获法检测 IgM型抗 HBc抗体。(分数:16.00)(1).固相包被的物质是 A.HBcAg B.鼠抗人免疫球蛋白 IgM抗体 C.抗 HBc抗体 D.抗免疫球蛋白的 链抗体 E.抗免疫球蛋白的 链抗体(分数:2.00)A.B.C.D.E.(2).酶标记物是 A.酶标记的鼠抗人 IgG抗体 B.酶标记的鼠抗 HBc抗体 C.酶标记的 HBcAg D.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E.酶标记的羊抗鼠 IgG抗体(分数:

    12、2.00)A.B.C.D.E.(3).如果 IgM型抗 HBc抗体阳性,则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的复合物为 A.HBcAg-抗 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B.鼠抗人 IgM抗体-IgM-HBcAg-酶标记的鼠抗 HBc抗体 C.鼠抗人 IgG抗体-IgG-HBcAg-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D.鼠抗人 Igm抗体-IgM-酶标记的 HBcAg E.HBcAg-抗 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 IgG抗体(分数:2.00)A.B.C.D.E.(4).不采用 ELISA间接法检测 IgM型抗 HBc抗体,是因为 A.ELISA间接法灵敏度低 B.不能纯化 HBcAg C.血清中 IgG

    13、抗体干扰 IgM的测定 D.血清中 IgM型抗 HBc抗体浓度过高 E.避免带现象的发生(分数:2.00)A.B.C.D.E.(5).ELISA捕获法又称为 A.反向间接法 B.反向竞争法 C.竞争抑制试验 D.双抗体夹心法 E.双位点夹心法(分数:2.00)A.B.C.D.E.(6).如果标本离心不充分,存在纤维蛋白,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降(分数:2.00)A.B.C.D.E.(7).如果标本严重溶血,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降(分数:2.00)A.B.C.D.E.(8).如果

    14、标本中存在 NaN3,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降(分数:2.00)A.B.C.D.E.患者男性,17 岁。因发热、头痛 3天入院,查体 T 40,BP 70/30mmHg,意识不清,昏迷,躯干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点,大小 12cm,脾肋下1cm,WBC:1810 9/L,中性粒细胞分类 78%,血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分数:4.00)(1).请问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2.00)A.B.C.D.E.(2).该病治疗上首选抗生素为 A.青霉素 B

    15、.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亚胺培南(分数:2.00)A.B.C.D.E.患者男性,36 岁。5 年前发现 HBsAg(+),近 2年数次出现 ALT增高,经治疗可恢复。近 2个月来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 420 U/L,STB 20mol/L,HBsAg(+)。(分数:4.00)(1).诊断考虑为 A.慢性乙型肝炎 B.急性黄疸性肝炎 C.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慢性重型肝炎(分数:2.00)A.B.C.D.E.(2).下列哪一项指标证明抗病毒治疗有效 A.HBeAg(-),HBV-DNA(+) B.HBeA

    16、g(-),HBV-DNA(-) C.HBeAg(+),HBV-DNA(-) D.HBsAg(+),抗 HBe(+) E.HBsAg(+),抗 HBc(+)(分数:2.00)A.B.C.D.E.患者男性,27 岁。近 3个月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十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 10kg,3 年前在国外因手术输血 400ml,术后无特殊。(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淋巴瘤 D.艾滋病 E.克罗恩病(分数:2.00)A.B.C.D.E.(2).要明确诊断首先应检查 A.PPD试验 B.骨髓穿刺 C.抗 HIV抗

    17、体及 CD4+淋巴细胞计数 D.血浓缩找恶性细胞 E.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分数:2.00)A.B.C.D.E.(3).如病程中出现咳嗽气促,发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应首先考虑 A.军团菌 B.卡氏肺孢菌性肺炎 C.心功能不全 D.间质性肺炎 E.粟粒性肺结核(分数:2.00)A.B.C.D.E.患者男性,65 岁。腰痛入院,血红蛋白 60g/L,尿蛋白 2g/L,本-周蛋白(+)。(分数:4.00)(1).其尿蛋白尿类型为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组织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分泌性蛋白尿(分数:2.00)A.B.C.D.E.(2).这种尿蛋白常出现在 A.多发性骨髓

