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2012年 5月,某药厂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因热原要求不合格,导致了东北省境内出现了 15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聚集性报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表现为寒战、头晕、发热、胸闷等,经省级食品药品险验所检验,该批药品热原项目不合格。(分数:6.00)(1).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 )。(分数:2.00)A.磷脂B.蛋白质C.多糖D.多肽E.脂多糖(2).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耐热性B.可滤过性C.不耐酸碱性D.水不溶性E.
2、不挥发性(3).下列有关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B.热原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C.污染热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D.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E.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二、A1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1.下列制剂中,需要检查金属性异物的剂型是( )。(分数:2.00)A.滴眼剂B.洗眼剂C.眼膏剂D.眼丸剂E.眼膜剂三、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4.00)A抗氧剂 B抑菌剂 C止痛剂 D渗透压调节剂 EpH 调节剂(分数:6.00)(1).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
3、A.B.C.D.E.(2).氯化钠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A.B.C.D.E.(3).抗坏血酸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A.B.C.D.E.A硫代硫酸钠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磷酸氢二钠 D聚山梨酯 80E三氯叔丁醇(分数:8.00)(1).可作为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分数:2.00)A.B.C.D.E.(2).可作为注射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的是( )。(分数:2.00)A.B.C.D.E.(3).可作为注射剂抑菌剂的是( )。(分数:2.00)A.B.C.D.E.(4).可作为偏碱性注射剂抗氧剂的是( )。(分数:2.00)A.B.C.D.E.A自来水 B制药纯
4、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饮用水(分数:8.00)(1).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分数:2.00)A.B.C.D.E.(2).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分数:2.00)A.B.C.D.E.(3).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分数:2.00)A.B.C.D.E.(4).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分数:2.00)A.B.C.D.E.A等渗溶液 B等张溶液 C低渗溶液 D高渗溶液 E胶体溶液(分数:4.00)(1).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分数:2.00)A.B.C.D.E.(2).冰点降低为052的溶液( )。(分数:2.00)A.B.
5、C.D.E.A氯化钠 B磷酸盐缓冲溶液 C苯乙醇 D聚乙烯醇 E吐温 80(分数:8.00)(1).可用作眼用溶液剂 pH调节剂的是( )。(分数:2.00)A.B.C.D.E.(2).可用作眼用溶液剂黏度调节剂的是( )。(分数:2.00)A.B.C.D.E.(3).可用作眼用溶液剂渗透压调节剂的是( )。(分数:2.00)A.B.C.D.E.(4).可用作眼用溶液剂抑菌剂的是( )。(分数:2.00)A.B.C.D.E.四、X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关于注射剂有关规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混悬型注射剂不得用于静脉注射B.中药注射剂应以半成品投料配制
6、成品C.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滴注D.标注量不大于 50ml注射液灌装时适当增加装量E.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 10次注射量3.除去热原的方法有( )。(分数:2.00)A.吸附法B.超滤法C.反渗透法D.离子交换法E.凝胶滤过法4.注射剂常用附加剂包括( )。(分数:2.00)A.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B.防止光化反应的附加剂C.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D.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E.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5.可作制药用水的是( )。(分数:2.00)A.注射用水B.饮用水C.蒸馏水D.纯化水E.灭菌的注射用水6.纯化水常作为( )。(分数:2.00)A.口服外用制
7、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B.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C.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D.中药注射剂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E.中药滴眼液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7.对注射用无菌粉末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简称粉针剂B.对热不稳定或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此剂型C.按无菌操作法操作D.为无菌的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E.只能通过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来制备8.下列对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B.热原为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C.磷脂是热原的主要活性成分D.热原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且致热活性最强E.活的细菌并不能
8、将热原排出体外9.下列属于眼用溶液剂的是( )。(分数:2.00)A.眼膏剂B.眼用凝胶剂C.滴眼剂D.洗眼剂E.眼内注射溶液10.关于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适当增加滴眼剂稠度有利于药物吸收B.经角膜吸收的药物主要起局部治疗作用C.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D.眼用制剂的刺激性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E.从眼睑缝溢出的药液可能会流入鼻腔或口腔吸收产生全身作用11.有关眼用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眼用制剂可为液体、半固体、固体等形态B.眼用制剂必须澄清C.眼用制剂常用的 pH调节剂多为缓冲液D.眼内注射溶液不得
9、添加抑菌剂E.药物经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12.关于眼的药物吸收途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物溶液滴人结膜囊内后主要经过角膜和结膜两条途径吸收B.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C.结膜吸收是药物进人体循环的主要途径D.眼的药物吸收途径主要有两条E.角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2012年 5月,某药厂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因热原要求不合格,导致了东北省境内出现了 15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聚集性报告,患者用药后的反
10、应表现为寒战、头晕、发热、胸闷等,经省级食品药品险验所检验,该批药品热原项目不合格。(分数:6.00)(1).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 )。(分数:2.00)A.磷脂B.蛋白质C.多糖D.多肽E.脂多糖 解析:(2).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耐热性B.可滤过性C.不耐酸碱性D.水不溶性 E.不挥发性解析:(3).下列有关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B.热原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 C.污染热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D.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E.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解
11、析:二、A1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1.下列制剂中,需要检查金属性异物的剂型是( )。(分数:2.00)A.滴眼剂B.洗眼剂C.眼膏剂 D.眼丸剂E.眼膜剂解析:三、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34.00)A抗氧剂 B抑菌剂 C止痛剂 D渗透压调节剂 EpH 调节剂(分数:6.00)(1).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A.B. C.D.E.解析:(2).氯化钠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A.B.C.D. E.解析:(3).抗坏血酸在注射剂中用作( )。(分数:2.00)A. B.C.D.E.解析:A硫代硫酸钠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磷酸氢二钠 D聚山梨
