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39231       资源大小:8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凝血酶原由凝血酶水解激活B.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D.凝血酶激活血小板E.以上都是2.红细胞造血功能障碍引起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DNA合成障碍B.再生障碍性贫血C.纯红细胞再障D.骨髓病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3.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是(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ITPD.MM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贫血伴黄疸,网织红细胞 5%以上,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

    2、.00)A.脾功能亢进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溶血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5.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可出现下列哪种管型(分数:2.00)A.红细胞管型B.白细胞管型C.透明管型D.蜡样管型E.颗粒管型6.下列疾病 CSF氯化物浓度有显著变化的是(分数:2.00)A.病毒性脑炎B.脑出血C.脊髓灰质炎D.结核性脑膜炎E.化脓性脑膜炎7.测定尿糖定量,应加入哪种防腐剂(分数:2.00)A.甲醛B.甲苯C.稀盐酸D.浓盐酸E.硫酸8.碱性混浊尿加热加酸产生气泡可能是(分数:2.00)A.碳酸盐B.无定型磷酸盐C.三联磷酸盐D.尿酸胺E.以上都不是9.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分数

    3、:2.00)A.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B.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C.结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是泌尿系感染D.标本放置过久可致假阳性E.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硝酸盐氧化酶有关10.常规血栓止血试验包括(分数:2.00)A.PLT计数B.PTC.APTTD.FDPE.以上都是11.APTT缩短见于(分数:2.00)A.血友病 AB.血友病 BC.因子缺乏D.DICE.血栓性疾病12.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呈靶形,下列最有可能的是(分数:2.00)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巨幼细胞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脾切除术后E.溶血性贫血13.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中,特别有助于对渗出液诊断的是(分

    4、数:2.00)A.比密测定B.蛋白质定量C.葡萄糖定量D.氯化物定量E.胆固醇定量14.下列疾病中,血小板不减少的是(分数:2.00)A.ITPB.脾功能亢进C.再障D.DIC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5.患者男性 28岁,因腿疼三个月,皮肤瘀斑一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可在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胸骨下端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胫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46.210 9 /L,RBC 2.8510 12 /L,PLT 5510 9 /L;外周血中小粒细胞90%,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染色偏蓝。POX3%阳性,PAS 阳性,呈均匀红色,NAP 积分为零。此患者最可能是(分数:2.

    5、00)A.急性髓系白血病 M1B.急性髓系白血病 M2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多毛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6.某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T 正常,APTT 延长,APTT 延长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而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此结果提示患者是(分数:2.00)A.血友病甲B.血友病乙C.因子缺乏症D.维生素 K缺乏症E.血管性血友病17.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分数:2.00)A.抗人球蛋白试验B.酸溶血试验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骨髓铁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18.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最易发生在人体的(分数:2.00)A.头部B.颈部C.造血器官D腋E.胸部

    6、19.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瘤细胞的类型不包括(分数:2.00)A.淋巴细胞型B.组织细胞型C.混合细胞型D.未分化细胞型E.幼稚细胞型2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分数:2.00)A.血常规检查B.骨髓活检C.骨髓细胞学检查D.细胞遗传学检查E.以上均不正确21.诊断骨髓纤维化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常规B.骨髓病理学检查C.骨髓细胞学检查D.细胞化学检查E.体格诊断22.FAB对 MDS的分型不包括(分数:2.00)A.RAB.RASC.RAEBD.RAEB-TE.AMML23.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应选用下述何组作筛选性检查(分数:2.00)A.毛

    7、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B.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D.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E.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2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因素均可使凝血时间延长(分数:2.00)A.凝血酶生成障碍B.抗凝物质增加C.维生素 K缺乏D.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E.纤维蛋白原减少25.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因使用不当而不能起到抗凝作用(分数:2.00)A.109mmol/L枸橼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B.0.01mol/L草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C.50U的肝素钠与 5ml血液混匀D.7.5mgEDTAK

    8、2与 5ml血液混匀E.ACD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26.瀑布学说中凝血共同途径的终点是哪一项说的是对的(分数:2.00)A.X因子被激活B.凝血活酶形成C.凝血酶形成D.纤维蛋白生成E.因子被激活27.男性,24 岁。头昏、乏力 2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肝肋下 2cm,脾未及,血红蛋白 80g/L,白细胞3.510 9 /L,中性粒细胞 45%,淋巴细胞 50%,血小板 5010 9 /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应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尿28.患者,女性