    18、瘤 B.慢性肾衰竭 C.重链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肾小球肾炎(分数:2.00)A.B.C.D.E.三、B/B(总题数:2,分数:12.00)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空泡变性 B.卡波环 C.Russell小体 D.中毒颗粒 E.棒状小体(分数:4.00)(1).见于浆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分数:2.00)A.B.C.D.E.(2).见于红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分数:2.00)A.B.C.D.E. A.禁饮尿渗透压600mOsm/(kgH

    19、2O) B.禁饮尿渗透压为 300mOsm/(kgH2O) C.一次陛尿渗透压450mOsm/(kgH 2O) D.一次性尿渗透压350mOsm/(kgH 2O) E.禁饮尿渗透压为 6001000mOsm/(kgH 2O)(分数:8.00)(1).等渗尿(分数:2.00)A.B.C.D.E.(2).肾前性少尿(分数:2.00)A.B.C.D.E.(3).肾小管坏死(分数:2.00)A.B.C.D.E.(4).正常肾浓缩功能(分数:2.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24,分数:48.0

    20、0)1.将乳糜血浆放置 4环境中过夜,次晨观察仍是均匀混浊,说明下列何种脂蛋白增多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E.乳糜微粒及低密度脂蛋白(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外观上外源性的 TG和内源性的 TG的区别。若是 4环境中过夜液面有奶油盖,则是外源性的 CM。2.某患者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为:甘油三酯 3.78mmol/L(335mg/dl),总胆固醇 4.91mmol/L(190mg/dl),前 -脂蛋白增高,-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为 A.型高脂蛋白血症 B.型高脂蛋白血症

    21、C.型高脂蛋白血症 D.型高脂蛋白血症 E.非空腹血标本(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按上述是 VLDL(前 -脂蛋白)升高,应是型高脂蛋白血症。3.某化验室收到一个血标本作脂蛋白分型并获得下列结果:血清外观混浊,4过夜后血清外观混浊,液面有奶油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增高,电泳后呈现乳糜微粒区带。则诊断属于 A.型高脂蛋白血症 B.型高脂蛋白血症 C.型高脂蛋白血症 D.型高脂蛋白血症 E.型高脂蛋白血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按上述分析,是外源性的 TG和 VLDL升高,所以是型高脂蛋白血症。4.某患者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结果:Na +=14

    22、0mmol/L,K +=3.0mmol/L,Cl -=87mmol/L,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pH 增高,考虑碱中毒;PCO 2下降考虑存在呼吸性碱中毒;根据呼吸性碱中毒预计代偿公式计算预计*:24-(40-30)0.22.5(急性)或 24-(40-30)0.52.5(慢性),均小于实际*(28mmol/L),提示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5.血浆阴离子间隙降低见于 A.乳酸性酸中毒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严重低血氧、休克 D.高 Cl-性代谢性碱中毒 E.肾功能不全性酸中毒(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AG=Na +-(*+Cl-),乳

    23、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氧、休克及肾功能不全性酸中毒都导致机体内固定酸增加,使血浆*下降,AG 升高;高 Cl-性代谢性碱中毒时 AG降低。6.以下关于血气分析质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控物平衡至室温后,再用力振摇 23 分钟才能开瓶使用 B.开启安瓿后,应立即注入仪器中检测 C.质控数据如偏离参考范围,应检查原因 D.过期的质控物不能使用 E.质控品中的分析物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受温度影响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温度影响 CO2、O 2等气体的溶解度,进而影响 pH值。7.不参与维持血液 pH平衡的是 A.血液的缓冲系统调节 B.肺对 CO2排出

    24、的调节 C.肾脏对酸碱物质排出的调节 D.神经系统的调节 E.每日饮水量、尿和排汗量的调节(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肾、肺及血液的缓冲系统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神经系统通过对呼吸功能等的调节也参与维持血液 pH平衡(例如代谢性酸中毒时 PCO2升高,使呼吸中枢兴奋,排出更多 CO2),饮水、尿液及排汗可能影响晶体渗透压,但对血液 pH无影响。8.下列检查哪组指标的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相符A 下降,伴有K +升高,Cl -相对升高B 下降,伴有K +下降,Cl -相对下降C 升高,伴有K +降低,Cl -相对升高D 升高,伴有K +升高,Cl -相对升高E (分数:2

