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 16及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关于药品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品不能申请商品名B.药品通用名可以申请专利和行政保护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通用名2.除哪种材料外,均作为薄膜包衣材料使用的足( )(分数:2.00)A.硬脂酸镁B.羟丙基纤维素C.羟丙甲纤维素D.乙基纤维素E.聚乙烯吡咯烷酮3.过大的压片力可能造成( )(分数:2.00)A.裂片B.松片C.黏冲D.崩解迟缓E.片重差异大4.与具有
2、下列结构的化合物性质及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是( ) (分数:2.00)A.多柔比星B.紫杉醇C.卡莫司汀D.顺铂E.氟尿嘧啶5.体内如含有芳环的药物主要会发生( )(分数:2.00)A.还原代谢B.甲基化代谢C.水解代谢D.氧化代谢E.开环代谢6.多卡因在体内代谢如下,其发生的第 1相生化转化反应是( ) (分数:2.00)A.O-脱烷基化B.N-脱烷基化C.N-氧化D.C-环氧化E.S-氧化7.对于 G蛋白偶联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同 G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亚单位上B.G蛋白由三个亚单位组成C.G蛋白只转导信号,而不会放大信号D.在基础状态时, 亚单位上接
3、有 GDPE.受体与效应器问的信号转导都需经过 G蛋白介导8.下列内容不属于药物化学研究的是( )(分数:2.00)A.化学结构B.理化性质C.制剂工艺D.构效关系E.体内代谢9.结合药物与受体应采取的构象是( )(分数:2.00)A.最低能量构象B.反式构象C.优势构象D.扭曲构象E.药效构象10.不属于研究临床药理的是( )(分数:2.00)A.动物实验B.期临床试验C.期临床试验D.期临床试验E.期临床试验11.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滴眼液应与泪液等渗B.混悬型滴眼液用前需充分混匀C.增大滴眼液的黏度,有利于提高药效D.用于手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保证无菌,
4、应加入适量抑菌剂E.为减小刺激性,滴眼液应使用缓冲液调解溶液的 pH,使其在生理耐受范围12.如图 (分数:2.00)A.阿米替林B.氯普噻吨C.吗氯贝胺D.奋乃静E.氟西汀13.下列属于佐匹克隆的化学结构的是( ) (分数:2.00)A.B.C.D.E.14.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属于钾通道阻滞剂的是( )(分数:2.00)A.胺碘酮B.利多卡因C.奎尼丁D.普萘洛尔E.普罗帕酮15.下列药物属于药用 S(-)异构体的是( )(分数:2.00)A.雷贝拉唑B.泮托拉唑C.埃索美拉唑D.兰索拉唑E.奥美拉唑16.药物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有很大影响,下列剂型中,药物吸收最慢的是( )(分数:2.00)A
5、.溶液型B.散剂C.胶囊剂D.包衣片E.混悬液17.叙述口崩片特点错误的是( )(分数:2.00)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B.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C.体内有蓄积作用D.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E.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18.滥用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具有无节制反复过量使用的特征B.与医疗上的不合理用药相似C.严重危害社会D.造成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损害E.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19.药物经皮吸收是指( )(分数:2.00)A.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B.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D.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E.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20.属于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分数:2.00)A.肾脏B.胆汁C.脑D.肝脏E.皮肤21.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分析,下列药物作用属于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的是( )(分数:2.00)A.阿托品阻断 M受体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B.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而解热镇痛C.硝苯地平阻断 Ca 2+ 通道而降血压D.氢氯噻嗪抑制肾小管 Na + -Cl - 转运体产生利尿作用E.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而促进弱酸性药物的排泄22.不正确叙述脂质体的是( )(分数:2.00)A.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超微型球体B.脂质体由磷脂和胆