    9、,因尿路感染曾反复多次用抗生素治疗,近几天来高热不退,齿龈及皮下出血,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 1.810 12 /L,白细胞 1.910 9 /L,中性 20%,淋巴 78%,单核 2%,血小板 2510 9 /L,网织红细胞 0.2%,骨髓增生明显减低,粒红两系均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 65%,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难见,本病可能是(分数:2.00)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粒细胞缺乏症C.感染性贫血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9.患儿,女,10 岁。齿龈出血,伴头晕、心悸 1年。两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 2.1310 12 /L,白细胞

    10、3.110 9 /L,中性粒细胞 0.57,淋巴细胞 0.43,血小板3810 9 /L,网织红细胞 0.05,红细胞平均体积 82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30g/L,骨髓检查发现呈增生不良性贫血,有核细胞减少,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再生障碍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30.某患儿,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查血象,WBC 2.010 9 /L,PLT 4010 9 /L,Hb 70g/L,并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及血尿酸增高。最可

    11、能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血友病E.过敏性紫癜31.抗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分数:2.00)A.扩张支气管B.抑制胆碱能神经C.抑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D.抑制呼吸中枢E.产生 IgG,阻止 IgE与抗原结合32.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检测方法为(分数:2.00)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C.荧光酶免疫测定D.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E.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33.患儿,5 岁。有结核病人接触史,欲作 OT试验,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OT试验阳性可肯定有结核病B.凡是 OT试验阴性可除外结

    12、核病C.卡介苗接种成功 OT试验呈强阳性D.粟粒性肺结核 OT试验可呈阴性E.初次感染结核菌 2周,OT 试验呈阳性34.患儿,4 岁。因长期低热、咳嗽,疑结核病。“OT”试验 1:2000 为“+”,其临床意义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00)A.曾接种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B.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现已治愈D.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E.可能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但应结合 X线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综合分析35.检测 B细胞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分数:2.00)A.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B.抗 B细胞抗体检测C.血清 Ig量测定D.血清 C3含量测定E.皮肤迟发型超敏

    13、反应36.型超敏反应又称(分数:2.00)A.速发型超敏反应B.迟发型超敏反应C.细胞毒型变态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E.Arthus反应37.患儿,男,8 岁。因发热、咳嗽、气促 10天来诊,查体:两肺可闻及散在中细湿啰音,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关于该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会减弱B.中性粒细胞无趋化功能C.中性粒细胞酶代谢功能显著降低D.中性粒细胞 NBT试验阳性率无变化E.中性粒细胞 NBT试验阳性率显著升高38.对过敏性鼻炎诊断价值最大的试验是(分数:2.00)A.皮肤试验B.抗球蛋白检测C.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D.血清总

    14、IgE测定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39.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荧光图谱不包括(分数:2.00)A.周边型B.均质型C.斑点型D.核仁型E.核孔型40.抗核抗体(分数:2.00)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抗体B.其类型主要是 IgAC.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D.ELISA为抗核抗体检测的最佳方法E.抗核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41.患儿,15 岁,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异食癖,生长迟缓,临床诊断为营养性侏儒症,原发性男性不育症,其缺(分数:2.00)A铅B锌C镉D铝E砷42.患者,女,20 岁,主诉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餐后上腹部隐痛、呕吐。体格检查:腹软,肝大,巩膜黄染,扁桃体轻度炎症

    15、。化验检查如下:总胆红素 42mol/L,直接胆红素 27mol/L,ALP 196U/L,ALT 1790U/L,LDH286U/L,AST 1460U/L,GGT、80U/L。该患者可能为(分数:2.00)A.梗阻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溶血性黄疸D.急性胆囊炎E.吗啡中毒43.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pH 7.40,PaCO 2 67mmHg, (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酸合并代碱D.呼酸合并代酸E.以上均不正确44.患者,男,58 岁,10 天前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最有可能异常的血清酶是(分数:2.00)A.ALTB.ASTC.CK-MBD.CKE