    25、.00)A. B.C.D.E.解析:解析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原发性*缺乏引起;酸中毒时,细胞内外 H+-K+交换,细胞内 K+进入细胞外,细胞外K +升高;Cl -可以正常(AG 增加型)或相对升高(AG 正常型)。9.肾病综合征时血浆蛋白质浓度不降低的是 A.清蛋白 B.铜蓝蛋白 C. 2巨球蛋白 D.前清蛋白 E. 1酸性糖蛋白(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肾病综合征时中分子量及高分子量蛋白质均可经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丢失,但 2巨球蛋白分子量极大(715kD),在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情况下也不能滤过,通常尿中出现 2巨球蛋白表明泌尿道有出血现象(肾后性血尿)。10.

    26、下列疾病均可见血尿酸增高,但除外 A.痛风 B.肾功能损害 C.白血病 D.恶性肿瘤 E.肝硬化(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尿酸是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主要在肝脏产生。血尿酸增高多由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障碍引起的,最终可导致痛风。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时尿酸生成增多,肾功能损害尿酸排泄减少。以上均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肝硬化时尿酸生成减少。11.下列原因可造成血尿素含量增高,但不包括 A.急性黄色肝萎缩 B.休克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泌尿道严重梗阻 E.剧烈呕吐或腹泻(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尿素为体内蛋白质的终末小分子代谢产物,尿素主要在

    27、肝脏合成,通过肾脏排出。血容量不足,会影响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并且血容量不足可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原尿中尿素重吸收,显著升高血尿素。休克(肾脏灌注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泌尿道严重梗阻,导致尿素经肾脏滤过减少或排出受阻,血尿素含量增高;剧烈呕吐或腹泻使血容量减少,造成血尿素含量增高;急性黄色肝萎缩肝功能受损,尿素的合成减少。12.下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除外 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B.急性传染病 C.上消化道出血 D.大面积烧伤 E.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及急性传染病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尿素氮合成增加

    28、;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性升高,以上几种情况均只有血清尿素氮浓度增高而肌酐不增高。慢性肾衰竭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升高。13.脲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时,加脲酶后尿素水解首先产生 A.氨和谷氨酸 B.谷氨酸及 CO2 C.CO2及氨 D.谷氨酸 E.硫酸铵(分数:2.00)A.B.C. D.E.解析:14.患者男性,62 岁。10 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最有可能还是异常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CK-MB D.ALT E.LD(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LD 半寿期较长,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 610 天才恢

    29、复正常。AST、CK 和 CK-MB在 3、4 天内即恢复正常,ALT 不是心肌损伤标志物。15.凯氏定氮法是根据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的多少来计算蛋白浓度 A.10% B.12% C.14% D.16% E.18%(分数:2.00)A.B.C.D. E.解析:16.偶联过氧化物酶(POD)作为工具酶的反应中,如显色底物为 4-氨基安替比林(4-AAP),最后呈色为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棕色(分数:2.00)A.B.C. D.E.解析:17.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 80%时,S 等于 A.0.5km B.1km C.2km D.3km E.4km(分数:2.00)A.B.C

    30、.D.E. 解析:18.下列试验项目多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的是 A.转氨酶 B.载脂蛋白 C.胆固醇 D.白蛋白 E.总胆汁酸(分数:2.00)A.B. C.D.E.解析:19.A、B 两种物质,A 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于 B,进行洗脱时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A物质 B.B物质 C.同时洗脱 D.都不被洗脱 E.洗脱速度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分数:2.00)A. B.C.D.E.解析:20.因变质的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 A.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B.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C.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D.工作曲线制备误差 E.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分数:2.00)A.B. C.D.E.解析