7、固醇组成C.脂质体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相似D.脂质体因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相变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磷脂的种类23.叙述鼻黏膜给药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D.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24.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 )(分数:2.00)A.硫脲B.胱氨酸C.二丁基甲苯酚D.硫代硫酸钠E.亚硫酸氢钠25.影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的因素是( )(分数:2.00)A.解离度B.溶解度C.制剂类型D.血浆蛋白结合E.给药途径26.下列联合用药
8、产生拮抗作用的是( )(分数:2.00)A.磺胺甲恶唑合用甲氧苄啶B.华法林合用维生素 KC.克拉霉素合用奥美拉唑D.普鲁卡因合用少量肾上腺素E.哌替啶合用氯丙嗪27.被动靶向制剂包括( )(分数:2.00)A.糖基修饰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修饰微球D.靶向乳剂E.脂质体28.常用作防腐剂的物质是( )(分数:2.00)A.甘油B.苯甲酸C.单糖浆D.丙二醇E.聚乙二醇29.以下不属于溶液型气雾剂的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抛射剂B.潜溶剂C.润湿剂D.阀门系统E.耐压容器30.某药物的 t 1/2 为 1小时,经肾排泄有 40的原形药消除,剩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转化速率常数
9、K B 约为( )(分数:2.00)A.005h -1B.014h -1C.042h -1D.078h -1E.099h -131.某药抗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度常数 k=0095h -1 ,则该药半衰期为( )(分数:2.00)A.80hB.73hC.55hD.40hE.37h32.以下方法属于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是( )(分数:2.00)A.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B.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醋C.包衣D.控制粒子大小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33.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B.循环与血管透过性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D
10、.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给药途径和剂型34.叙述“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用药物要权衡利弊B.大力普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知识C.对所用药物均实施血药浓度检测D.一旦发现药源性疾病,及时停药E.加强 ADR的检测报告35.下列属于极性溶剂的是( )(分数:2.00)A.丙二醇B.聚乙二醇C.液状石蜡D.二甲基亚砜E.乙醇36.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酰胺键,正常贮存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变质B.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可产生乙酰亚胺醌,引起肾毒性和肝毒性C.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11、引起中毒时,可用谷胱甘肽或乙酰半胱氨酸解毒D.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从肾脏排泄E.可与阿司匹林合成前药37.可替代戒除海洛因成瘾疗法的药物是( )(分数:2.00)A.美沙酮B.吗啡C.芬太尼D.哌替啶E.右丙氧芬38.药物制剂靶向性的参数评价是( )(分数:2.00)A.包封率B.相对摄取率C.峰面积比D.载药量E.清除率39.胰岛素增敏剂的药物有( )(分数:2.00)A.二甲双胍B.格列本脲C.瑞格列奈D.胰岛素E.阿卡波糖40.在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中,适用于公式 G X (含量)=C R (A X /A R )的方法是( )(分数:2.00)A.外标法B.内标
12、法C.标准加入法D.面积归一化法E.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二、B1 型题(总题数:18,分数:120.00)A药品通用名 B化学名 C拉丁名 D商品名 E俗名(分数:6.00)(1).对乙酰氨基酚属于( )(分数:2.00)A.B.C.D.E.(2).泰诺属于( )(分数:2.00)A.B.C.D.E.(3).N-(4-羟基苯基)乙酰胺属于( )(分数:2.00)A.B.C.D.E.A抗肿瘤金属配合物 B抗代谢药物 C抗肿瘤抗生素 D抗肿瘤植物有效成分 E抗雌激素类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分数:8.00)(1).他莫昔芬属于( )(分数:2.00)A.B.C.D.E.(2).紫杉醇属于( )(分数:2
13、.00)A.B.C.D.E.(3).奥沙利铂属于( )(分数:2.00)A.B.C.D.E.(4).多柔比星属于( )(分数:2.00)A.B.C.D.E.A静脉注射 B皮内注射 C腹腔注射 D皮下注射 E鞘内注射(分数:6.00)(1).药物注射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 )(分数:2.00)A.B.C.D.E.(2).可克服血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的是( )(分数:2.00)A.B.C.D.E.(3).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且注射吸收差的是( )(分数:2.00)A.B.C.D.E.A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B给药途径的变化 C适应证的变化 D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E化学的