    16、.LDH45.患者,男,51 岁,胸痛发作 24小时,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和 20年吸烟史,心电图显示 ST段抬高,查血清 AST 256U/L,LDH 4640U/L,CK 1560U/L,CK-MB 18U/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急性肾衰竭B.急性心肌梗死C.肝硬化D.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竭E.骨骼肌疾病46.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特点是(分数:2.00)A.ABB.ABSBC.BE正值增大D.PaCO2E.BB47.下列哪项不是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表现(分数:2.00)A.血糖极高,33.6mmol/LB.代谢性酸中毒C.脱水D.多发于年龄

    17、50 岁以上的老人E.渗透压升高48.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分数:2.00)A.痛风B.肾功能损害C.白血病D.恶性肿瘤E.肝硬化49.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分数:2.00)A.UDHB.CKC.ALPD.ACPE.ALT50.可用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试验是(分数:2.00)A.FSHB.生长激素C.T3、T4D.VMAE.血皮质醇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凝血酶原由凝血酶水解激活B.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D.凝血酶激活

    18、血小板E.以上都是 解析:2.红细胞造血功能障碍引起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DNA合成障碍 B.再生障碍性贫血C.纯红细胞再障D.骨髓病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解析:3.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是(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ITPD.MM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解析:4.贫血伴黄疸,网织红细胞 5%以上,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脾功能亢进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溶血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解析:5.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可出现下列哪种管型(分数:2.00)A.红细胞管型B.白细胞管型C.透明管型 D.蜡样管型E.颗粒管型解析:6

    19、.下列疾病 CSF氯化物浓度有显著变化的是(分数:2.00)A.病毒性脑炎B.脑出血C.脊髓灰质炎D.结核性脑膜炎 E.化脓性脑膜炎解析:7.测定尿糖定量,应加入哪种防腐剂(分数:2.00)A.甲醛B.甲苯 C.稀盐酸D.浓盐酸E.硫酸解析:8.碱性混浊尿加热加酸产生气泡可能是(分数:2.00)A.碳酸盐 B.无定型磷酸盐C.三联磷酸盐D.尿酸胺E.以上都不是解析:9.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B.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C.结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是泌尿系感染D.标本放置过久可致假阳性E.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硝酸盐氧化酶有关

    20、解析:10.常规血栓止血试验包括(分数:2.00)A.PLT计数B.PTC.APTTD.FDPE.以上都是 解析:11.APTT缩短见于(分数:2.00)A.血友病 AB.血友病 BC.因子缺乏D.DICE.血栓性疾病 解析:解析 血栓性疾病时,体内存在大量促凝物质,使 APTT缩短。12.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呈靶形,下列最有可能的是(分数:2.00)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巨幼细胞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脾切除术后E.溶血性贫血解析:解析 靶形红细胞可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易见到。13.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中,特别有助于对渗出液诊断的是(分数:2.00

    21、)A.比密测定B.蛋白质定量 C.葡萄糖定量D.氯化物定量E.胆固醇定量解析:解析 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在细菌作用下,血管通透眭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甚至球蛋白等都能透过血管壁渗出,当渗出蛋白含量大于 30g/L时,可助于渗出液的诊断。14.下列疾病中,血小板不减少的是(分数:2.00)A.ITPB.脾功能亢进C.再障D.DIC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解析:15.患者男性 28岁,因腿疼三个月,皮肤瘀斑一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可在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胸骨下端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胫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46.210 9 /L,RBC 2.8510 12

    22、/L,PLT 5510 9 /L;外周血中小粒细胞90%,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染色偏蓝。POX3%阳性,PAS 阳性,呈均匀红色,NAP 积分为零。此患者最可能是(分数:2.00)A.急性髓系白血病 M1 B.急性髓系白血病 M2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多毛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解析:解析 M1 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外周血和骨髓中均可见大量小原粒细胞。这类细胞形态特点是胞体小,与淋巴细胞相似,胞核圆;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较正常原粒细胞密集,核仁 12 个,有伪足。细胞化学染色 POX与 SBB至少有 3%原粒细胞阳性,-NBE 阴性。16.某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T 正常,