    31、:21.患者女性,40 岁。拟诊为 Addison病,静脉注射 CRH 1g/kg 后测定血浆中 ACTH和皮质醇,支持该诊断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A.血浆 ACTH和皮质醇增高 B.血浆 ACTH不变,而皮质醇增高 C.血浆 ACTH增高,而皮质醇不变 D.血浆 ACTH增高,而皮质醇降低 E.血浆 ACTH和皮质醇不发生改变(分数:2.00)A.B.C. D.E.解析:22.自动分析仪的反应温度一般选为 A.20 B.25 C.30 D.35 E.37(分数:2.00)A.B.C.D.E. 解析:23.近 3个月来,某实验室测定某批号质控品 AKP的均值分别是:210,200,190,这种结果

    32、说明 A.无法判断 B.质控血清稳定,仪器不稳定 C.质控血清变质,仪器不稳定 D.质控血清变质,仪器稳定 E.质控血清稳定,仪器稳定(分数:2.00)A.B.C.D. E.解析:24.Mosenthal test(莫氏试验)的参考值,下列错误的是 A.24小时尿量为 10002000ml B.日间和夜间尿量之比2:1 C.夜间尿比重1.020 D.夜间尿量750ml E.尿比重的最高和最低之差应0.009(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莫氏试验也称昼夜尿比重试验,参考值为夜间尿量应750ml,日间尿比重因饮水量而有变异,可波动在 1.0021.020 以上,其他都是正确的

    33、。二、B/B(总题数:6,分数:40.00)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患者女性,40 岁。近半年来消瘦、多汗。查体:甲状腺轻度肿大,心率 100次/分,脾大平肚脐,质地坚实,无压痛。白细胞 50109/L,骨髓 Ph染色体(+)。(分数:6.00)(1).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甲亢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肝硬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白细胞明显增高,骨髓 Ph染色体(+),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上述患

    34、者其骨髓象最可能为 A.骨髓增生减低,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 B.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出现核左移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占 95%,以中、晚幼粒为主 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占 90%,以幼淋巴细胞为主 E.骨髓增生活跃,各细胞系形态及比例正常(分数:2.00)A.B.C. D.E.解析:(3).上述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最可能为 A.明显增加 B.增加 C.正常 D.轻度减低 E.明显减低(分数:2.00)A.B.C.D.E. 解析:ELISA捕获法检测 IgM型抗 HBc抗体。(分数:16.00)(1).固相包被的物质是 A.HBcAg B.鼠抗人免疫球蛋白

    35、 IgM抗体 C.抗 HBc抗体 D.抗免疫球蛋白的 链抗体 E.抗免疫球蛋白的 链抗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捕获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的检测。先将针对 IgM的第二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用以结合样品中的所有 IgM,洗涤除去 IgG等无关的物质,然后加入特异性抗原与待检 IgM结合,再加入抗原特异的酶标抗体,最后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即可对样品中待检IgM是否存在及其含量进行测定。(2).酶标记物是 A.酶标记的鼠抗人 IgG抗体 B.酶标记的鼠抗 HBc抗体 C.酶标记的 HBcAg D.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E.酶

    36、标记的羊抗鼠 IgG抗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捕获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的检测。先将针对 IgM的第二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用以结合样品中的所有 IgM,洗涤除去 IgG等无关的物质,然后加入特异性抗原与待检 IgM结合,再加入抗原特异的酶标抗体,最后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即可对样品中待检IgM是否存在及其含量进行测定。故酶标记物是酶标记的鼠抗 HBc抗体。(3).如果 IgM型抗 HBc抗体阳性,则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的复合物为 A.HBcAg-抗 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B.鼠抗人 IgM抗体-IgM-HBc

    37、Ag-酶标记的鼠抗 HBc抗体 C.鼠抗人 IgG抗体-IgG-HBcAg-酶标记的鼠抗人 IgM抗体 D.鼠抗人 Igm抗体-IgM-酶标记的 HBcAg E.HBcAg-抗 HBc抗体-酶标记的鼠抗人 IgG抗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捕获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的检测。先将针对 IgM的第二抗体连接与固相载体,用以结合样品中的所有 IgM,洗涤除去 IgG等无关的物质,然后加入特异性抗原与待检 IgM结合,再加入抗原特异的酶标抗体,最后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即可对样品中待检IgM是否存在及其含量进行测定。(4).不采用 E