14、配伍变化(分数:6.00)(1).将氯霉素注射液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氯霉素从溶液中析出( )(分数:2.00)A.B.C.D.E.(2).多巴胺注射液加入 5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渐变成粉红色( )(分数:2.00)A.B.C.D.E.(3).异烟肼合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血作用增强属于什么变化( )(分数:2.00)A.B.C.D.E.AC=A.e -t + Be -t (分数:8.00)(1).尿药速度法的尿药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分数:2.00)A.B.C.D.E.(2).二室模型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分数:2.00)A.B.C.D.E.(3).静脉滴注给药滴注过
15、程中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分数:2.00)A.B.C.D.E.(4).非线性动力学体内药物变化速度的关系式为( )(分数:2.00)A.B.C.D.E.A潜溶剂 B增溶剂 C絮凝剂 D消泡剂 E助溶剂(分数:6.00)(1).制备甾体激素类药物溶液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是作为( )(分数:2.00)A.B.C.D.E.(2).苯甲酸钠的存在下咖啡因溶解度显著增加,加入苯甲酸钠是作为( )(分数:2.00)A.B.C.D.E.(3).苯巴比妥在 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的乙醇溶液是作为( )(分数:2.00)A.B.C.D.E.A金刚烷胺 B利巴韦林 C齐多夫定 D奥司他韦 E阿
16、昔洛韦(分数:8.00)(1).治疗 A型流感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2).治疗禽流感病毒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3).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4).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滴注(分数:4.00)(1).青霉素过敏性试验的给药途径是( )(分数:2.00)A.B.C.D.E.(2).短效胰岛素的常用给药途径是( )(分数:2.00)A.B.C.D.E.A异丙肾上腺素 B倍他洛尔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
17、米 E胺碘酮(分数:8.00)(1).为钾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2).为 受体拮抗剂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3).为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4).为钠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A对乙酰氨基酚 B双氯芬酸 C吲哚美辛 D布洛芬 E阿司匹林(分数:8.00)(1).药物结构中不含有羧基的是( )(分数:2.00)A.B.C.D.E.(2).药物结构中含有异丁基的是( )(分数:2.00)A.B.C.D.E.(3).药物结构中含有酯基的是( )(分数:
18、2.00)A.B.C.D.E.(4).药物结构中含有二氯苯胺基的是( )(分数:2.00)A.B.C.D.E.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经皮给药 E口服给药(分数:4.00)(1).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又可部分减少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分数:2.00)A.B.C.D.E.(2).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的适宜给药途径是( )(分数:2.00)A.B.C.D.E.A阿糖胞苷 B依托泊苷 C巯嘌呤 D氟尿嘧啶 E甲氨蝶呤(分数:6.00)(1).属于胞嘧啶抗代谢物的药物为( )(分数:2.00)A.B.C.D.E.(2).材料中属于嘌呤类抗代谢物的药物为( )(分数:2.0
19、0)A.B.C.D.E.(3).药物中为尿嘧啶抗代谢物的为( )(分数:2.00)A.B.C.D.E.A伊立替康 B来曲唑 C顺铂 D依托泊苷 E紫杉醇(分数:6.00)(1).属于作用于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药物是( )(分数:2.00)A.B.C.D.E.(2).属于作用于 DNA拓扑异构酶的抗肿瘤药物为( )(分数:2.00)A.B.C.D.E.(3).抗肿瘤药物中作用于微管的是( )(分数:2.00)A.B.C.D.E.ABP BUSP CChP DEPELF(分数:4.00)(1).美国药典的缩写是( )(分数:2.00)A.B.C.D.E.(2).欧洲药典的缩写是( )(分数:2.00
20、)A.B.C.D.E.A氧氟沙星 B洛美沙星 C环丙沙星 D诺氟沙星 E芦氟沙星(分数:8.00)(1).结构中含有噻嗪环的是( )(分数:2.00)A.B.C.D.E.(2).结构中含有哌嗪环的是( )(分数:2.00)A.B.C.D.E.(3).结构中含有环丙基的是( )(分数:2.00)A.B.C.D.E.(4).结构中含有两个氟原子的是( )(分数:2.00)A.B.C.D.E.(分数:8.00)(1).格列本脲的化学结构式( )(分数:2.00)A.B.C.D.E.(2).甲苯磺丁脲的化学结构式( )(分数:2.00)A.B.C.D.E.(3).格列美脲的化学结构式( )(分数:2.