12、酯 80E三氯叔丁醇(分数:8.00)(1).可作为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2).可作为注射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的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3).可作为注射剂抑菌剂的是( )。(分数:2.00)A.B.C.D.E. 解析:(4).可作为偏碱性注射剂抗氧剂的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A自来水 B制药纯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饮用水(分数:8.00)(1).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2).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
13、分数:2.00)A.B. C.D.E.解析:(3).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分数:2.00)A.B. C.D.E.解析:(4).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A等渗溶液 B等张溶液 C低渗溶液 D高渗溶液 E胶体溶液(分数:4.00)(1).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分数:2.00)A.B. C.D.E.解析:(2).冰点降低为052的溶液( )。(分数:2.00)A. B.C.D.E.解析:A氯化钠 B磷酸盐缓冲溶液 C苯乙醇 D聚乙烯醇 E吐温 80(分数:8.00)(1).可用作眼用溶液剂 pH调节剂的是( )。(分数
14、:2.00)A.B. C.D.E.解析:(2).可用作眼用溶液剂黏度调节剂的是( )。(分数:2.00)A.B.C.D. E.解析:(3).可用作眼用溶液剂渗透压调节剂的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4).可用作眼用溶液剂抑菌剂的是( )。(分数:2.00)A.B.C. D.E.解析:四、X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关于注射剂有关规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混悬型注射剂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B.中药注射剂应以半成品投料配制成品 C.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滴注D.标注量不大于 50ml注射液灌装时适当增加装量 E.多剂量包装的注射
15、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 10次注射量 解析:3.除去热原的方法有( )。(分数:2.00)A.吸附法 B.超滤法 C.反渗透法 D.离子交换法 E.凝胶滤过法 解析:4.注射剂常用附加剂包括( )。(分数:2.00)A.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B.防止光化反应的附加剂C.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 D.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 E.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解析:5.可作制药用水的是( )。(分数:2.00)A.注射用水 B.饮用水 C.蒸馏水D.纯化水 E.灭菌的注射用水 解析:6.纯化水常作为( )。(分数:2.00)A.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 B.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C.
16、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D.中药注射剂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 E.中药滴眼液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 解析:解析:注射用水系指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或采用近代发展起来的反渗透法制备),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亦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过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主要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纯化水系指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制药用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茵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时亦用作非灭菌制剂
17、用药材的提取溶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7.对注射用无菌粉末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简称粉针剂 B.对热不稳定或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此剂型 C.按无菌操作法操作 D.为无菌的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 E.只能通过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来制备解析:解析:注射用无菌粉末简称粉针剂,系指将某些对热不稳定或容易水解的药物按无菌操作法制成的供注射用的无菌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临用前加溶剂溶解供注射用。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系将符合注射用要求的药物粉末,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直接分装于洁净无菌的容器中,密封而成;无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系将滤过除菌的药液,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直接
18、按剂量分装于注射容器中,经冷冻干燥,得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8.下列对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B.热原为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 C.磷脂是热原的主要活性成分D.热原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且致热活性最强 E.活的细菌并不能将热原排出体外解析:解析:热原是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广义的热原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通常是指细菌性热都能产生热原。其中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9.下列属于眼用溶液剂的是( )。(分数:2.
19、00)A.眼膏剂B.眼用凝胶剂C.滴眼剂 D.洗眼剂 E.眼内注射溶液 解析:10.关于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适当增加滴眼剂稠度有利于药物吸收 B.经角膜吸收的药物主要起局部治疗作用 C.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 D.眼用制剂的刺激性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 E.从眼睑缝溢出的药液可能会流入鼻腔或口腔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解析:解析:影响滴眼液药物疗效的因素主要有:每次滴眼的滴数或滴药次数;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可能影响药效,亦可能引起全身性副作用;滴眼液的 pH及药物的 pK a ;刺激性。滴眼剂的刺激性,不仅给眼部带来不适,而且使结膜
20、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增加了药物从外周血管的消除,并使泪液增加而稀释药物,影响药物的吸收与利用而降低药效;表面张力。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愈小,越有利于滴眼液与泪液的混合,也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易于渗入;黏度。增加黏度可使滴眼液中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11.有关眼用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眼用制剂可为液体、半固体、固体等形态 B.眼用制剂必须澄清C.眼用制剂常用的 pH调节剂多为缓冲液 D.眼内注射溶液不得添加抑菌剂 E.药物经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 解析:12.关于眼的药物吸收途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物溶液滴人结膜囊内后主要经过角膜和结膜两条途径吸收 B.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 C.结膜吸收是药物进人体循环的主要途径 D.眼的药物吸收途径主要有两条 E.角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解析:解析: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囊内后主要经过角膜和结膜两条途径吸收。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一般认为,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与角膜接触后,通过角膜进入房水并经前房至虹膜和睫状体,药物主要被局部血管网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结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通过巩膜,可达到眼球后部,经吸收产生全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