    23、APTT 延长,APTT 延长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而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此结果提示患者是(分数:2.00)A.血友病甲 B.血友病乙C.因子缺乏症D.维生素 K缺乏症E.血管性血友病解析:解析 新鲜血清中含有因子、,硫酸钡吸附血浆中含因子、延长的 APTT能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说明可能缺乏因子、,但不被新鲜血清纠正,说明缺乏的正是因子,属于血友病甲。17.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分数:2.00)A.抗人球蛋白试验B.酸溶血试验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骨髓铁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都可表现全血细胞减少,但是后者

    24、是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酸溶血试验加以鉴别,前者阴性后者阳性。18.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最易发生在人体的(分数:2.00)A.头部B.颈部 C.造血器官D腋E.胸部解析:19.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瘤细胞的类型不包括(分数:2.00)A.淋巴细胞型B.组织细胞型C.混合细胞型D.未分化细胞型E.幼稚细胞型 解析:解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瘤细胞的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型(其中包括分化良好型和分化不良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未分化细胞型,而不包括幼稚细胞型。2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分数:2.00)A.血常规检查B.骨髓活检C.骨髓细胞学检查 D.细胞遗传学检查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2

    25、1.诊断骨髓纤维化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常规B.骨髓病理学检查 C.骨髓细胞学检查D.细胞化学检查E.体格诊断解析:22.FAB对 MDS的分型不包括(分数:2.00)A.RAB.RASC.RAEBD.RAEB-TE.AMML 解析:23.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应选用下述何组作筛选性检查(分数:2.00)A.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B.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D.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E.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解析:解析 束臂试验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当毛细血管

    26、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存在缺陷,或体内维生素 C及 P缺乏,或血管受到理化、微生物因素损害时,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其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新出血点增加,因而出现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时间:这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常用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有无止血能力。2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因素均可使凝血时间延长(分数:2.00)A.凝血酶生成障碍B.抗凝物质增加C.维生素 K缺乏D.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E.纤维蛋白原减少解析:解析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 K缺乏等;纤溶蛋

    27、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或因子抗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肝素治疗时等。纤维蛋白原应该减少。25.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因使用不当而不能起到抗凝作用(分数:2.00)A.109mmol/L枸橼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B.0.01mol/L草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 C.50U的肝素钠与 5ml血液混匀D.7.5mgEDTAK2与 5ml血液混匀E.ACD溶液与血液按 1:9比例混匀解析:解析 草酸盐通常用 0.1mol/L浓度,与血液按 1:9比例使用,0.01mol/L 的浓度太低了,达不到抗凝的效果。

    28、26.瀑布学说中凝血共同途径的终点是哪一项说的是对的(分数:2.00)A.X因子被激活B.凝血活酶形成C.凝血酶形成D.纤维蛋白生成 E.因子被激活解析:解析 瀑布学说,凝血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过程,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前一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该过程分为三条途径或两个系统,具体为三个阶段,即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或内源凝血系统和外源凝血系统,根据不同起因内源凝血途径及外源凝血途径参与了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生成,两个系统共同途径完成了第二阶段凝血酶生成和第三阶段纤维蛋白生成。27.男性,24 岁。头昏、乏力 2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肝肋下 2cm,脾未及,血红蛋白 80

    29、g/L,白细胞3.510 9 /L,中性粒细胞 45%,淋巴细胞 50%,血小板 5010 9 /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应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尿解析:解析 血象符合三系均降低,骨髓象也符合再障特点。28.患者,女性,因尿路感染曾反复多次用抗生素治疗,近几天来高热不退,齿龈及皮下出血,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 1.810 12 /L,白细胞 1.910 9 /L,中性 20%,淋巴 78%,单核 2%,血小板 2510 9 /L,网织红细胞 0.2%,骨

    30、髓增生明显减低,粒红两系均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 65%,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难见,本病可能是(分数:2.00)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粒细胞缺乏症C.感染性贫血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解析:29.患儿,女,10 岁。齿龈出血,伴头晕、心悸 1年。两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 2.1310 12 /L,白细胞 3.110 9 /L,中性粒细胞 0.57,淋巴细胞 0.43,血小板3810 9 /L,网织红细胞 0.05,红细胞平均体积 82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30g/L,骨髓检查发现呈增生不良性贫血,有核细胞减少,粒系及红系减少,