21、00)A.B.C.D.E.(4).格列吡嗪的化学结构式( )(分数:2.00)A.B.C.D.E.A胰岛素 B格列齐特 C吡格列酮 D米格列醇 E二甲双胍(分数:8.00)(1).属于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的是( )(分数:2.00)A.B.C.D.E.(2).属于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是( )(分数:2.00)A.B.C.D.E.(3).含有磺酰脲结构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4).有 51个氨基酸组成的药物是( )(分数:2.00)A.B.C.D.E.(分数:8.00)(1).左炔诺孕酮的化学结构是( )(分数:2.00)A.B.C.D.E.(2).黄体酮的化学结构是
22、( )(分数:2.00)A.B.C.D.E.(3).醋酸甲地孕酮的化学结构是( )(分数:2.00)A.B.C.D.E.(4).炔雌醇的化学结构是( )(分数:2.00)A.B.C.D.E.三、C 型题(总题数:4,分数:20.00)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 【处方】 辛伐他汀 10g 微晶纤维素 64g 直接压片用乳糖 594g 甘露醇 8g 交联聚维酮 128g 阿司帕坦 16g 橘子香精 08g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BHT)0032g 硬脂酸镁 1g 微粉硅胶 24g(分数:4.00)(1).处方中可作抗氧剂的是( )(分数:2.00)A.甘露醇B.微晶纤维素C.硬脂酸镁D.阿司帕坦E.
23、2,6-二叔丁基对甲酚(2).处方中起崩解剂作用的是( )(分数:2.00)A.直接压片用乳糖B.微晶纤维素C.交联聚维酮D.微粉硅胶E.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 【处方】 精制大豆油 150g 精制大豆磷脂 15g 注射用甘油 2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分数:4.00)(1).静脉注射用脂肪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精制大豆油为油相B.注射用甘油为溶剂C.精制大豆磷脂为乳化剂D.使用本品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E.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变色或沉淀,启封后应 1次用完(2).下列除去热原的方法中,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制备时所用玻璃容器可采用的是( )(分数:2.
24、00)A.高温法B.超滤法C.离予交换法D.吸附法E.反渗透法维生素 C注射液处方是维生素 C 104g,亚硫酸氢钠 2g,碳酸氢钠 4g,依地酸二钠 005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分数:6.00)(1).下列不属于加入碳酸氢钠的作用的为( )(分数:2.00)A.调节 pHB.中和部分维生素 C成钠盐C.减少疼痛D.增加注射液稳定性E.抗氧剂(2).在维生素 C注射液处方中,依地酸二钠的作用是( )(分数:2.00)A.抗氧剂B.等渗调节剂C.pH调节剂D.金属螯合剂E.助溶剂(3).对维生素 C注射液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肌内或静脉注射B.维生素 C显强酸性,注
25、射时刺激性大,会产生疼痛C.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氧气饱和D.采取充填惰性气体祛除空气中的氧等措施防止氧化E.操作过程应尽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洛美沙星结构如下: (分数:6.00)(1).基于上述信息分析,洛美沙星生物利用度计算正确的是( )(分数:2.00)A.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55B.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5C.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0D.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90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0(2).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洛美沙星关键药效基团是( )(分数:2.00)A.1-乙基,3-羧基B.3-羧基,4-酮基C.3-羧基,6-氟D.6-氟,7-甲基哌嗪E.6,8-二氟代(3).洛美沙星是喹诺
26、酮母核 8位引入氟,构效分析,8 位引入氟后,使洛美沙星( )(分数:2.00)A.与靶酶 DNA聚合酶作用强,抗菌活性减弱B.药物光毒性减少C.口服利用度增加D.消除半衰期 34 小时,需一日多次给药E.水溶性增加,更易制成注射液四、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方法有( )(分数:2.00)A.对水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固体制剂B.为防止药物因受环境中的氧气、光线等影响,制成微囊或包合物C.对遇湿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包衣制剂D.对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制成前体药物E.对生物制品,制成冻干粉制剂42.有关正确叙述制剂的是( )(分数:2.00)A.制剂是指根据药典
27、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C.同一种制剂可以有不同的药物D.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E.红霉素片、扑热息痛片、红霉素粉针剂等均是药物制剂43.关于卡托普利性质相关的( )(分数:2.00)A.含 L-脯氨酸B.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具有酸性D.结构中含有巯基E.结构中含 2个手性碳44.符合阿司匹林的叙述是( )(分数:2.00)A.长期服用可出现胃肠道出血B.结构中含有酚羟基C.显酸性D.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E.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45.黏冲的
28、原因包括( )(分数:2.00)A.颗粒含水量过多B.润滑剂使用不当C.压力不够D.冲模表面粗糙E.环境湿度过大46.药物的物理化学因素和患者的生理因素均影响药物吸收,属于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有( )(分数:2.00)A.溶出速度B.脂溶性C.胃排空速率D.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解离度47.下列正确表述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是( )(分数:2.00)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48.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包括( )