    38、LISA间接法检测 IgM型抗 HBc抗体,是因为 A.ELISA间接法灵敏度低 B.不能纯化 HBcAg C.血清中 IgG抗体干扰 IgM的测定 D.血清中 IgM型抗 HBc抗体浓度过高 E.避免带现象的发生(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捕获法也称反向间接法,可以消除待检类型抗体以外的其他物质对检测的干扰。(5).ELISA捕获法又称为 A.反向间接法 B.反向竞争法 C.竞争抑制试验 D.双抗体夹心法 E.双位点夹心法(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捕获法也称反向间接法,可以消除待检类型抗体以外的其他物质对检测的干扰。(6).如果标本离心不充分

    39、,存在纤维蛋白,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降(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标本离心不充分存在纤维蛋白,利用 ELISA原理检测时会因为交联使洗涤不完全,出现假阳性。(7).如果标本严重溶血,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降(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标本严重溶血,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相似,故可导致假阳性。(8).如果标本中存在 NaN3,可能会导致 A.假阴性 B.假阳性 C.灵敏度增加 D.特异性增加 E.临界值下

    40、降(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NaN 3破坏 HRP的结构与活性。患者男性,17 岁。因发热、头痛 3天入院,查体 T 40,BP 70/30mmHg,意识不清,昏迷,躯干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点,大小 12cm,脾肋下1cm,WBC:1810 9/L,中性粒细胞分类 78%,血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分数:4.00)(1).请问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脑膜炎奈瑟菌微生物特性,流感嗜血杆菌为 G-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41、菌为 G+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 G-杆菌,只有脑膜炎奈瑟菌为 G-双球菌。(2).该病治疗上首选抗生素为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亚胺培南(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治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患者男性,36 岁。5 年前发现 HBsAg(+),近 2年数次出现 ALT增高,经治疗可恢复。近 2个月来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 420 U/L,STB 20mol/L,HBsAg(+)。(分数:4.00)(1).诊断考虑为 A.慢性乙型肝炎 B.急性黄疸性肝炎 C.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42、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慢性重型肝炎(分数:2.00)A. B.C.D.E.解析:(2).下列哪一项指标证明抗病毒治疗有效 A.HBeAg(-),HBV-DNA(+) B.HBeAg(-),HBV-DNA(-) C.HBeAg(+),HBV-DNA(-) D.HBsAg(+),抗 HBe(+) E.HBsAg(+),抗 HBc(+)(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急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 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为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V-DNA 转阴或明显减少为治疗有效。患者男性,27 岁。近 3个月出现颈部、腋下淋

    43、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十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 10kg,3 年前在国外因手术输血 400ml,术后无特殊。(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淋巴瘤 D.艾滋病 E.克罗恩病(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艾滋病的临床特点,结合题目临床特点如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考虑为艾滋病。(2).要明确诊断首先应检查 A.PPD试验 B.骨髓穿刺 C.抗 HIV抗体及 CD4+淋巴细胞计数 D.血浓缩找恶性细胞 E.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艾滋病的诊

    44、断依据,其实验室筛查主要依靠抗 HIV抗体及 CD4+淋巴细胞计数。(3).如病程中出现咳嗽气促,发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应首先考虑 A.军团菌 B.卡氏肺孢菌性肺炎 C.心功能不全 D.间质性肺炎 E.粟粒性肺结核(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艾滋病的并发症,题中提示肺部出现异常,并发感染以卡氏肺孢虫病为主。患者男性,65 岁。腰痛入院,血红蛋白 60g/L,尿蛋白 2g/L,本-周蛋白(+)。(分数:4.00)(1).其尿蛋白尿类型为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组织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分泌性蛋白尿(分数:2.00)A.B.C.

    45、D. E.解析:(2).这种尿蛋白常出现在 A.多发性骨髓瘤 B.慢性肾衰竭 C.重链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肾小球肾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溢出性蛋白尿是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以中、小分子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如游离轻链),经肾小球滤过后,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最大重吸收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如本周蛋白尿),本周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三、B/B(总题数:2,分数:12.00)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空泡变性 B.卡波环 C.Russell小体 D.中毒颗粒 E.棒状小体(分数:4.00)(1).见于浆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分数:2.00)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