    31、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 本例外周血三系血细胞均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骨髓象呈增生不良性贫血特征。有核细胞减少,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故符合再障的诊断。急性白血病一般起病较急骤,症状较严重,骨髓有核细胞大多显著增生,白血病细胞比例增高,外周血也可出现幼稚细胞,与本例不符。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分别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细胞性

    32、贫血。但本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属正细胞正色素性。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均可伴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但一般均为轻度减少,两者的骨髓象均为增生性贫血的特征,有核细胞增多,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均增生,尤以红系增生为活跃,并均可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D、E 均与本病不符,而且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更可排除缺铁性贫血。ITP 骨髓象也呈增生性,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均增生活跃,而本例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均减少,据此即可排除此病。30.某患儿,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查血象,WBC 2.010 9 /L,PLT 4010 9 /L,Hb 70g/L,并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骨

    33、压痛及血尿酸增高。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血友病E.过敏性紫癜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虽可增多或减少,但均有质的改变,伴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外周血三系均减少。临床上两者均有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急性白血病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致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还有另一特有症状是胸骨压痛,主要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过度增生,以及在骨膜下的浸润和炎症反应所致;再障则因淋巴组织萎缩,通常肝、脾和淋巴结均不肿大,且无胸骨压痛。急性白血病经常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而且由于化学治疗杀灭大量白血病细胞,核蛋白转化率增加,致嘌呤分

    34、解产物尿酸在血中浓度增高,尿中尿酸排泄增加。而 ITP、血友病及过敏性紫癜均无上述临床特征。31.抗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分数:2.00)A.扩张支气管B.抑制胆碱能神经C.抑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D.抑制呼吸中枢E.产生 IgG,阻止 IgE与抗原结合 解析:解析 抗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产生 IgG,阻止 IgE与抗原结合。32.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检测方法为(分数:2.00)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C.荧光酶免疫测定D.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E.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解析:解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利用荧光寿命较长的镧系元素,延长荧光测量时

    35、间,待寿命短的自然本底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行测定,从而有效地消除非特异性荧光。33.患儿,5 岁。有结核病人接触史,欲作 OT试验,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OT试验阳性可肯定有结核病B.凡是 OT试验阴性可除外结核病C.卡介苗接种成功 OT试验呈强阳性D.粟粒性肺结核 OT试验可呈阴性 E.初次感染结核菌 2周,OT 试验呈阳性解析:解析 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阳性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一定患病。3 岁以下强阳性反应提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必须治疗。成人如用 1/100000.1ml(1结素单位)皮试呈强阳性,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阴性提示未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感染

    36、在 48 周内机体变态反应尚未充分建立;如无反应,可一周后再用 5结素单位皮试(产生结素增强效应),若仍为阴性,则大多数可除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艾滋病等)、营养不良、麻疹、百日咳、各种危重病人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者和老年人,常为阴性;严重结核病亦可为阴性。34.患儿,4 岁。因长期低热、咳嗽,疑结核病。“OT”试验 1:2000 为“+”,其临床意义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00)A.曾接种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B.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现已治愈D.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E.可能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但应结合 X线检

    37、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综合分析 解析:解析 根据患儿的症状及 OT试验结果怀疑可能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但应结合 X线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综合分析。35.检测 B细胞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分数:2.00)A.B细胞分化抗原检测B.抗 B细胞抗体检测C.血清 Ig量测定 D.血清 C3含量测定E.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解析:解析 B 细胞的免疫功能之一是产生抗体,所以检测 B细胞的功能最常见的试验为血清免疫球蛋白量的测定。36.型超敏反应又称(分数:2.00)A.速发型超敏反应B.迟发型超敏反应C.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D.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E.Arthus反应解析:解析 自身组织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

    38、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 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为细胞毒性超敏反应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37.患儿,男,8 岁。因发热、咳嗽、气促 10天来诊,查体:两肺可闻及散在中细湿啰音,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关于该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会减弱B.中性粒细胞无趋化功能C.中性粒细胞酶代谢功能显著降低D.中性粒细胞 NBT试验阳性率无变化E.中性粒细胞 NBT试验阳性率显著升高 解析:解析 NBT 试验为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本法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38.对过敏性鼻炎诊断价值最