29、(分数:2.00)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聚硅氧烷D.聚乙二醇E.聚丙烯酸酯49.沙丁胺醇具有的特性包括( )(分数:2.00)A.结构中有酚羟基,容易被氧化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可进入胎盘屏障C.对 2 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D.结构中含有叔丁氨基结构E.具有旋光性5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的是( )(分数:2.00)A.细胞因子B.抗生素C.疫苗D.重组蛋白质药物E.寡核苷酸药物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 16答案解析(总分:2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关于药品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品不能申请商
30、品名B.药品通用名可以申请专利和行政保护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通用名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药物命名中的药品通用名。药品通用名也是药典中使用的名称。2.除哪种材料外,均作为薄膜包衣材料使用的足( )(分数:2.00)A.硬脂酸镁 B.羟丙基纤维素C.羟丙甲纤维素D.乙基纤维素E.聚乙烯吡咯烷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体制剂。薄膜包衣可用高分子包衣材料,包括胃溶型(普通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大类。 胃溶型:系指在水或胃液中可以溶解的材料,主要有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号、聚乙烯吡咯烷酮(
31、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 肠溶型:系指在胃中不溶,但可在 pH较高的水及肠液中溶解的成膜材料,主要有虫胶、醋酸纤维素肽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类)、羟丙甲纤维素肽酸酯(HPMCP)。 水不溶型:系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3.过大的压片力可能造成( )(分数:2.00)A.裂片B.松片C.黏冲D.崩解迟缓 E.片重差异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体制剂。影响崩解的主要原因是:片剂的压力过大,导致内部空隙小,影响水分渗入;增塑性物料或结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崩解剂性能较差。4.与具有下列结构的化合物性质及作用机制相同的
32、药物是( ) (分数:2.00)A.多柔比星B.紫杉醇C.卡莫司汀D.顺铂 E.氟尿嘧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配合物类抗肿瘤药的化学结构、,该化学结构为卡铂,属于顺铂的第二代,故药物性质及作用机制与顺铂相同。5.体内如含有芳环的药物主要会发生( )(分数:2.00)A.还原代谢B.甲基化代谢C.水解代谢D.氧化代谢 E.开环代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含芳环的药物主要发生氧化代谢,是在体内肝脏CYP450酶系催化下,首先将芳香化合物氧化成环氧化合物,然后在质子的催化下发生重排生成酚,或被环氧化物水解酶水解生成二羟基化合物。6.多卡因在体内代谢如下,其发生的第 1相生化
33、转化反应是( ) (分数:2.00)A.O-脱烷基化B.N-脱烷基化 C.N-氧化D.C-环氧化E.S-氧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与第相生物转化的规律。胺类化合物_脱烷基化的基团通常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烯丙基和苄基,以及其他有 -氢原子的基团,如利多卡因的代谢,脱第一个乙基比脱第二个乙基容易。7.对于 G蛋白偶联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同 G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亚单位上B.G蛋白由三个亚单位组成C.G蛋白只转导信号,而不会放大信号 D.在基础状态时, 亚单位上接有 GDPE.受体与效应器问的信号转导都需经过 G蛋白介导解析:解析:本题
34、考查受体的类型。G 蛋白偶联受体即与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相偶联的受体,由三个亚单位组成,在静息状态时, 亚基与 GDP相结合,当激动药作用于 G蛋白偶联受体时,引起 GTP结合 G蛋白,G 蛋白活化,产生细胞效应,原来的信号经转导后被放大。8.下列内容不属于药物化学研究的是( )(分数:2.00)A.化学结构B.理化性质C.制剂工艺 D.构效关系E.体内代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药物化学研究包括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一生物学内容,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
35、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制剂工艺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9.结合药物与受体应采取的构象是( )(分数:2.00)A.最低能量构象B.反式构象C.优势构象D.扭曲构象E.药效构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与受体结合时采取的构象 j药物与受体结合时采取的构象为药效构象,其余均为干扰答案。10.不属于研究临床药理的是( )(分数:2.00)A.动物实验 B.期临床试验C.期临床试验D.期临床试验E.期临床试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临床药理学研究:受试药的临床研究应当符合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有关规定,试验依次分、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11.关于眼
36、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滴眼液应与泪液等渗B.混悬型滴眼液用前需充分混匀C.增大滴眼液的黏度,有利于提高药效D.用于手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保证无菌,应加入适量抑菌剂 E.为减小刺激性,滴眼液应使用缓冲液调解溶液的 pH,使其在生理耐受范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满足无菌。成品需经严格灭菌,并不加入抑菌剂。12.如图 (分数:2.00)A.阿米替林B.氯普噻吨C.吗氯贝胺D.奋乃静E.氟西汀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氟西汀的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此结构为氟西汀,其抗抑郁机制为抑制 5-HT重摄取抑制剂,备选答案中 E为 5-
37、HT重摄取抑制剂,B、D 为抗精神失常药,C 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A 为单胶氧化酶抑制剂。13.下列属于佐匹克隆的化学结构的是( ) (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佐匹克隆的化学结构。14.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属于钾通道阻滞剂的是( )(分数:2.00)A.胺碘酮 B.利多卡因C.奎尼丁D.普萘洛尔E.普罗帕酮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胺碘酮作用机制。B、C、E 均为钠通道阻滞剂,D 为 受体拮抗剂。15.下列药物属于药用 S(-)异构体的是( )(分数:2.00)A.雷贝拉唑B.泮托拉唑C.埃索美拉唑 D.兰索拉唑E.奥美拉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
38、统疾病用药的知识点。奥美拉唑-(S-)-异构体称为埃索美拉唑,现已上市,埃索美拉唑在体内的代谢更慢,并且经体内循环更易重复生成,导致血药浓度更高,维持时间更长,其疗效和作用时间都优于奥美拉唑。16.药物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有很大影响,下列剂型中,药物吸收最慢的是( )(分数:2.00)A.溶液型B.散剂C.胶囊剂D.包衣片 E.混悬液解析:解析:药物吸收由快到慢:溶液剂散剂胶囊剂混悬剂包衣片。17.叙述口崩片特点错误的是( )(分数:2.00)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B.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C.体内有蓄积作用 D.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E.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口崩片的特
39、点。口崩片(亦称口腔崩解片)指在口腔内不需用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根据药物类型不同在体内的代谢不同,体内有蓄积作用与所制备的剂型无关。18.滥用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具有无节制反复过量使用的特征B.与医疗上的不合理用药相似 C.严重危害社会D.造成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损害E.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滥用。药物滥用与医疗上的不合理用药不同,后者是指临床治疗过程因用药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无明确适应证、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或配伍
40、不合理等药物误用的行为,两者存在根本的区别。19.药物经皮吸收是指( )(分数:2.00)A.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B.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D.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E.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经皮吸收的途径。20.属于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分数:2.00)A.肾脏B.胆汁C.脑D.肝脏 E.皮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消化道、肺、皮肤、脑和肾脏,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21.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分析,下列药物作用属于非特异性作用机制
41、的是( )(分数:2.00)A.阿托品阻断 M受体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B.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而解热镇痛C.硝苯地平阻断 Ca 2+ 通道而降血压D.氢氯噻嗪抑制肾小管 Na + -Cl - 转运体产生利尿作用E.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而促进弱酸性药物的排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作用机制。其中选项 A是作用于受体,B 是影响酶的活性,C 是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D 是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体,E 属于非特异性作用,故本题选 E。22.不正确叙述脂质体的是( )(分数:2.00)A.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超微型球体B.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C.脂质体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的胶
42、束相似 D.脂质体因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E.脂质体相变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磷脂的种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脂质体的结构与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束不同,胶束是由单分子层所组成,而脂质体由双分子层组成。23.叙述鼻黏膜给药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 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D.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鼻黏膜给药的优点。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可避开肝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