    39、大的试验是(分数:2.00)A.皮肤试验 B.抗球蛋白检测C.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D.血清总 IgE测定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解析:解析 过敏性鼻炎属于型变态反应,常用过敏原皮肤试验来诊断。39.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荧光图谱不包括(分数:2.00)A.周边型B.均质型C.斑点型D.核仁型E.核孔型 解析:解析 常见 ANA的荧光图形包括均质型、斑点型、周边型、核膜型、核仁型和着丝点型,无核孔型。40.抗核抗体(分数:2.00)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抗体B.其类型主要是 IgAC.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D.ELISA为抗核抗体检测的最佳方法E.抗核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 解析:解

    40、析 抗核抗体的类型主要是 IgG,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常用间接免疫光法进行检测,抗核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41.患儿,15 岁,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异食癖,生长迟缓,临床诊断为营养性侏儒症,原发性男性不育症,其缺(分数:2.00)A铅B锌 C镉D铝E砷解析:解析 缺锌则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异食癖,生长迟缓,性发育迟缓。42.患者,女,20 岁,主诉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餐后上腹部隐痛、呕吐。体格检查:腹软,肝大,巩膜黄染,扁桃体轻度炎症。化验检查如下:总胆红素 42mol/L,直接胆红素 27mol/L,ALP 196U/L,ALT 1790U/L,LDH286U/L,A

    41、ST 1460U/L,GGT、80U/L。该患者可能为(分数:2.00)A.梗阻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 C.溶血性黄疸D.急性胆囊炎E.吗啡中毒解析:解析 患者胆红素检测中,主要为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再结合血清中其他肝酶的指标可推断为肝细胞性黄疸。43.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pH 7.40,PaCO 2 67mmHg, (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酸合并代碱 D.呼酸合并代酸E.以上均不正确解析:解析 呼酸合并代碱血气分析改变:PaCO 2 升高, 与 CO 2 CP明显增加。 44.患者,男,58 岁,10 天前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最有可能异常

    42、的血清酶是(分数:2.00)A.ALTB.ASTC.CK-MBD.CKE.LDH 解析: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时 LDH增高持续时间最长,可达 510 天。45.患者,男,51 岁,胸痛发作 24小时,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和 20年吸烟史,心电图显示 ST段抬高,查血清 AST 256U/L,LDH 4640U/L,CK 1560U/L,CK-MB 18U/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急性肾衰竭B.急性心肌梗死 C.肝硬化D.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竭E.骨骼肌疾病解析:解析 患者 AST、CK 及 LD水平结合临床症状推测出患者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46.代谢性酸中

    43、毒的血气特点是(分数:2.00)A.ABB.ABSB C.BE正值增大D.PaCO2E.BB解析:解析 当代谢性酸中毒时:SB、AB、BB 均降低,ABSB,BE 负值增大。47.下列哪项不是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表现(分数:2.00)A.血糖极高,33.6mmol/LB.代谢性酸中毒 C.脱水D.多发于年龄50 岁以上的老人E.渗透压升高解析:解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往往伴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一般由血糖极度升高,从而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引起的昏迷。48.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分数:2.00)A.痛风B.肾功能损害C.白血病D.恶性肿瘤E.肝硬化 解析:解析 食

    44、物中嘌呤过高就会引起血尿酸偏高。因为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如果体内积聚过多尿酸,造成代谢失调,就是尿酸过高。是引起尿酸高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点,通常,嘌呤在肝氧化代谢后才变成尿酸,再由肾和肠道排出。肝硬化,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49.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分数:2.00)A.UDHB.CKC.ALP D.ACPE.ALT解析:解析 血清中的 ALP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生长期儿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所以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 ALP最有价值。50.可用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试验是(分数:2.00)A.FSHB.生长激素C.T3、T4D.VMA E.血皮质醇解析:解析 VMA 和所有 CA及其代谢产物进一步在苯硫酸转移酶(m-PST)的作用下增加一个硫酸基在分子上,形成硫酸基共轭物,这也是 CA主要的代谢终产物,并以较游离状态 CA更高的浓度出现在血及尿中,成为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生化指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