43、时和静脉注射相当,鼻腔给药方便易行,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24.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 )(分数:2.00)A.硫脲B.胱氨酸C.二丁基甲苯酚 D.硫代硫酸钠E.亚硫酸氢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油溶性抗氧剂的种类。常用油溶性抗氧剂有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生育酚等,水溶性抗氧剂包括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脲等。25.影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的因素是( )(分数:2.00)A.解离度B.溶解度C.制剂类型D.血浆蛋白结合 E.给药途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影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因素: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浆和
44、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26.下列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的是( )(分数:2.00)A.磺胺甲恶唑合用甲氧苄啶B.华法林合用维生素 K C.克拉霉素合用奥美拉唑D.普鲁卡因合用少量肾上腺素E.哌替啶合用氯丙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华法林合用维生素 K抗凝作用下降。27.被动靶向制剂包括( )(分数:2.00)A.糖基修饰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修饰微球D.靶向乳剂E.脂质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靶向制剂。常见的被动靶向制剂有脂质体、微乳、微囊、微球、纳米粒等。28.常用作防腐剂的物质是( )(分数:2.00)A.甘油B.苯甲
45、酸 C.单糖浆D.丙二醇E.聚乙二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制剂。常用的防腐剂有: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亦称尼泊金类; 山梨酸与山梨酸钾; 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其他防腐剂:乙醇、苯酚、甲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硝酸苯汞、硫柳汞、甘油、三氯甲烷、桉油、桂皮油、薄荷油等均可作防腐剂使用。29.以下不属于溶液型气雾剂的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抛射剂B.潜溶剂C.润湿剂 D.阀门系统E.耐压容器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组成及处方设计。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的。其处方由药物、抛射剂和附加剂组成,溶液
46、型气雾剂中可加入潜溶剂溶解药物,混悬型气雾剂中处方设计必须考虑提高分散系统的稳定性,可添加适量的助悬剂,乳剂型气雾剂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乳化剂。30.某药物的 t 1/2 为 1小时,经肾排泄有 40的原形药消除,剩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转化速率常数 K B 约为( )(分数:2.00)A.005h -1B.014h -1C.042h -1 D.078h -1E.099h -1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参考教材尿药排泄数据分析的有关公式,即可算得答案为 C。31.某药抗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度常数 k=0095h -1 ,则该药半衰期为( )(分数:2.00)A.80hB.73
47、h C.55hD.40hE.37h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动学参数的计算,t 1/2 =0693k 即 t 1/2 =06930095=073。32.以下方法属于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是( )(分数:2.00)A.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B.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醋C.包衣 D.控制粒子大小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有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和扩散相结合原理、渗透泵原理和离子交换作用原理。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包括: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系数、制成植入剂、制成乳剂等。ABD
48、E 均属于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33.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B.循环与血管透过性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给药途径和剂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微粒给药系统。34.叙述“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用药物要权衡利弊B.大力普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知识C.对所用药物均实施血药浓度检测 D.一旦发现药源性疾病,及时停药E.加强 ADR的检测报告解析:解
49、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滥控。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息息相关,前者更侧重于管理方面的加强,重视预防药源性疾病。原则上若怀疑出现的病症是由药物所致,首先应停止应用所有药物,终止致病药物继续损害机体,并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但对某些患者,在权衡利弊后,需要继续给药并且可以耐受的,则可以通过不停药、对症治疗,以减轻不良反应的症状。35.下列属于极性溶剂的是( )(分数:2.00)A.丙二醇B.聚乙二醇C.液状石蜡D.二甲基亚砜 E.乙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是极性溶剂。36.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酰胺键,正常贮存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变质 B.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可产生乙酰亚胺醌,引起肾毒性和肝毒性C.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中毒时,可用谷胱甘